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感悟作文

【精品】成長感悟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長感悟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成長感悟作文(精選15篇)

成長感悟作文 篇1

小時候,趴着自己愉快長大;真真大長大了,卻巴不得自己能回到童年。這恐怕是每個人的切身體會。睿智的老人卻認爲,人的一生無論哪個階段,只要有意義就是好的。

我漸漸地長大,發現長大後的現實與兒時的憧憬竟相差那麼懸殊。各種各樣的壓力,讓我陷入童年的懷念和對成長的恐懼。

直到有一天,爸爸跟我閒聊中談到,人的少年像是歌人的中年像小說,人的老年像散文,而人的一生像戲劇。

當時我沒有細想,可我在一次追憶童年時,我忽然有新的感悟。

人的少年時期浪漫而富有詩意,因此像詩歌;中年爲生計操勞,生活相平淡的故事,因此以小說作比,老年人飽經風霜,已經將人生看的很透,像一片充滿哲理,而人的一生,跌宕起伏,挫折坎坷,則像喜劇。

當我們那成熟與童稚相比時,便如同將一部小說同一首詩歌比較,難道這兩種文學體裁是可比的。誰能說《紅樓夢》和《神曲》哪個寫得好。如此相比,便如演出‘關公戰秦瓊’一樣荒謬。

但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可笑的錯誤,因此趕到成長是悲哀的、是苦的。我們抱怨現實,卻無法改變現實,整天愁雲滿面,牢騷不段。

其實成長是中立的,喜悅和憂傷不是成長帶來的。爲成長而唉聲嘆氣的人們,只要改變一下看法,在改變一下做法,把每一天安排有意義你就會感到你所期待的快樂。

成長感悟作文 篇2

儘管有時候很努力,也不定能達到自己或者他人眼中的要求。

這樣的事實有時真的讓人很沮喪,充滿了挫折感。

可是,你必須明白且懂得,這樣的心態唯有自己去調整。

沒有人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有些事情必須自己學着去面對。

你必須在這些經歷中學會淡然,學會成長,也許有人會稱之爲麻木,但是否真的有所改變,只有你自己知道。

也許,你會選擇在某個黑夜裏埋頭痛哭,當然也許你會連眼淚都擠不出一滴。

但事實與現實在告訴你,你必須成長,且一直繼續地勇敢地往前走。

哪怕你的力量薄弱的微不足道,哪怕你的步履蹣珊,哪怕你覺得自己會有心無力。

但是,該你做的,該你面對的,該你承受的,你還是要盡己所能。

多一些正能量的心理暗示,別被內心的恐懼與無知所打敗。

請勇敢一些,朝着有陽光的方向,奮力生長。

有些心靈雞湯真的是需要的,也許過於滋補,也許過於空泛,但在你需要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補給。

成長感悟作文 篇3

成長需要什麼?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需要鼓勵和理解;而有的人只需要一句話,便可以蛻變。而從我親身經歷的兩件事中,我認爲:成長需要磨練。

第一件事是我在三年級的時候,我榮幸的進入了大隊委的行列。一開始,我還對大隊委這個職務感到好奇與興奮,可是,幹了幾個月後,我漸漸感到厭倦,對每個星期千篇一律的工作感到厭煩,我越來越反感,甚至不想幹了。當我看到同學們一個個走出校門,而我卻要留在校園中工作到六點,有時還要遭受老師們的誤解和非議。讀四年級的我心裏是多麼不平衡啊!這時,書中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做一件事,要不然就不去做,否則,就一定要把它做好。透過幾天的思考,我慢慢認識到大隊委工作對我的鍛鍊是很好的,所以我盡全力去做了,那些愛挑刺的老師也不找茬了。我也覺得自己成長了,變得有責任感了。

第二件事是在今年的十月份發生的,我因口腔潰瘍,在用藥無效的情況下,不得不用手術切除潰瘍面。做手術時雖然很疼,但我堅強的忍受了下來,因爲這是我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做完手術後,我看見衣服上濺得都是血,都不知道我是怎麼承受下來了……我似乎懂得了承受,忍受生活中,或是病痛中的痛苦,也是一種特殊的磨練。

透過這兩件事,使我懂得了生活與工作都要經得起磨練,磨練能使人真正的增強意志力,也能讓人更加堅強的活下去,不論遇到什麼困境。

成長感悟作文 篇4

時光匆匆,經過小學六年的艱苦努力,我終於如願以償,上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我在這個如詩般美麗的校園裏已經生活了近一學期,這一學期的點點滴滴,記錄着我從幼稚到成熟、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兒童成長爲一個自信、堅強的少年的足跡。在這些成長經歷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那一次……

