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

[宋]陸游

江左佔形勝,最數佔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竈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遊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作品賞析: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陸游三十九歲,以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出任鎮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時金兵方踞淮北,鎮江爲江防前線。多影樓在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北固下濱大江,三面環水,登樓遙望,淮南草木,歷歷可數。這年十月初,陸游陪同知鎮江府事方滋登樓遊宴時,內心感嘆而寫下此詞賦。

詞的上片追憶歷史人物,下片寫今日登臨所懷,全詞發出了對古今的感慨之情,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

開始從多景樓的形勢寫起。自“江左”而“古徐州”,再“連山”,再“危樓”,鏡頭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由鳥瞰到局部,最後大特寫點題。這本來是描寫景物常見的手法,陸游寫來卻更加具有特色。他選擇滾滾長江、莽莽羣山入畫,襯出煙雲縹緲、似有若無之產矗立着的一座高樓,攝山川之魄,爲斯樓之骨,就使這“危樓”有了氣象,有了精神。姜夔《所州慢》以“淮左名都,竹西佳處”開篇,同樣步步推近,但情韻氣象兩者完全不同。陸詞起則蒼莽橫空,氣象森嚴;姜則指點名勝,用筆從容平緩。當然,這是由於兩位詞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決定的。姜詞一味低徊,純乎黍離之悲,故發端紓緩;陸則寄意恢復,於悲壯中蓄雄健之氣。他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故起則昂揚,承則慷慨,帶起“鼓角”一層五句,追憶三國時代孫、劉合兵共破強曹的往事。烽火明滅,戈甲耀眼,軍幕星羅,而以“連空”、“萬竈”皴染,驟視之如在耳目之前,畫面雄渾遼闊。加上鼓角隨風,悲涼肅殺,更爲這遼闊畫面配音刷色,與上一層的滾滾長江、莽莽羣山互相呼應襯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這樣,給人的感受就絕不是低徊於歷史的風雨中,而是激起圖強自振的勇氣,黃戈躍馬豪情。上片情景渾然一體,過拍處更是一派豪壯。

然而,孫劉已杳,天地悠悠,登臺浩歌,難免愴然泣下,故換頭處以九字爲三頓,節奏峻急,露草風枝,繪出秋容慘淡,情緒稍轉低沉。接下去“使君”兩句又重新振起,展開今日俊彥登樓、賓主談笑斥的場面,敷色再變明麗。“古今愁”啓下結上。“古愁”啓“襄陽登覽”下意,“今愁”慨言當前。當前可愁之事實在是太多了。前一年張浚北伐,兵潰符離,宋廷從此不敢言兵,是事之可愁者一。孝宗侈談恢復,實則輸幣乞和,靦顏事金。“日者雖嘗詔以縞素出師,而玉帛之使未嘗不躡其後”,是事之可愁者二。眼下自己又被逐出臨安,到鎮江去做通判,去君愈遠,一片謀國這忠,永無以自達於廟堂之上,是事之可愁者三。君國身世之愁,紛至沓來,故重言之曰“古今愁”。

但志士的心,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事實上,山東、淮北來歸者道路相望;金兵犯淮。淮之民渡江歸宋若有數十萬,可見民心是可以挽回的國事,也是可以解決的。因此,雖烽煙未息,知府方滋就攜羣僚登樓談笑風生。他的這種樂觀情緒,洗盡了詞興心中的萬千憂愁。這一層包孕的感情非常複雜,色彩聲情,錯綜而富有層次,於蒼涼中見明快,在飛揚外寄深沉。最後一層,用西晉大將羊祜(字點子)鎮守襄陽,登臨興悲故事,以古況今,前三句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抑壓不平的心情。所云“襄陽遺恨”即是指羊祜志在滅吳而在生時未能親手克敵完成此大業的遺恨詞。意在這裏略作一頓,然後以高唱轉入歇拍,借羊祜勸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樣,爲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萬世之奇勳,垂令名於千載,寄予一片希望。羊祜是晉人,與“古徐州”之爲晉代地望迴環相接,收足全篇。

這首詞記一時興會,寓千古興亡,容量特大,寄慨遙深,後來,張孝祥書而刻之於崖石,題記中有“慨然太息”之語;毛開次韻和歌,下片有“登臨無盡,須信詩眼不供愁”之句。“詩眼不供愁”之句。

“詩眼不供愁”五字可以領會放翁有所期待、並未絕望的深心。二十五年之後,另一位豪放詞人陳亮也曾以《念奴嬌》賦多景樓,有“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的感慨萬千之語。陳亮此闋,較之陸詞更爲橫肆痛快。詞人着眼,凝注大江,意者此江不應視爲南北天限,當長驅北伐,收復中原。與放翁之感慨抑鬱者,意境大不相同。陳亮平生之懷,一寄於詞,慣以詞寫政治見解。他這一闋《多景樓》,純然議論戰守,縱談攻防,自六朝王謝互今之廟堂,特別是對那些倡言“南此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中原”的失敗論者,明指直斥,豪無顧忌,其精神可流傳千古。但作爲文學作品諷誦玩味,終覺一瀉無餘,略輸蘊藉風致,不如陸作之情景相生,萬感橫集,意境沉綿,三複不厭。借用近人陳匪石《聲執》中兩句話說,陳之詞“氣舒”,故“勁氣直達,大開大闔”;陸之詞“氣斂”,故“潛氣內轉,百折千回”。陳如滿弓勁放,陸則引而不發。陸較陳多積蓄,多意蘊,因此更顯得沉著凝重,悲慨蒼涼。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2

原文: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宋代]楊炎正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徵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裏,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拿着酒杯面對斜陽,默默無語似乎在問西風。爲什麼胭脂把荷花染得這麼紅。放眼望去這千頃大江,裏面有萬斛的離別哀愁,沒有地方讓遠飛的鴻鳥歇足。唯有闌干的一角可見一線天光,人依靠在一旁半醉半醒中。

萍蹤浪跡於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東。人生太短促,我還想閒步在三徑籬邊的菊叢。試問誰是中原豪傑,借我舟楫浮泛五湖,當一個釣魚翁。回望這淪陷的故國,這田園歸意莫要太匆匆。

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爲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後段十句四平韻。

芙蓉:是荷花,這裏指秋荷。樑昭明太子《芙蓉賦》說它“初榮夏芬,晚花秋曜”。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後改爲五斗一斛。“萬斛”,比喻愁多。

“天在”二句:意謂自已在似醉似醒中倚欄眺望,欄杆一角露出一線天光。

如寄:喻生命短促。

三徑菊花:趙岐《三輔決錄·逃名》:漢時,蔣詡辭官歸鄉里,閉門不出,院舍前竹下闢三徑(小路),只與求仲、羊仲往來。後遂以“三徑”稱隱士居所。陶潛《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此化用其意,表示歸居田園。

中州:黃河中、下游地區。

五湖:太湖一帶。此表示隱遁湖海。

故國:指中原。

賞析:

這是一首十分明顯的感懷秋日的詞。

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於統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遠大抱負無從施展。這首詞透過對自家身世的傾訴,來表達他那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真實地表現了他那種感時撫事、鬱郁不得志的心理活動。雖然這首詞哀怨傷感是主要氛圍,但作者並非完全消沉,一蹶不振。全詞立意煉句不同一般,豪放、沉鬱而又風姿卓約,藝術上有其特殊之處。

詞的上片,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愁思,悲壯而沉鬱。起首兩句,輕描淡寫愁態,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懷想,突發奇問。斜日,除了實寫景物,點明時間外,同時還有虛寫年華流逝之意,暗寓歲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無語問西風”,謂所問出之於心而不宣之於口。所問者西風,除了點明秋令外,也有與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這兩句是對仗,使人不覺。接下來“胭脂”兩句,自然是發問的內容。

“芙蓉”是荷花,這裏指秋荷。樑昭明太子《芙蓉賦》說它“初榮夏芬,晚花秋曜”。花色紅豔,所以詞人問西風:爲什麼(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這樣紅)?正如東風是春花的主宰一樣,西風也是秋花的主宰,至少詞人在這裏是這樣認爲的。這一問自然是怪誕而無理。又何以有此一問?

