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8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1000字(通用8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1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可以被打敗。”對個人來說,勇敢是一種精神;對一個民族來說,勇敢更是一種力量。

如果你是一位漁夫,卻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任何一條魚,你還會選擇繼續嗎?如果你是一位漁夫,在海上釣住了一條比自己的漁船還要大許多的大馬林魚,你會與它殊死拼搏連天兩夜嗎?如果你是一位漁夫,當你歷盡千辛萬苦捕獲的魚被鯊魚襲擊,最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時,你還會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嗎?

《老人與海》這本書中其實並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來襯托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沒有什麼氣勢磅礴的語句來渲染氣氛,只簡簡單單的平鋪直敘,卻足以打動人心,給人一種慷慨激昂的力量。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看似普通,卻又不同於常人,他擁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令人歎爲觀止的勇氣,儘管他心知肚明,他所要面臨的對手比他強大,但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勇敢地戰鬥下去。

拜讀了美國大作家海明威所寫的《老人與海》後,我發現文中的聖地亞哥就是這樣一個堅強、勇敢、樂觀的老人。有人說,海明威先生的作品有兩個永恆的主題:勇氣和死亡。在這部小說的主人公身上,我看到了兩個主題的縱橫交錯。的確,擁有勇氣,你纔會有面對一切困難都會前行的動力,沒有了勇氣,就像沒有了帆隨波逐流的航船。

如今的我們,是否正缺失勇敢這樣的品質。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新聞,一位女士扶起了摔倒的老人,卻被老人冤枉是撞人者,透過翻看錄像才得知是被冤枉的。這件事過去之後,有人問這位女士:“你以後還會再像這樣去扶起摔倒的老人嗎?”她沉默了一會才答:“我依然還會去扶,因爲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敢於扶起摔倒的老人其實也是一種勇敢。這些敢於扶起老人的好心人擁有一種正義的勇氣,他們敢於擔當,敢於做那些懦弱之人不敢去做的事情。現在的社會缺失道德,缺乏正義的勇敢。而他們,擁有這種勇敢,也給這個社會增添了溫暖,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勇敢這種品質,不僅影響着個人,還影響着整個民族。七十年前,日寇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在裝備和武器遠遠抵不上侵略者的情況下,依然挺起胸膛,不畏犧牲,拿起一切武器和侵略者鬥爭。他們知道,一旦上了戰場,就可能是九死一生,就可能是一去不復返,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們表現得異常勇敢,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爲了祖國、爲了民族、爲了自己的家園和親人,他們用槍擊斃了一個個的敵人,用刀砍殺了一個個的侵略者,不屈不撓、義無反顧。這種勇敢,這種敢於在生死之間徘徊的勇敢,因爲是一種正義的勇敢,中國人民纔打敗了實力強大的日本軍隊。每個人的勇敢精神換取來了整個民族的勝利。

我以爲,敢於和大魚殊死搏鬥是一種勇敢;敢於爲祖國拿起武器戰鬥是一種勇敢。而那些在我們周圍,放棄優越的生活去參軍也是一種勇敢;敢於扶起摔倒的老人更是一種勇敢,讓這些勇敢激勵我們,溫暖我們,讓我們不再感到冰冷和消沉。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2

我第一次知道老人與海這個故事是我在初中時,歷史老師課上給我們看的,但是那次是透過電腦下載電影來看的。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位不服輸不放棄不相信命運的老漁夫。

故事中主要是在圍繞着老人,大馬哈魚以及大海中潛在的一系列危險。我看的這部電影是由《老人與海》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拍攝的,而這本書的作者,海鳴威,他以其獨特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思維,給讀者展現的並不是傳統結局(老人勝利而歸),而是老人空手而歸,這種結局給讀者更加大的思考,這樣,讀者就會更加會注意到主人公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我想海鳴威他這樣寫的目的也就在於此。

老人與海的真正協作目的不是爲了告訴我們讀者這樣一個故事,而是告訴我們有這樣一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人去學習的:鍥而不捨,努力拼搏,不畏風險,改變命運。