剛入學的時候,我的數學在幾次考試中考了九十多分,這讓我不免有些沾沾自喜。心想:原來初一的數學這麼簡單,對我來說真是小菜一碟。看來不用聽也能得滿分。抱着這種態度,我上數學課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專心致志地聽講了,筆記也開始潦草起來。一段時間後,我的數學成績開始悄無聲息地下滑。試卷上開始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錯誤,那些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過的定理和知識點,我卻因爲上課不專心而忽略了,因而一再出錯。而我竟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是一味地寬慰自己,這些都是“粗心”惹的禍,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隨後期中考試,給我敲響了警鐘。我一向引以爲傲的數學只考了71分,在班裏竟排到20名以後。

這個打擊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大了!那幾天我灰溜溜的,感覺既沮喪又難堪。下課了,我也在座位上坐着,心裏七上八下地翻騰着,欲哭無淚。猛擡頭,正遇上陳老師的目光,那目光很犀利,飽含疑問和責備,我一驚,心想:完蛋了,這次是躲不過去了。我做好了挨老師批評的準備,下課、放學拔腿就溜。然而,幾天後的一個早晨,陳老師在教室門口將我攔下,我揣着惶惑不安的心等着陳老師的訓斥。沒想到,陳老師竟把我叫到路旁,和顏悅色地對我說了一番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話:吳雨軒,你的數學作業做得很認真,可是上課卻無精打采,上次考試的成績,老師知道那是一次失誤,希望你能打起精神來,上課認真聽講。老師的話並沒有批評我,但我卻字字聽得真切。我沒說出話來,只是重重地點着頭。

從那以後,我暗自下定決心,要改掉自己浮躁和自滿的壞毛病,全心全意地對待每一科目、每一次考試。上課時,我積極思考,認真記筆記。我時常能感覺到陳老師注視我的目光,那目光中越來越多地充滿着讚許和慈愛,我開始在數學學習中重新找到自信和力量。而在我偶爾走神時,我又會看到陳老師的目光,彷彿在悄悄提醒我,孩子,注意了!於是,我趕緊集中精力,跟上老師的節奏。

可是我有一個壞習慣,總是不寫作業,爲這事陳老師找我談過好幾次話,所以我暗下決心,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努力學習,不再讓陳老師失望。

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障礙。老師的愛就像是黑夜裏的燈塔,冬天裏的陽光,照耀着我們,鼓勵着我們,一步一步前行,朝着自己的理想,前進!

成長感悟作文 篇5

一個優秀的孩子,應該是學習、品質、做事等各方面協調發展的。這就需要課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而作爲家長,家庭教育一定要因人而宜,因時而宜,我覺得應該把握以下幾方面原則:

一要注意溝通。要想管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要讓孩子把自己的心裏話說出來,這樣,溝通就是唯一的良方,家長可以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切不可高高在上,可以利用聊天、做遊戲,讓孩子講述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等時機達到有效的溝通。平時,我會經常和女兒談心,並給女兒發言權,讓她把真實想法說出來,無論對與錯都沒關係。傾聽是很重要的,決不能孩子剛說一句覺得不對就立即反對,這樣她會慢慢覺得自己說什麼都不對,也就不想和家長說真心話了。我覺得,先聽孩子說,聽完後分析她的心裏,然後用她喜歡語言和方式,鼓勵好的方面,分析不好的方面,以正面引導和循循善誘爲主,孩子其實是很懂道理的,只要你講的有道理,她自然會聽從。

二要適當放手。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特別是三年級開始,孩子的自主意識特別強烈,我們再用以前那樣強制、細微的管教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久而久之還會使孩子越來越逆反。比如女兒檢查作業的事吧,一上三年級,每當我說檢查作業時,女兒總是不願意,一開始我還強制要求檢查,後來慢慢發現她特別不配合,而且有時故意頂着幹。我一想,不檢查也許是好事,於是我告訴女兒每天寫完作業必須自己檢查一遍,但要保證質量,如果連續兩天作業全部正確,我就不天天檢查了。結果,女兒自己做作業和檢查的積極性很高,這樣既能培養她自覺學習的習慣,又給我減輕了不少負擔。不過,我還會偶爾抽查她的作業,如果作業錯題多,我會先警告一次,告訴她如果再犯的話,會遭到怎樣的懲罰,在真正實施懲罰時決不能手軟。

