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道德作文

【精品】道德作文彙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道德作文彙編6篇

道德作文 篇1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做人最重要的是講道德,如果一個人只是知識豐富,而不講道德,那麼他就缺少了做人的根本。

從上學起,老師和家長就天天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道德,出現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甚至說一句話,吐一個字,都在考驗我們是不是文明,是不是道德。

要做一個講道德的人,先要從平常的小事做起:拾金不昧、誠實守信、說話文明、孝親尊師這些都是道德的體現。還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校園裏撿到十元錢交給了老師,老師誇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雖然只是十元錢,但是,它在我心裏卻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還有一次,我過馬路,看見一位老人,便扶她過了馬路。老人誇我真是一個好孩子不一定非得是什麼天大的好事纔算道德,道德往往存在與那些平常的小事中。

道德,其實就是樂於助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汽車去姥姥家,剛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就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上車來,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再說站着的滋味也不好受。可如果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着怎麼辦?於是,我還是起身給老奶奶讓了座,老奶奶的臉立刻就笑成一朵花了,連聲誇我真是個好孩子,我心裏真高興,就在那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他人,自己也快樂!

可是,這些最最普通的小事,我們是否真的能做到呢?在校園裏撿到了一個錢包,你真的能放棄它可以買的到的零食和玩具,而去交給老師嗎?在馬路上見到了一位老人,你真的能捨去自己一點的時間去幫助老人過馬路嗎?在公共汽車上遇見一位老人沒有座位,你真的能放棄坐着的舒服,而去給老人讓座嗎?在路邊看見一個可憐的乞丐,你到底有沒有走上前去,給他一些幫助和問候呢?我們很難說是。但當你拿撿來的錢包給自己買東西時,當你舒舒服服的坐在公交車上,身旁站着一位大汗淋漓的老人時你真的問心無愧了嗎?不管你回答是還是不是,現在都要聽我一句話,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是不是道德。

一位名人說過:“道德就好比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道德就好比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也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道德之火永遠燃燒在我們心中!

道德作文 篇2

道德是爲人的根本,想要做一個好人,就必須有一顆高尚遵守道德的心,認真對待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這個學期五年級(2)班的一位同學得了可怕的白血病,做手術需要100萬元的巨資,這讓那位同學的家長很是着急,於是學校組織我們爲那位同學捐款。你捐50,我捐100,就這樣越捐越多。最後學校全體師生一共捐了進9萬多元,可是離100萬元相差很遠很遠,就在我們萬分焦急的時候。晨報花季週刊上,當我看到的時候心裏“咯噔”了一下。聽五年級(2)的同學說經過報紙上的“佳敏,畢業前我們等你回來”這篇文章,社會各界向得白血病那位同學月捐了上萬元。我想那些捐錢的人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也是一位有道德的人。

百善孝爲先,孝是道德最好的表現。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竭全力侍奉父母纔算的上是孝子。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小女孩十分孝順。夏天,她用扇子先把父親的席子扇涼。冬天,則先用體溫把父親的被子焐熱怕父親受涼。因爲她有孝心,才使她學有所成,成爲以孝施政的榜樣。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義務。尊敬長輩叫孝,尊重兄長爲悌。孝悌之情乃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備了孝心,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奉獻精神也是道德的一門必修課。雷鋒當然是這方面的代表,全國人名的榜樣。他有一句名言:我活着就是爲了別人的生活更美好。極其樸素,只爲真摯,滿含深情,彷彿捧着一顆熱騰騰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種無私奉獻,捨己爲人的精神纔是道德的真諦。我爲人人,人人爲我。只有懷着奉獻精神的人,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道德有時是隻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

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門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不斷去學習的。

道德會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的火花;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到的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學雷鋒。愛恨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這嘹亮的歌聲把雷鋒精神傳播到了大江南北,唱進了各族人民的心裏,融入了每個人的行動裏。現在全國都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老師號召我們向雷鋒叔叔學習,助人爲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他的事蹟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他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