我是在保送(2)班班主任的提示下,纔到網上尋找這本書來讀的,這幾天讀了之後,在文字和人物精神上有了更多的認識,我不說是重新的認識,因爲電影已經透過強悍的視覺,聽覺兩大方面爲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故事的大概面貌,這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讀者時間上的允許範圍,但是由於電影並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被導演先咀嚼過,再送到我們嘴邊的精神食糧,不是嗎?讀書比看電影更能真實地完整地接近作者的內心世界。作者的內心世界即使細微,哪怕藏匿得很好,也會在其筆尖在不經意間流露在文字深處,也許這就是文學創作的真正魅力。

我從《老人與海》這本書中看到的是作者更多的對老人的心理活動和語言表情的細微描寫。這是我從看點驗的過程中難以捕捉到的,因爲電影放映的時間短暫,而對於書,如果你擁有它並渴望擁有它,那麼它就會成爲你忠誠的奴僕,他會等待這你去讀它,它可以等你一天,一月,一年,知道你死或直到你不需要它,書它會等待你任何時候讀它的任何部分,不是嗎?

我再聯繫起了我不久前在勝利劇院觀看的北京大學曹文軒教授的講座,我想起了他所說到的文章的魂,想到了他所說到的文學的未來發展趨勢,我突然想到了一本書的存在意義,書的存在實不過爲了表達作者的某些觀點,想法,心情,或記錄某些相對重要的內容,或其他。但是書終將成爲人們要看的載體,如果書對人是無用的不如不要書。

再回眸《老人與海》,我有了一種鶴立雞羣之感,遍覽羣書,又有多少書能想這樣,有多少書又這樣強的震撼力去感化讀者學習有種或多種人們應該具有,但缺少或是根本沒有的精神呢?

世間圖書千千萬,欲睹精良萬萬難。

迷惘徘徊難難尋,可憐依然尋尋寒。

法道無法道,書道無書道。

欲知法之妙,唯練才悟到。

欲知書之好,惟讀才知道。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3

讀了《老人與海》後,我對小說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老人的樂觀頑強的態度上,再讀《老人與海》,便認爲老人是個具有完事人格的硬漢,可當我三讀《老人與海》後,我才漸漸體出老人那真正的可貴的氣概。

老人在書中雖然一直說“我沒得選”,但其實他還有好幾次選擇的權力,他可以因爲自己年邁而選擇放棄那條大馬林魚,他可以因爲自己受傷而選擇割斷繩子,他可以因爲鯊羣兇猛而選擇棄魚逃離,可是他都沒有這麼做,他堅持了下來,儘管對於他那個年齡的能力而言,已經臨近甚至深深超出了他的極限。

我們敬仰,敬仰的是什麼?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不論是原古時代,還是當下,人們對於英雄的描述,大體上是一致的,那便是擁有超於常人的勇氣與意志,擁有着比常人更高尚的追求。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是因爲他的心靈而偉大的,我想英雄之所以被稱爲英雄,並也決不因爲他們的離奇故事,而是他們高於同時代人的高尚人格。

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如今在自然界中處於最高層,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幾千年來祖先的不斷探索,自身的能力到達一個又一個驚人的高度。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那麼崇高的精神去探索,大部分人在現有的能力範圍內滿足地過活,不願去探索更高一層的力量,而有些人卻願意卻觸碰極限,透過漫長的艱苦的努力,使人類較其他種族多一點生存下來的優勢,透過千年來英雄們的努力,纔有了今天的世界。

這些英雄的確值得敬仰,他們在面臨困難時那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正是那強大的意志力支援着身陷絕境的英雄們,絕不放棄。看那些歷史上的英雄所面臨的處境,想必也會有其他人經歷過,可爲什麼只有那寥寥數人被後人桂予“英雄”稱號呢?我認爲那些人的能力未必較英雄差之甚遠,不同的選擇背後反映的是對正義的認知和控制思想改變的意志,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所做的事有着清晰的想法和堅定的意志,那麼他就很有可能從普通的人中脫穎而出,摘得目標,超越極限。

我覺得人類的極限很像一根皮筋,你需要以極大的力量才能扯斷它,把手伸出去,自然,也會出現手被皮筋狠狠地彈回來,在手上留下一道通紅的痕跡。老人就很像被皮筋給彈回來的人,可是令人感動的是他面對挫折時的淡然,那一份超脫令讀者對老人依然充滿信心,相信他一定會再次捕到魚。

《老人與海》帶給我們的決不是一個漁夫的故事,真正珍貴的是老人敢於挑戰極限和笑看挫折的英雄氣概,老人沒有失敗,他超越了極限,是人們心中屹立不倒的英雄!

