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陋室銘

陋室銘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陋室銘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陋室銘讀書筆記

陋室銘讀書筆記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週末,我在家裏細細的品讀這段古文——《陋室銘》,呀!真是美!作者劉禹錫僅僅用了81個字,透過讚美陋室而表現出了他那種不求功名、不慕榮利的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大家會發現,這兩句話中的仙和龍應該是突出山或水的,但是,作者卻是用仙和龍與他們的陋室相比較,突出了他們身居陋室,但是他們的行爲,語言、並不“陋”,突出了劉禹錫的高尚情操。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意思是: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晚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劉禹錫認爲他們都是一個個有才的學者,來和他們談論,所以,無論每個人,在他的心中,都是博學的,從這裏可以看出劉禹錫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意思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看得出劉禹錫把地位、財富……放到了最後幾位,他是一個不求功名的人,因爲他是一個追求之高雅的人。

從《陋室銘》之中,我知道了:一個人受不受人的尊敬不在於它的家是否華麗,而在於這個人人品怎麼樣。我還感受到了劉禹錫是一個不慕榮利的人,並且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求聞達的生活情趣!

陋室銘讀書筆記2

當時讀起來很生澀的《陋室銘》,到現在都熟諳於心。當時家庭的貧困現在時無法想象的,兩間低矮的土坯房,說是兩間,也就有現在的一間稍大一點,整座房屋基本沒有什麼磚塊鑲嵌。兩邊鄰居全是高出1米以上的磚房,使得本就低矮窄小的房屋更顯得“破敗”,不過以當年兒時的眼光倒不覺得什麼,只是覺得不如別人家的房子好而已。父親母親和我們姊妹四人,六口人就生活在這樣絕對是名副其實的“斗室”內。一年春節,別人家都買紅裱(寫對聯用的紅紙)貼對聯,我們家別說沒有多餘的錢去買紅裱,即使有錢買來紅裱也沒有地方去張貼,連能貼對聯的大門都沒有。母親就跟父親說“別人家都貼對聯了,咱們家連副對聯都沒處貼”。於是父親就拿出一張一開大的白紙,潑墨揮毫,寫下了這首《陋室銘》。父親的毛筆字是遠近聞名的,寫完後就貼在屋內牆上,並教我誦讀。白紙薄而脆,時間一長就裂開了,而且土坯牆上也粘不牢固,這時候,父親就會重新寫一張。所以這幅《陋室銘》就循環着一直掛在了陋室的牆上,讀的多了慢慢就背過了。

我給兒子講這些的時候,兒子一句話也不說,靜靜地聽着。我跟兒子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另一種解釋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老婆說“你給他講他也聽不懂”。我說“現在不懂,聽多了會懂得,這就叫‘薰陶’”。希望他以後能明白。

等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家在所有人的驚異的目光中進行了第一次搬遷,而且是比別人家一點都不差的10間磚房。沒有一個人會相信如此貧困的家庭竟然能一次建起10間磚房。從此我們家告別那間生活多年的破舊祖屋,新房子寬敞明亮,對我們來說就像宮殿一樣輝煌。當然我們不知道也想象不出這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是父母是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省吃儉用積攢出來的。20xx年我們家進行了第二次搬遷,住房條件更好了,我們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那個家也被稱作“老家”了。

父母的安貧樂道永遠影響着我們,使我們即使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因貧困而自卑,沒有仇富攀比之心。母親的樸素與堅韌,父親隱忍淡泊、樂觀而豁達的生活態度深深的遺傳在兒女的血脈之中。父母操勞一生,本該享受兒女盡孝,清享晚年的時候,卻雙雙疾病纏身,去年就在二人金婚即將到來的時候攜手而去。正如兩顆星,在此間墜落,卻在那方升起,永遠微笑着注視着我們,璀璨而持久的光輝照耀我們一生。

陋室銘讀書筆記3

在有人的地方,往往建築是必不可少的,它使一個人不須居無定所的.生活,亦會讓一個人在世事沉浮中能感受到溫馨,那不僅僅只是自己的房子,更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地盤,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普通人最有存在感的地方,是人們的港灣。