雷鋒叔叔是我們的好榜樣,他的一生都是在爲別人着想,爲別人而活。雷鋒叔叔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人們流傳着這樣的佳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1962年,雷鋒不幸被掉落下的鐵棍砸到,頭部受重傷,搶救無效。他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他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

50年來,雷鋒始終活在人民的心中。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這種崇高的精神品格,美德品質,永遠照耀着人民。

如: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孝道充滿每個細節。接力求學的農家兄弟——劉豔波、劉豔鵬,由於家境的貧困,兄弟二人接力求學,無論求學路上有多艱苦,他們的腳步總是那麼堅定執着。還有抱着母親曬太陽的洪祖龍,用愛維繫三個家庭的李建珍,勇攔驚馬的劉英俊……這麼多的道德模範都在繼續着雷鋒未完成的使命。

“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聽起來似乎十分偉大,其實,我們應該先從身邊的平凡小事做起,漸漸地,學會幫助他人,發揚雷鋒精神。

道德是什麼?當你輕輕地彎下腰,伸出手,撿起垃圾,這就是道德。當你發現樓道髒了,你主動地拿起掃把和畚斗,把樓道清掃乾淨,這就是道德。當你與好朋友發生爭執時,退一步,謙讓一下朋友,這就是道德。當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顫巍巍地上了公交車,你的一個起身,一個讓座,這就是道德。當……生活中的道德太多太多,無處不在。我們要去發現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學習雷鋒,要從身邊的平凡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積跬步以至千里,小流以至江河。來吧!讓我們做個有道德的人,成爲雷鋒叔叔的接班人。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道德作文 篇4

隨着叮叮的下課鈴,道德講堂開始了。這次道德講堂讓我無比的震撼,讓我對未來有了新的憧憬,有了新的嚮往。

靜思那些本就應該做的事,卻又發覺一件事也沒有做好,這些青春的時光,如果我們不珍惜它們,它們就會慢慢隨風逝去。道德講堂,是讓我們重新放眼世界,重新看待世界的平臺,它是我們人生中的指向標,是那大海邊的燈塔。

“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裝進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令人回味無窮的歌聲在我耳邊迴盪,青春需要奮鬥,需要努力,如果我們還在這裏虛度光陰,失去的不僅僅是時間,也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會在這兒戛然而止了。

只要天還是藍的,水還是清的,草還是綠的,心還是紅的,道德就永駐人間,人間就永爲春天。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豐富多彩的,它是我們學習知識、涵養道德、增長才幹、發展自己的最佳時期。“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段大好時光,我們當然不能白白浪費,只有努力學習,奮發進取,才能在日後的社會中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在我們這個年齡,青春的帆引領我們起航,我們開始學着承受那些夏日暴雨,那些冬日夜半的冰裂。時間在流逝,於是我們廢寢忘食,機遇在流逝,於是我們絕不放棄,今天在流逝,於是我們關掉昨天的門,關掉明天的窗,因爲今天總是最好的。

在我們這個年齡,我們忘記了歲月蹉跎,我們責任榮譽一肩扛,我們策馬奔騰,放飛理想。

青春如此完美,我們怎能浪費。我站在路口,知道該去何方……

道德作文 篇5

爲什麼“人人管德育”的局面始終無法形成?即,爲什麼那些管教學的幹部和不擔任班主任的任課教師不那麼太關心德育工作?

那是因爲我們有一個思維上的定勢,只要格外重視某項工作,就要派一撥人馬來管這項工作:格外重視德育,就要特設一支抓德育的隊伍,比如分管德育的校長、德育主任、團委書記和班主任等等,由這些職位上的幹部和教師專事此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爲加強德育工作,還給予他們特別的津貼。於是,對那些管教學的幹部和任課教師一個暗示:德育與我無關。

在已經明確德育工作責任的情況下,竟然希望其他人與“德育工作者”一起“齊抓共管”,那是荒謬的。這就如同我們明確交通秩序歸公安交警管,我們這些小民與他們站在一起在馬路上指手畫腳是不合適的,所以從來不會有人說,交通秩序需要“齊抓共管”的。所以,班主任管德育,承擔德育方面的主要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不必將管不好德育歸罪於其他教師,就如同交通警管不好交通秩序、經濟部門管不好經濟而歸罪於民衆,着實是在推卸其應負的責任。