三要學會賞識。在孩子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有很多表現突出的地方,而家長就應該學會賞識。賞識不是一味地鼓勵和表揚,而是賞識孩子的某一種行爲,給她進一步強化這種行爲,給她提出努力的目標,進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動力。不過,鼓勵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鼓勵過分也可能讓孩子驕傲自滿。一天中午,女兒捧着兩份獎狀回家,我一進家門看到她笑成了一朵花,就知道考試成績下來了。當女兒興沖沖地告訴我她如何領獎時,我沒有像家裏其他人那樣嘖嘖稱讚,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好樣的,寶貝!”也就是我這一句話讓女兒耿耿於懷,立即問:“媽媽,我得兩個獎狀,你怎麼一點反應也沒有啊?”我開玩笑說:“這叫淡定!”。其實我本應該好好表揚一番,但看到全家人都不停地誇獎,她高興地都快上天了,該給她降降溫,因此也就刻意地表現出平淡了。

四要巧妙比較。記得每次開家長會時,我都會在走廊裏聽到家長們互相打聽分數的聲音,我不太贊同,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些我們家長應該體會更深。另外,問完分數後,回家就該對孩子說:“看人家誰誰誰,考了100分,看你才考這麼點分,你這不如人家,那不如人家……”。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如果長時間這樣的打擊,肯定會自卑、厭學。我覺得,孩子的考試成績,可以與她上一次的成績比較,哪怕只是0.5分的進步也要表揚,也要給一個小獎勵,但必須是合理的要求、有意義的獎勵,本人反對金錢獎勵。如果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把握好這個度,孩子必將在激勵中不斷成長。

女兒已經六年級了,我忙起來對她的學習管理較少,但家長的關注和適時的督促、檢查和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記住“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也是如此,何況孩子呢?現在女兒已經能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願她能夠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我默默地爲她加油!

成長感悟作文 篇6

小時候,我看過《白雪公主》、《灰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書,我學會了善良。上小學後,從《西遊記》、《格列佛遊記》等書中,我學會了勇敢。我喜歡閱讀德國古老傳說,如《格林童話》、《夏洛的網》,裏面的狐狸、烏龜、兔子、蜘蛛等都是我童年的玩伴。我曾經也夢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去大森林找它們玩多好啊!在這些書的陪伴下,我無憂無慮地享受純真童年的快樂,享受最美麗的太陽、享受人間最真誠的友情。

我還喜歡讀中外童話故事,如《一年級的小朵朵》、《木偶奇遇記》等,因爲它們浪漫和飄逸;我喜歡讀科幻小說,如《宇宙空間》、《科學小實驗》等,因爲它們驚險與刺激;我喜歡讀古典文學,如《中國節》、《歷史長廊》等,因爲它們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喜歡讀科學家的故事,如《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因爲他們喜愛研究科學,敢於不怕困難的精神。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上了一位朋友。只要日積月累,認真讀書,知識就像大海那樣遼闊。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勇敢、自信、樂於助人等道理。

同學們,讓我們和書交個朋友吧!

成長感悟作文 篇7

從我呱呱落地到現在,我在不停地成長,每一次的'成長經歷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悟。

有一天,我媽媽的腳扭傷了,只能在家休養,因爲一隻腳打着石膏,所以她只能拿着一張椅子撐着走,看上去很累,我讓媽媽一隻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一隻手抱着媽媽的腰,這樣走起來就輕鬆了許多,“你是媽媽的小柺杖!”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爲媽媽的房間在我家二樓,每次上下樓都很不方便,得撐着樓梯上下,每次看到媽媽這樣,我都馬上衝上去扶媽媽上下樓。由於行動不便,我又成了媽媽的手,媽媽一有需要,我就會飛也似的衝上樓,滿足媽媽的需要,有一次,我看見媽媽的眼中含着瑩瑩的淚珠,她說:“孩子,你長大了!”成長告訴我,它需要愛,愛你的父母,愛你的老師,愛你的朋友,愛你身邊的所有人。

我不知爲什麼不喜歡跑步,當我頂着太陽或濛濛細雨奔跑時,我好幾次想停下來休息一下,但是堅強使我堅持住,不再懼怕跑步了。成長告訴我,它需要堅強,堅強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因爲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當我考試失敗時,我總是傷心極了,但我樂觀的性格使我從失落中解脫出來,迎接下一次的考試。成長告訴我,它需要樂觀,樂觀能使我們從絕望中解脫,對一切有信心。

每天我還沒睜開眼睛時,錄音機中的英語聲將我叫醒,上學的路上媽媽車上CD傳出的英語聲與沿途的風景將我送到學校,晚上,也是英語聲伴我入睡。成長告訴我,它需要勤奮,勤奮能補拙,勤奮能出成果,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階梯。