詞人來到江邊,見秋江上滿眼芙蓉,紅豔奪目,與其時自家心境大相徑庭,所以心裏嘀咕,產生了這樣奇怪的想頭,正如傷春的人,責怪花開鳥鳴,可謂推陳出新之筆,以此暗寫愁懷,頗爲沉鬱。“放眼暮江千頃”句,補出上文見芙蓉時己在江邊,不疏不漏,“暮”字又迴應“斜日”。這千頃大江,“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徵鴻”,轉出寫愁正題。以往文人寫愁,方式較多:李煜以“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喻之;賀鑄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喻之;李清照以“雙溪舴艋舟,載不動”(《武陵春》)喻之;皆構思新穎,設想奇特。這裏,詞人化用庾信“誰知一寸心,乃有萬斛愁”(《愁賦》)句,以“萬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盡,使抽象無形之愁,化爲形象具體之物,比喻妥貼、生動。緊接着“無處”一句,再次極言愁之多,強化愁情:離愁滿江,竟連飛鳥立足棲息的地方都沒有,何況人呢?愁之無邊無際,由此可以想見,真是悽惻悲涼至極。這一句在上面兩句的形象比擬基礎上對愁情加以濃筆重抹,直至寫足寫透。以上七句,分作四層寫壯志未酬之愁情。

從淡筆輕寫到暗筆意寫,再轉爲明筆直寫,最後又加以濃筆重寫,層層遞進,層層渲染。在這淡濃、明暗的映襯中,愁情愈發顯得強烈、鮮明。當時,詞人已三十四歲了,仍然是一介布衣。滿腹經世之才,無處施展,的確使人愁腸寸斷。這種“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悲壯沉鬱之情,至此淋漓盡致,達到高潮。於是在筆墨酣暢之後,詞人又出以淡筆,使語氣變得平緩。

“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暮色蒼茫,唯有闌干的一角還可見一線天光;倚着闌干,愁懷難遣。“醉醒中”,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狀態,是把酒澆愁(醉)而後放眼觀物(醒)情貌的捏合,與東坡《江城子》詞“夢中了了醉中醒”句所說的相近。詞人飲酒之所以醉,是由於內心積鬱,愁腸百結;而仍醒,是因爲胸中塊壘難平,壯志未酬。兩句一邊收束上片的離愁別緒,一邊又啓下片的心理矛盾。結構上顯得變化多端,感情上也頓挫有致,視象上又現出一幅落拓志士的絕妙畫圖。

下片,詞人即調轉筆鋒,着重刻畫報國與歸田的心理矛盾。開合張弛,忽縱忽擒。首先是過片三句承接上片意脈,由詞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遊他鄉,披風戴雨,萍蹤浪跡,飄泊不定;接着,由此發出人生如寄的感嘆,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鬆菊猶存”的詩意,寄寓田園之思。並且緊跟問句,憤然發問:誰是國中豪傑?答語顯然:國中豪傑捨我其誰!而英雄又何處可用武?詞人無奈地說:“請借我浪跡江湖的舟楫”;我願效法范蠡大夫,做個釣魚隱士。把退隱心情表現得委婉有致而又酣暢淋漓,渲染得十分飽滿。

這幾句真實反映了詞人遭受了人生的種種挫折,抱負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實現,從而憔悴失意,無可奈何的苦衷。《水調歌頭·登多景樓》一詞有“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坦露的也正是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在當時的愛國志士中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辛棄疾與之唱和的詞中就有“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桔千頭。”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悲憤,飽含着多少辛酸苦辣。最後兩句,筆調頓挫。在那股去國離家,退隱田園的感情洪流奔騰洶涌之時,驟然放下閘門。從而強烈表現了詞人立志報效國家的拳拳之心;傾吐了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詞人既欲擺脫一切,又彷徨無地的心態,以及憨厚、忠悃的性情。它與屈原“忽臨睨夫舊鄉,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離騷》)的愛國精神一脈相承。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

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

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

笑拍羣仙手,幾度夢中身。

倚長鬆,聊拂石,坐看雲。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語滄浪流水,曾識閒閒居士,好爲濯冠巾。

卻返天台去,華髮散麒麟。

賞析:

這是一首充溢着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遊仙詞。作者趙秉文,自號“閒閒居土”,金代著名文人,處世頗有太白遺風,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並有詩文相贈,於是,趙秉文寫了這首遊仙詞予以作答,表現了詞作者本人超凡脫俗,潔身自好的精神追求。古文雲:“詩本性情。若系真詩,則一讀其詩,而其人性情,入眼便見。”(明·江盈科《雪濤詩評》)這首詞便是如此。

上片借神仙境界、前代才人的文壇佳話引發開來。“四明狂客”即唐代才子賀知章,因是四明人,故自號四明狂客。“謫仙人”指唐李白,傳說賀知章初見李白文章,驚爲天人所作,故稱之爲“謫仙人”。所以首句既借用了李白被賀知章稱爲“謫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來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謫仙人”來自比,語句雙帶,一舉兩得。“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意爲因“俗緣未盡”,所以仙人謫落凡世,與首句相聯。“我欲騎鯨歸去”三句,典故頗多。“騎鯨人”仍指李白,傳說李白死後騎鯨歸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稱“海上騎鯨客”。“神仙官府”緣自唐顧況集《王源訣》:“下界功滿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照樣要受管束,“嫌我醉時真”就是原因之一,所以倒不如謫去仙籍,反倒自在。“笑拍羣仙手,幾度夢中身”是以“謫仙”身份,對還是仙人的人們談大徹大悟的感慨。上片圍繞“謫仙”層層展開,從古到仙,渾然一體。

下片承上片,進一步發揮詞人的豐富想象,“倚長鬆,聊拂石,生看雲”區區九字,一幅地仙遊樂圖躍然約上,這種優美閒適的生活多麼讓人羨慕!然“忽然”二字,急轉筆鋒,由靜至動,以紫毫之筆,蘸天上的裏霓作墨,醉酒當書,這時的詞人是多麼狂放諮意!“寄語”三句,化用古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閒閒居士”乃詞人自號,意思是用滄浪之水洗淨塵世間的骯髒與不平,還一個清白人間,抒了作者的高遠理想。“卻反天台去”意返回天台作地仙,“華髮散麒麟”緣自韓愈《雜詩》“被髮騎麒麟”進一步道出詞作者意欲遠離塵囂的欲世,追求清明境界的理想。

這首詞氣勢恢宏,想象豐富,時空交錯,古往來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作者以“謫仙”自比,充分表達了自己的嚮往和追求。且運筆自如,語句或流暢或生動,雖處處用典,卻又不拘泥於典,借典寓意,極富表現力。在遊仙詞中也可謂獨樹一幟了。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4

水調歌頭·焦山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翻譯

鎮江城像鐵翁一樣,金山焦山隔江相對。萬里長江向東流去,風吹浪濤。天邊孤雲來來去去,水邊孤帆來來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遠處峯巒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圖畫卻難以描繪。

隋滅陳,宋與魏又隔江相望。在歷史長空中,回想歷史人物已神遊物外了。只要水草邊的鷗鷺,不管人世變遷,都在天空中翻飛。還爭取什麼呢,還是辭世歸隱爲好。

註釋

鐵甕:鎮江古名鐵甕城,三國孫權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對峙,俱屹立大江中。

曉吹:晨風。

岫:峯巒。

混隋陳:混:統一。

分宋魏:南朝劉宋與鮮卑族拓跋氏的魏對峙。

孫:孫權。

曹:曹操。

癡絕:指回想歷代史事時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輕微的痕跡。

舉手:分別時的動作。

謝:告辭。

塵囂:指塵世。

塵:塵世、人間。

囂:市集,做買賣的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抒懷的詞作。上片詞人從“鐵甕”起筆,點出鎮江城古來形勝的特點,並交代詞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寫出金山、焦山東西相對的壯觀之勢。首二句寫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勢。接着兩句寫夾在金山、焦山之間的江水:萬里江流從東邊滾滾而來,伴着晨風,捲起驚濤駭浪。 “注” “卷”兩字用力極大,突顯江水浩大的聲勢,襯出山水相問的壯麗景緻。 “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雲”“孤帆”襯出江天、江水的浩渺;“來去”“上下”縱橫交錯,可知詞人在遊目騁懷,頻頻俯仰,可以想見其跳蕩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將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現在人們眼前,這境界是非常開闊的。詞人還沒有看夠山和水,“遠岫忽明晦”的景緻又映人眼簾,“忽”字型現出“明暗”的瞬間性,這剎那間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詞人多少興奮。“好景畫難描”一句收束上片。詞人上片全在寫景,但仍覺自己未能將好景描畫出來,可見焦山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詞人從歷史的角度,由近到遠,寫鎮江古城的攻守征戰,突顯鎮江古城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回頭幹載陳跡,癡絕倚亭皋”兩句,詞人從追溯歷史中回到現實,他癡癡地倚立江邊,不禁感慨萬千。詞人對古來梟雄無限神往,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一展宏圖,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詞人滿腹詩書,卻官小權微,難受重用,大有懷才不遇之感,於是他不得不開解自己。“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詞人豔羨江邊鷗鷺能夠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飛翔,越飛越高,直飛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間興廢。結尾兩句由豔羨鷗鷺更進一步,詞人想象自己能與鷗鷺同命,可以飛上天空,離開紛繁複雜的塵世,從側面表現出詞人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壯志難酬的憂悶。