可是與其說班主任在管着學生品德成長,還不如說班主任在管着“紀律”,人們誇獎一個好班主任,

首先是看他能不能把班級“搞定”,似乎最好的班主任就是那些很有威權,讓學生敬畏的人,他們能做到“在與不在一個樣”。能搞定班級的班主任是受任課教師歡迎的,也是受同行羨慕的。可是,我們必須明白,把學生管服帖絕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因爲一些下三濫的手段在控制紀律方面的功效頗大,而恰恰又是這些手段違背了道德的基本原則,給予學生“惡”的啓發和影響。

我們無法簡單地透過學生的行爲來評定學生的道德層次,比如學生能遵守紀律,也許是出於恐懼,也許是出於能獲得某種獎勵,也許是出於能取悅於人,在這些動機下,學生雖然遵守了紀律,可是卻不能代表他們的道德成長;再比如,學生爲災區人們捐款,我們不能簡單地透過他們是否熱烈參與來判斷他們是否有愛心,更不能根據其捐款的多少來評判他們愛心的強度,因爲如果學生的恐懼、對外部獎勵的需求、取悅於教師的願望都能促發他們捐款的行爲。

一些手段對學生的紀律產生影響:

比如“簡單灌輸”,把紀律要求用簡單的語言向學生進行宣傳,這樣的宣傳是自上而下的,是粗暴的和不對等的,凡是生成“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的”,一定是自上而下的,簡單粗暴的和不對等的,因而是惡的。

比如“機械訓練”,把行爲規範要求化爲一個一個基本動作,而後一個一個進行訓練,務必做到整齊劃一、無可挑剔爲止。軍訓爲什麼不能促進學生道德成長,是因爲我們將軍訓看成是對學生行爲訓練的一次絕佳的機會,趁這次機會好好給學生一個下馬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有走路、端坐、作息等方面的規矩,豈不美哉?現在連有些小學也開始軍訓了,我們還美其名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比如“身心懲罰”,即對學生的越軌行爲進行懲罰。現在很少有班主任會傻到明目張膽地體罰學生了,可是校園內充斥着傷及學生尊嚴的“軟暴力”和“心理虐待”,威脅、恐嚇、監視、利誘等手段都是惡的。這些手段中最惡的一種就是鼓勵學生“打小報告”,不僅使學生們“沐浴在白色恐怖之下”,而且使告密者的人格受到傷害,而人格的傷害是花一輩子都不可康復的。

比如“量化評比”,即對學生的紀律進行評分,一旦不符合紀律要求的要扣分,還組織學生幹部拿着評分標準各處巡查,見到不守紀律的便不分青紅皁白地予以扣分。到一個階段,被最少扣分的班級或者小組便會拿到流動紅旗之類的獎賞。這種做法的後果之一就是學生們越來越依賴於外部評價,一旦哪些行爲不屬於評分範圍的就可以“胡作非爲”了;後果之二就是造假,用一些表面的行爲來應付檢查,而一旦檢查組離開就依然如故了;後果之三就是報復,今天你檢查我扣我的分,那麼明天輪到我有權了,我會把你扣我的扣回來。我們長期來對學生“自主管理”存在有意無意的誤解,學生的自主管理變成由學生幹部替代班主任去管其他學生,他們成了班主任的幫手(幫兇),這哪是什麼自主管理呢?

在這些惡的手段之下,學生們的紀律也許很好,行爲也許很規範,可是埋下的種子卻是惡。那是因爲,道德的手段與道德目的沒有保持一致,即,我們希望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希望其行爲能趨於道德規範,可是我們作爲教育者和管理者本身卻用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雖然這些手段見效很快。

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責任其實不是紀律,而是學生道德的成長。而要促進學生道德成長,不是搞更多的德育活動,而是確保自身的手段和方法符合道德原則,信守人類道德原則未必可以帶出一個“紀律嚴明”的班級,但是卻能在學生心靈中埋下善的種子。

人類有着共同的道德原則,主要是以下五條:

一是重視生命價值。簡而言之,重視生命價值就是將人視爲目的而不是一種手段,也就是說班主任不能把學生當道具來使喚,哪怕你的目的再崇高,也不能犧牲學生的個人權益。那些強制學生放棄個人願望而滿足學校、班級的所謂榮譽的做法是反人道的。重視學生生命價值還意味着學生的人格尊嚴應該受到維護,雖然他們年齡小些,雖然他們可能犯錯誤,可是他們有與我們成年人一樣的人權,人權是天賦的,不是班主任賜予的,因此也就無權剝奪;在學生的人權中,人格尊嚴權無疑是一個核心人權,因此,尊重永遠是德育的第一原則。

二是重視誠實和說真話。我們一方面從小對孩子們說“狼來了”的故事,另一方面不斷地強化他們造假的行爲。在壓力和競爭面前,人常常更容易放棄道德原則,而首先放棄的一條道德原則便是誠實和說真話。班主任爲了使自己帶的班更出色,在某種壓力或者競爭面前,可能示範、縱容甚至親自導演學生的造假行爲,而得到的報應就是學生將造假習以爲常,最終班主任可能在班級裏得不到真實的資訊。

三是重視善心善行。善心是惻隱之心,善行是幫助弱者的行爲,應使兩者保持一致。每個班級都有困難學生和問題學生,這些學生是班主任道德的試金石,衡量教師有否信守道德原則,看看班主任如何對待這些學生就可以了。當你嫌棄他們,惡待他們,你便是在向全體學生宣告,面臨困難的人,存在問題的人,這些人是不值得憐惜的,是可以被唾棄的。一旦用你的行爲向學生們做出了宣告,你居然還希望他們可以真心實意地關懷和幫助他人?

四是重視公平公正。公平和公正是描述班主任的獎勵和懲罰是否合理,當班主任把某種好處給予學生,或者把某種糟糕的境遇給予學生時,尤其要格外的慎重。因爲凡是不公平的和不公正的處理方式,會瓦解人們的信心,並且激發出人性中惡的一面。身處在一個不公平不公正的時代,這個時代裏的人們不會更道德,他們會用墮落來回應不公平和不公正,而且基本上都會選擇墮落。

五是重視自由和自主性。自由和自主性都在強調選擇性,即班主任要尊重人的自由和自主的選擇權利,奴隸是沒有什麼道德的,他們被強制因而他們只會透過破壞來顯示其存在。道德從來屬於自由民,因爲他們的權利得到尊重,所以他們才自願承擔道德責任。使用那些不容置疑的口氣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其實就是對學生的智力和品德的奴役。道德是人的一種自決,而從來不是一種強制。

班主任,請你承擔起道德責任。不要期望別人幫你,不要心裏想着任課教師與你一起來管德育,這個班交給你了,你獨自承擔吧!在世風日下的今天,如果你不能承擔,還能期望誰?你是我們這個社會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你要擔當起“守夜人”的職責。

道德作文 篇6

道德是一雙無形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一扇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蔚藍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就比如說,我又一次去坐公車,因爲那輛公交車上非常的擁擠,在我上公交車時已經只剩最後一個位子了,車又開了幾站,就在這時,有一位老奶奶上車了而車上卻沒有位子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跤怎麼辦。我心裏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在爭辯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要做一個孝敬老人、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麼辦呢?再說了,坐在位子上比站着舒服多了。”小天使說道:“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常說要尊敬長輩的嗎?” “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這幾個字在我的腦海中不停的爭辯。想了一會兒,我決定了,給老人讓座,因爲老師經常說讓我們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的詭計沒有得逞,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於是,我便鼓足了勇氣,對老奶奶說道:“奶奶,你坐這兒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在這時,我的心裏比吃了蜂蜜還甜呢!

道德有時是不易察覺到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說不定你就已經有了道德。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又比如說有一次,我在小區的路上騎車,我突然看到,有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屹立”在路中間,差點扎破我的自行車輪胎,我並沒有抱怨,只是走下車去,撿起那枚螺絲釘,把它扔進了垃圾桶……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去不斷學習與更新的。

標籤:道德 精品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