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2021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導語:春節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就來臨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

一轉眼元宵就到了,聽人家說,元宵一過,新年的氣氛就有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了。聽到了這一句話,我真是捨不得這個新年結束,希望永遠過新年。

元宵晚上的八點多,媽媽到廚房燒了一大碗的湯圓。我見媽媽拿了一大碗湯圓來,我就連忙跑過去。媽媽把湯圓放在桌子上,爸爸想出了一個主意:只要你說出了一個成語,就可以吃一棵湯圓。爸爸就先來了一個開頭炮:“又香又甜。”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把一個湯圓塞入嘴裏。媽媽緊接在後:“又大又圓。”媽媽也塞了一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說了兩個成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連吃了兩個。爸爸不服氣了,說:“要和吃的有關的。”後來,媽媽想睡覺了,就不參加了。我靈機一動:“美味……”剛想說可口,爸爸一個津津有味搶在我前頭先吃了一個。我不服氣了,說:“我先說了。”爸爸連忙說:“吃,快吃。”我趕緊吃了一個,又開始冥思苦想起來。這時,爸爸又開始搶答了說:“你媽媽燒的湯圓我吃了讚不絕口。”又吃了一個。我連忙反駁:“這時一句話,不能算一個成語。”爸爸說:“只要有成語就行,而且要對的上號。”我連忙說:“媽媽剛把湯圓拿上來,我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我趕緊吞下一個湯圓。爸爸又說了一句:“你媽媽燒的湯圓百吃不厭。”吃了一個湯圓。我定睛一看,只剩下四個湯圓。我一拍腦門,說了一句:“媽媽燒湯圓的技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又說:“臨時補充,媽媽燒的湯圓我愛不釋手。還有,媽媽燒湯圓名揚天下,哈哈,四個都我吃了。”後面,媽媽說:“這個湯圓的湯也很好吃。也可以比一比。”爸爸靈機一動,說:“你媽媽燒的湯圓如同美味佳瑤。”就喝了兩口。我也不甘示弱,說:“媽媽燒的湯圓千奇百怪。”然後就和爸爸一樣喝了兩口。爸爸決定把最後的一點給吃了,就說:“我把這湯喝的滴水不漏。”可是,我在笑,爸爸被我搶來了。

元宵真好玩。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2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裏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麪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麪粉倒在一個盆子裏,然後在麪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麪粉幾乎成了麪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纔好些。看着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裏,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麪粉放在手心裏搓,小麪糰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着我把它壓成圓片,在裏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隻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脣相譏:“這叫與衆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裏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麪粉都包完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着,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裏跳着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裏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過後,元宵節是最值得紀念的節日。

——題記

人們在春節的爆竹聲後,在走親訪友後,又各自忙活起來,因爲要迎接又一個熱鬧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這天,剛到傍晚,寂靜的村子便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民的心也隨之沸騰起來。聽到這盼望已久的聲音,小孩子更是歡呼雀躍、心花怒放。

農家院子平日裏一般只有自家人進進出出,可現在不同了,左領右舍走家串戶。製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車、彩馬停滿了院子,人們觀賞這五彩繽紛的藝術品,個個讚不絕口。

隨着夜幕的降臨,花船和花車上的蠟燭由孩子們點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時變得油光溢彩。燈會開始了,又唱又跳的花旦們乘上了花船、花車,也有騎着彩馬的,還有挑着花燈的,如衝鋒號一樣的聲音一響起,花燈們便開始遊行了,浩浩蕩蕩的向前進發。村民們扶老攜幼,跟隨那人流前行着,擁擠着,歡騰着。村民們在這時都呈現出不同的面孔,充當着不同的角色,他們載歌載舞,盡顯優美姿態,精彩的表演給人們帶來了歡樂,給家鄉帶來了美感和動感。

閩劇一直是村民們引以爲傲的一道大餐,家鄉元宵節的閩劇不固定的一個點、一個狹小的舞臺上,而是隨着花燈每過一條街道,便停下來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表演一番。因而,我們稱它爲“流動的舞臺”。我們總愛同舞臺一起浪漫在花燈中。舞臺上的紅黑綠黃、閃躲騰挪,無不展示着家鄉的底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學什麼,大家都是跟着感覺走,可表演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家鄉的元宵節,不但鬧出了村中的喜氣洋洋,也爲新的一年鬧出了希望,爲村民們鬧出了五穀豐登,鬧得人們個個笑逐顏開、春光滿面、精神抖擻。元宵節過罷,勤勞的人們又都走上了田埂,登上了漁船……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4

春節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就來臨啦。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家鄉,元宵節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還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裏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於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着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杆,木杆頂端是一節圓圓的佈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着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小孩子興奮地舉着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着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裏,哪裏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後,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衝去,意爲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纔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元宵節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用糯米粉搓成圓形,裏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5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爲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台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後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鬆時大舉進攻台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資訊,決定將計就計,於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衆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峯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峯嶺戰役。後來百姓爲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爲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峯春遊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麪,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麼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後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6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稱燈節,按照民間的傳統,當天晚上,明月高懸,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以示慶賀。