全詞融寫景、懷古、抒情三者爲一體,層次分明,語言純熟,意境開闊,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該詞爲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間(1238-1239)吳潛任鎮江知府時所作。鎮江風景壯麗,地處吳頭楚尾、南北要衝,自古即兵家爭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區。這裏的古蹟和流傳的佳話很多,形成了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文人到此,無不受到強烈感發。該詞就是吳潛在此環境下創作的。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5

水調歌頭

詩人: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本文選自《東坡樂府箋》(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

【丙辰】熙寧九年(1076)

【達旦】早晨;白天

【子由】蘇軾弟弟蘇轍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宮闕】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宮殿前左右豎立樓觀。

【歸去】回到天上去。

【瓊樓玉宇】美玉砌成樓宇,指想象中仙宮。

【不勝】經受不住。

【弄清影】弄:賞玩。意思是月光下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種舞姿。

【何似】哪裏比得上。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朱閣:硃紅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門窗。月兒轉過硃紅色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人(指詩人自己)。

【但願】但:只。

【千里共嬋娟】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月光。

譯文

丙辰年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纔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美玉砌成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着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爲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變遷,月有陰晴圓缺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月光。

主題

這首詞所表現思想情感,本來甚爲明顯,蘇軾因爲政治處境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熱愛。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感喟作品。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爲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貌岸然糾葛當中。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爲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漩渦。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詩人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國勢來說,畢竟屬於次要倫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並有深微提示。

在大自然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她很容易啓發人們藝術聯想。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團圓生活;月亮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多少美好憧憬與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詩人,當他擡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裏,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風格。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天問》和李白《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癡迷、想之逸塵,確實是有一種類似精、氣、神貫注在裏面。從創作動因上來說,屈原《天問》洋洋170餘問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後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後“呵而問之”(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是情景觸碰激盪產物。李白《把酒問月》詩自注是:“故人賈淳令予問之。”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蘇軾此詞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後狂想之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特點。從創作心理上來說,屈原在步入先王廟堂之前就已經是“嗟號昊旻,仰天嘆息”(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處於情感迷狂精神狀態,故呵問青天,“似癡非癡,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李白是“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那種因失意悵惘鬱勃意緒,也是鼻息可聞。蘇軾此詞作於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複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三人創作心理實是脈絡暗通。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性格和不凡氣魄。李白《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裏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爲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起源、宇宙起源;又好想是在驚歎造化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讚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裏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爲“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爲“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裏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祐於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遊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援。這幾句明寫月宮高寒,暗示月光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裏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歸去”。飛天入月,爲什麼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爲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裏當成自己歸宿了。從蘇軾思想看來,他受道家影響較深,抱着超然物外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想法。他《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祕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是來自對現實人間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神仙生活。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裏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熱愛。同時,這裏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美好,以及月光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心胸與超遠志向,因此爲歌詞帶來一種曠達作風。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清影爲伴,一起舞蹈嬉戲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裏脫胎出來。“高處不勝寒”並非詩人不願歸去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纔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爲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裏又回到熱愛人間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肯定,雄健筆力顯示了情感強烈。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爲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詞,讀者仍然不能不讚嘆他那豐富想象力。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人間離別,同時感念人生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裏既指自己懷念弟弟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一切離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爲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事啊!於是詩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爲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離人們同情。

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話來爲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時候,有虧損殘缺時候,她也有她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爲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爲了強調對人事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希望。因爲,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樣子,這裏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離別是難免,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透過普照世界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阻隔。讓對於明月共同愛把彼此分離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說法,要好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這兩句並非一般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詩人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豐富博大。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爲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蘇軾就是把前人詩意化解到自己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着離別之苦人表示美好祝願。

從藝術成就上看,此篇屬於蘇詞代表作之一。它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在格調上則是“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是歷來公認中秋詞中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峯迴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爲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從佈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爲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風格。

詩人既標舉了“ 絕塵寰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永恆面前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生活意義。所以,儘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秋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韻致。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認爲是寫中秋詞裏最好一首,這是一點也不過分。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曲兒”,唱就是這 “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嚮往之情,對人間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色彩,瀟灑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美學享受。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6

水調歌頭·定王臺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

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雲歌吹,屈指幾經秋。

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

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

一夜寒生關塞,萬里雲埋陵闕,耿耿恨難休。

徙倚霜風裏,落日伴人愁。

古詩簡介

《水調歌頭·定王臺》是宋代文學家袁去華所作的一首詞。詞的上闋敘述詞人登臺縱目,周覽形勝,追溯昔時的繁華;下闋則撫事傷時,抒發了詞人烈士遲暮、報國無門的悲憤。全詞以雄健之筆寫沉鬱之懷,令人哀感無端。

翻譯/譯文

定王臺建在洞庭湖之濱,位於古湘州地界上。定王臺雖然在歷經千年之後已經堙沒,但是遺蹟尚存,那殘存的臺基,依然高聳百尺,令我想到定王臺的修建者西漢的劉發。想當年定王到此遊玩時,一定是華蓋如雲,旌旗招展,如虹霓當空;千乘萬騎前呼後擁,聲勢浩大;急管高歌之聲似乎直抵雲霄。然而,屈指已幾度春秋,昔日的繁華盛地變成了一派衰敗蒼涼,盛衰無常,興廢兩茫茫。

登臺遠望,只見高大的樹木枝葉枯落,長江無止息地向東奔流。對此情景,想到國家的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而自己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卻無路請纓、壯志難酬,不由得發出了悲憤蒼涼的感慨:書生報國無門,空自白頭,而金兵猝然南下,侵佔中原,猶如一夜北風生寒,導致萬里河山支離破碎、殘破不堪。京都淪陷,皇家陵闕黯然被埋沒在厚厚的雲霧之中,令人愁恨不已。念及此,我耿耿於懷,悲憤難休,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徘徊往來在秋風寒霜中,夕陽將落,更增人恨愁。

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上闋九句四平韻、下闋十句四平韻。

定王臺:在今湖南長沙市東,漢景帝之子定王劉發爲望其母唐姬墓而築,故名。

楚望:楚地的望郡。唐、宋時,州、郡、縣按地勢、人口及經濟狀況劃分爲畿、赤、望、緊、上、中、下若干等級,形勝富庶的地區稱“望”。

湘州:東晉永嘉時初置,唐初改潭州,詞中指長沙。

危基:高大的臺基。

自西劉:始建於西漢劉發。

霓(ní)旌(jīng):旗幟如雲霓,形容儀仗之盛。

依約:連綿不斷。

空白九分頭:徒然白首。詞中用陳與義《巴丘書事》“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來表達作者請纓無路的悲憤。

一夜寒生關塞: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關塞。

雲埋陵闕(què):皇宮與陵寢都埋沒在遠方的雲霧中,詞中指宋都汴京淪於敵手。陵闕:帝王陵墓、京都城闕,均爲存亡的象徵。

耿(gěng)耿:不安的樣子。

徙(xǐ)倚(yǐ):走走停停。

創作背景

《水調歌頭·定王臺》大約作於詞人擔任善化(在今長沙市內)縣令期間。詞人在一個深秋時節登上定王臺覽勝,感慨頓生,並將不勝今昔之感昇華爲感時傷事的愛國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鑑賞