像如此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是否要裝點得花枝招展一般,使自己更加享受,也更加體面呢?或許並沒有那些必要,因爲房子它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讓你的生活更加舒適,並使你能有一種潛移默化中的溫馨與存在感,何必去過多強求。唐朝劉禹錫在其《陋室銘》中提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也許是在他“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裏隱居纔對,他在自己的陋室裏建立起自己高潔的品格,也覺得自己閒靜的隱居生活是一種志趣。在這無限的志趣裏,也才能將管絃絲竹歸類到亂耳的雜音中去,把很多人追求的高官厚祿視作糞土。

也許正是過這種安貧樂道的人生追求,才造就了對一切榮華富貴的如此淡泊,這也造就了那不朽的詩篇與其樂觀、直爽的性格。

對於劉禹錫,以及同他一樣千千萬萬的文人墨客,他們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隱居在世間,而他們達到自我人生的滿足了嗎?也許他們沒有機會去達到治國平天下,但他們退而求次的樂趣卻在不同的地方體現:李白遊走於世間的山石草木之間,才能描寫出或充滿豪氣或婉轉動聽的詩篇;陶淵明在隱居生活裏與世無爭,纔有了閒靜、美好的田園詩歌……由此觀之,許多文人墨客都在不同的地方得到了他們精神上的滿足,而那些被世人所熟知的詩文字畫,都是他們在精神飽滿或對世事憤激之際的產物,它們亦是在表達作者心中那酸甜苦辣的情緒。

因此,精神的是否充足並不分貧賤與富貴,如果有的人有錢,就算是在揮霍時也應該去品味生活,如果沒有去品味與欣賞,沒有自身的愉悅與感受,那也就只能算是財富的充裕,並不是精神上的滿足。人如果沒有精神上的滿足,就算是他做出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那麼他也是不幸福的,因爲他不知道滿足或是慾望太大,都是不好的,甚至會走向極端。

陋室銘讀書筆記4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題記(劉禹錫)

燦爛的陽光透過雅閣雕着梅花的百合窗,紋路清晰自然,刻繪刀工精緻入裏,摩娑着窗紋,能感受道梅枝霜寒若骨,傲然綻放在冰天雪地裏那豪傑靈魂,捲起米色的窗簾,溫柔的光線靜靜的瀉入屋內,倒映在地上的光斑,駁影譴動,古香古色的青玉案上,累摞這幾卷簡書,潛伏在筆架上的錯落有致的毛筆垂直的豎直掛着,筆尖朝下,正下方,一方做工細緻的墨硯靜默恬然的擺放桌面,一條墨斜入硯口,清麗而不失婉約,雅緻中見秀絹理局,清風墨池,另一片乾坤浩然廣闊。

青玉案上青花瓷瓶中玉蘭嬌惠生長,隱隱散發出蘭花特有的淡淡幽香,瀠環繚繞雅格,瓶身繪有鯉魚戲蓮圖,荷葉出水田田,蓮花亭亭玉立,潺潺碧水娟娟流蕩,清流下還有爲神出水面的蓮梗,更爲有趣的是畫中兩條鯉魚躍出水面,頭觸蓮蓬,神形生動,活靈活現,瓶腹下豐上斂,線條弧度圓潤飽滿,銜接的恰好如初,青花玉蘭,縹緲暗香,沁人心脾,虔誠摯骸。

案旁香爐鏤空雕刻,龍鳳吉祥的花紋馳騁交錯,鎏金大放溢彩,毓秀臻佳,雲朵靈動,龍鱗鳳羽色澤光亮,爐中蘭草燃起,一縷淡雅微薰的中草味煙霧,散到屋裏的每個角落,陶冶溫文雅士,儒墨道家。也許飄逸到天空中的青煙,會幻化成美麗的大蝴蝶,飛如花間,掠過綠水之湄,青山之巔,到達彼此,早登際樂,那裏錦瑟無涯,笙歌不盡,那裏落英繽紛,芳草鮮美,那裏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曉窗的晨曦,覆蓋整座雅樓,蔻花璇嬈,朵兒潔白,花瓣傾城,蕊芯緋紅,微弱的清風撫摸着熵顏,拂動成海,碧遊絲絨,絮雪芹穗,梨花海棠騁茹,辭樹楸,迎慧柳,櫻桃紅透,青梅初結,櫻花暖開,簌簌白如雪花,素中帶紅,揚散漫過亭房屋脊瓦上,幾片散落在窗窗前,素腕細手拈住花容,筻楚篾潛,嗅花中暗香,一響茗瘀粹玉,天青等雨而歡等伊。

