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做元宵的作文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做元宵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元宵的作文7篇

做元宵的作文7篇1

“元宵節掛燈籠,掛起燈籠鬧烘烘,人烘烘,財烘烘,幸福日子興隆隆。”每年的元宵節,老家的門前都會掛起漂亮的紅燈籠,預示來年日子人財兩旺,幸福美滿。以前,家裏的燈籠都是爺爺做,他的背有些駝,眼有些花,但手卻靈巧得很。

爺爺是方圓百里最有名的手藝人。結婚的新人會請他做燈籠,木頭撐圓了架,外面糊上紅布,布上寫好“福”與“喜”,既結實又漂亮;誰家生了孩子,會請他做“長命百歲燈”,燈籠做成長命鎖的形狀,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誰見了都豎大拇指;誰家孩子考上大學了,爺爺會做“文曲星燈籠”,燈籠的外形是個戴眼鏡的老頭,手託着書本,別提多有意思了。

爺爺做的最多的還是元宵燈籠。村裏百十戶人家,大約有一半都讓爺爺做燈籠,“業務”忙得很,有時一天要做十幾個,手累得都拿不起筷子,父親曾勸他少做幾個,幫別人的忙又不收錢,大冷天凍得手都麻了,圖什麼呀?可是爺爺有他的主意,他說村裏人需要他,都是鄉親們,能出力就出力。

爺爺的左手有兩根手指斷了,聽他說是被紅衛兵打的。幾十年前,爺爺替別人做燈籠,人家爲了表示謝意,給他一兩旱菸葉子。這事讓紅衛兵知道了,不但把旱菸葉搶走了,還把爺爺的手指打斷了,說搶旱菸葉是斷“資本主義尾巴”,打斷爺爺手指是斷“資本主義方向”。

爺爺是個硬漢子,但不記仇。當年打斷他手指頭的紅衛兵是劉大爺的二叔。爺爺和劉大爺關係不錯,經常聚一起下象棋,劉大爺嫌他下棋慢,常說:“你手光哆嗦啥啊,快摸棋”,爺爺裝成生氣的樣子說:“手指被你二叔打斷了,不利索了。”事實上,爺爺幫過劉大爺不少忙。劉大爺老伴有病,幾年前,爺爺做了很多燈籠拉到城裏去賣,賣了錢給劉大爺家買草藥。

我曾親眼看見劉大爺流過淚,說他二叔當時太糊塗了,不該打爺爺,這麼好的人,怎麼會有“資本主義尾巴”?

現在回家過年,元宵節也會在那裏過。不過,爺爺年紀大了,已經摸不動燈籠了,村裏的燈籠都是從集市上買的。雖然好看,但人們都說不如爺爺做的好。爺爺摸過的燈籠,熱呼呼的,能暖到心裏去。

做元宵的作文7篇2

終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元宵節這天,可是要吃湯圓的,以前,我們都是買着吃的,可這一次,我們可是自己包哦!

不要以爲包湯圓有多麼難,其實很簡單。

我們要準備的材料有:最重要的湯圓粉,還有湯圓餡(湯圓餡可以自己選擇口味),一個鐵勺子,還有一碗溫水(現接現倒)。我先把二分之一的湯圓粉倒進一個乾淨的盆子裏,再把溫水一點一點地倒進去和成面之後就可以開始包了!

揪一小塊麪糰,按成餅把陷包進去封着口,剩下的就剩把他團成球了。可是遇到困難了,團球乃是本人的禁區之一,從小就不會團球老是把他團成各種形狀。爲此我感到苦惱不已。我親愛的媽咪教了我很多辦法,but,孺子不可教也,我學不會……最後下鍋的,有些是形狀各異的,不用說那是我包的,我哪說那都是我的,個個晶瑩的湯圓出鍋了,我咬上一口,露出了裏面的餡,這餡別提有多鮮了。還有外面那層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兩樣合起來一起吃,更是鮮上加鮮。那湯圓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呢!這湯圓實在太好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着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今年的元宵節過得真是太有趣了!

做元宵的作文7篇3

每年春節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夠吃到外公做的湯圓。那湯圓圓圓的,白白的,吃在嘴裏糯糯的,甜甜的,因爲裏面包了黑芝麻做的餡,所以吃的時候更覺得香甜。

我想,湯圓這麼好吃,我也來學着做幾個。於是,我學着外公的樣子,先取了一小團已經和好了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再放進去一個事先搓好了的黑芝麻餡,然後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給捏起來,最後放在兩隻手心裏輕輕的搓圓,一個湯圓就做成功了。我一口氣做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共是七個,就混在外公做的湯圓中一起下了鍋。我真有點急的等着吃湯圓呢,一會兒,外公說,撐船了,撐船了。我一看原來有兩個湯圓在燒滾的時候破了,黑芝麻餡漏了出來。我想,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個中的兩個,外公做的湯糰從來都是不會破的,燒湯圓的水永遠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勵我說,第一次做湯圓就有這麼多都是好的,很不錯!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錯!我一邊吃着自己第一次做的湯圓,一邊用調羹攪着碗裏有點黑乎乎的湯水。

忽然,我想起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書裏的“理髮師”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髮把弟弟的頭髮剪得“像翻耕過的草地似的”,最後還讓弟弟“一個人面對着鏡子裏的禿頭髮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做元宵的作文7篇4

元宵節前幾天,媽媽帶我參加一項親子活動——做湯圓。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我很興奮,早早地就來到了節目現場。隨後小朋友們和家長都陸陸續續的到來,大家按捺住心中的激動,等着活動開始。

開始做湯圓了。我們在現場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第一步把花生餡分好,每人放在一個盒子裏,然後老師叫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粉用適量的溫開水和麪,再攪拌均勻。可是我沒做過湯圓,一不小心水放多了,只好繼續加點麪粉,反覆幾次,好不容易纔把面弄好,急得我滿頭大汗。準備工作做好後,老師教我們用手捏一小塊麪糰,把它壓扁後再放花生餡。這一步驟小朋友們都很開心,因爲麪糰就像橡皮泥,大家可以隨便捏。最後老師教我們用手把麪糰搓圓,就這樣一個個湯圓誕生了!