詞的上闋“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四句,氣勢不凡,雄渾卓絕。“雄跨”一詞,表現了定王臺的雄奇地形。“危基百尺”則以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定王臺的壯麗。接下來三句以想象的手法接入歷史的畫面。想當年西漢國力強盛,定王臺閣周圍遍佈如雲鐵騎,祭祀的音樂響徹雲霄。然而,這些都已經是歷史陳跡。“屈指幾經秋”將作者的思緒從壯麗的歷史收回到嚴酷的現實。 ’“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定王臺再壯麗,到作者登臨的時候,已經殘破不堪。回想往昔的繁華,今日的頹牆敗瓦,作者不禁慨然,感嘆人事的興衰廢替。聯繫到作者所處的時代,當時的南宋政府偏安一隅,面對金國的威脅無力反擊,將大好河山拱手相送,這也是引發作者喟嘆的一個情緒基點。所以詞中的興替之感超越了普通詩文中抽象的今昔之悲,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下闋“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三句點題,敘說登臨之事。古人登高作賦,喜歡大肆鋪陳的居多,但在這裏,作者僅以極其簡略的手法白描眼前所見:喬木老,大江流。作者並沒有放縱自己的情緒,但這種沉默中卻蘊涵着更加深沉的悲痛。作者跟同時代的復國志士一樣,滿懷報國之心,但讓人痛苦的是,“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歲月蹉跎,功業未就,空白了少年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雲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其中“關塞”是征戰的偏遠地段,“陵闕”是北宋宗廟祖墳所在,從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現在離他越來越遠了,“萬里”一詞,寫出了這種虛無遼遠的感覺。因爲報國無門,作者永遠不能在關塞爲國盡忠,永遠也無法收復北宋宗室的陵墓。這種無奈和遺憾,使他的“恨”意難休。“徙倚霜風裏,落日伴人愁”,報國無門,年華蒼老,詞人無可奈何,只能以一副獨立寒秋、天涯孤影的悲涼畫面結束。其中的“伴”字寫盡詞人的落寞和孤獨,因爲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並肩作戰,只得和無情的夕陽相伴,在蒼茫暮色中自怨自艾。詞結尾仍收回到定王臺上,結構十分緊湊,並以景寓情,饒有餘韻。最後點出一個“愁”字,並不表示消沉、絕望,而是英雄灑淚。慷慨生哀,與全詞悲壯的格調完全統一。

這首詞畫面壯闊雄渾,音調蒼涼激楚,充溢着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名家點評

近代文學家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這首詞的顯著特色是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描寫定王臺,其盛處從“危基百尺”展開想象,以定王臺當年的遊賞盛況來側寫旁透,用筆空靈,其衰處則就登臨所見,以環境背景的渲染烘托來表現,都極有思致。詞中的景物,是一幅闊大而蒼茫的畫面。讚歎吟唱它的景中人則是一個胸有宏大抱負而無法實現,心境激楚悲涼的愛國志士,這就使詞構成了意境雄渾蒼涼的特色。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7

原文: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

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蓴羹一夢,無語寄歸鴻。

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蘋洲外,山欲暝,斂眉峯。

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

不見當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

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

譯文

平山堂上佇立遠望,秋雨過後,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襯下分外青碧。一個人輾轉大江南北,有多少憂愁思緒,都付之一醉,暫且忘卻吧。乘坐小船沿蘆葦岸邊千里漂泊,張翰那種思念菰菜蓴羹就辭官歸家的作爲,於我只能是一場夢了,我惟有默默無語把思念寄託給南飛鴻雁。醉眼朦朧中回望渺遠的黃河洛水,夕陽籠罩下留存多少遺憾和憤恨!

在蘋草萋萋的洲渚外面,遠山在暮色裏就要收斂他的眉峯。俯仰憑弔平山堂的人間遺蹟,嘆息歐、蘇兩位仙翁已然遠逝。眼前沒了當時的楊柳,只是從前的煙雨,磨滅了幾位英雄。且唱響一聲孤嘯,我又將匹馬啓程,在西風悽緊的天地間。

註釋

平山堂:在今揚州西北蜀崗上,爲歐陽修所建。

螺紅:紅色的螺杯。

菰菜蓴羹:相傳張翰在外作官時,見秋風起,想起了家鄉的菰菜、蓴羹和鱸魚膾,就辭官歸鄉。

河洛: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地區。此處泛指淪陷於金兵之手的土地,故詞人有遺恨在焉。

兩仙翁:指歐陽修與蘇東坡。

匹馬:有作者自喻意。

賞析:

這首詞意境豐滿。詞人透過對山色,身世的描寫,融抒情、議論爲一體,含義深廣,具有一種淡淡的感傷色彩。揚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歐陽修在這裏任知州時建造的。登堂遙眺,江南金、焦、北固諸山盡在眼前,視與堂平,故取名“平山”。

一個世紀後,方岳身處平山堂,俯仰江山,緬懷先賢,不禁詩思如潮,就以蘇東坡《黃州快哉亭》詞的韻腳,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

詞從寫景入手。“秋雨”二句,寫雨後平山堂遠望所見的景色。這時雨過天晴,長江對岸諸山愈加顯得青綠可愛。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表達相當出色,句法也很奇巧。它重點是寫“山色”之“碧”,而以“秋雨”和“晴空”作烘托,使之更加鮮明起來。雨水洗過的青山,去掉了表層的塵土,增加了滋潤的水分,當然更顯得青綠;而雨後放晴時,天空更兼秋高氣爽,陽光就會更加充足,照耀着雨後的羣山,它的碧綠於是又加深了一層。這兩句透過倒裝,將雨後的山形象地勾畫了出來。

“江南江北愁思”兩句,意思是說平生行遍江南江北,積累起來的許多愁思,都付之一醉,暫時忘卻吧。借酒消愁本來是人之常情,尤以文人爲甚。但作者哪裏來這麼多“愁思”,它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呢?一是自傷飄泊無定,二是慨嘆中原未復。這就是有點有染的寫法,即先說明性質,然後再表現內容。

“蘆葉蓬舟千里”三句,寫詞人長年飄泊在外,不能回鄉。“蘆葉”句展示“蓬舟”(蓋有蓬頂的小舟)在長滿蘆葉的岸邊行駛之狀。“千里”極言行程之長,飄泊地域之廣闊。“菰菜蓴羹”用的是張翰的典故:相傳張翰在外作官時,見秋風起,想起了家鄉的菰菜、蓴羹和鱸魚膾,就命駕而歸。“菰菜蓴羹”後面加上“一夢”兩字,就否定了此事的現實性。因而只好“無語寄歸鴻”,默默無言地目送徵鴻南歸。方岳是南宋後期著名的江湖派詩人之一,他少年飄蕩江湖,中年以後,雖中了進士而宦遊各地,還不免有“遊宦成羈旅”之感。思歸而不得,發爲愁思,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一句,意思是醉酒後的詞人雙眼朦朧,河洛一帶渺不可及,而遺恨於夕陽之中,這不是其字面意思,實質上它抒發的是詞人爲中原淪落,未能收復而遺恨。下片又從眼前景物寫起。“蘋洲外”三句,寫遠山在黃昏中的姿態。“蘋洲”是長滿蘋草的洲渚;蘋洲之外,遠山在暮色中斂下了它的眉峯,這是將愁苦的感情移入於物,寫的是帶情之景。這種寫法,一方面增加了狀物的形象性,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的感情,可謂一舉兩得。“人間俯仰陳跡”至“磨滅幾英雄”五句,轉入懷古。作者遙想當年與平山堂有密切關係的歐陽修和蘇東坡兩位“仙翁”已經逝去,黯然神傷扼腕嘆息。“楊柳”和“煙雨”是歐陽修和蘇東坡詞中描寫的平山堂景色,作者巧妙地引用這兩個詞,除了表示對歐蘇二公無限景仰外,還寄託了滄桑之感。“楊柳”已非,“煙雨”依舊,而幾許英雄,已磨滅於此變化之中。這幾乎是文人登臨懷古的一個永恆主題,骨子裏是感到人生虛幻,蒙上了一層虛無的感傷色彩,這是失意牢落者常有的感情。

最後兩句,從懷古議論回到現實,寫自己又將匹馬登程,在西風悽烈的天地之間,悵然孤嘯。其情其景,是夠令人感傷的。這一結尾,又回到了飄泊的愁思,與上片遙相呼應。

此詞從登平山堂所見景物寫起,轉入抒情、議論,除了懷念歐蘇兩位“文章太守”以外,又抒發了國土未被收復的愁恨,思想內容是豐富的。詞的上片從山色寫到身世、家國之悲,從橫的方向馳騁思想,換頭又回到山色,使描寫對象與上片開頭複合;然後再從縱的方向馳騁思想,懷念歐蘇二公,其寫法大開大合,縱橫自如。最後以匹馬西風作結,留下了詞人踽踽獨行的形象,久久繞人腦際。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8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邊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爲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裏認飛車。

譯文

你就像馳騁千里的渥窪神馬,聲名驚動了朝廷。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當年給皇帝掌理過制誥詔書,頗有文采,落筆萬言,如走龍蛇。能賜福於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溫暖帶來人間。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長駐,鬢髮還象烏鴉羽毛一樣烏黑。像劉晏那樣會理財,使江南富庶,如錢流遍地,席間且不管這些,還是痛飲賞菊吧!