爐火中木炭靜靜燃燒,時不時微星暴鳴的火焰,顯出此時屋內的安靜詳合,爐上秀氣的紫砂壺安然煮茶,通體紅潤,耳把隨圈,高穹的壺蓋上一橋紐覆壓,壺腹六瓣花鑲嵌而成,將絲絲紋路融入壺身,飽滿的周身繪有一對蝴蝶,惟妙好俏,似梁祝化蝶那般有情人終成眷屬,一把三彎流嘴優雅胥出,尖嘴上水氣冒出,一片氤氳。放下幾片茶花,幾許沉醉,浸透心房,靜坐等待,一杯清銘,一生膽蕩,復夫何求?

畫屏展顏,八扇畫圖緊密合成,儒染唐風筆墨,雅就宋風畫桑,力道千勻,韻味飄然長散,書香醮起闐歡,思想淵源流長,八扇鑲變畫紙,惠嫺善意,水墨江南,雕欄橋頭,一花樣少女,一手持着紙,另一隻手捻住一條絹帕,凝眸江面潮汐中,一輪皓月升空,波瀾光影斑駁,翡翠碧綠江波浮動,楓葉璇轉落入江心,江火兩三零星,這時一風雅倜倘公子,素衣寬袍,手持竹扇從橋洞經過,公子聽到橋上腳步聲,少女聽到橋下舟楫劃破水的響聲,雙目對望,含情脈脈,公子見女子梨花帶雨的模樣,楚楚動人,少女見男子玉樹臨風,英俊風流,手中紙傘一滑,落入橋下,正好被男子撿到,女子心中暗自羞愧,手絹半遮玉面,匆匆挪開蓮花步,消失在深處街巷裏,男望着遠去的背影,有點悵然,若人生只如見,那又有多少美麗的邂逅存放在滄海遺畫裏。

推開窗戶,浩淼江水撲面而來,莞似要涌入屋內,涌動這漩渦的轉滾瀠回。潮水拍打亂石,激起的水汽縹緲在山峯之巔,雄鷹展翅臨風停頓,氣吞天下,兩岸青山高穹,直入青雲,怪石嶙峋,川前枯木倒掛,飛鳥成羣,在絕壁上築巢,有些隨風搖翅,有些似箭一般撲到江下捕魚。九霄雲外,一行白鷺悠然飛翔,在天邊瞬間化成線,漸漸只剩下一個黑點被光線湮沒。江面上船幟揚帆逆流而上,急流勇進,勃勃昂然,不覺讓人想起唐詩裏“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華麗篇章。

關上窗戶,拉下帷簾,屋裏恢復平靜,躍過屋檻,走出門口,苔痕上綠,草色如簾青,幽深小徑,蒼鬱結羣,閒花弄影,蝶醉花間,密蜂枕蕊入眠,轉碾的時光痕跡可以清晰的在古樹的截枝顯露,彎曲的枝椏之上油嫩的叶韻搖滾綠茵的光澤,怪石嶙狸間,爬山虎覆蓋,竹子從石縫裏穿出,淋漓盡致的彰顯生命的奇蹟。斷壁殘垣下嫣紅的薔薇妖嬈一片,花苞裏凝結一顆琥珀色的露珠,好似伊人玉面素顏睫毛上掛着的胭脂雪淚,淺薄如冰。

硃紅櫥窗下,一棵蒼老梧桐樹,豎立而起,結疤遍體,把霜劍冰刀刻下的年光痕跡,沉釀出醇厚朴素的烙印。竹片籬笆上,蔓陀羅的老藤盤纏,散在綠葉中那一簌簌紫色的花朵極像夜幕裏街坊掛着的一個個燈籠,風拂拭朵頤,落下的花瓣,唯美的浸染了荏苒的歲月流逝裏遺漏到細水長流。