大自然也在成長呀,小草並沒有因爲暴雨的吹打而低頭,魚兒並沒有因爲海浪的拍打而流浪,雲兒並沒有因爲狂風的吹襲而消散,因爲,這是它們成長所必須經歷的,我也在進行着這些經歷,並在這些經歷中茁壯成長。

成長感悟作文 篇8

我一進門,就看到家門口長着一種碧綠的藤。“這是什麼呀?”我指着藤問二嬸。“這個呀?是南瓜藤。”二嬸彎下了身子,“藤都快老了,可以摘了,來,幫我拿把剪刀。”“ok!”我飛快地從櫥房裏拿來一把剪刀。“我也要摘!”“不行啊,你還小,不知道怎麼摘。再說了你被剪刀紮了手,怎麼辦?”“沒事兒的!我就用剪刀剪!”“好好!”禁不往我的軟磨硬泡,二嬸總算是勉強答應了。我照搬二嬸的樣子先抓住南瓜藤觸角,用剪刀剪下一根根的嫩頭,然後把它們放進菜籃裏,不一會就裝滿了小藍子。

回到家後,我從屋子裏搬來一個小凳子,認真觀察着二嬸的動作。只見她左手抓住南瓜藤,右手拿着剪刀,“喀嚓”一聲,又粗又長的南瓜藤就乖乖的“躺”在她的手心裏,任她擺佈了。很快,她將南瓜藤豎了起來,左手輕輕捏着藤,右手巧妙地一轉,南瓜藤就折下一截,居然還順手將瓜藤的表皮扯了不來,一摸,這表皮毛毛糙糙的,真不舒服。沒過多久,二嬸就把南瓜斷成了衆多小截兒,也將表皮去幹淨了。我輕輕一捏,不軟也不硬,表面光光的。我真想不通原本毛毛糙糙的南瓜藤爲何變得這麼光滑。

“好了好了,現在該我上了!”我一把抓起一堆南瓜藤,“這有什麼難的,我絕對做得頂呱呱,誰也比不上!”見二嬸捂着嘴偷偷笑,我趕緊補充了一句:“笑什麼?不要笑了啦,等會兒看誰剝得好!”我也學着二嬸的樣子,左手輕輕捏着藤,右手一旋,也許是不太用勁,沒掰下來。“哼,我就不信我弄不下來!”我一使勁,呀,真糟糕,比剛纔還笨呢,斷是斷開了,可人家是橫斷,我卻成豎開了,根本就沒斷成一小節,只在那兒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摺痕。“怎麼回事兒?”我抓着南瓜藤,上上下下反覆觀察着。“你呀,力道控制得不夠好!要不就是太輕,要不就是太重。你看!”只見二嬸輕輕鬆鬆地就掰下來了。“我來試試!”我一把奪過二嬸的南瓜藤,用適中的力量,“啪!”南瓜藤總算被我掰下來啦!我高興得直拍手。當然,經過自己“處理”過的南瓜藤吃起來也特別香。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得那樣簡單,而是要付出努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呀,很多事情我們都要親自去經歷才知其中的辛苦。

大約在十五年前,我不知道從哪裏來到了地球。從媽媽的肚子裏鑽出來,頓時我就像新生的竹筍那樣,赤裸裸地來到了人世。 在這一刻,我覺得自己便是未來開拓世界的一員。 我兩歲時,我學會了走路。當我在大地上邁出第一步時,就代表着我人生的第一步,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步。 接着,我又學會了說話。這是和別人的交往方面走了一步,這讓我一步一步地瞭解人生,瞭解生活,瞭解文化…… 6歲時,我進入了小學這片領域。這是六年小學生活的開端,它讓我在這個大家庭裏,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童年時期,處處都充滿快樂,但有時處處都充滿着痛苦。每當這時,總有一羣人會站在我的前面,打起撐天巨傘,蔭護着我繼續前行,那就是我的家人,我的老師和我的朋友。他們給了我成長的感悟,它們讓我懂得人生的道理。 六年小學生活過去了,眨眼我又邁進了人生的另一箇中轉站。 未來的我會是怎樣?我不知道,但我會想起成長中的感悟。這些感悟告訴了我人生的樂趣,鼓勵着我把我人生的路變得有意義,並且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共頁,當前第頁 12

