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望嶽

望嶽的經典賞析

望嶽1.8W

望嶽一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望嶽的經典賞析,歡迎大家瀏覽。

望嶽的經典賞析(一)

杜甫,出身於長安杜陵,晉大將軍杜預的後代。杜預曾鎮守過襄陽,後來杜氏有一支遂居該地,所以《舊唐書·本傳》說杜甫本襄陽人。曾祖杜遊藝,曾官鞏縣令,所以移家鞏縣。杜甫客長安近十年,居於杜陵之少陵,故自稱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後人稱他爲杜少陵。

開元末舉進士未中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召試文章,授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與李白、高適、岑參等友好。不第後曾與李白、高適等遊大梁(今開封)及齊、趙。他的詩遠承《詩三百篇》《樂府》、漢魏齊樑,近承陳(子昂)、沈(期)、宋(之問)和其祖杜審言,兼備衆體,獨創一格。詩的內容多反映盛唐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和肅宗、代宗時的現實,所以被稱爲“詩史”,杜甫也被公認爲同情人民忠於國家的古代現實主義詩人。安史之亂時,他從賊中逃至鳳翔,見肅宗拜左拾遺。宰相房隨玄宗入川時,曾建議封諸王,後永王反,更爲肅宗所不滿,藉故貶官。杜甫上疏諫,認爲不應以此藉故貶宰相,肅宗怒,幾乎處罪,後被出爲華州司功參軍。他後來棄官去秦州,由秦州入川,依劍南節度使嚴武。嚴武死,他住過梓州,後到夔州,準備出峽。出峽後到過公安、江陵、岳陽,代宗大曆三年死於耒陽。

宋人趙次公有《杜詩注》,郭知達有《九家集註杜詩》,蔡夢弼有《草堂詩箋》。明人有王嗣《杜臆》。清人有錢謙益的《錢注杜詩》,後來有仇兆鰲《杜少陵集詳註》,楊倫《杜詩鏡銓》,這兩部書是比較好的。其他還有金聖嘆《杜詩解》、浦起龍《讀杜心解》等。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蕭滌非主編有《杜詩集註》。

這首《望嶽》詩是杜甫落第後往遊齊、趙時所作,當在開元二十四、二十五年間,和《登兗州城樓》詩寫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親杜閒這時官兗州司馬。可能當時急於省親,來不及登泰山,所以寫了《望嶽》。入山作微觀,有時還不如在山外作宏觀。蘇軾詠廬山詩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慨嘆。這首詩就是從宏觀角度對整個泰山作審美觀照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認爲泰山是五嶽之宗。《舜典》:“東巡狩,至於岱宗,柴(祭名)。”“夫如何”,那(山)怎樣呢,用意在說泰山名不虛傳。第二句“齊魯青未了”,是說泰山橫跨齊、魯兩國之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沒有盡頭。劉辰翁評:“只五字雄蓋一世。”這時盛唐氣象未衰,杜甫又是“裘馬頗輕狂”的少年,還不因自己一時得失繫懷,所以詩句寫得很宏壯。下二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更作一番仔細觀察後寫出來的,是說大自然造物者集中靈秀之氣在此山,自然有無限神妙。“割”,意爲山高如劍鋒,所以用“割”字。山北少見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曉不同。王維《終南山》:“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意思和這兩句相近。這兩句承神秀而言,講山色的變幻。以上四句寫出了泰山的宏偉景色,而下面四句則寫詩人的感受。五、六句“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前句是說倏忽間生出重重雲海,像動盪在自己的胸際。泰山的靈秀又轉爲奇壯。下句“決眥”,本於曹植《冬獵》篇:“張目決眥。”“決眥”是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意思。全句寫目送飛鳥歸山,凝神瞪視,纔看到山鳥如何飛進高山的。全詩首二句作整體的初望,次二句寫被山的靈秀所吸引,作深層次、多角度的仔細觀望,像畫圖一樣昏曉色彩分明。而五、六二句寫被誘發了主體感情時的凝神遠望,這是一種雲生鳥飛存在於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詩人英姿勃發的情態。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層次愈深,想登山的意願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親之後就回來上泰山。所以結語有想象色彩:“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二句並非有意套用《孟子·盡心上》所說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而是想到不久之後總要來親身登上最高峯,其他的小山,就會像培一樣,匍匐低首在下方。杜甫有意無意之間抒發了他的壯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樣的懷抱如能實現,就近乎“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了。

浦起龍《讀杜心解》評全詩:“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這是一首有對偶的古體詩,氣勢雄渾。

望嶽的經典賞析(二)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嶽》,嶽指高山,在這首詩中特別指的是泰山。中國有所謂的“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中國論文

“岱宗夫如何?”“岱宗”指的就是泰山。因爲它曾得到孔子的讚美,所以被奉爲衆山的一個宗主、領袖。“岱宗”即泰山的尊稱。“夫”是語助詞,沒有什麼重要的意思。好像我們現在說“那就這樣好了”,這樣就這樣,“那”是加上去的一個字。“夫如何”是說:那怎麼樣?表示一種說話的口氣。我以前說過賦、比、興三種表現方式,比興用形象來打動人,給人以直接的感動;賦是直接寫,要看你說話的口氣。杜甫生在河南,他總聽人家說泰山如何如何,尤其念《論語》,知道孔子曾經“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對泰山特別神往,而今天他果然來了。他說:“岱宗夫如何?”你看他的口氣,泰山還沒有出現呢,他期待的感情就寫出來了。