滄海桑田裏潮汐更變,水墨年華中雲淡風輕,蒼白的銀灰色流年裏,那些無處安放的純白色記憶悠悠的迴旋在緋紅的天邊,微醺的微涼的氣息沾染漢賦元曲,被放逐的馨香醮綴唐詩宋詞。梨花壓海棠,梅花橫斜而出,臥醉報曉。水榭軒閣,靜謐恬淡。竹簡一片,碧淚桃花,素筆一揮,落指爲銘。

陋室銘讀書筆記5

金錢,一個誘人的字眼。然而,大千世界,擁有它的人並不多。那麼,當它不屬於你的時候,你應當用一種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呢?《陋室銘》很清楚地告訴你了這一點。

人對物質的慾望是很難得到滿足的。難道你就願把這短暫的一生耗費在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上,最終沾的滿身的銅臭味,以致身心疲憊嗎?只有不貪慕虛榮,不奢求,安貧樂道,生活纔會有恬適的心情。儘管只有“陋室”,但是“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種閒雅和怡然,正是金錢所難買的。因爲那些在物質上十分富足的達官貴人,很難成爲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難有心安理得的快樂。

記得曾經讀到一段話: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錢可以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只相信金錢的“拜金者”,最終會成爲“敗金者”。相反,金錢所買不動的人,別人永遠無法征服他。

透過這些,我看到了一種境界,看到一種我所推崇的精神——在現代這個商品經濟的世界裏所需要的精神——淡泊。

淡泊,並非沒有慾望。屬於你的,當仁不讓,否則你會失去良好的機遇;不屬於你的,不要刻意追求,否則你會付出太多的代價。千里馬若不珍惜與伯樂相遇的良機,那麼它永遠只會是一匹馱糧用的凡馬;《項鍊》一文中的女主角若不愛慕虛榮,就不會爲了一條假項鍊而白白辛苦十多年。

淡泊,能讓置身於紛擾中的你開闢一方淨土,宛如一面明鏡。折射出人間萬象,令你保持清醒。花花世界中有太多的誘惑,因此有太多的慾望,也就有了因滿足不了慾望而產生的太多不滿。一個人若想從容處世,就必須以淡泊爲條件。

淡泊,不是不思進取,不是無所作爲,更不是無所追求,而是以脫俗的心靈對待人生。有人說過:“唯有那些不在意物質缺憾的人,纔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可貴的東西。”正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麼,就讓我們帶着淡泊的心境,在大千世界中努力成就自己的一份事業吧!讓我們一起甩掉那誘人的金錢吧!

陋室銘讀書筆記6

金錢,一個誘人的字眼。然而,在大千世界裏,擁有着它的人並不多。很多的人想努力獲取更多的金錢,也有人對金錢不感冒,《陋室銘》就說明了這一點。

人們對物質的慾望是很難滿足的。有着許許多多的人願意把自己短暫而寶貴的一生浪費在追求榮華富貴上,最終一身沾滿銅臭味。當靜下心來想想,誰願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即使只有“陋室”,可在閒餘之時“調素琴,閱金經”,平日裏“談笑有鴻儒”,生活上“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謂真正的生活之道。這些閒情和怡然,是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

透過這些,讓我們看到了另一方境界和精神淡泊。

淡泊,並非沒有慾望,而是屬於你的,你就一定要好好珍惜良好的機遇。但如果不是你的,不要刻意去追求,到了最後才發現自己在白乾。辛苦卻一無所有,或者擁有的是後悔。

淡泊,能讓人置身於另一種境界,或者,那裏面沒有太多人們對物質的慾望,對榮華富貴的刻意追求,令你時刻保持清醒。

淡泊,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以此脫俗你的心靈,洗掉塵世中帶來的烏斑。擦掉塵世中傳來的灰塵。只有對於物質追求的忽略,才能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正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麼,就讓我們帶着淡泊的心境,在大千世界中創造和成就自己的一番天地吧!

點評:山村初中學生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文筆,不錯了,各位朋友好好體會!