人類向限度屈服,這纔是真正的失敗。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4

我讀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它講述了一個老人(桑提亞哥)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魚,終於在第85天中午釣到一條大魚,可是他沒有想到那條魚是多麼大,竟比他的小舟還長兩英尺(大約60釐米),可是桑提亞哥卻不服輸,堅持與大魚搏鬥了兩天兩夜,終於將大魚殺掉,綁在船弦上,準備帶回岸上。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與大魚搏鬥時流出了許多血,這些血引來了許多鯊魚,儘管老人奮力抵抗,並殺死了許多條鯊魚,卻依然沒有擋住鯊魚的進攻……當老人回到岸邊時,已經精疲力竭了,而那條大魚卻只剩下一顆碩大的魚頭和一條脊柱了。

老人與那條巨大的魚鬥爭的情景讓我十分着迷,老人沉着冷靜,與大魚周旋。那大魚就像一個力大無窮的大力士,拖着船還可以不停的遊動;可老人呢,好像完全不是他的對手,然而老人用他堅定不移的毅力、智慧的頭腦以及多年捕魚的經驗和嫺熟的技巧,終於戰勝了那個似乎無人可抵的大魚。故事似乎到這裏就可以結束了,也應該結束了,其實一個更大的困難纔剛剛開始——他與大魚搏鬥時流出的血,吸引來了許多鯊魚,面對這個前所未有,令人不敢想象的困難,老人沒有放棄,依然用那堅定不移的毅力坦然面對,並說出了那句名言:“人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這短短的幾十個字,卻蘊含了一個老人對困難無以畏懼的毅力與信心,這不是一種自我勉勵,這時一句在危機來臨之際,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說的出的話。

這篇小說寫的是人與大自然搏鬥的故事,它的寓意是:人與處境,勢力鬥爭會失敗,然而他指出人類要勇敢的面對失敗,做精神上勝利者。“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而人的真正勝利也只能是精神上的勝利。人在物質上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贏得我們崇高的敬意;只有精神和氣魄的勝利,才使我們感動,使我們爲他悲壯落淚。整篇文章其實就是人和自然的決鬥,是人戰勝自我,征服自我,超越極限的爭鬥。

老人其實就是人類的化身,海是人類征服的一切。人類的不完美,讓人類追求,人類的追求又成就着人類的完美,人性的光輝體現在這部鉅著中,它詮釋了人活着應有的品格,人活着爲了什麼,那就是:人應該是樂觀的,不屈服的對待一切;人應該是有耐心的,一切諸如貧窮、飢餓、戰爭都會過去,面對困難永不言敗;人應該是多情的、情感生愛,對對手的讚美和愛,能增強徵服困難的勇氣和樂趣;人應該是勇敢的、無畏無懼的、不屈服與困境的,困境就會退卻。

人生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的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人生就像一條小船,旅途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只要我們能戰勝巨大的海浪,就一定能使向自己心中的終點。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5

由於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大家幾乎都居家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同時也休了一個超長假期,在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和網課之餘,最近我讀了幾本名著,其中就包括《老人與海》。讀完後我不禁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深受啓發。

《老人與海》寫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這魚實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盡,老人把它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往岸邊划船。而在迴歸岸邊的過程中,老漁夫又受到了大鯊魚的襲擊,經過殊死搏鬥,最後回到岸邊時只剩下可憐巴巴的魚頭和魚骨,可想而知,這個過程是何等的危險和艱辛,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意志啊!但是老漁夫做到了。

老人這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俗話說的好:“不以成敗論英雄。”老人那堅強的意志,勇敢面對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爲遜色,他將成爲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古時候的愚公移山,明知開山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但他“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仍堅持帶領子子孫孫繼續開山。執着不放棄的精神終於感化了天帝,命山神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還有“水滴石穿”、“鐵杵成針”、“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故事等等,都意味着“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的道理。

