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木蘭詩

《木蘭詩》備課資料

木蘭詩2.57W

導語:《木蘭詩》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爲您整理的《木蘭詩》備課資料,歡迎閱讀!

《木蘭詩》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收錄的唐朝人韋元甫所作的一首《木蘭詩》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爲誰?欲聞所慼慼,感激強起顏。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老父舊羸病,何以強自扶?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韝(gōu,用以束衣袖的臂套)理絲黃。昔爲烈士雄,今爲嬌子容。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門前舊軍部,十年共崎嶇,本結兄弟交,死戰誓不渝。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驚愕不敢前,嘆重徒嘻籲。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二、焦點爭鳴

1、花木蘭是英雄還是孝女?

《木蘭詩》講述的是花木蘭代父從軍,征戰沙場,最終凱旋而歸,解甲歸田的故事。如果我們認真地咀嚼此詩,再結合作品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我們不難看出:木蘭最突出、最主要的形象實際是一個孝女,而不是一位英雄。木蘭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孝道思想而並非愛國精神。

關於此詩產生的年代,據前人考證,詩中所敘地名與史書所載北魏與柔然的戰爭相符,作品最早見於南朝陳代僧人智匠所編的《古今樂錄》之中,那麼作品產生於北魏後期當較爲可信。南北朝時期,由於其獨特的社會歷史原因,佛道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僅失去了其在兩漢時代的統治地位,而且其思想體系中較爲合理的成分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這種現象在北朝少數民族政權中顯得尤爲明顯。而與此相反的是在當時的文學批評領域,卻仍出現了一大批文學批評家高揚儒家傳統文論,宣揚文學的“政教”(如曹丕)“德行”(如葛洪)以及“宗經”“原道”“徵聖”(如劉勰)思想,將文學與社會政治密切聯繫起來,同時也與儒家之道聯繫起來。批評家們的想法,仍立足於以文學恢復儒家傳統、教化民衆。那麼被當時的文人所潤色過的《木蘭詩》,自然便具有了文人刻意打上的上述文學批評理論的烙印。作者借“一個女兒曾代老父從過一次軍”(范文瀾《中國通史》)的事例,編成詩歌,從中寄託人民羣衆對孝女或孝道思想的企盼。因此,《木蘭詩》的創作傾向(動機)便自然可以概述爲:透過塑造一個孝女的形象來改變世風,併爲世人樹立楷模。何以見得是這樣的呢?

按《教師教學用書》中的課文評點,此詩可以分成四個部分。(如何分段以及每段的起止也值得商榷)

第一部分:自篇首至“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這段寫木蘭準備代父從軍以及初涉沙場的感受。這部分詩文中清楚地寫道,木蘭反覆嘆息,心生憂慮的起因,不是因爲看到烽煙起邊關、國家人民將罹難的憂國憂民(即她的嘆息憂慮不是像英雄那樣來自於對國事的感慨),而完全是因爲“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的嘆息憂慮全是因父而生。可汗點兵,父親在冊,可家中的情況卻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無法使老父擺脫眼前的兵役之苦,這纔是木蘭嘆息的全部原因。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慮,完全是從自己的家庭情況出發而考慮問題,沒有也不可能表現出爲國、爲君、爲人民而“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詩句)的愛國思想或精神。這是顯而易見的。木蘭的從軍動機只有一個即替父分憂。而且作品中“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二句,已經把這一動機揭示得極爲清楚,是“替爺徵”而非“爲國徵”,也正是由於“替爺徵”之念是木蘭迫於無奈而發自肺腑的心甘情願,故而下文中所描述的買器具,才能夠寫得歡暢淋漓,將周密而緊張的準備氣氛渲染烘托得有聲有色,在表面歡快的購物準備之下暗含着一種淡淡的憂慮,表面的歡快是木蘭的孝心得到父母家人的支援與鼓勵之後,即孝心得到初步伸張後的必然表現,而暗含的憂慮則是木蘭及家人內心思慮如何面對未來的必然結果。接下來的描寫中,木蘭離家出征後對家中父母的思念仍然是作品抒情的重要脈絡。“旦辭爺孃去”表現了離家之時木蘭對父母的依戀;重複的兩句“不聞爺孃喚女聲”,更突出表現了木蘭對父母深切思念的情懷。作品寫木蘭從軍途中的所思所見,如報安家書一般,仍以眷念父母爲主要着眼點,這實際上仍是對木蘭孝心的隱晦伸張。