如今,我們這裏的元宵節還保有以下風俗習慣。

一是吃元宵。元宵節,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啦!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麪和白沙糖拿出來,包成圓圓的元宵,煮熟後供大家品嚐。這是元宵節的標制。據說宋代的元宵節非常講究,民間流行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爲“元寶”。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二是觀燈。元宵節的晚上,我們這兒有舞龍燈的習俗。每到晚上,一隊隊舞着青龍、黃龍的青年、小夥兒就會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敲鑼打鼓,放着鞭炮,好不熱鬧,大人領着小孩,提着燈籠,上街觀燈,湊湊熱鬧!據說這一來歷是漢明帝因提倡佛法傳到至今。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宮廷而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吃元宵、觀燈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就連中央電視臺每年也辦起了元宵節晚會,而且越辦越豪華。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7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大概因爲歷年元宵節前後學生都要準備報名開學了,上班的人也早早的返回了工作崗位,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元宵節僅僅是春節的最後一天,過了元宵節也就意味着春節的結束。尤其近幾年過年的年味兒越來越淡,大概也就大年三十晚上會熱鬧一點兒,然後除了街道上許多關閉的鋪面外,與平日裏便沒有區別了。想來現在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每天都可以過得像過年一樣,於是到了過年的時候便也不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了。更別說元宵節了。

幸而這幾年古裝劇的熱播,並且大多數裏面都會涉及到元宵節,似乎古代的人對元宵節都特別的重視,比我們現代人還有節日的儀式感,於是我才真正的去了解了一下元宵節。

元宵節要吃元宵,南方這邊主要是吃湯圓,象徵着團團圓圓。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放焰火,後來還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和扭秧歌等“百戲”內容。結合辛棄疾的詩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想想那樣的場景,實在熱鬧非凡。

那時候娛樂活動少,所以人們對節目格外的重視,不像現在,生活水平在提高,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呈現多樣化和豐富化,即便是春節聯歡晚會看得人也越來越少了,更遑論重視這些節日的習俗和儀式了。

不過無論怎樣,早上出門的時候媽媽便說了晚上回家自己動手包湯圓吃,她會準備好糯米粉、黃糖和芝麻,所以對於元宵節我還是很期待的。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8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着紅彤彤的“小牛角”髮夾,左手提着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着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着人羣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着綵綢的表演服,用毛巾紮成兩個小牛角,濃妝豔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着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羣中不時發出驚歎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着“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着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願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願望,我帶着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爲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願,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製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願,然後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着我們的祝願,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視窗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牛氣沖天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也就是燈節,更是我的生日。我覺得今天晚上是最熱鬧的一天,我父親母親等人爲了慶祝元宵,也爲慶祝我的生日,要到賓館了吃飯。

快到了晚上,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拉着爸媽去那家賓館。雖然我們去的時候是靜悄悄的,但是晚上的氣氛是渾然不同的。

來到了賓館,只要一上菜,我和妹妹就馬上撲過去搶着品嚐。母親笑的對我們說:“今天可是你們最大了,什麼東西都是你們先吃啊。”我邊吃邊說:“菜燒起來就是讓我們吃的啊,先不先吃不都一樣啊!”“你邊吃邊說話,不怕嚥着啊。”我置之不理,繼續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在這歡聲笑語的賓館裏,不知不覺黑幕降臨了。不一會兒,震耳欲聾的煙花爆炸聲響起來了。我和妹妹顧不得還沒上的美食,馬上跑出去欣賞五顏六色的煙花。煙花破殼而出,發出一聲巨響。有的煙花形成一朵花朵,有的像一條流星一樣從上往下落。我最喜歡一種煙花,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花中生子”。它煙花爆炸時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當它形成的花將要消失的時候,從花中出來的許多小煙花。這些小煙花有很多,但它們一起爆炸。“嘩啦啦”的一聲,小煙花就像星星一樣閃了起來。最後的煙花也是最好看的。六個大的煙花一起升上天空,它們飛的方向各不相同。當它們一起爆炸的時候,比平時的煙花大好幾倍。它們形狀相同,連成一片,顏色也是一模一樣。母親走出門來對我說:“今天的煙花比春節的還要多,還要漂亮。”我高興的點了點頭。

啊元宵,屬於我的一天!好象所有的煙花都在爲我慶祝,還有父母對我的祝福,我真幸福啊!

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0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去了,元宵節也已經來了。元宵,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我家也不例外,湯圓的餡兒有很多,有芝麻餡、紅豆餡、糖餡,滋味各不相同,吃一個,滿嘴香味,不吃個肚子滾圓,我是捨不得放下碗的。

在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是很喜歡吃湯圓的。在一頓湯圓美餐後,我們全家三口人浩浩蕩蕩地踏上去淹城的路,不時飄過一盞孔明燈。到了淹城門口,頓時眼前一亮,一對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正站在門口像是在迎接遊客的到來。再往裏走,我便看到一排排的燈籠掛在頭頂,好一個燈的世界!“咚咚!鏘鏘!”一疊的鼓聲和小釵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們聞聲趕去,哇!好不熱鬧!這裏人山人海。我不斷地往前鑽,終於看見了舞臺的全景。“舞龍表演現在開始!”主持人還沒說完,幾個時髦的“俏老太”從臺下舉着龍跑上來。看,那條色彩絢麗的布條一到婆婆們的手裏便立即活靈活現起來,只見這條龍慢慢地開始向上盤旋,之後還不忘“搖頭擺尾”—似乎非常開心。

“猜燈謎了,猜燈謎了。”不知誰喊了一聲。主持人先說了一個“建國方略”,我苦思冥想沒想出來,旁邊已有人在說:“玉”。主持人又說了“七仙女嫁出去一個”,我想來想去還是不知答案,媽媽在旁邊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個還剩幾個呀”。噢!想出來了,是六神無主。但因爲我人小,大人的聲音比我大,所以被他們搶先了,不過也沒關係,“參與”爲主嘛!後來,我還去看了“皮影戲”。

八點過後,煙花聲一陣賽過一陣,響徹天地。五彩繽紛的煙花映亮了半邊天,讓人眼花繚亂,我捨不得眨眼,生怕錯過了瞬間的美麗。煙花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個元宵節是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