我們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終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各種問題,“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襯托出了老漁夫的勇敢意志。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面對困難,假如你不努力思考解決的辦法,只會原地打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考試的失敗而失落,甚至灰心喪氣,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對自己沒有信心;也許會因爲朋友的不理解而傷心。現在,每當我想起《老人與海》的故事時,看看漁夫的表現和做法,反過來再看看自己,就覺得自己碰到的困難都不是問題。

人生誰沒有失敗過,最重要的是在失敗過後重新勇敢的站起來,積極地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根本原因並認真的加以改正。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愛迪生經過了幾萬次的失敗,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成爲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爲人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所以說,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有各種抱怨,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要退縮,勇敢且努力得到面對,不繞也不躲,努力的想辦法解決困難,演好自己該演的角色。我們要以堅強,永不言敗的心態來面對失敗,那麼成功一定會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我們一定會一步步的慢慢走向成功!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6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着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着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海明威這樣評價他的這部作品。

是的,不可否認,《老人與海》的確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說。他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華麗詞藻,僅僅以最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了廣闊無垠的大海和一位最平凡的主角——一個飽經風霜卻有着堅定意志的老人。

故事裏的主角——老人桑提亞哥,已經連續八十四天都捕不到魚,有許多同爲漁夫的人嘲笑他,同情他。但老人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告別了那個一直想隨他出海的男孩,第八十五天,老人孤身出發,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枯燥的大海上,老人獨自一人撐船,駛向遠方。直到一條大魚的上鉤,使老人遇到了對手。年輕時身強力壯的老人,被弄得十分狼狽,左手麻木,鮮血飛濺。但老人始終沒有放手。“但願孩子在這兒就好了。”老人多次說道。簡單的話,使我們看出,老人正與他的孤獨和無助作鬥爭,始終不肯認輸。那孩子,已經成爲老人精神上重要的組成部分。

幾經波折終於將大魚制服,但遺下的血腥卻引來了鯊羣的攻擊。辛苦捕撈的戰利品變成了無用的骨架,成了人們口中的垃圾。到最後,老人還是一如既往的睡着了,夢中還是出現着獅子。

這難道只是講述了一個失敗的老人嗎?

不,恰好相反,老人是勝利者,徹徹底底的勝利者,只因面對困境,他比任何人都堅強。這種不向任何困難所屈服,不屈不撓的對生活中的磨難作鬥爭的精神,正是我們應從老人身上學習的。

看了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而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就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就像桑提亞哥老人,在與鯊魚搏鬥期間,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就把小刀綁在槳把上。刀子折斷了,他就用短棍。短棍也丟掉了,他就用舵把。

我想起書中提到,老人漁船上的那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着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沒有放棄,仍然出海捕魚。而在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不逃避、不言敗、堅持與它鬥爭到底呢?很少很少。我們可能因爲一點小事而氣餒,因爲一點點失敗而失去信心。在那個時候,想想那個老人,他的堅強與對生活的熱愛,將一直激勵我們前行。

老人在書中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它,但不能打敗他。”因此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屈服,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的那樣:“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沒錯,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

永不言敗——這正是《老人與海》所告訴我們的。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7

《老人與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就連一起出海的`小孩馬諾林也去了別的船上。但他仍然不肯認輸,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經過兩天兩夜的奮戰,他終於殺死大魚,但許多小鯊魚前來搶奪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作爲武器。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卻只拖回了一副殘破的魚骨頭而已。

細細品讀,我發現這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一種精神:即使一個人已經在絕境之中了,但也不要放棄,越是艱難,就越是要迎刃而上。如果你做到了這些,那麼在那個時候,你會迸發出一種神奇的力量,令你孕育出那不可思議的奇蹟。就算那股力量耗盡了,最起碼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勝利。而這種精神,也讓我改變了自己人生的軌道。