第二部分:自“萬里赴戎機”到“壯士十年歸”。簡寫木蘭的十年征戰生涯。這裏透過渲染征戰之苦、萬里關山之遙、朔氣鐵衣之寒,確實體現了木蘭的剛毅、勇敢的性格特徵。但也正是因爲寫出了征戰之苦,才更能襯托出木蘭孝心之深。木蘭之所以能“壯士十年歸”,其“替爺徵”的孝心是能夠戰勝千難萬險的一個重要精神支柱。這裏仍沒有隻言片語涉及木蘭的愛國思想,只是反覆表現征戰之苦、迴歸不易。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作品將這一段具體的征戰過程這一最能體現愛國思想與主人公性格特徵的部分只作了簡略的描寫,而沒有過多地渲染其“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金戈鐵馬的英雄”的一面以及“普通女子所稟賦的智慧和才能”,注意到這一點,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作品的思想傾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部分:自“歸來見天子”至“不知木蘭是女郎”。這是全詩的高潮。在這段中木蘭以一個女英雄的面目出現,而且還是一位只有英雄之身而無英雄之名的英雄。因爲木蘭是“替爺徵”,軍功簿上的名字自然是父親的'。木蘭用自己的血汗爲其父創建了功勳,以自己的剛毅勇敢爲乃父贏得了英雄之名,這難道不會使她的父親乃至天下父母感到欣慰與自豪?作品對木蘭孝心的渲染至此而達到高潮。這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木蘭歸家後的一段描寫,作者只寫出了爺孃、阿姊、小弟聞聽木蘭回家來的欣喜之情,卻沒有去寫木蘭與家人久別重逢後的喜悅之況,而是拓開一筆,着意刻畫木蘭歸家後出人意料的動作行爲:開東閣,坐西牀,脫戰袍,著舊衣,理雲鬢,帖花黃。這一連串急不可耐的動作表現了木蘭此時的心理:遠離(告別)英雄,還我女兒本來面目。這既表現了木蘭特想重新以女兒的身分侍奉父母的迫切心情,同時也表現出了她當初不願以後也不願永遠做一個英雄的一面。換言之,木蘭當初替父從軍的直接目的,只是爲了替父分憂而不是去立志做個英雄,而今既然替父分憂的目的已然實現,那麼再繼續做一個女扮男裝的英雄,又有何意義?所以還木蘭以本來面目就成了木蘭此時的迫切願望。那麼木蘭是英雄?還是孝女呢?

第四部分:自“雄兔腳撲朔”至篇末。這是一段附文,也是詩人對木蘭的讚詞。其主旨仍是在肯定木蘭的孝心,即代父從軍,馳騁疆場孝敬父母,不僅男兒能做到,女兒也一樣能做到。在這一點上是“安能辨我是雄雌”的。這既是對木蘭孝心的深化,又暗含了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傾向。

綜上所述,《木蘭詩》的情節設計完全是爲了塑造木蘭這位孝女的形象而構建的。只有木蘭以一個孝女的形象出現的時候,換言之,只有把木蘭理解成一個孝女形象,作品中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尾纔會有依附、有憑藉、有着落,對本詩的理解也才能做到“順理成章”。如果我們認定木蘭是一位“愛國英雄”,不僅在作品中找不到可靠的依據,而且也不符合實事求是的評點原則,這一點不應忽視。

(選自《名作欣賞》2001、2,有刪節,作者:王永)

2、關於作品的主題:

《木蘭詩》不是保家衛國反侵略主題的作品,它是認同征討擴張或者說是肯定國家統一的作品。

在中國的歷史上,“愛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春秋戰國時代,擴張征討、統一中國的行爲,得到了歷史的肯定,如秦。而與此相反,反對統一、抵抗擴張、固守分裂的行爲,又被歌頌爲愛國,如趙,如廉頗和藺相如。

我們姑且不作這方面的探討,只是對《木蘭詩》作一些破解。

根據《木蘭詩》演繹的一些文藝作品,都是把它作爲抵抗外侮的愛國主義主題來發展的。豫劇《花木蘭》就有“保國到邊關”之類的唱詞。教授們講授《木蘭詩》也是這個基調。實際上,原始的《木蘭詩》真正內容與此正好相反,它描述的是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原發動的征討擴張戰爭。這有以下幾點爲證:

⑴詩中從來沒有交代過木蘭所在的國家是因爲受到了別的國家的侵略甚至威脅纔起來應戰、迎戰。木蘭所參加的這場戰爭,純粹的是一場主動發動的對他戰爭。

⑵《木蘭詩》在開頭部分就已經交代:木蘭所在的國家,是一個窮兵黷武的軍事化國家,而不是一個軟弱受侮的國家。“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的國家,“軍書”浩繁,徵兵衆多,甚至連一個已經失去作戰能力的老人(木蘭之父)也絕不放過!這不是清楚地表示了這個國家的性質了麼?

⑶木蘭是“替爺徵”。僅一個“徵”字,形象地說明了這場戰爭的性質:是征服別處的戰爭,或者是擴張統一的戰爭,而不是守衛戰或反擊戰。

⑷詩中寫到“可汗大點兵”。汗,可汗,是北方少數民族國家中的首腦,這種稱謂很穩定,一直到元朝,還有成吉思“汗”。木蘭是在可汗的管轄下,是少數民族。

⑸木蘭的名字,不是漢族的名字,它是北方少數民族人的名字。至今,蒙古族中木蘭這個名字還很普遍。前面加個“花”姓,叫“花木蘭”,純系後人附會。

⑹木蘭參戰的行軍路線,是由大西北向中原挺進的路線,即爺孃處──黃河邊──黑山頭(燕山山脈)──燕山。這條線路,正是北方諸朝向中原進發的路線。

不管怎麼樣,有一點必須肯定,木蘭參與的這場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內戰,而不是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對此不多述了。

說到這裏,有一個問題必須說及:既然《木蘭詩》不是一部愛國主義之作,既然木蘭參加的不是保家衛國的戰爭,那麼,木蘭這個藝術形象,爲什麼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呢?應當這樣認爲:中國的統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歷史前進的方向。木蘭,正是這樣一個代表了各族人民的統一願望的、代父從軍爲統一而英勇征戰的並榮立戰功的藝術形象。這是本質和主流。

標籤:備課 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