成長感悟作文 篇9

三年多前的夏天,媽媽帶我來到少兒書店說聽義工老師誦讀《弟子規》,我一頭的霧水,什麼叫“弟子規”?帶着疑惑我認識了我的經典啓蒙老師胡老師。

胡老師帶我們誦讀了《弟子規》這部啓蒙讀本,它讓我們懂得了應該如何孝敬父母及一些做人的道理。《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讓我知道了父母叫我,我要馬上答應。父母讓做的事必須完成,不能偷懶。媽媽誇我:“孩子每天讀經典,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父母教,須敬聽”,意思是:當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應該認真聽。“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當我們的品德不好時,父母會覺得很丟臉……透過誦讀《弟子規》,學習先賢和聖人的做法,我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後我一定要做到:父母叫我時要立即答應;父母教育我時,要耐心認真地聽;當父母批評我的缺點時,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跟爸爸媽媽頂嘴了。“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伺,不離牀”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關心父母,媽媽生病後我爲她端藥。百善孝爲先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

隨後的兩年裏,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相繼讀了《中庸》《大學》《論語》等等經典作品。每年的傳統節日胡老師都會講跟節日有關的風俗,還組織民俗活動讓我真實體會中國傳統文化,我的讀書興趣也越來越濃,胡老師還教了《笠翁對韻》,我對對子非常感興趣。彈指一揮間,我愛上經典已經是三個年頭了。

我感謝胡老師,是她帶我走進經典文學殿堂,讀聖哲之言,體聖哲之心,發聖哲之語,讓我知道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成長感悟作文 篇10

時光匆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長大了。成長的點點滴滴繪成一幅彩色的畫卷,成長的歲月如一片大海,煙波浩渺中透露出些許神祕,總也看不到它的彼岸;成長的歲月如一串腳印,儘管深深淺淺,卻一直向前延伸。

曾經的我們,是那樣的無憂無慮,無論是在火辣的太陽下,還是在刺骨的寒風中,我們都會和夥伴們一起玩耍着,哪怕弄得滿臉是泥,全身髒兮兮的,臉上也會依然帶着微笑,不會去在意別人注視的目光。我們就那樣,天真的笑着,並幻想着。

幻想什麼呢?幻想着長大。想着長大後就可以更加地不受拘束,我們便可以更加毫無顧忌地歡笑,可當我們真正的長大了呢?我們卻少了歡笑,少了對此曾有過的種種期盼的激情。因爲長大後的我們,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學習,需要學會承擔,需要學會負責,每天得爲自己明天忙碌,近乎機械地讀書、考試,再讀書、再考試。

然而,生活告訴我們:我們別無選擇。知道成長的路上有坎坷、有荊棘,知道成長的歲月中有風雨,有冰雪。但我依然堅持走下去,因爲在不遠處,有一樣東西它讓我們看到了明天與希望,讓我們真正找到了前行的動力,堅定信心,挑戰一切的勇氣。

歲月沖淡了我們的天真與頑皮,卻給予了我們剛強與深沉。於是,我們不再慨嘆歲月的平淡,我學會了理解生活,熱愛生活,學會感悟這條通往自己目的地的道路。於是,我們對這近乎平淡無奇的歲月多了一份熱忱,少了一份冷漠。——這便是成長。

駐足中途驛站,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往事似一首曲,每個跳動的音符流出的是一種情愫;往事似一條項鍊,碩大晶瑩,承載着大大的夢想;往事似一棵大樹,每片翠綠的嫩葉記錄着每一次的刻苦銘心……

我們就在哀愁與快樂、夢想與現實中成長着、體驗着。

成長感悟作文 篇11

成長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成長也是由無數的瞬間構成的,成長的故事伴隨着我們走過了一生,我們的家人也伴隨着我們漫步在成長之路上。

成長,就這麼簡單……高中的一年也這樣匆匆的過去了,回憶這一年中的點點滴滴,想着自己又要長大一歲,這才發現,時光是短暫的,自己度過了16個年頭,在高中的一年裏我的收穫或許不是很大,也沒有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但一年年的離去,卻在即將結束的一年時,才漸漸有了明悟。這一年:同學的友好,老師的關心,和一同進入這一個校園的同學們漸漸長大,在這一段時間中感受到了成長,在考試考差了時,在老師、同學的安慰下學會了堅強;在同學的悲傷中學會了理解;在同學做錯事給我道歉時的寬容……這一切的痛惜都滋潤着我的內心。高中的三年一匆匆過去了一年,這一年的收穫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人生的成長中我們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故事,我們也要珍惜光陰,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這樣一句話不正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我們嗎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也失去了童年的遊戲,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泯滅了童心,這還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過程,有時候只有放下一部分東西,才能得到另一些東西,我們或許不再像童年一樣嬉戲玩耍,但內心的成長卻讓我們得到了更多的收穫。在兩年後與我們一同進出這個校園的同學們,都要與我們揮手相別,正如一年前我們與自己初中同學一樣的場景,漸漸長大的我們,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理想追求,這也許成爲昔日的好朋友、最後不捨的相別的契機。但這也不會是我們的悲傷,短暫分開的時間也是對朋友之間的鍛鍊待到不就功成名就是也就有了與昔日的好友相見的時日。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一個過程,過程的好壞也決定於人的本身,成長就是這樣,有歡笑亦有哭泣,有悲歡亦有離合。雖然在人生的匆匆歲月中,我們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但也換來了一些未知的事物。這也就組成了我們多姿的人生。

