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鄉愁

初中語文《鄉愁》教學教案設計與反思

鄉愁8.92K

教材分析

初中語文《鄉愁》教學教案設計與反思

鄉愁作爲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鄉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長動人的一曲,因爲他抒寫的不是一般遊子的思鄉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於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 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層層推進,生動形象地抒發了鄉關之思、故國之戀。全詩構思精巧,復沓手法以及疊音詞的運用更增強了詩的音韻美。

教學目標

1。 透過朗讀品悟,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愛國之情。

2。 透過比較賞析,引導學生感悟詩歌的意象美。

3。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鑑賞能力,激發學生表達情感的慾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去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和把握詩中的四種意象。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法。

教學過程

一、 聽一聽: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間多媒體播放音樂

導語:同學們,你們從剛纔的音樂中聽出了一種怎樣的情感呢?(鄉愁)是的,遊子思鄉、故土難忘,這是人類的普遍情感。由於政治原因,臺灣海峽將臺灣與大陸阻隔半個多世紀,臺灣人民對大陸故鄉的思念與日俱增,對兩岸和平的渴望日趨強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詩作——《鄉愁》。(板書課題、作者,多媒體顯示全詩)

二 、 讀一讀:感受詩味,體會詩的情感美。

教師示範朗讀。 (多媒體配樂)

⒉ 學生自由朗讀,師指導、解疑。

⒊ 學生試讀課文

⒋師生點評指導。

板書: 母子別 新婚別 生死別 故園別

⒌ 把握詩歌主題。

⑴設疑:大家讀過不少抒寫鄉愁的詩,與一般鄉愁詩相比,這首詩在情感上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從哪兒可以看出?這一處該怎樣讀?

⑵補充資料圖片,進一步體會兩岸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⒍深情齊讀詩歌。。

三。議一議:比較鑑賞,體會詩的意象美。

1。出示改詩,引導學生比較、品評。(多媒體顯示)

設疑:⑴鄉愁是一種大家都可能曾經體驗過可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讀了原詩,你覺得余光中是怎樣將鄉愁形象地展現出來,使你對鄉愁有了一些具體的感覺?(運用了幾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

⑵鄉愁怎麼是郵票、墳墓?這些事物會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老師改寫的詩有沒有這種效果?

2。學生思考、交流、發言。

⒊引導學生理解何謂意象。

明確:詩歌一般是透過創設意象來抒發情感的,創設意象就是藉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託於 其上加以表達的寫作手法。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事物上,使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變得具體可感了,並且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⒋美讀:想象情景,體會情感,讀出韻味。

四。寫一寫:拓展遷移,體驗人生的`情感美。

1。請根據以 下情境,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詩句,用具體的

事物來抒寫鄉愁。[來源:學科網ZXXK]

①情境:中秋月圓之夜,作爲一名住宿生,當你獨處寢室,這時,鄉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學生自創。

2。學生思考、創作、交流,師生共同點評。

五。佈置作業。

1。 背誦這首詩。

2。 仿寫詩歌。

板書設計

鄉愁 (余光中)

母子別 郵票

新婚別 船票

生死別 墳墓

故園別 海峽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個人認爲有以下可取之處:⒈教學設計合理,定位 恰當。以讀爲主,從朗讀感受詩歌的情感,到議論、聯想把握詩歌的意象,再到仿寫表達自己的情感,思路清晰,內容緊湊,使“聽說讀寫”貫穿始終,真正體現了語文課堂的“語文味”。⒉教師的教學語言充滿激情。詩是詩人情緒情感的 迸發,要教好一首詩,教師必須首先被感動。情緒是容易傳染的,教師的情緒會感染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容易“入境”。我認爲這一點我做的較好,無論是富有感情的示範朗讀,還是引導學生對詩歌主題的理解,教師的激情貫穿始終。⒊能很好的駕馭課堂教學,如對學生創作的“詩”的評價、對有的同學說“臺灣的形狀像一隻雞腿”的回答的隨機處理等,使課堂出現了幾朵小花絮。

當然,這堂課所暴露的不足也不少,主要有:⒈詩歌的朗讀指導沒有做到細化,沒有落實到對語言的品味上,如詩中“淺淺”、“窄窄”等詞語的豐富意蘊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去領悟,因而,學生的讀的還不到位,對詩歌的情感還沒有完全體會。⒉沒有對詩的背景資料及作者做必要的介紹,這不利於學生對詩歌情感及主題的理解與把 握。此外,應結合詩的意象的理解而不失時機的培養學生的聯想及想象能力,這一點我也做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