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清明作文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清明作文九篇

清明作文 篇1

歲歲清明,眷眷感念。又一年風和日麗,又逢清明這個令人感傷的時節。想起了黃庭堅的《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又想起這周的綿山踏青,陽光明媚,暖風融融,邁着輕快的步子,我們一行來到綿山。

遠遠地便望到了開得正豔的桃花林,路上游客很多,來到刻着“道若天台”“風義輝映昭清明,香火隆顯動春秋。“坐在那休息,看着綿延的臺階,想起了這裏曾經的主人——介子推。

清明節源於寒食節,據《左傳》記載,是爲了紀念春秋時代的高尚之士介子推。介子推是晉國公子重耳的忠實隨從,在重耳被迫流亡的十九年裏,一直跟隨在重耳身邊,幫助重耳渡過重重危機;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國君並大封功臣,但晉文公卻一時忘記了不肯言祿不願自我表功的介子推。

沒有得到任何封賞的子推回到家中,對母親講述了當下的遭遇,並決定偕母親一道隱居過隱士的生活,母親同意了子推的選擇,於是子推就背起母親到綿山隱居。後來晉文公想起了子推,派人到綿山呼喊尋找,子推堅不肯出,晉文公求其心切,於是焚山以求之,子推竟抱木而死。

爲了紀念子推,文公“綿上”之地封作子推的“祿田”,綿山因此又被稱作介山。晉文公要以此記住自己的過錯,也以此表彰子推的高尚品格“以志吾過,且旌善人”,並下令國人於子推燒死日禁火、冷食。於是寒食清明這個敦促春耕、迎接春天的節氣節日演變爲紀念先烈、紀念祖先的節日。寒食清明文化內涵有了更爲強烈的人文精神色彩。子推故事的加入,對中華民族忠貞、愛國、寬容、奉獻、不計回報、隱忍、感恩、有恩必報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催化的作用。

清明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天氣陰沉沉的,我們全家去給太公太婆上墳。太公太婆葬在蕭山長河山二村的毛竹山上,那裏不是公墓。車大約開了一小時,我們就到了山腳下。

我擡頭往上望,毛竹不僅多而且高,似乎在互相比賽誰長得高,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的墳墓。因爲昨天下過雨,上山的黃泥路變得很滑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滾下去。我害怕起來,緊緊拽住爸爸的手,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山頂,太公太婆的墳墓出現在眼前。外婆先拿出好酒好菜祭奠太公太婆,再點上蠟燭,我們依次上香。

山上挖筍的人很多,墳上的好幾棵毛竹也被挖走了,所以好些地方的土沒了,露出光禿禿的石頭。外公和兩個挖筍的人一起給這些地方添上了一大把一大把的黃土,那是對死去的人的一種懷念嗎?太公太婆,我雖然沒見過你們,但我好希望你們在另外一個世界開開心心地生活!

我忍不住拉着爸爸去挖筍,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棵筍芽兒,又不敢挖了,爸爸出馬,三五下搞定,我抱着一根細細長長的竹筍,歡天喜地的,剛纔心裏涌起的傷心,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來上墳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老天爺似乎也變得傷感了,突然下起雨來,我們趕緊下山,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呀!

清明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三月春風中走來。春天,草地上的青草如茵,嫩得彷彿一按就會流出水珠;小河裏的流水嘩嘩,清得可以看清楚水中自在的小魚。

清明節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製作清明果了,我們一家人去阿婆家做起了這種果子。

是一個清晨,我隨着阿婆去採摘使清明果皮變綠的艾草,太陽公公用它那溫柔的光把艾草喚醒,它們立直了腰板,一株株嫩綠的艾草頭頂上開了幾朵淺黃的小花,如同帶了黃帽子的婦人,我們小心翼翼地將艾草折入籃中,一篷篷,一簇簇的艾草堆滿了籃子。阿公中河邊洗着從前一天摘下的葉子,是在蒸清明果時要用的。

許多阿姨、阿婆將艾草洗淨並切細,綠色的汁液從艾中溢了出來,一陣陣清香斥滿了整個屋子。將艾草蒸熟之後,過濾了大部分的汁水,便與米粉(大米和糯米一起磨成的粉)混合,一團團綠油油的麪糰伴着清香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一個力氣很大的阿婆把麪糰打成了一片薄薄的餅,我、爸爸和一些阿姨用碗把餅割出一個又一個的小圓餅,再送給阿婆和媽媽包上餡。我十分好奇,便這邊跑又那邊跑,給自己做了兩個與衆不同的清明果,一個放了豆沙餡,另一個放了春筍豆腐餡。用已經準備好的葉子平鋪蒸籠底部,晾乾,我便把清明果一個一個排列起來,可是我們並沒有做好,原來還要將做好的清明果壓入摸子中。