成長感悟作文 篇12

曾經以爲,走進擁擠的飯堂,從長龍似的隊伍中買回飯菜,在住校的日子裏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打理一切,在日記中寫下情感的歷程,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全部都是成長的過程。

在城市一個普通家庭成長的我,也用小康人家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世界,根本無法真正瞭解賣掉口糧來學校學習的同學有多重的負擔,以及由這種負擔所產生的想法和行爲。

我曾親眼目睹她是怎樣地節省飯菜,在炎熱的夏天捨不得買一根冰棍,一杯飲料,然後將一張張的零票塞入荷包。

透過虛掩的房門,我驚奇地發現她正將室友的一條連衣裙放在胸前比劃,突然嘆口氣,輕聲對自己說:“雪兒,別想了,你和別人不一樣,用功讀書吧!”

接着,默默將裙子掛回了原處。虛榮!

這種想法在我腦海中形成,既而,又覺得不全是那樣,似乎有某種東西觸動我的心絃,卻又說不清……

教室的門外,一個男孩用怯生生的聲音說:“我找雪兒。”同學的目光在她身上聚焦,她紅着臉,飛快地跑出教室。據說,那是她的弟弟,一個貧困家庭艱難地負擔着兩個孩子在城裏讀書!

她拿出平日裏視爲珍寶的那隻荷包,小心地將錢倒在弟弟的手心說:“節約點花,飯要吃飽,多買點菜,別熬壞了身體。”其實,他們的爹孃根本不可能有多餘的錢寄給他們。是她,將自己口中省下的一分一毛全部給予了同樣清苦的弟弟。我開始瞭解到一個與我截然不同的人生。

雖然,她沒有城市女孩鮮豔亮麗的服裝,但總是以最整潔的形象出現在同學面前。她默默地爲班級、寢室幹了許多事,然而,當老師同學讚揚她時,她只是靦腆一笑。她是寢室之中最早起牀、最晚就寢的一個,無數個夜裏我從夢中醒來,都見微弱的手電光下她那孜孜不倦的身影。

爲什麼一樣的花季,我們還在父母百般呵護下成長,她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照顧着弟弟?爲什麼我們的童年五彩繽紛,而她卻只有苦澀與辛酸……她告訴我:因爲貧困。然而,她感謝貧困,貧困,這與生俱來的生命之樹的果子,一直讓她在單調的季節交替中咀嚼着人生的春暖與秋涼。然而,她也知道是貧困讓她感受到另一種富足的底蘊,她生命中有許多精彩的成分,都來自於貧困。

依舊是透過那扇門,她再一次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寢室中坐着一位打扮時髦卻依舊帶有幾分土氣的中年婦女,她邊撫摸着那個曾從雪兒手中接過錢的小男孩的頭,邊說:“真謝謝你了,在我改嫁之後的這段日子裏照顧我們家小兵……”我愕然了,那經常來找她的男孩居然不是她弟弟,我再一次陷入沉思。從此,我不再天真幼稚地高談闊論或憤世嫉俗,開始懂得有意避開父母的蔭庇,遇到什麼事都獨立解決,這使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猛然間,我意識到,這些纔是成長的全部。

成長感悟作文 篇13

當自己嘗試真正意義上走向社會,纔會發現自己確實還是一個孩子。

“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這是作家楊絳所描繪的成長。我十分認可這段話,原因無他,只是認爲無論什麼事情,關鍵都是在於自己的。

在年幼的時候,我們就學過一篇文章——《方仲永》。

文章內容講的是一個小孩,名叫方仲永。年幼無人教導,便可提筆弄墨,作詩寫詞,盡顯才華,被周邊之人稱之爲神童。久而久之,十里八村的人都慕名而來,想要目睹這位神童的風采。可是其父爲了斂財,反而並沒有讓方仲永像普通孩童一般上學堂,而是讓他寫字、作詩賣給鄰里。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法剛開始確實能賺到幾個錢。畢竟憑着方仲永“神童”的名氣,倒也有不少人願意花這筆錢。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普通孩童也可以提筆作詩的時候,方仲永倒也顯得與其他人無意了。

