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紅樓夢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

紅樓夢6.79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1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我們歷代經歷生存都逃脫不了情感的洪潮。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成爲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爲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樑。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蘊着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都成爲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

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着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爲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讚歎。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活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過不了歷史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着不同的結局。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麼微妙不可言,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情感的衝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淒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和書中字裏行間的古典美。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2

《紅樓夢》是一部凝結前人智慧,嘔心瀝血煮字成文的經典鉅著。其內容基本上講述了一個世族門閥的衰落史吧。其也精彩演繹了一段世事無常、興衰無旨的哲學看點。其對人物的不同刻畫將一個以利益集團爲核心的社會內在結構呈現於故事的每個細節中,而各個細節結構的縝密連貫性又給予每個讀者一份身臨其境的切身感受。從而故事人物的悲喜牽蕩着每個讀者的情感沉浮,而讀者也在這個情感沉浮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與書中人物息息相關的那份得失不能自已、愛恨不得由心的枉然心態。

然而,《紅樓》一書躋身四大名著,歷來與其它三部小說並駕齊軀不分伯仲的`。爲何其在當今社會身價陡增凌世傲物乃至聖賢之說爲之赧顏遜色呢?這是由於一定的時代背景所使然的。縱觀古今,比照實質,《紅樓》中寧榮二府的生活環境完全是一種無益回報社會而又基於社會凌駕於社會之上的一種王族生活。其在窮奢極欲的權謀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狎戲子、暱聲色而纏綿兒女之事莫不盡其所能。一個小小天地,一個人生百態的凝聚,至極之雅也只不過吟詩作對“逞字技於遊宴之中”而已了。

其人物生活所必須依據的支撐點也就是一種至高無上權力的庇護,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牢靠根基的。窮其根本,榮寧二府並沒有與社會互利的本質,這樣,二府的衰敗則是必然的,而其興盛純屬偶然,甚至完全是不應該的。可以說他的興起是社會的一種不幸。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3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4

《紅樓夢》的原著是文言文的,我現在還不能完全讀懂,媽媽給我買了帶注音的美繪本《紅樓夢》。寒假期間,我細細的將《紅樓夢》讀完,讀過之後我才知道了《紅樓夢》爲什麼能成爲四大名著之一。

《紅樓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賈家是顯赫的官宦家族,卻出了個頑劣的公子賈寶玉,他聰明伶俐但行爲怪癖,不愛功名,不近官場,成天與府中的小姐、丫頭玩鬧。林黛玉是賈寶玉的表妹,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賈府,她體弱多病,但心高氣傲、才情過人。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情投意合,互爲知己,然而在封建禮教的約束下,有情人卻難成眷屬,最後,黛玉含恨離世,寶玉大悟後出家。

《紅樓夢》寫的是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最開始是以一個神話故事開始:傳說女媧在補天時遺下了一塊五色石沒有用,日久天長,這塊石頭成了一塊通靈的寶玉。賈寶玉出生時是銜着那塊寶玉出生的,因此被取名爲賈寶玉。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主要是林黛玉和薛寶釵,林黛玉體弱多病、愛哭、心眼小、有一點事情就想不開,而薛寶釵容貌美麗、舉止嫺雅。賈家的人都不怎麼喜歡林黛玉,就在決定寶玉的婚事的時選擇了薛寶釵。而賈寶玉心裏只有林黛玉,賈家人只有採用了“調包計”哄騙寶玉。林黛玉聽說寶玉要和寶釵成親後,悲痛萬分,不久便病死了。當寶玉知道真相後,痛苦難耐,就看破紅塵,出家做了和尚。這是多麼悲慘的結局啊!

《紅樓夢》中人物形象、語言和心裏描寫細緻,故事內容讀後讓人悲痛,真不愧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啊!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5

嗨!同學們,這一學期我們又看了不少課外書呢!我看了讓人捧腹大笑《笨狼的故事》,看了有趣的《會做生意的狐狸》,看了古典小說《紅樓夢》,看了經典名著《水滸傳》,看了岳飛的《說岳全傳》,看了家喻戶曉的《隋唐演義》,看了勇敢的《柯南》,還看了恐怖的《福爾摩斯斷案》······其中,最最最令我欣賞的是古典小說《紅樓夢》。

