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岳陽樓記

初中語文課岳陽樓記教案

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岳陽樓記教案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理想和政治抱負。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社會責任感。

二、過程與方法

1.根據課下注釋、結合工具書翻譯全文,最後熟讀成誦。

2.反覆朗讀,賞析精彩段落,體會作者的崇高思想並掌握寫法。

三、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學習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在疏通文意基礎上背誦全文。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並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積累重點文言詞語,背誦全文,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2.難點:學習借景抒情來闡發作者觀點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資源:圖片、音頻、視頻、課件、板書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放“岳陽樓勝景” 視頻,激發學生求知慾望。課件出示課題。

檢查預習(抽生介紹作者、背景、及“記”)

作者介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後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可出示圖片)

背景資料:《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爲重修岳陽樓寫記,並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着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衆但豪邁自負,被權貴所嫉,貶謫到嶽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箴知己的好機會,因自己在貶中,亦有抒發自己理想的需要,於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自己胸襟、規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記”,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並透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如《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等。

二、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指導朗讀。 聽錄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頓和語調的高低抑揚

⑴讀準字音(出示課件)

⑵注意節奏。

提問:“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怎麼停頓。

學生甲: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學生已: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學生丙: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學生甲與丙的節奏停頓都沒有錯,沒有讀破句,只是粗細的區別。

學生己的節奏停頓明顯錯誤。“刻……詩賦”而不是“刻唐賢”意義不

清。“於其上”是介賓短語,不可拆開。節奏錯誤說明學生己對文意不

夠理解,應透過多讀、多思,琅琅上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師講:本文駢散結合。相接的兩句話,字數相同,意思相對,叫做駢句,駢句以外,統稱散句。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餘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⑶生分不同形式的讀課文。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

2、對照註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⑴積累文言現象:

一詞多義。

和: 政通人和(和樂)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通: 政通人和(順利)  北通巫峽(通向)

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空: 濁浪排空(天空) 長煙一空(消散)

一: 一碧萬頃(一) 長煙一空(全)

極: 南極瀟湘(盡,直通) 感極而悲者矣(極點)

此樂何極(窮盡)

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爲)

或: 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候)  或異二者之爲(或許,也許)

通假字。

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囑託。)

詞類活用。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後”: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後”。)

古今異義。

氣象萬千(氣象  古義:景象。今義: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微斯人(微  古義:沒有。今義:細小。)

⑵重點句子。(出示課件)

⑶小組內疏通全文意思。

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探究主題

1、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是什麼?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讀第一自然段)

緣由:“屬予作文以記之”;處境:均被貶謫。

試着背誦第一自然段。

2、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在文中起了怎樣的作用?(讀第二自然段)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作者以岳陽樓的“氣象萬千”引出下文遷客騷人的種種“覽物之情”。

試着背誦第二自然段。

3、朗讀第3段,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麼樣的氣氛,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4、朗讀第4段,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麼樣的氣氛,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5、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小組討論再展示:“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恰,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爲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試着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6、作者認爲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裏?(讀第五自然段)

小組討論再展示:古仁人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而“遷客騷人”是“以物喜,以己悲”。

試着背誦第五自然段。

7、透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再次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四、品讀課文,探討寫法

1、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找詞或短語來體會)

駢散結合,詞語富有表現力、生命力。

如:“日星隱曜,山嶽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這些駢句爲文章增添了色彩。

作者錘鍊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銜遠山,吞長江”這兩句的“銜”字、“吞”字,恰當地表現了洞庭湖浩瀚的氣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簡潔的八個字,像格言那樣富有啓示性。“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豐富的意義熔鑄到短短的兩句話中,字字有千鈞之力。

2、小組內討論:在表達方式上又是如何運用的?(分析每段的表達方式及相互間的關係)

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記事簡明,寫景鋪張,抒情真切,議論精闢。

五、課內拓展

1、對對子。

上聯:

下聯:今朝孔繁森冷暖心繫西藏

2、從滕子京的事蹟中,對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上有什麼啓示?

3、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能時時處處憂國憂民,這種閃爍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對我們後人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教育。回望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的歷史,這樣的人物數不勝數。你能從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找出這樣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