陋室銘讀書筆記7

劉禹錫的“陋室銘》篇幅短小,語言優美,音韻鏗鏘有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這是劉禹錫被和州策知縣逼迫後憤然提筆寫下的文章。”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縱然是一間陋室,可仍然因劉禹錫如蕙如芷的品德所需陶,成爲一方清幽寧靜的淨土,徹底把“陋”字翻轉過來,達到了"不陋"的完美境界。其實這陋室雖比不上雕樑畫棟的皇宮,比不上巧奪天工的瓊樓玉宇,可它沒有人間的嘈雜。亦沒有紅塵的喧譁。心在這間陋室自然會得到解脫,性情也能得到修養。作者在陋室裏安貧樂道,也不會覺得這間屋舍簡陋。君子的豁達樂觀不同於小人的狹隘思維,正是這種高風亮節使得陋室不"陋"。

還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快樂的顏回,隨遇而安,從不曾有怨言,從不追逐名利,從不改變志趣,這樣的“貧賤不能移"的堅定意志,讓後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他們不與世俗的小人同流合污,高遠鴻大,潔身自好,這正是君子的風度,正是君子的德行。

劉禹錫其實也是一位頗有抱負的文學家、政治家,曾寫下”種桃道士何處歸,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樣的詩句,其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赫然而現。唐順宗時,他同柳宗元一起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後遭多次降職,可這仍然改不了他的決心,幾度重來。也正是高潔傲岸的節操,纔有《陋室銘》這樣的千古絕唱。

陋室銘讀書筆記8

《陋室銘》,衆所周知,耳熟能詳,但我現在仍願意原文再現: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喜歡那種淡淡地清高,無紛擾的清淨。室雖陋,但仍可“調素琴,閱金經”。那份灑脫,自如,隱隱中透露出的那份豪氣,是我所喜歡的。

引朋自家中坐,常以陋室自稱。雖無階綠,卻有入眼簾的草青。在茶香中談笑,不去考慮明日的行色匆匆,那一刻,只把身心交給放鬆。家中往來,多是白丁,卻依舊鴻儒般談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何謂仙?何謂龍?我覺得,那是自由的'象徵!

做人做事,豈不也是如此?!每每遇到波折,我總反問:我又“何陋之有”?復讀此文,靜下心來,稍加剖析,便覺坦然許多。“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區區茅屋,卻因其主人,而聞名於天下。不要簡單地被外在的簡陋,而忽視了“貴重”地內涵!

“孔子云:何陋之有?”我們也要學會說:何陋之有?!

陋室銘讀書筆記9

陋室也就是簡陋的屋子,簡陋的屋子會怎樣呢?從文中我讀出作者認爲屋子簡陋不重要,關鍵在於屋中的人。

我也同樣認爲一個真正有才華,是君子的人,無論住在什麼地方都無所謂,屋也只是一個落腳的地方罷了。真正的智者、君子並不是爲名利活着。屋之陋,反而會更突顯君子、才子的本色。

但有些人不論屋陋,或屋好都不能成材。這大概是因爲他們天生就沒有一顆真、善、美、正直的心,沒有後天勤奮的意識,所以陋室只不過是一個在人生之路上的小風景罷了。

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不正是體現陋室中人的重要嗎!但我認爲真正重要的是陋室中人的高尚品格。”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雖是寫景,但不難看出屋主的清幽,不拘小節。使我看出那種自然的美麗。加上後幾句更使我想到一幅美麗的畫面。一間房屋,臺階上一些碧綠的苔痕,周圍有一些雜草。雖簡但有着一番古典的氣息。從窗中望去,屋主在優雅地彈着樸素的琴,琴聲動人心絃,而那種境界更是有一種脫俗。

讀完《陋室銘》使我回想起不少出自陋室的名人,如諸葛亮、楊子云……現代也有不少英雄才子出自陋室,現在我們總能聽到某山裏的孩子考上某知名大學……,是陋室給了他們一股向前衝的力量,但並不是陋室造就君子,要不是君子住過陋室,誰又會提到陋室呢?

我現在也算住的是陋室,下雨天屋裏則成水簾洞,所以我希望這房也能由我而名。以後有人寫什麼《陋室傳》、《陋室說》……,能把我這房當個例子。

陋室不重要,關鍵是心不陋,思想不陋,陋室中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