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解讀

引導語: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爲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構縝密。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首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解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既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從塞外冰天雪地的奇異風光着筆,透過特殊的環境、背景描繪,表現了詩人因朋友的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也抒發了獻身邊塞、爲國效力的豪邁的氣魄和積極向上的.情懷。杜甫曾嘆“岑參兄弟多好奇”,充滿奇情妙思,是此詩的主要特色。

一、景之奇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最讓人驚奇之處莫過於作者突發奇想:“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花喻雪花,以春風喻寒風,把冬天寫得暖意融融、生機勃勃,情調樂觀而昂揚。“千樹萬樹”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壯美的邊塞景象。“忽如”一詞不但寫出了“胡天”的變化無常,也寫出了詩人的驚奇和驚喜。“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百丈冰”、“ 萬里凝”運用誇張的手法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天寒地凍、濃雲密佈、蔚爲壯觀的奇景。“風掣紅旗凍不翻” ,在冰天雪地、粉妝玉砌的世界中,那一面鮮紅的旗幟格外引人注目。白之潔、紅之豔,相映成趣,使邊塞多了更多靚麗,似乎給人以活力,給人以火熱的激情。也使人引發聯想:北風狂吹,冰天雪地的世界中,這一面紅旗仍然堅強的挺立,似乎也象徵了將士們那不屈的鬥志。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景。

二、天之奇寒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邊塞詩中的佳作。它在描繪邊塞奇異景象的同時,也爲我們展現了邊塞天氣的奇異。“北風捲地白草折”彷彿把我們拉到了那個北風呼嘯,席捲大地的肅殺環境之中,使我們親自感覺到了邊塞風之奇狂。“八月飄雪”,更使人感到驚奇。江南八月,酷暑依舊;華北八月,秋高氣爽;塞北八月,“即”暴雪飛舞! 奇也。“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從觸覺上,直接展示了將士們難耐的冰冷。不加粉飾,寥寥幾筆,便從日常生活細節上寫出了邊塞的奇寒。當詩人從中軍帳中走出,放眼於浩瀚沙漠萬里長空。“百丈冰”,“萬里凝”誇張出一個讓人膽戰心驚的冰雪世界的同時,也爲我們展現了邊塞的天氣之“奇寒”。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風掣凍不翻”的“紅旗” 。一個“掣”、一個“凍”,看似閒筆的細節描寫,卻再次讓我們感知了邊塞的風之“奇狂”、天之“奇寒”。

三、情之奇深

送別本來就使人有些許的傷感,作者又把送別安排在這漫天飛雪和朔氣冰寒的天氣裏,詩中流露出的情感也多了幾分奇特。

帳外天寒,帳中酒暖。勸君更盡一杯酒,更顯得珍貴和親切。“胡琴琵琶與羌笛”,作者好像僅僅羅列三種樂器,但讓人聽到卻是那充滿獨特魅力的邊塞樂曲,傳遞出只有邊塞軍人之間才能懂的真情厚意。此境此曲,可見情之奇。

時至黃昏,雪飄紛紛,出中軍,過轅門,到輪臺東門。在奇寒的風雪中,送別路程自然艱難,送別心情更見沉重。 “去時雪滿天山路”,極目眺望到的天山,覆蓋厚厚的白雪,朋友回京之路多了艱辛和危險,作者的擔憂和掛念從一個“滿”字裏表現出來了。送友念友,更見情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