別的孩童隨着年齡的增長在不斷進步,可他卻永遠停留在年幼的時刻,這也就是他的可悲之處。

人就是這樣,想要成長,就必須不斷地探索。一勞永逸的事情或許存在,但是當你開始一勞永逸的時候,也證明了你徹底喪失了進步的空間。一勞永逸的事情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你更要明白你目前在成長道路上努力的意義,瘋狂的汲取營養,不斷地成長。人生是不斷進步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也只自古就流傳下來的老話,我們要明白我們所前行的方向到底是如何的,是否該就此停留下自己正在遠行的腳步……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在平靜的日子裏,我們總要找機會給自己平淡的生活中多一抹不一樣的色彩。不管是日常的休息也好,出門逛公園也好,同學聚餐,揹包遠行都好,我們都要學會給自己輕鬆的方法,不能重複一樣的日常讓自己被生活所麻木。

生活的苦,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可以拿出來說說的。只是說出來了這種事情,並不是爲了尋求安慰,更不是爲了找到答案,只是單純的講講,單純的想傾訴。多數人回答自己的人不過都只是道是非的人罷了。畢竟,聽故事的人很多,真正明白故事內容的人,卻是真的很少。

成長便是這樣,只有經歷了無數次的循環往復,我們才能更深切的額接觸到正確的答案和方向。如果一味的尋求長輩的庇護,一味的向他人尋求答案,那自己永遠也跳不出自己的那個狹窄且空洞的“舒適圈”。

別指望成長的道路上所有人都會主動的去懂你。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志向不同,起點不一樣,所處環境也各有差異。你想要找尋成長路上的答案,最好的辦法便是自己主動去嘗試各種可能性。聽從他人的見解也好,意見也罷,只是作爲參考。也許他人並沒有惡意,也許有人是真的想要教導你,可是你一個明晰,人與人之間各有不同,你所擅長的,你所厭惡的,你所期許的,他人並不能瞭解。或許他的答案對於他而言是近乎於滿分的,可是對於你,可能適合及格,可能是優秀,但也可能是差。

要學會去堅定自己,這也是我成長到目前,我自己感悟到的最爲深刻的道理。

兒時的我們其實都度過小馬過河,而如今急功近利的時代中,我們過分苛求結論而忘卻了過程了。看到比自己學習好的人就想要問問學習方法,可以適合自己麼?甚至於知道了自己會去用麼?知道了某種事情就總是先詢問再去嘗試,而不是先去嘗試了之後再去找尋失敗的建議。

我所認識的朋友,多數人都是在成長道路上被磨平了棱角的。

他們從剛開始的熱血澎湃,到轉頭的忘記夢想,一心搞錢。在任何事物的身上,都是有對裏面的,沒人認爲這樣的行爲是錯誤的,但是這樣的行爲只會讓他們喪失懷揣夢想的勇氣,在未來的後半生,已無法更大層次的前行了。他們會去勸告詢問他們的人,被他們勸告的人同樣也容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總是,歲月漫長,你總不甘心如此庸庸碌碌吧?

多點時間去努力,少點時間去矯情。多點時間去提高自我,少點時間玩遊戲看漫畫。多點時間進入實踐的方向,少點時間詢問他人意見。要知道,前半生就算是再美好,再自由,後半生我們也是要靠是會和錢財去生活,去過日子的。

所以,面對現狀,面對不滿,面對迷茫,你要明白成長的方向,你要透過自己,摸着自己的心去找尋前進的方向。

成長感悟作文 篇14

有一顆種子藏在我的心底,成長的力量給予了它養分,使這顆理想的種子萌芽、生根,深深紮根在心中。

幼小的心靈中總有一塊神聖的地方,永遠保持着好奇與敬仰,那就是理想紮根的地方。我小的時候總是對那一面有着五顆星星的紅旗充滿了神聖感,當它升上了高高的旗杆,在空中迎風飄揚時,是那樣莊嚴而美麗,我從小便對它有着一種嚮往。

時光悄然流逝,世界變小了,而國旗在我的心中依然佔據着一塊地方,我想親手將國旗升上天空。每天望着國旗升起,這份念頭就變得更加強烈,我爲着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就因爲兒時有一個夢。別人休息時我在用功,想要休息的時候飄揚的國旗給了我信心。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又升了一個年級,新的一年終於可以去接受升旗的任務了,這是多麼高的榮譽啊,我不停地在心中遐想着。可是當那一天老師說道:“我們班要推薦兩名升旗手,大家都可以報名。”同學們大都驕傲地舉起了手,而我卻有些膽怯,結果錯失良機。

回來我一直很後悔,在心裏回想過去的努力,我後悔自己沒有積極爭取,甚至想放棄,可飄揚的國旗又一次在我心中燃起了理想的火焰,我不能放棄,機會總還是有的!

