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陋室銘

高尚的情操,不滅的燈塔——讀《陋室銘》有感

陋室銘4.91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尚的情操,不滅的燈塔——讀《陋室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尚的情操,不滅的燈塔——讀《陋室銘》有感

樂……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遙望歷史長河名人墨客甚多,但是能淡薄名利,恪守情操的人又有幾何?古人云:“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而智者則淡薄名利,棲守道德。”我想又有誰不願做智者呢?

好一個“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縱使房屋再破陋,只要我有一身浩然之氣,就永遠不會被世俗的濁流所吞沒。這高尚的情操猶如大海中的燈塔,它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爲後人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劉禹錫的'“陋室”,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他們雖“陋”而不“窮”。窮的是心靈乾涸,唯利是圖,依阿權勢,道德低下之人,而那些追求精神充實的人是富有的。也許高尚的情操會被庸俗所鄙視,就像披金戴銀,衣冠楚楚者嘲笑你樸素、自然;整潔、得體的外套一樣。但高尚的情操決不會爲廉價的讚美而努力,他永遠保持着冷靜與清醒;他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所以他不斷去吞食精神食糧,向智者學習。庸俗的人卻狂傲自大,使缺少精神之鈣的虛弱身體在這個世界猝然跌倒。劉禹錫的:“談笑有鴻儒,”告訴我們的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陶淵明任縣令時,上任不到八十餘天,即逢督郵來縣。下屬於是勸他衣衫穿戴整齊,備厚禮迎見。誰知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爲五斗米折腰!”說罷便辭官回鄉,隱居田園,讀書種菊。這個世界有勇氣的人不少,但能夠擺脫世俗,爲自己高尚情操挻直腰板的人卻不多。不依山勢而攀附,不畏權勢而低頭。挻起胸,向前走!即使在濁流裏也要揚帆前進。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代青少年所應當追求的嗎?

高尚的情操它似一杯美酒,具有一種醉人的芬芳,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愈發醇香;它又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讓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學先賢,做智者,不斷勉勵自己,爲社會地進步、國家的繁榮、人民的安康多做貢獻。就讓這不滅的燈塔永遠點亮在我們心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