看,拿出來的清明果的一面上有了漂亮的花紋,把沒有印花紋的一面放在葉上,上鍋蓋。

耐心等待了許久,蒸好的清明果碧綠碧綠,又有艾的清香,小小的清明果透着股股清香,看上去更像是一件精美的玉器,吃着嘴裏更是清香滑糯,十分有嚼勁。

溫暖的春風吹開了大地,艾香包圍我們。清明果這種傳統的小吃已伴我們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它象徵着清香美好,在這傳統節日裏體會了不一樣的味道,像艾的味道。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唐。杜牧

自有了杜牧的這首清明七絕詩,於是清明節從此少不了淒冷的春雨綿綿的春雨。這千百年來的霏霏淫雨,淋溼了唐的豪情萬千,淋溼了宋的婉約無限,淋溼了元的.強悍霸道,淋溼了清的奢華無邊,淋溼了現代的風雲變幻和滄桑鉅變。這霏霏淫雨,淋溼了千百年的金戈鐵馬、鼓角爭鳴、刀光劍影;也淋溼了他鄉與故園之間的千里關山路。我這個遠走他鄉的孩子,也在遙遠的地方,也在每個雨紛紛的清明時節,總是感傷。這個北方的城市,清明也許不曾有雨,但是隻要是清明這個字眼出現,總不免倍加的思念故人,思念母親。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十個年頭了,這十年的清明,我從不曾能回去一趟,去母親的墳頭添一捧黃土,燒一刀黃紙,上一柱香,磕幾個頭。總是在清明時節看着路上行色匆匆趕着去上墳的人們,獨自感傷。也不知道母親在天國是否安詳?也不知道母親在天國是否知道,兒子這雖然沒有趕到跟前,其實兒子的心總是在強烈的思念母親?吳頭楚尾的那方家鄉那片土地,清明節總飄下的清明雨,是我思念的眼淚,那掠過帶有寒意的春風,輕聲嗚咽,一如我思念母親輕聲無言的嘆息。我想,冷冷的清明雨肯定又溼了彎曲的山路,溼了墳前的樹十年的時間裏,思念母親是深深地悲慟,是無限的傷感,是不能放卻的情感。心底深處在某個地方已經結成了老繭!總在這個思念故人的節氣裏,沉醉於對母親的無盡思念。這種傷痛和遺憾,總不能彌補,總不能自拔。

當接到老家電話之時,其實在我意料之中。千里歸家路,我們開車一路狂奔,火熱的七月,瀰漫着燥熱的空氣。天黑之時,踏進家門,家裏親友都在,堂屋裏放着一口尚未油漆的白色的棺木,那麼刺眼和震撼。我撲到在母親的牀前,長跪不起,母親已經深度昏迷,緊閉雙眼,無法看見我這個淚雨滂沱的兒子了。整整一夜時間,我沒有閤眼,忍住抽泣,對着母親輕輕的呼喚,我看見母親眼角流下的眼淚,卻始終不能看我一眼,母親真的太累了真的太苦了,這麼多的苦難折磨的她連睜眼看我的力氣也沒有了。這個景象永遠刻在我心深處,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是痛的鑽心。在我回家的第二天早上,母親在我們的哭泣聲中平靜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爲之辛苦奉獻一生的家。我想,即使是母親沒有力氣能看我最後一眼,但她一定知道我在身邊,因爲她聽到了我整夜的呼喚。我在老家整整半個月,在鄉親們的安排下,進行一項又一項的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身後事。麻木的我竟然沒有流淚,茶飯不思,夜不想寐,就像一個木偶一樣,在那段時間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悲痛,或許是過度悲痛,心如死。半個月下來,誰見了我都說瘦了幹了疲了,是啊,瘦了十幾斤,只睡了三五個覺。返回這裏,我一個人,工作之餘,其他時間總是沉浸在無盡的思念之中,沉浸在遺憾之中。因爲工作的原因,我遠離家鄉遠離母親,在母親害病的這幾年我極少能在牀前照顧一二,卻總是讓母親爲我擔心!母親總怕因她縛住了我的腳和手!這成了我永久的遺憾!如果能夠重來,我願意拋棄所謂人生理想所謂好男兒志在四方,終日伺奉在母親的身旁。每當看到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總感受他們母親的殷殷關切,他們卻不耐煩不珍惜,我不免時有氣憤和心傷。

