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名著梗概

導語: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不知道大家是否讀過。關於“老人與海主要內容”是什麼,每個讀過它的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概括。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老人與海》名著梗概,歡迎借鑑!

《老人與海》名著梗概

《老人與海》名著梗概 篇1

《老人與海》完全可能成爲當代一部名副其實的經典作品。厄納斯特·海明威的這部短篇小說無疑具有以往許多鉅著的共同特點:在題材所限的範圍內幾乎達到形式上的完美無缺、處理方法謹嚴、注意時間和地點的統一,行文簡潔而內涵很深。另外,和極大多數鉅著一樣,海明威的這篇小說讀起來可有不止一層的意思。一方面,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帶有悲劇性的冒險故事。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援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並在那裏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着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後,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羣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鬥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寓言,它描述了人所具有的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一個人如何從災難和實際失敗的環境中攫取精神上的勝利。再一方面,這是帶有宗教意義的一種隱喻,作者不引人注目地給這一主題添加了基督教的一些象徵和比喻。和柯勒律治筆下的老水手一樣,海明威筆下的古巴漁民是這樣一個角色,他容許作者的想象力同時在兩個領域中活動,這兩個領域具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一個注意寫實,有着動人的情節;另一個則側重道德說教,充滿象徵的意義。

桑提亞哥老人已經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最初,一個年輕的孩子曼諾林和他一起分擔惡運,但在過了四十天倒黴日子之後,孩子的爸爸讓孩子到另一條船上幹活去了。從那個時候起,桑提亞哥只是一個人幹活。每天早晨他划着小船到有大魚出沒的墨西哥灣流去,每天晚上他總是兩手空空地回來。

孩子喜歡並且可憐這個老漁人。曼諾林要是自己沒有掙到錢,就會乞討或偷竊以保證桑提亞哥有足夠的食物和新鮮的魚餌。老人謙卑地接受孩子的好意,謙卑中帶有某種隱而不露的自豪感。晚餐時(吃的是大米飯和黑蠶豆)他們總會談論在運氣好的日子裏一起捕獲的大魚,或是談論美國的棒球賽和偉大的狄馬吉奧。夜間桑提亞哥一個人躺在自己的小棚屋裏,夢見非洲海灘上的獅子,幾年前他航海去過那個地方。他不再夢見自己死去的老婆了。

在第八十五天,桑提亞哥在寒冷的黎明前的黑暗中,把小船劃出了港口。在把陸地的氣息拋在身後之後,他放下了釣絲。他的兩個魚餌是孩子給他的鮮金槍魚,還有把魚鉤遮蓋起來的沙丁魚。釣絲垂直地下到暗黑的深水裏。

太陽升起時,他看到別的一些船隻都頭朝着海岸,在海上看來海岸象是一條接近地平線的綠帶子。一隻盤旋的軍艦鳥給老人指明瞭海豚追逐飛魚的地方。但是魚羣遊得太快、也太遠了。這隻猛禽又在盤旋了,這次桑提亞哥瞧見金槍魚在太陽光下躍起。一條小金槍魚咬住了他艉纜上的魚鉤。老人在把顫動的金槍魚拉上船板以後,心想這可是一個好兆頭。

快到中午時,一條馬林魚開始啃起一百深處的那塊魚餌來了。老人輕輕地擺佈那條上了鉤的魚,根據釣絲的份量他知道那準是一條大魚。最後他猛拉釣絲把魚鉤給穩住了。但是,那條魚並沒有浮出水面,反而開始把小船拖着往西北方向跑。老人打起精神,斜挎在肩膀上的釣絲繃得緊緊的。他雖然孤身一人,體力也不如從前,但是他有技術,他懂得許多訣竅。他耐心地等待魚累乏下來。

日落之後,寒意襲人,老人冷得發抖。當他剩下的魚餌中有一塊被咬住時,他就用自己那把帶鞘的刀把釣絲給割斷了。有一次那條魚突然一個側身,把桑提亞哥拉得臉朝下地跌了一跤,老人的頰部也給劃破了。黎明時分,他的左手變得僵硬並抽起筋來了。那條魚還是一直往北遊,一點陸地的影子都瞧不見了。釣絲又一次猛的一拉,把老人的'右手給勒傷了。老人肚子餓得發慌,就從金槍魚身上割下幾片肉,放在嘴裏慢慢嚼着,等着太陽出來曬暖他的身子和減輕手指抽筋的痛苦。