欣賞着歌舞,敬趙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傾江倒海一樣痛飲,祝你長壽。聽聞皇帝要出兵北伐,驅逐金人,洗淨中原大地羶腥的胡沙。趙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邊,人們會欽羨地望着他乘坐飛車消逝於天地雲間。

註釋

渥窪:指代神馬。唐韓琮《公子行》:“別殿承恩澤,飛龍賜渥窪。”

奏草:奏章的草稿。《漢書·朱雲傳》:“雲上書自訟,鹹爲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

龍蛇:指書法筆勢的蜿蜒盤曲。

錢流地:形容理財得法,錢財充羨。

雙成:指董雙成。董雙成,女,籍貫浙江,神話人物。商亡後於西湖畔修煉成仙,飛昇後任王母身邊的玉女。

弄玉:秦穆公之女。簫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弄玉日就簫史作鳳鳴,感鳳來止,一旦夫妻同隨鳳飛去。

綠華:萼綠華者,自雲是南山人,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顏色絕整。以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權家,授權尸解藥,並詩一篇,火浣布手巾一方,金玉條脫各一枚。

帝所: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列子周穆王》

西北淨胡沙: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其二:“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淨胡沙。”

1日邊:喻朝廷。

賞析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真切地表達了乾道初年作者的處境和心情。一個愛國志士,雄心勃勃要報效國家,卻不爲世所用,內心實在是痛苦的。在壽筵席上,作者對趙介庵寄託了極大的希望,讚揚趙介庵才華出衆,期望趙介庵把無邊的春色帶給人民。這無邊春色,就是抗戰勝利,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西北洗胡沙”的思想,在這首曲子詞裏是鋒芒獨見的。這是其辛棄疾文人墨客逢場作戲寫的那些一味頌揚的祝壽詞,所不能比擬的。辛棄疾用神采飛馳的筆觸,表現了自己豪邁的心情,情緒是樂觀的,筆調是高昂而委婉的,大體上可以代表辛棄疾早期詞的風格。

上片讚頌趙介庵,下片陳述自己的報國宏旨。

首句“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渥窪”,水名,在今甘肅省安西縣,是產千里馬的地方。據《漢書"武帝紀》載:“元鼎四年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秋,馬上渥窪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作者以天馬喻趙介庵人才非凡,聲名驚動了朝廷。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雄心壯志受到壓抑的辛棄疾,欲求得人家舉薦的心情,不言自明。

“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說趙介庵給皇帝掌理過制誥詔書,頗有文采,落筆萬言,如走龍蛇。在這裏作者隱約表示希望能得到舉薦之意,但不直敘,可謂苦心孤詣,措詞頗費躊躇。

“帶得無邊春下”,是說趙介庵能賜福於人民,把春天般的溫暖帶來人間。“等待江山都老”,指歲月流逝,照應下文:“教看鬢方鴉。”說趙介庵青春長駐,鬢髮還象烏鴉羽毛一樣烏黑。另方面也隱含着自己要爲國家作一番事業,盼望已久,江山都等老了的意思。接着,“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作者把趙介庵比作劉晏,唐代劉晏管理財政、賦稅、鹽鐵等,使水陸運輸暢通,物價穩定,曾說“如見錢流地上”。這裏是說:你象劉晏那樣會理財,使江南富庶,如錢流遍地,席間且不管這些,還是痛飲賞菊吧!作者有求於人,婉轉陳情,露而又收,真是達到挖空心思的地步了。

下片,開頭幾句:“邊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爲飲千歲,江海吸流霞。”雙成、弄玉、綠華,都是古代傳說中能歌善舞的仙女。雙成,即董雙成,爲西王母侍女;弄玉,秦穆公之女,據《列仙傳》載:“簫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弄玉日就簫史學簫作鳳鳴,感鳳來止,一旦夫妻隨鳳飛去。”綠華,即萼綠華,據《真誥"運象篇》:“南山人,青衣,顏色絕整。”流霞:仙酒名。據《論衡"道虛篇》記載:“河東項曼斯好道學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曰:‘去時有數仙人,將我上天,離月數裏而止。居月之旁,其寒悽愴。口飢欲食,輒飲我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飢。’”這幾句接上片,意思是說,欣賞着美妙歌舞,敬趙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傾江倒海一樣痛飲,祝你長壽。這些均系作者即席所見,無關宏旨。

重點落筆:“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這二句從杜甫《洗兵行》:“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脫化而出。意謂要派壯士手挽天河,用滔滔的仙浪去沖刷西北地區的胡沙。弦外之音,皇帝要出兵北伐,驅逐金人,洗淨中原大地羶腥的胡沙。國難當頭,志士獻身,有意報效國家,是作者的真正用心。辛棄疾向這位有權有勢接近皇帝的大人物趙介庵,把自己的志願提出來,希望漕介庵能在皇帝面前保舉自己。這是作者所神往的壯麗事業,也是這首詞的真正的意旨所在!

“回首日邊去,雲裏認飛車。”又是一句美好的頌揚話。“日邊”當然是指皇帝的身邊,說趙介庵在人們“回首”之間,就能到皇帝的身邊,人們會欽羨地望着漕介庵乘坐飛車消逝於天地雲間。那喻意是不言自明的;你趙介庵他日到皇帝身邊述職時,不要忘了替我這遠離“日邊”的人美言幾句,把我報國的雄心壯志好好轉達啊!

創作背景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作於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宋孝宗乾道四年,辛棄疾已南歸七個年頭,時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辛棄疾胸懷統一祖國的壯志,卻無機會施展才能。辛棄疾也曾上書皇上,陳述自己的政見,希冀得到重用,也沒有結果。李白失遇時,寫過《上韓荊州書》說:“一登龍門,便聲價十倍。”大人物們的舉薦十分重要。大詩人杜甫也有過“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辛酸遭遇。當時駐建康的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趙介庵,是當朝皇上的宗室,是接近皇帝的人物,很有勢力和名望。辛棄疾想得到漕介庵的舉薦,好施展自己的才華。趙做生日的時候,作者應邀參加壽筵,即席寫下了此詞。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9

原文:

建炎庚戌題吳江

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擬把匣中長劍,換取扁舟一葉,歸去老漁蓑。銀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膾新鱸,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長,豈謂今日識干戈。欲瀉三江雪浪,淨洗胡塵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漢,雙淚墮清波!

譯文

建炎四年庚戌年題於吳江

我以前曾幾次乘舟經過太湖,如今我重來此地,爲什麼總覺得愁恨像湖上的雲、湖中的水那樣多呢?我準備把匣中的長劍,換成一葉扁舟,歸隱江上。做官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寄情山水的隱居生活都被耽誤了。

切上鱸魚,斟起美酒,放聲悲歌。生長在太平盛世,萬萬沒有料到今天要飽嘗兵戈之苦。我想要傾瀉三江的水浪,消滅盡金人侵略者,決不要休戰求和。但回頭來看看朝廷,朝廷無意收復失地,讓人傷心垂淚。

註釋

吳江:即吳淞江,太湖的支流。

“平生太湖上”二句:我以前曾幾次乘舟經過太湖。平生:從來。太湖:古名震澤,又名具區,位於江蘇、浙江之間。短棹:此指小船。經過:曾經經過。

“如今重到”二句:如今我重來此地,爲什麼總覺得愁恨像湖上的雲、湖中的水那樣多呢?