實話說,《紅樓夢》是曹雪芹筆下的一篇很深奧的小說。我一開始讀也是讀了四,五遍纔讀懂的。因爲《紅樓夢》在曹雪芹筆下寫的如此生動,就像一杯茗茶,需要細細地,慢慢的品嚐咀嚼,回味無窮。 紅樓夢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表情,動作,語言,哪怕是一個笑,都在曹雪芹的筆下寫的是那樣的微妙微翹,是那樣的栩栩如生,無論是誰讀了都會愛不釋手。

《紅樓夢》既是一篇難讀懂的小說,也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它不僅告訴了我們一些知識,道理和蘊含的哲理,它也體現出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劉姥姥遊大觀園時,大家眉開眼笑的表情,都不一樣!黛玉笑成了一朵花;寶玉笑的滿地打滾;寶釵臉上掛着微笑,兩個小酒窩通紅通紅的;賈母大笑一場;惜春笑破了肚皮;迎春捂着嘴偷笑;探春一口飯噴出去好遠;……又比如說衆姐妹在吟詩作畫,他們一邊彈琴一邊作詩,樂中玩,玩中學。之後,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其實《紅樓夢》我從幼兒園到小學4年級都在讀,雖然已經讀懂了,但是不得不讀,《紅樓夢》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一本好的文學作品。

透過我對《紅樓夢》的介紹,你心動了吧!!!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6

翻閱四大名著,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其中,只有《紅樓夢》令我情有獨鍾。

可能是《紅樓夢》不像《三國演義》裏那樣野性,充滿着刀光劍影;不像《水滸傳》裏那樣爾虞我詐;不像《西遊記》裏那樣充滿童話色彩的情節。而《紅樓夢》所上演的是一出唯美的人間悲劇。

書中所塑造的林黛玉這一形象,讓人不禁產生讚歎其才情,哀憐其悲情的態度。林黛玉自覺淒涼,寄人籬下,於是自幼便養成了一種孤芳自賞的性格。然而這時因爲她不肯輕易信任於他人,她將自己所有的內心感受都寄託於詩詞之中,爲自己營造了一中屬於自己的安寧境界。就這樣,出現了黛玉的醒時幽怨同誰訴,蓑草寒煙無限情,有了那首千古絕唱的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道盡心中無限悵惘。

但這花招繡帶,柳拂香風的悽美最終還是難逃香魂離天的結局,難以被當時社會的世俗之風所接納。在書中所建立的女兒國之中產生了許多這樣的悲劇。她們的悲劇成爲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人生悲劇。

再看看作者曹雪芹吧,生活在康熙年間的他從曾祖父曹璽起,三代四人世襲江寧織造六十年,成了烜赫一時的貴族世家。後來卻因清宮內部鬥爭激烈,其父被株連,家產被抄,家道日漸衰微。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萬分貧困。《紅樓夢》一書就寫與他淒涼困苦的晚年。當他寫這本書是,已是貧困到了極點,妻子孩兒也得跟着他苦捱。

曹氏家族由興轉衰,更是一出悲劇。曹雪芹的生平經歷也着實令人心酸,走進曹雪芹,走進他的悽美世界。讀《紅樓夢》,讓我們仔細品味這部空前悲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500字7篇7

紅樓夢中,雖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寫出封建社會的醜惡,但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諷刺,卻無處不在。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文學性以及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書中的思想傾向來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隸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階級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無故尋根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寄言紈絝與膏樑,莫效此兒形狀!”

此詞表面上在寫寶玉不務正業等貶低的話,實際上。這是似貶則褒,寓褒於貶的手法,借寶玉的性格暗諷封建禮教和舊社會。

“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這裏是在講金陵四大家族的家大勢大,極言四大家族之錢多,諷刺這四大家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驕奢之氣蔓延,在這裏的時候基本就可以看出四大家族的結局了,入不敷出,家中年輕人又都是紈絝子弟,沒落是遲早的事兒。而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便印證了這一點,後來賈家被抄家,皇恩大赦前不就是作猢猻散了嗎?

而文中賈寶玉所帶之寄名鎖,薛寶釵所帶之幾金項圈。以及賈家上下各處。無不流露着封建迷信的氣息。大家族之間的聯姻使迎春,探春,史湘雲等下場悲慘。你=也表達這曹雪芹對這種習俗的反對和憎惡。

諷刺,也許不是曹雪芹所擅長的技巧。但他的諷刺不僅文藝,而且富有深意。

標籤:讀後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