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教案推薦

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教案推薦

課件簡介:河中石獸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心內容,把握課文所闡述的事理。

2、分清層次,理解層與層之間的聯繫。

河中石獸

一、匯入新課

二、作者簡介

三、理解課文

四、評價賞析

五、謀篇立意

六、寫作特色

匯入:這篇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廟靠近河,廟門倒塌之後,門旁的兩隻石獅也掉到了河裏。後來要修廟,決定要把石獅打撈上來。有人說,到下游去找,因爲石獅被水沖走了,結果在下游沒找到。一個讀書人說,石獅肯定沉到沙泥裏去了,因爲石頭重,沙泥輕,結果在廟前的沙泥裏也沒找到。一個老水手最後說,這兩個石獅在上游,結果果然在上游打撈到了。怎麼會到上游去呢?閱讀完課文後我們便知道了。

作者簡介: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事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爲翰林院大學士。他爲人爲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爲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他的作品記錄很多親身經歷,詳述一切他認爲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本文選自他的文言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千,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標籤:石獸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