擬把:意爲準備把、想把。長劍:古人佩劍,表示要爭取功名。

“換取扁舟”二句:以劍換舟,暗示報國無門。只好終老江湖。老:終老。

漁蓑:漁人穿的蓑衣。此指漁釣之事,即隱居江上。

“銀艾非吾事”二句:掌管印信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即無意仕途,想寄情山水,也因被瑣事耽誤而未能成行。

銀:銀印,即官印。艾:像艾草殷綠色的拴印用的絲帶。

丘壑:山丘溝壑,泛指山水。

蹉跎:虛度光陰。此指失時。

膾(kuài)新鱸:燒煮新鮮的鱸魚吃。膾:把魚肉切細。鱸魚是吳江、松江、太湖一帶的名產。

“太平生長”二句:意謂自己生長在太平盛世,萬萬沒有料到今天要飽嘗兵戈之苦。

豈渭:哪料到。

干戈:古代兵器,這裏代指戰爭。

三江:指流人太湖的吳淞江、婁江、東江三條支流。

雪浪:白浪。

淨洗胡塵:指消滅一切入侵的敵人。胡塵,指金人侵略者。

挽天河:捲起天河之水(用以洗淨甲兵),暗指休戰。此句意謂北方失地未收復,決不能休戰求和。

“回首望霄漢”二句:意謂作者滿懷報國志向,可是朝廷無意北伐收復失地,空使志士傷心垂淚。霄漢:本義是指天空,這裏暗指朝廷。

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收復祖國山河的雄心和壯志難酬的悲憤的心情。

上片先寫江山破碎的悲愴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對浩瀚無際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樣令人陶醉,那樣令人感到親切,這次重遊,自己心頭卻籠罩着茫茫無際的愁雲。從前遊太湖,北宋還沒有滅亡,而現在卻是國土淪喪,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騎南窺,所餘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發問,卻沒有正面回答,因爲在那個時代,家國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滿懷,卻無計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夢死,縱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路,在無可奈何之中,他情緒陡轉。“擬把匣中長劍”以下五句,寫他忍痛放棄報國之志,把準備馳騁疆場的長劍換成一葉垂釣的扁舟,歸隱江湖,去作漁翁。他消沉地說,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爲此耽誤了隱居的山水,讓它們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脫的口吻訴說自己悲憤的心情,以歸隱的行動表示自己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下片以“膾新鱸”三句承上啓下,當他吃着膾制好的新鮮鱸魚、喝着美酒、唱起悲壯的歌曲時,他的情緒從隱居一下又跌落到現實中了,他不能忘記災難深重的國土。“太平生長,豈謂今日識干戈”,在太平時代生長的人,沒想到今天也見到戰爭,而“干戈”給作者帶來的是如大海一樣洶涌的激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人的憎惡,使他頓生扭轉乾坤之力,他要傾瀉三江洪濤巨浪,滌盪千里中原的胡塵,用不着壯志挽天河洗兵馬,要把敵人徹底消滅乾淨。這種鋼鐵誓言,如雷震耳,激盪在國人心中,所以當這首詞被題在吳江長橋下時,竟不脛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現實和理想總是有矛盾的,作者雖然雄心勃勃,壯志凌雲,但想到黑暗的現實,心頭又愁雲慘淡,最後以“回首望霄漢,雙淚墮清波”作結,表現了他對朝廷的失望。

全篇悲愴、激憤,波瀾起伏,首尾呼應,唱出了愛國志士的心聲,風格沉雄、豪放。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0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江水侵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達。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題解

本詞題爲《隱括杜牧之齊山詩》,“隱括”,也就是對原作的內容、句子適當剪裁、增刪,修改成新的作品,用今天的話說,也就是改寫。《文心雕龍·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隱括情理,矯揉文采也。”由此可見,這種寫作方法,很早就有了。

朱熹“隱括”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也就是借這首詩來寄興抒情託志。杜牧的詩是這樣的:“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對這首詩,歷來就有很高的評價。杜牧出身於顯赫的世代公卿之家,胸懷致仕用世的大志;朱熹是著名思想家,又是詩人。儘管他們生活的時間前後相隔三百多年,但都是主張積極入世的,因爲思想上有共通之處,朱熹仰慕小杜的詩,近而“隱括”成詞,也是可以理解的。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1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爲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註釋

⑴望日:舊曆月的每月十五日。《樂府雅詞》此首題作:“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嶽德弓強二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因作此詞示坐客。前一夕大風,是日始寒。”此處轉錄《全宋詞》。

⑵秋事促西風:言西風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包括秋收、制寒衣等等。杜甫《泰州雜詩》二十首之四:“秋聽殷地發。”

⑶殷:仄聲,與“隱”通。狀聲音振動。本《詩經·召南·殷其雷》。

⑷瞰:俯視。

⑸疊鼓:謝眺《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疊鼓送華輈。”《文選》李善注:“小擊鼓謂之疊。”

⑹衰翁:作者自稱。

⑺虎士:見《周禮》賈疏,後通稱勇士,與虎臣、虎將用法相似。

⑻雙雁落遙空:序言“連發三中的”,這裏說一箭落雙雁,事異而意同,蓋極言其善射耳。

⑼回首:有北望中原意;“雲中”如直作地名解,用馮唐事,似覺呆板。王維《觀獵》:“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詠善射與詞意爲合。

賞析/鑑賞

吟讀這首詞,會深深地被作者的愛國熱忱所感動。在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帶病登城巡視,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奪去的土地,不能收復,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悵,那又怎麼辦呢?一味地借酒澆愁嗎?不,他還要“與客習射”,走馬練武,於是就出現了“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的場面,“將領嶽德,弓強二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詞作者曾爲抗擊金兵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年事已高,還想與客走馬比武,以振當年雄風,卻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報效祖國於疆場,只好回首長望北方的雲中郡,那魏尚和李廣奮勇抗擊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嘆病老,而是熱切地關注着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只因爲報國有心、迴天無力而抱愧和感喟。雖有力不從心的悲慨,卻仍然豪氣逼人,給人以激勵和振奮。

上半闋前四句寫“霜降”、“碧天”、“秋事”、“西風”、“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氣候已經開始寒冷起來。“起瞰”三句,寫作者年老偶病,在大風之後的寒夜,登上高城,遙望北方大片淪陷了的土地,無奈與客同飲,借酒澆愁,說的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活動。“疊鼓”二句寫武士操練、演習騎射的熱鬧場景:天將破曉,鼓棰小擊,聲聲細密而急促;鬧鼓聲中,武士飛馬上場,拉弓搭箭,射向目標。這是多麼令人振奮和躍躍欲試的場面啊!以上寫的都是客觀的景物和事象,卻又處處表現着作者的內在心情和心理。如:寫秋寒以表現作者的老病憂國;寫“起瞰”、夜飲等活動,以表現作者的國愁;寫騎射活動場面,以表現作者的愛國豪情和民族自強的精神。景中有情,象中有意,所以才能寫得情景歷歷,意象生動,境界鮮明。

下半闋抒發議論,但那議論都被情感化、形象化了的,而且設客爭笑問難,生活氣息極濃。所發感慨,同上半闋寫出的時令、氣候、活動場景緊密相連,所以毫不感覺突兀。“歲將晚”以下七句,說作者已到垂暮之年,有位客人同他說笑話,問他這個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邁氣概跑到哪裏去了?你往昔奔馬騎射爲誰爭雄,還不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舉手拉弓,絃聲響處,便見有雙雁從遠空墮落。結尾“老矣”二句,作者回答了自己因年老力衰而不能爲國效力,抒發了“真堪愧”的悲涼、痛苦心情,然而他還在“回首望雲中”,嚮往歷史上抗擊異族侵略者的愛國志士。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平生酒太湖上,酒短棹幾經酒過。

如今酒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

擬把匣中長劍,換取扁舟一葉,歸去老漁蓑。

銀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膾新鱸,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長,豈謂今日識兵戈。

欲瀉三江雪浪,淨洗胡塵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漢,雙淚墮清波。

賞析:

這首詞慷慨悲涼,唱出了宋室南渡初期志士仁人的心聲,因而受到重視。

此詞系題於吳江橋上,因而全篇緊緊圍繞江水立意。“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這的“幾”有說不清多少次的'意思,它與“平生”“短棹”配合,把往日太湖之遊寫得那麼輕鬆愉快,爲下文抒寫愁緒作了鋪墊。“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陡然轉到當前,然而是何事使他愁和水、雲一樣多呢?作者並不馬上解釋,接下去的詞句卻是感情的連續抒發。以劍換舟,暗示報國無門,只好終老江湖。但是這三句用“擬”字領起,分明說只是打算。“銀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銀是銀印,艾是拴印的綬帶,丘壑指隱士們住的地方。這兩句申足前三句句意:先說自己無意作官,後說歸隱不能。