果然,第二個學期,機會又來了。我意識到這是屬於我的了,所以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它。我鼓起勇氣,向全班推薦了我自己,我說出了我的理想,那個我從小便擁有的理想,他是我的自豪。終於,機會被我把握住了。

週一早晨,東方的朝霞照射在操場上,全體同學站好方陣,目光聚向了升旗臺,我此時正站在這裏,心中雖有些緊張,但我們在成長。

站在成人的門檻外,眼前身後或許仍然是一張張稚嫩的臉。年輕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那麼一絲憤世嫉俗,寂寞的笑容裏潛藏着淡淡的憂傷。也許成長就是這樣:憂傷和着歡喜,失落和着欣慰,喧譁和着寧靜。曾經五味的日子,在回憶的畫面裏,已釀成芬芳。每當夜幕邁着輕盈的步伐姍姍而來,白晝的繁榮和喧鬧漸漸銷聲匿跡,在朦朧和寧靜的夜晚,我常常陷入無邊的回憶之中

在成長的旅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容地經歷,平靜地感知,勇敢地面對。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若成長是一篇着作,那麼煩惱便是藏在段落深處的錯字;如果成長是一張白紙,那麼煩惱便是附在背面的一個瑕疵。就在我快要放棄時,桑地亞哥這句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退縮將不再是理由;就在我快要放棄時,,拿破崙這句在我的字典裏從來就沒有“難”這個字,困難將不再是藉口。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不足之處,成長中的不足之處在於煩惱。但是正因爲這個不足才使原有的東西更加絢麗。成長,意味着告別童年。兒時的一切,我們都那麼的留戀,那麼得回味。童年中有太多太多我們的往事,那麼得開心,那麼得感動。童年中有那漂亮的洋娃娃,有蛋糕,有冰淇淋,有玩具,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都曾擁有,而又想繼續的。而成長,無疑把這些都給徹底地抹殺了。有得只是那一個個曾嚮往的夢鏡和那夢醒時的恐懼。成長中,我們受到過許多傷害,但是記住一句話,感謝傷害你們的人,因爲是他們教會了你一些事,懂得了一些事,而這些只有靠你自己去經歷。

成長感悟作文 篇15

今天真的是自己忍不住的就要抱怨今天自己的生活了。不準確來說,應該是自己最近晚上的寫作態度,實在是太散漫了,有點散漫到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地步了。特別不喜歡現在的寫作方式,太過拖拉,玩一玩寫一寫,玩一玩看一看的。

讓我自己的心情突然就開始煩躁了,不喜歡這樣拖拖拉拉的自己。這樣每天看似只是拖拖拉拉了幾十分鐘的時間,可如果我每天都是這樣的呢?我如果每天都是這樣的話,那麼一天到底要浪費掉多少的時間呢,這誰知道呢?久而久之的,肯定會浪費掉不少時間了啊。一天兩天的拖拉,那還不算什麼大事情,可慢慢的浪費的時間積累打起來了,那就是無數的時間啊。特別討厭浪費時間的人, 突然也就不太喜歡這樣的自己了。可有時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真的就是比登天還要難了,最近的我就是這樣,做事情實在是拖拉,不知道都浪費了多少時間。就比如說自己準備一個小時把一件事情搞定的,可最後足足花了好幾個小時才能搞定。如果按照我的預期的話,其他時間我還能用來去做很多的事情,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繼續浪費時間了。那是多麼好啊,可是自己預期的東西很美,但是現實卻十分的殘酷。自己到底還是浪費了時間,可一天積累下來,我到底浪費了多少時間呢?那真是一個讓人痛恨不已的數字啊。

我從來不做讓以後的自己後悔的事情啊,這次一如既往,可到底還是辜負了太多太多的時光了。我有時候都有着一絲荒誕的念頭,如果時間呢過重頭來過……可是,到底沒有這種如果,我們能做的永遠都是好好珍惜,珍惜現在,也好好把握現在,那纔是我們該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