接着他說:“齊魯青未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有很多諸侯國,齊是一個,魯是另外一個。泰山雖然沒有黃山那麼漂亮,可綿延得很遠,杜甫說:那一片綿延的青蒼的山色,一直經過齊、魯兩國的邊界,都看不到盡頭。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頭兩句,不但有氣象,而且有感情,杜甫那時還沒有看過別的山,他覺得泰山很了不起,所以說:“造化鍾神秀。”中國人所說的.“造化”與基督教所說的“造物主”差不多,指創造天地宇宙的那個神靈;“鍾”,我們常說一個人情有獨鍾,“鍾”是把感情的重點放在什麼地方;“鍾神秀”者,是說天生來的,不是人所能做成的,是與天地精神合而爲一的那種秀美。杜甫說:泰山這麼美麗這麼廣遠,好像是造化情有獨鍾,把天地之間的靈秀之氣都給泰山了。

他從還沒有看見泰山時那種期待的感情寫起,然後一步一步越寫越近,到“造化鍾神秀”一句還只是一個整體的印象,到“陰陽割昏曉”就走得更近了,這一句他寫的是泰山之高。如果你寫山高,你說山很高,這太概念化了。究竟怎麼個高法?“陰陽割昏曉”。我們中國人喜歡說陰陽,什麼是陰陽呢?如果用陰陽來說山水,山的北面揹着太陽叫陰,山的南面向着太陽叫陽;而水正好相反,水的北面是陽,南面是陰。“昏曉”,昏是說昏暗,曉是說天亮了。他在“陰陽”和“昏曉”之間用了一個“割”字,所以有人讚美杜甫用字真是“堅而難移”,他往往能找到最鮮明最恰當最有力量的一個字,用在那裏你決不能給他改動。他說泰山那麼高,有時候太陽出來,山那邊已經很高了,可這邊還很昏暗呢。一明一暗,中間好像被一刀切開了。

現在看見了泰山,看見以後你光在那裏遠遠地看看就可以嗎?他看到泰山,豈有不爬之理?於是他登上泰山了。“蕩胸生曾雲”,他說:我就往上爬,到了一個相當的高處後,覺得有層層疊疊的雲彩在我胸前飄蕩。

杜甫說,眼前是“蕩胸生曾雲”,再往遠處看,是“決眥入歸鳥”。“眥”是眼角,“決”是張開,你儘量睜大眼睛向遠看,看到了什麼?看到了飛去的歸鳥,一直看到它消逝了蹤影。杜牧詩曰:“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登樂遊原》)有時候,天並不很藍,你放眼只見一片蒼蒼茫茫的天空,這時有一隻鳥飛來,然後遠遠地消逝在天邊了。

有人做了考證的功夫,說杜甫的《望嶽》到底在哪裏作的,是在山底下還是在山上頭?我覺得他是在半山腰寫的。何以見得?他從沒有看見山,說“岱宗夫如何”;然後遠看那“齊魯青未了”;接着再走近一點,便開始爬山了。那麼現在到了山頂沒有?還沒有到。他說:“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會當”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講柳永的《鳳歸雲》那首詞,他說:“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月,會須歸去老漁樵。”無論“會須”還是“會當”,都是說我一定要怎樣做,屬於表示將來的形式。所以杜甫可能爬到半山腰,覺得這還不夠高,然後纔要“凌絕頂”,“凌”就是上去的意思。杜甫說:我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山頂上,那時候“一覽衆山小”――往下一看,所有的山峯都像俯伏在腳下了。

這首詩雖然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內容,也不是杜甫最好的詩,但我們從中仍然可以看到這位詩人的本質。什麼本質?他真的向上,真的努力!《易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望嶽》正體現了中國儒家的這種精神。

望嶽的經典賞析(三)

全詩着一“望”字,句句寫向嶽而望。

首聯爲“遠望”:“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詩人想說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什麼樣子嗎?它那蒼翠的山色掩映着遼闊無邊的齊魯大平原。

頷聯爲“近望”:“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大自然將天地間的神奇秀麗都賦予了你,你高峻的山峯,把南北分成晨夕。上句爲虛筆,是泰山是秀美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反映。“鍾”字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體現出作者對泰山雄奇秀麗美景的喜愛。下句是實寫,山南先得日光曰陽,山北日光不到在曉猶昏曰陰。“割”字煉得極好,是說,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割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頸聯爲“細望”:“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泰山極高,白日裏可以望見山腰間的團團雲氣,層出不窮;黃昏可見歸巢的鳥兒漸漸隱入山谷之中。詩人抓住了“層雲”和“歸鳥”兩個細節,表達了心情的激盪和眼界的空闊。

尾聯表達了作者的一種遠望:“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達了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

標籤:賞析 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