下片用三個三字句起頭:“新鱸,斟美酒,起悲歌”,音節疾促,勢如奔馬,作者的感情從中噴涌而出。通膾,把魚肉切細。從內容着眼,“新鱸”、“美酒”都是至美之物,但後面接上的是“起悲歌”,此所謂以美襯悲、愈轉愈深者也。“太平生長,豈謂今日識兵戈”,這裏開始回答“何事愁與水雲多”,也呼應“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全句意謂自己生長在太平盛事,萬萬沒有想到今天飽嘗了兵戈三苦。“欲瀉三紅雪浪,淨洗胡塵千里,不用挽天河”,這三句用“欲”字領起,也分明說只是有此打算。正因爲有了這一打算,上片中所說的以劍換舟的打算才未實現,丘壑之隱也才蹉跎。那麼這一打算能否實現呢?“回首望霄漢,雙淚墮清波”,霄漢這裏暗指朝廷。作者滿懷報國志向,可是面對朝廷只能使濃愁變成傷心的清淚,因爲統治者並不允許人民透過戰鬥收復失地,作者的一切設想,也都因朝廷的妥協投降而變成了泡影。

這首詞慷慨悲壯,每個字的後面都激烈跳蕩着一顆被壓抑的愛國心,反映了在國事不寧的情況下個人身心無處寄託的徬徨和苦悶。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白、東坡事見寄,過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約。八月十四日,餘臥病博山寺中,因用韻爲謝,兼寄吳子似。

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驂鸞並鳳,雲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間。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欲重歌兮夢覺,推枕惘然獨念,人事底虧全?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

翻譯

趙昌父七月十五日用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韻寫了一首關於李太白、蘇東坡之事見寄,對我過分地讚美和推許,並且約我中秋一同泛舟。八月十四日,我因病臥牀在博山寺中,於是用其詞原韻寫了這首詞答謝他,並把此詞寄給吳子似。

我的志向在那遼闊的宇宙,前些日子我在夢中登上了藍天。用手撫摸着皎潔的明月,瞬息度過了人間的千年。又夢見你乘着鸞鳥、鳳凰,遇見了蘇軾和李白詩仙,相約一起登上了月宮廣寒,拿起北斗作爲勺子舀酒暢飲,我也有幸在你們中間。

我輕輕地吟唱起心中的波瀾:“別看我形體如在睡眠一般,精神卻自由奔放,達觀曠遠。我要像天鵝一次次舉翅高飛,看看這天地是方是圓。”我想再唱啊,卻從夢中醒來,推開枕頭心中悵惘升起疑念:人間事爲什麼總難圓滿?這心事雖然可向知心朋友傾談,一泓秋水卻把你隔得老遠老遠。

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遊”等。雙調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趙昌父:即趙蕃,辛棄疾的朋友。

七月望日:七月十五。

用東坡韻:指依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篇韻腳填詞。太白、

東坡事:因趙昌父原詞亡佚,李白事所指不詳,恐當是夢天、邀月一類事。

過相褒借:過於褒獎、過於推許。

秋水之約:或指相約八月中秋泛舟。

博山寺:寺名。當因寺在博山得名。博山當爲鉛山境內小山。

謝:答謝,答覆。

吳子似:即吳紹古,鄱陽人,南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任鉛山縣尉。

寥廓:指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

疇昔:昨晚。

摩挲:用手撫摸。

素月:皎潔的明月。

俯仰:俯仰之間,即低頭、擡頭之間,形容時間極短。此句是說天上片刻,人間已過千年。

客:此處指趙昌父。

驂:古代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這句是說以鸞和鳳爲驂。青山、

赤壁:代指李白和蘇軾,李白死後葬於青山,蘇軾貶官黃州之時,有赤壁之遊。

高寒:天上高寒之處,指月宮。“有客”三句說,有客乘鸞跨鳳,和李白、蘇軾相約,共上月宮遊賞。

酌酒:斟酒。

援北斗:《楚辭·九歌·東君》:“援北斗兮酌桂漿。”援,手持。

蝨其間:意謂以渺小無才之身參與其事。“酌酒”兩句是說,他們以北斗爲勺,開懷暢飲,我也有幸廁身其間。

少歌:即“小歌”,指樂章的一部分。

神甚放:形容神魂自由騰飛,無拘無束。

鴻:大雁。

鵠:天鵝。

高舉:高飛。

重歌:指反覆歌唱。

夢覺:夢醒。

推枕:推開枕頭,起身。

惘然:茫然若失的樣子。

底虧全:爲什麼會有虧有全。

美人:指知己朋友。此處指吳子似。

嬋娟:形容姿容美好。

賞析

此詞上片以描述夢境爲主。起句“我志在寥闊”,開門見山,直抒胸懷,表現了詞人高遠的志向和寬宏的氣度,概括全詞要旨。爲有寥闊之志,自然有“夢登天”之舉。“疇昔夢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誦》中“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航”之意。他感到現實中難以施展他的才幹,他要到廣漠宇宙去尋找他的理想境界。“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兩句,乃是全詞思想的主幹。“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詞人在夢幻中飛上青天,首先來到月宮,盡情地賞玩明月。他在這裏撫摸着潔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離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覺人間已過了千年之久。

接着“有客驂鸞並鳳,雲遇春山赤壁,相約上高寒”數句,描寫的是作者與高賢們同上天宮的夢境。由詞序可知,這首詞是爲答謝趙昌父而作,自然應有回敬之詞。趙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鉛山不遠,是詞人閒居瓢泉時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進,飲酒作詩,氣度不凡,世人以爲有陶靖節之風。這裏作者以“驂鸞並鳳”來讚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應羽化登仙。這裏的青山、赤壁係指李白、蘇軾,因爲李白墓在當塗之青山西北,蘇軾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趙昌父駕着鸞鳳霞舉飛昇,在彩雲間與先賢李太白、蘇東坡相遇,於是他們同作者共約到天宮去遨遊。作者在這裏把趙昌父、李白、蘇軾譽爲“三賢”。作者這樣寫,也有自謙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間”就是把這層意思直接表達了出來,意思是:在您和先賢們高會的時候,我不過是濫竽充數地置身其間罷了。在現實生活中,詞人感到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願與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污,所以只好到夢境中去會見他理想中的人物。在這裏,作者把自己與朋友,古代聖賢置身於高寒廣漠的天宇,用北斗當酒杯痛飲着天上的美酒,充分表達了其豪放的一面。

詞的下片繼續描寫夢境。詞人在夢幻中無憂無慮地暢遊太空,內心充滿激情,不禁小聲歌唱起來。“神甚放,形則眠”二句,從字面意思看,是說身體雖然清靜無爲,好像在睡眠,但精神還是奔放曠達的。這是作者在閒居生活中積極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閒居後,表面看來安靜閒適,但他心中時刻不忘報國之志。“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化用賈誼《惜誓》中“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擊長空、一再高舉的鴻鵠,以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

接着,詞人從夢境中回到現實。詞人在夢境裏可以縱橫馳騁,可是一旦夢覺,回到現實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不禁使他感到悵惘,併產生了人世間不能盡如人意的事情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疑問。這裏的“虧全”是以月亮的圓缺比喻人間的悲歡離合,主要說的是“虧”的方面。詞人在這裏以夢境與“夢覺”相對照,揭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同社會現實的矛盾。在這發問中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抒發人事難全的感慨,這發問也是一個有着雄才大略、滿腹經綸的老將對於懷才不遇、報國無路提出的強烈抗議。詞的結語“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覺得來得有些突然。前面說的全是夢境以及夢覺後的惆悵,可是結語卻一語宕開,表現出“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韓諫議》)的惋惜之情。其實這是在前面幾層意思的基礎上生髮出來的感想。這一句表面看來只是對他的好友吳子似的思念,實際上主要還是抒發“誰識稼軒心事”(《水龍吟·再題瓢泉》)的苦悶心情。

這首詞在藝術特徵上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特色。理想主義是浪漫主義在思想內容上的重要特徵,而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其理想則是浪漫主義傳統的創作方法。辛棄疾成功地運用這一傳統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這首詞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馳騁奔逸,狂放不羈,洋溢着豪邁的激情。它充滿瑰麗豐富的想象,大膽驚人的誇張,“摩挲素月”“驂鸞並鳳”“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圓”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麗光輝,顯現出光彩奪目的浪漫主義色彩。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4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纔開始出現?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寒冷。翩翩起舞玩賞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作者。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變遷,月有陰晴圓缺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月光。

