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采薇

《采薇》解讀

采薇3.26W

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戰爭的策劃和發動是“肉食者”們的勾當,被迫捲入其中的 個人,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猶如隨風飄動的落葉,隨波逐流的 小、舢任命運之手隨意擺弄,疲憊憂傷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 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嘆、仰天長嘯的份兒。恐怕這是普通士兵們 剩下的唯一屬於自己的權利和“財產”。

憑了這點權利唱一曲憂傷的歌,總不至於得罪了大人君子們 吧!無家無室的憂慮,居無定所的煩悶,頻繁作戰的辛勞和疲憊, 思念故鄉的痛苦,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對入侵之敵的仇恨,對和 平安寧生活的嚮往,觸景生情的感傷,命運無常的恐懼,遙遙無 期的等待,這一切無時無刻不衝擊着敏感多思憂患焦慮的心靈。把 它們吟唱出來,是一種自我遣懷,自我撫慰,猶如受傷的小動物, 只有自己舔吮傷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體驗悲傷。

倘若受傷後連哀叫的慾望和本能都喪失了,那便徹底麻木了, 物質化了。對於受慣了命運擺弄、痛苦煎熬、憂傷折磨的心靈來 說,艱難坎坷辛勞疲憊槍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 如死灰,完全喪失了作爲一個活的生命個體的靈性和生氣。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 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 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於忍受比傷和 痛苦、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無 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願,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 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並不“小”。從他無能爲 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願屈服於 命運的擺佈、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爲 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 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 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着就會被迫捲入這場戰爭之中,就 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嚮往。追求、無助等等生 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

《采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的精讀課文,選自《詩經》詩歌以追憶的方式,抒發了戰士久戍在外的愛國之情和思念家鄉的情懷本單元處於高一上學期,學習內容爲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些詩歌在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後世詩歌的典範透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體現其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爲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掌握古詩的文體知識,學會賞析詩歌本文安排在單元第二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本首詩,是樹立學生學好古詩的信心,培養一定賞析能力和審美情趣的關鍵

根據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三個維度,和高一學生古詩鑑賞能力較弱的現狀,欲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體會士卒戍邊與思鄉的情感矛盾,把握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詩的語言美,賞析其重章疊句手法的藝術魅力

3、熟記關於《詩經》的文學常識

新課標指出,文學閱讀必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魅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將體會感情,品味語言,賞析藝術特色作爲教學的重點由於本詩是早期的文言詩歌,學生在語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的難點是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採用誦讀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1)誦讀法是學習古詩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關鍵是要根據情感的變化,讀出節奏、語氣、語調而把握文意,體味感情因此,範讀、多讀尤爲重要(2)分析法在於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了解詩中體會的情感,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三、說學法

關於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詩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四、說程序

本課計劃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一、匯入:……

接下來我將從整體把握、體會情感、品味語言、總結藝術特色四個大環節來安排教學

二、背景點撥,整體把握

首先學生回顧《詩經》的基本知識,依情況略作補充簡單介紹本詩的歷史背景:《采薇》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經常入侵中原,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玁狁的記載

進入課文後,明確生僻字讀音;朗讀課文,把握詩歌讓學生對照註釋及工具書明確字詞讀音,老師強調個別容易讀錯的字,在預習基礎上基本把握詩歌大意

三、疏通課文,體會情感

標籤:采薇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