我仔細一瞧,我做的'湯圓長得各不相同,有的胖胖的,像個大肚子的將軍;有的扁扁的,像個柿餅;有的圓溜溜的,像個小球……媽媽看着我做的湯圓,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一次做湯圓,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是我覺得非常有趣!

做元宵的作文7篇5

每年過年,我們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湯圓,聽說這樣預示着來年團團圓圓,吉祥美滿。

正月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牀,叫嚷着要包湯圓。母親禁不住我的糾纏,只好答應了。

開始包湯圓了。我見母親兩三下就包好了一個湯圓,心裏想:“原來包湯圓這麼簡單。”我就照着母親的樣子,先拿了一小團和好的湯圓團,放在掌心,用兩手搓圓,再用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坑,把餡放進去。在封閉湯圓口的時候,我捏住這一邊,那一邊的餡就出來了,捏住那一邊,這一邊的又出來了。我乾脆兩邊都一起捏住,這下可好了,它的“肚皮”破了一個大洞。我急忙拿了一團湯圓面按住“傷口”。有了上次的教訓,我的手也靈活多了,一會兒就包好一個湯圓。現在就差搓有餡湯圓了。我拿起一個湯圓就搓,由於用力過大,沒想到把湯圓壓成餅了。就這樣,一個湯圓就“死”在我的“惡魔之爪”裏了。經過這一次次失敗,我終於學會包湯圓了。

大家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吃着湯圓。我心裏很高興,因爲我會包湯圓了。

做元宵的作文7篇6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奶奶、姐姐一起包湯圓。

奶奶先拿出幾袋糯米粉,又拿來一個臉盆,在裏面和起了面。奶奶和一會兒面加一點兒水,揉了好長時間才和好了面。然後,奶奶拿出了一碗芝麻加糖的餡就開始包了。我拿了一團面,揉成圓形,大拇指朝圓心轉,做成了一個碗狀的圖形,雖然有點像聖誕老人的帽子,可我不灰心,又重做了一個,這次做得比較好,我就往裏放餡了。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芝麻餡,感到不夠多又放了一點,這次夠了,我就像奶奶一樣用手把口子捏牢,不讓餡流出來,等我包好第一個的時候,奶奶和姐姐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們先煮幾個嚐嚐味道看吧!”奶奶說。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好的!好的!”

奶奶先煮了一鍋熱開水,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入鍋中,一個個湯圓像游泳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蓋上鍋蓋,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浮在了水面上,真是可愛極了。我仔細辨認,非讓奶奶把我自己包的那個湯圓舀上來,奶奶舀了幾個,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包的那個湯圓雖然樣子醜點,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繼續開工……”正當我們還有回味湯圓的美味時,奶奶又發出了指令,我們又繼續包湯圓了。

做元宵的作文7篇7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上臺表演、第一次騎單車、第一次滑冰……他們就像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就像大街上一串串甜絲絲的糖葫蘆,就像大海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就讓我們拿起那最甜的糖葫蘆,與你們一起品嚐。

正月十五的晚上,媽媽組織我們大家一起做元宵。這可是我第一次做元宵啊!我洗完手,懷着激動和緊張的心情坐在了桌前。媽媽吧已經和好的麪粉和芝麻糊擺在了桌上,大家就開始做元宵了,我揪下了一團麪粉,把它壓的又扁又平,又大又圓,很薄,像餃子皮那樣。我放了一大勺芝麻糊用皮包上,在手心裏滾了滾。當我滿懷希望的開啟手心時,立刻像個泄了氣的皮球:皮裂開了無數個口子,芝麻糊從裏面慢慢流出,像個受了苦刑的士兵,被打的皮開肉綻,鮮血直往外流。我補上這個,那裏又裂開了,捏起那個,這裏又破開了。我垂頭喪氣的望了望媽媽,她做的元宵又圓又光滑。我剛想開口,讓媽媽教教我,可又厚着臉不敢去問,只好偷偷看媽媽是怎麼做的了。

只見媽媽拿起一小塊麪糰,用手揉了揉,變成一個小球,然後用手指在上面挖了一個小洞,再放一勺芝麻糊,最後封住洞口,一個可愛的小湯圓就做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的做起來,彷彿在做一件莊重的事情。這個雖不及媽媽的好看,但比上一個已經好的很多了。一個、兩個……我做的越來越熟練,做的越來越好。從中,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流行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事物,從中思考,得到啓發。元宵煮好了,我立刻去夾那個最大的,因爲那是我包的。放到嘴裏,輕輕咬一口,一股甜絲絲的味道便用上心頭……

直到現在,回想起來,嘴角似乎還有那股甜絲絲的味道……

標籤: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