註釋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任太守。

2達旦:到天亮。

3子由:蘇軾弟弟蘇轍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

5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牆後石臺。

6歸去:回去,這裏指回到月宮裏去。

7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樓宇,指想象中仙宮。

8不勝(shèng,舊時讀shēng):經受不住。勝:承擔、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種舞姿。弄:賞玩。

10何似:何如,哪裏比得上。

11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人(指作者作者)。朱閣:硃紅華麗樓閣。綺戶: 雕飾華麗門窗。

12不應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爲什麼。

13此事:指人“歡”“合” 和月“晴”“圓”。

14但:只。

15千里共嬋(chán )娟(juā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境界氛圍,反襯作者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爲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糾葛當中。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作者解釋窮通進退困惑。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爲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漩渦。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國勢來說,畢竟屬於次要倫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並有深微提示。

在大自然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很容易啓發人們藝術聯想。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團圓生活;月亮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無限美好憧憬與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文學家,當他擡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裏,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風格。

此詞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天問》和李白《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癡迷、想之逸塵,確實是有一種類似精、氣、神貫注在裏面。從創作動因上來說,屈原《天問》洋洋170餘問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後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後“呵而問之”(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是情景觸碰激盪產物。李白《把酒問月》詩自注是:“故人賈淳令予問之。”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蘇軾此詞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後狂想之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特點。從創作心理上來說,屈原在步入先王廟堂之前就已經是“嗟號昊旻,仰天嘆息”(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處於情感迷狂精神狀態,故呵問青天,“似癡非癡,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李白是“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那種因失意悵惘鬱勃意緒,也是鼻息可聞。蘇軾此詞作於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複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三人創作心理實是脈絡暗通。

蘇軾把青天當做作者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性格和不凡氣魄。李白《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裏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爲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起源、宇宙起源;又好像是在驚歎造化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作者對明月讚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裏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作者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爲“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爲“兩謫仙”,蘇軾作者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裏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拾遺記》:“瞿乾祐於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遊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援。這幾句明寫月宮高寒,暗示月光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裏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歸去”。飛天入月,爲什麼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爲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裏當成作者歸宿了。從蘇軾思想看來,他受道家影響較深,抱着超然物外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想法。他《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祕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是來自對現實人間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神仙生活。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裏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美中不足,來堅定作者留在人間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熱愛。同時,這裏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美好,以及月光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心胸與超遠志向,因此爲歌詞帶來一種曠達作風。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作者清朗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作者清影爲伴,一起舞蹈嬉戲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裏脫胎出來。“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纔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作者清影爲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裏又回到熱愛人間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肯定,雄健筆力顯示了情感強烈。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人間離別,同時感念人生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裏既指作者懷念弟弟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一切離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爲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事啊!於是詞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爲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離人們同情。

接着,作者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話來爲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時候,有虧損殘缺時候,她也有她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爲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爲了強調對人事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希望。因爲,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樣子,這裏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離別是難免,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透過普照世界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阻隔。讓對於明月共同愛把彼此分離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說法,要好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交了!這兩句並非一般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豐富博大。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爲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但願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月光,表達了作者祝福和對親人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態度和樂觀精神。蘇軾就是把前人詩意化解到作者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着離別之苦人表示美好祝願。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中秋詞中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峯迴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爲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從佈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爲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 絕塵寰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永恆面前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生活意義。所以,儘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秋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韻致。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認爲此詞是寫中秋詞裏最好一首。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曲兒”,唱就是這 “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嚮往之情,對人間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色彩,瀟灑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美學享受。

水調歌頭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湖海倦遊客,江漢有歸舟。

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

日落君山雲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

徙倚欄杆久,缺月掛簾鉤。

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

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

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

回首叫虞舜,杜若滿芳洲。

譯文

疲倦於湖海飄泊的生活,離開江陵乘舟沿江東歸。西風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陽樓。那湖中君山的暮靄雲霧,四周縈繞,沅水、湘水相匯處的兩岸草木,呈現出一片蔥綠的春色,思緒翻騰,頗難平靜。獨自倚欄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簾鉤。

三楚、七澤、九州雄偉險要。人間美景,哪裏比得上岳陽樓上所見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臨水,效漁兒樵子,抒發離憂之情。回過頭去呼喚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見杜若花開滿了水中沙洲。

註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

徙倚:猶低迴,有留連不捨的意思。

簾鉤:門窗上掛簾子所用的鉤子,

三楚:指西楚、東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等地。

七澤:古來相傳楚地有七澤(七個大湖泊)。

九州:指整個中國。

沉累(lěi):指屈原。

虞舜:上古的一位帝王,相傳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在今湖南寧遠縣)。

賞析:

張孝祥平生多次經過岳陽樓。根據詞中的行向與時節,此首應作於公元1169年暮春(史料記載爲乾道五年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請祠侍親獲准後,離開荊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東歸。當時曾寫《喜歸作》詩:“湖海扁舟去,江淮到處家。”歸途中,阻風石首,滯留三日。同行諸公都填了詞,他亦用其韻作《浣溪沙》詞,有“擬看岳陽樓上月,不禁石首岸頭風”云云。這些都與此詞的內容相吻合。

詞的上闋描寫夕陽斜照在廣闊的洞庭湖上,波光粼粼;湖中羣山暮靄雲霧,四周縈繞;沅水、湘水相匯處的兩岸草木,呈現出一片蔥綠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彎殘月如簾鉤掛天際。開頭“湖海”二句,從自身落筆。橫空而起,抒發詞人湖海飄泊和懷才不遇的感慨,倦遊,指仕宦不得意而思歸隱。他曾在《請說歸休好》詩中吐露過脫離官場的複雜心情:“請說歸休好,從今自在閒。”又說:“田間四時景,何處不開顏?”這種宦海浮沉而今欲歸休的感受,貫穿全篇,使這首境界闊大、宏麗的詞作中帶上沉鬱的格調。“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承上意寫經過長途的江面飄蕩,終於來到了遊覽勝地岳陽樓上。“日落”三句,詞人縱筆直寫登樓遠眺的景色: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夕陽斜照在廣闊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相匯處的兩岸草木,呈現出一片蔥綠的春色,再看那湖中君山的暮靄雲霧,四周縈繞。這些自然景色,引起詞人內心的深長感觸,思緒翻騰,頗難平靜。“徒倚欄干久”二句,從傍晚到月夜的時空轉換,更深一層地刻畫詞人倚欄凝思的種種意緒,而含蓄的筆墨又爲下片直抒胸臆積蓄了情勢。

詞的下闋作者憑弔屈原,感其身處濁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發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達了對清明政治的期盼。換頭“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轉筆鋒,描繪岳陽樓的雄偉氣勢,跌宕飛動。“三楚”,戰國時期楚國的地域廣闊,有西楚、東楚、南楚之稱,後泛指長江中游今湖南一帶地方。“七澤”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澤。“隘九州”是說居國內險要之處。“人間”二句概括登岳陽樓而觸發起古往今來人間悲喜的無窮感嘆,又有它獨具的地方色彩。“欲吊沉累無所”三句,進一層抒發憑弔屈原的深切情意。愛國詩人屈原執着追求“舉賢才而授能”的進步政治理想,遭到楚國腐朽的貴族統治集團的仇恨與迫害,長期流放,後自沉於汨羅江。“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無罪被迫而死曰“累”。作者對屈原身處濁世而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關係。他欲吊屈原而不知其處所,但登山臨水,有漁兒樵子,與同哀屈原而訴其“離憂”之情。《史記·屈原列傳》雲:“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詞中“離憂”二字,包含有如許內容。作者想到自己此次隱退猶如貶官外放,也將漁樵於江中沙洲之上,內心充塞着無限辛酸悲苦。寫離憂,正是抒寫這種鬱結心中的不平情緒,結筆全用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離騷》辭語,抒發滿腹的牢愁憂憤和淒涼之怨。以景結情,韻致有餘。

這首詞寫途中登臨的感受,語悲切。上片寫登樓所見之景象,下片抒發弔古傷今的情懷。弔古是明寫,傷感則見於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寫古今人事興衰的感慨,而是從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鋪寫,聯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寫離憂”,表現出作者懷才見棄的幽怨,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