第一次考試,象徵着我即將正式邁進知識的門檻,可我的成績卻並不理想,甚至可以稱之爲糟糕。父母的嚴格要求,已然成爲了我的負擔。考試的失利,令我揹負上了沉重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像絲一樣緊緊包裹着我。“好難過,這就是成長嗎?這就是我的未來嗎?”我喃喃而搖頭。空曠的房間,燈光爲其打上暗黃的底色。在一個昏暗的角落,隱約蜷縮着一個女孩兒。走近看,眼底是滿滿的憂傷,與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成熟,稚嫩的臉龐上是憔悴,那個陽光稚氣的女孩兒彷彿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憂鬱的我。“只是不適應而已……”我自我安慰着,卻依舊茫然地盯着天花板,眼裏是彷徨,以及對未來深深的恐懼。情緒漸漸好轉,可再一次到來的試卷,狠狠撕裂了,我還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把我從自己創造的那虛無飄渺的夢境中拉了出來,逼迫我面對這殘酷的現實。

就這樣恍恍惚惚得過了幾天,這本書被朋友送到了我的手上。起初只是心不在焉地看了幾眼,可在不經意間看了幾眼後,便感到妙趣橫生,反覆思考這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書本中,老人不服輸的硬漢精神令我感到由衷的佩服,敬意油然而生,與此同時,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面對沒有水、沒有食物、身體疲憊的困境下,老人也不放棄,繼續抗爭着。而我僅僅是兩次考試失利,就整日怨天尤人,顧影自憐,不懂得找出失敗的原因,不懂得要努力去改變,才能得到勝利。“多簡單的道理呀。”我久久地凝視着這本書,輕笑出聲。

這本書讓我那已經偏離航線的小船,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8

花了幾天的時間讀了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雖然同樣是被海明威穿針引線般的寫作手法震撼,被主人公堅強、睿智的精神折服,但心裏的感悟卻是不一樣的。應該是過了年輕氣盛的年紀,經歷了生活的磕磕絆絆以後,與小說的作者及小說的主人公有了心靈上的共振。

首先在讀小說的開頭部分,身體、心靈都被海明威先生帶入一種田園生活的慢節奏,雖然小說開場就在老人與小孩的對話中交代了老人生活不易——孤苦一人、生活拮据(連喝杯咖啡的錢都沒有)、事業不順(已經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但是我們仍能感受到老人的善良、樂觀、和藹、溫暖、平靜。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少了匆忙疲憊,少了人情世故,少了爾虞我詐,少了形形色色的欺騙虛僞,少了對物質生活的竭盡追求。一杯記在賬上的咖啡,一個少年知己。即使是別的漁夫對老人際遇的同情,年輕人善意的玩笑,都能感受到老人的生活恬靜釋然。

隨着老人第85天的出海,作者把故事的發展、高潮放在了浩瀚的大海上。一個老人駕着一艘小船行駛在一望無際的海面,憑着對自己技術、勇氣、智慧的信心,相信大海會給予自己公平的回饋。這不正像生活中的我們嗎?我們長大以後駛向了屬於我們的“大海”,在社會這個海洋中捕撈夢想,捕撈自己存在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像老人一樣,有過輝煌的的戰績、有過勢均力敵的對手、有過愛我們的家人、有過受人尊重的時刻。

但這一切總會過去,就像人總會老去一樣。當一切都成爲過往,當我們不再光彩奪目、當我們不再是別人眼中的傳奇、當我們最愛的人離我們而去、當我們在社會面前束手無策、我們能不能向老人一樣忍耐、平靜、堅強、善良的面對呢?

老人與大馬林魚及鯊魚的搏鬥場面寫的驚險刺激,手心始終爲老人捏着一把汗,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還是想一口氣讀下去,方纔痛快。作者一系列細膩的心裏描寫把在困難面前的老人的堅韌刻畫的淋漓盡致。老人發現目標的喜悅、鬥爭中的疲倦、精疲力竭中的智慧、身體傷痛中與絕望中的樂觀、對希望最後的堅持、對對手的尊敬、無奈中的平靜、甚至是放棄中的淡定,都讓我們看到一個打不敗的英雄老漁夫。

我覺得《老人與海》之所以偉大,是因爲漁夫聖地亞哥對生命的態度:雖然老人時不時的懷念曾經的輝煌,對失去的機會懊悔。但是,從來沒有陷在過往的世界裏。平靜、勇敢、樂觀、善良、智慧的對待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面對生活,不冒進,不退縮。即使努力以後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睡一覺喝一杯咖啡又是一個出海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