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蝶戀花

蝶戀花詞牌格律

蝶戀花2.76W

蝶戀花》的作者一般以抒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或心中愁的情感爲多,本文爲大家介紹蝶戀花詞牌格律,歡迎閱讀了解。

蝶戀花

《蝶戀花》是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採用於梁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爲名,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

《蝶戀花》雖有部分山水,但還是寄情於物的表現。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爲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後主李煜、宋代柳永、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成爲經久不衰的絕唱。

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樂章集》注“小石調”,趙令畤詞注“商調”,《太平樂府》注“雙調”。晏殊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

標準體【蝶戀花】詞牌格律

蝶戀花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 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 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1.標準【蝶戀花】的'【主韻律】統一是標準【律句】的“仄平平仄”單仄入韻,即四個【意羣】,句號結尾。

2.特別注意上下闋第一、四句是【主格律】“平平仄仄”雙仄促韻,逗號結尾,使之韻律呈現雙/單交錯節奏。

3.標準平仄譜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典範詞作

五代·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

遙夜亭皋閒信步,

乍過清明,

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鞦韆,

笑裏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五代·馮延巳《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

窗外寒雞天欲曙,

香印成灰,

坐起渾無緒。

庭際高梧凝宿霧,

捲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閒繡縷,

一餉關情,

憶遍江南路。

夜夜夢魂休謾語,

已知前事無尋處。

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颺,

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

且爲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一作晏殊詞)。宋元人俱如此填。馮延巳詞別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園瑤草短”,“霜”字平聲,“小”字仄聲。第二、三句“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瘦”字仄聲,“惆”字平聲。第四句“舊恨新愁都不管”,“舊”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五句“捲簾雙鵲驚飛去”,“卷”字仄聲,“雙”字平聲。後段起句“心若垂楊千萬縷”,“心”字平聲。又一首“淚眼倚樓頻獨語”,“倚”字仄聲。第二句“水闊花飛”,“水”字仄聲。第三句又一首“齊奏雲和曲”,“齊”字平聲。第四句“忽憶當年歌舞伴”,“忽”字仄聲,“當”字平聲。結句“晚來雙臉啼痕滿”,“晚”字仄聲,“雙”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詞前段起句“秋日樓臺在空際”,“在”字微拗。李石詞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濃如酒”,平仄全異。宋元人無如此填者,恐匯參作圖,其體莫辨,附註於此,填者審之。

變體一,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宋沈會宗《蝶戀花·漸近朱門香夾道》爲代表。此詞與《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同,惟前後段第四句及換頭句平仄異。《樂府雅詞》名“轉調蝶戀花”。轉調者,移宮換羽,轉入別調也,字句雖同,音律自異,故另分列。按沈詞別首“溪上清明”詞及杜安世“整頓雲鬟”詞、“池上新秋”詞,賀鑄“桃葉園林”詞、“排辦張燈”詞,張元幹“祥景飛光”詞及魏氏“記得來時”詞,俱與此同,可以參校。沈詞別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過雨”,“溪”字平聲。第二、三句“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春”字平聲,“葉”字仄聲。第四句“輕暖時聞燕雙語”,“輕”字平聲。第五句“等閒飛入誰家去”,“等”字仄聲,“飛”字平聲。杜詞後段起句“新翻歸翅雲間燕”,“新”字、“歸”字俱平聲。第二句“金縷衣寬”,“金”字平聲。賀詞第四句“離索年多故人少”,“離”字平聲。魏詞“淚溼海棠花枝處”,“海”字仄聲,“花”字平聲。沈詞別首第五句“綠楊風裏黃昏鼓”,“綠”字仄聲,“風”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別浦遲留”詞與“任在蘆花”詞,兩結句亦拗體者,又與此微異,因字句悉同,註明不另錄。

變體二,雙調,六十字,前段五句兩葉韻、兩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以宋石孝友《蝶戀花·別來相思無限期》爲代表。此亦與《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同,惟前段平仄韻互葉異。按此詞“期”字、“伊”字在平聲四支部,餘皆上聲四寘部、去聲四紙部中字也,即古韻所謂本部三聲葉者。宋詞間用古韻,與《中原音韻》純乎北音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