第二天早上,這條魚蹦出了水面。桑提亞哥瞧見魚的躍起,知道自己釣到了一條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一會兒魚又往下沉去,轉向了東方。在熾熱的下午,桑提亞哥節省地喝起水壺裏的水。爲了忘掉劃破的手和疼痛的背,他回想起過去人們如何稱他爲優勝者和他如何在西恩富戈斯地方一家酒館裏和一個大個子黑人比手勁。有一次一架飛機嗡嗡地從頭上掠過,向邁阿密飛去。

黃昏之際,一條海豚吞食了他重新放上魚餌的小鉤子。他把這條魚提到了船板上,小心不去拉動他肩上的釣絲。休息一會之後,他切下幾片海豚肉並且把在海豚胃中發現的兩條飛魚留了下來。那天夜裏他睡着了。他醒來時覺得當這條魚跳起時釣絲就滑過他的手指。他緩慢地把釣絲放鬆,盡力想把這條馬林魚拖乏。在這條大魚放慢跳躍時,他把劃破的雙手放在海里洗,並且吃了一條飛魚。日出時,這條馬林魚開始打起轉來了。老人感到頭暈目眩,但他盡力把大魚在每轉一圈時拉得更近一些。他雖然幾乎筋疲力盡,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捕獲物拉得和小船並排在一起並用魚叉猛擊這條馬林魚。他喝了一點水,然後把馬林魚捆綁在他那條小船的頭部和尾部。這條馬林魚比船還長兩英尺。哈瓦那港從來沒有見過捕到這麼大的魚,他扯起有補丁的船帆開始向西南方向駛去,心想這下要發財了。

一個小時以後,他瞧見了第一條鯊魚。這是一條兇猛的尖吻鯖鯊。它飛快地遊了過來,用耙一樣的牙齒撕這條死馬林魚。老人用盡餘力把魚叉往鯊魚身上扎去。尖吻鯖鯊打着滾沉下去了,帶走了魚叉,而且已經把馬林魚咬得殘缺不全,鮮血直流。桑提亞哥知道血腥味會散開來。他望着海面,看到兩條犁頭鯊遊近來了。他用綁在槳的一頭的刀子擊中了其中的一條,並看着這條食腐動物滑到深海里去了。他殺死了正在撕食馬林魚的另一條鯊魚。當第三條鯊魚出現時,他把刀子向鯊魚戳去。鯊魚打了一個滾,結果把刀給折斷了。日落時又有一些鯊魚游過來了。起初他設法用舵把朝它們劈過去,但是他雙手磨破了皮在流着血,而游來的鯊魚多得成了羣。在暮色中,他望着地平線上的哈瓦那的微弱的燈光,聽着鯊魚一次一次在齧咬馬林魚的屍體。老人此時想到的只是掌舵,和他自己極度的疲乏。他出海太遠了,那些鯊魚把他打敗了。他知道那些鯊魚除了大馬林魚的空骨架之外,是什麼也不會給他留下的。

當他划進小港,讓小船衝上沙灘時,岸上的燈火都已滅了。在朦朧之中,他只能分辨出那條馬林魚白色的脊背和豎着的尾巴。他拿着桅竿和捲起的船帆,往岸上爬去。有一次他在重壓下跌倒了,他耐心地躺在地上,積蓄力氣。等他進了自己的棚屋時,他一頭倒在牀上就睡。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孩子發現他時他還躺着。這個時候,一些漁民聚在那隻小船的周圍,對這條從頭到尾長有十八英尺的大馬林魚嘖嘖稱奇。當曼諾林拿着熱咖啡回到桑提亞哥的棚屋時,老人醒了。他告訴孩子可以把他那條魚的長吻拿走。曼諾林要老人休息,把身體養好,以便日後再一起出去捕魚。整個下午老人都在睡覺,那孩子就坐在他的牀旁邊。桑提亞哥正在夢見那些獅子呢。

《老人與海》名著梗概 篇2

內容簡介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着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魚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爲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牀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寫作背景

這本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經常一起出海捕魚。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於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爲“碧水之上:海灣來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記敘了一位老人獨自駕着小船出海捕魚,捉到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但魚的大部分被鯊魚吃掉的故事。當時這件事就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並覺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說素材,但卻一直也沒有機會動筆寫它!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爲“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鉅著《永別了,武器》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獵。1935年寫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說。西班牙內戰期間,他3次以記者身份親臨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以美國人蔘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爲題材的長篇小說《喪鐘爲誰而鳴》(1940)。他曾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鬥爭。1941年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援我國抗日戰爭。後又以戰地記者身份重赴歐洲,並多次參加戰鬥。戰後客居古巴,潛心寫作。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利策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卡斯特羅掌權後,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1961年7月2日用槍自殺。海明威去世後發表的遺作,主要有:《島在灣流中》(1970)和《伊甸園》(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