如今又到清明時節,思念的情懷被這心裏的清明雨洗滌,更加的清晰和濃烈。雖然這清明時節,兒子不能趕到跟前爲墳頭插上幾株鮮花,添上黃土,但我想母親一定能感受到我這份深深地懷念,這份深深地懷念也一定會化作家鄉的春雨,落在母親的墳前墳後,溼潤每一片土地。母親在天國也一定知道這是遠方兒子因深深地思念拋下的點點清淚。

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在清明節這天,古人用這首詩來寄託這一份衰思。

往年清明,媽媽總會帶我來到外公墓前,總會點燃蠟燭、香,燒錢紙,鳳起爆竹來祭奠。“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燒出來的灰燼紙絮漫天飛舞首,像一隻只黑色的蝴蝶

今年清明,又來到這座熟悉的山前,上山的小徑上,百草叢生,小鳥歡快的唱着歌,好像在唱給他們的爺爺奶奶聽吧。

外公的墓前,那棵高大挺秀的松樹屹立在墓前,好像在給外公當衛士,媽媽和我掃去墓地裏的葉子;帶着我對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着拜着,媽媽的眼眶紅了,淚水順着他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裏也酸酸的。我根本沒見過外公。媽媽告訴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都是外公取的,可我的名字不是外公。

下山路上,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爲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後人會更幸福的生活,讓先祖們含笑九泉。

清明作文 篇6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給爺爺上墳。走在路上,我看到許多人,他們也都去上墳。忽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背了起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回到家,我看到奶奶折了許多金色的東西,很好奇,便問:“奶奶,這是什麼呀?”“是金元寶,銀元寶,給你爺爺燒的錢。”我很奇怪,明明是紙,怎麼說是錢?

該上墳了。我和爸爸一起去給爺爺上墳。爸爸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然後把“金元寶”“銀元寶”倒在圓圈裏,用打火機點燃了它們。火快熄滅得時候,爸爸拿起帶的一瓶水倒在了火上。我想:可能是爲了避免失火才這樣做的吧。我拿起鮮花放到爺爺墳前,爸爸讓我磕了一個頭,祭拜便結束了。

回到家,我問爸爸:“爲什麼在清明這天要去上墳?”“因爲我們很想念我們的親人,祭拜是一種表達思念親人的方式。”“就像我們昨天在網上祭拜烈士一樣,我們很感激他們給了我們幸福的今天,我們也很懷念他們。”

爸爸說:“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翻了翻資料明白了: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做了國王,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着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來。誰知把介子推母親燒死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節與清明合二爲一。

我還奇怪呢,爲什麼老師讓我們背《寒食》這首詩,原來清明和寒食是一個節日。

儘管這個節日沒有紛紛的雨飄落,但我可以感覺到家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好好學習。

清明作文 篇7

柳絮紛飛,又一季,清明無雨。

——題記

清明接到了,如此的清新素雅,有如此的莊重。記憶中的清明,總和那雨有聯繫,而今年的她,卻沒有蕭蕭落淚,反倒落得一生輕盈。

我不解,問奶奶:“是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根本不存在呢?”奶奶說:“孩子呀,這雨呀,不應定可觸可及,要用心去找啊!”似懂非懂,踏着清明之際,我去那世間,尋雨的足跡!

清明的早晨,落着濛濛的霧,家家戶戶都忙着燒香祭祖,氣氛也不禁被烘托得如此悲傷。我走在彎彎曲曲的田埂上,身邊有不少的祭墳的人,看着便想起自己逝去的長輩,想着人生命的河流,總會乾涸枯竭,心中驀的一緊。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位老婆婆跪在墳前,哭得那麼傷心,在清明之際,肆無忌憚的將自己對親人的思與念全部訴出,一發不可收拾。

看着看着,我頓悟了些什麼,那老婆婆的淚,是否就是那清明的雨。是吧,那雨颯颯落下,化成滿地無盡的回憶。原來清明的雨是傷感的,夾雜在對逝去的親人的回憶裏。

原來清明並非無雨,只是那雨,化作了人世間種種牽絆,感動無限!

抱着失落的心情繼續走,忽然聽得那歡樂之聲,循聲望去,是幾個老農,握着鐮刀割着那柳條,上面可都是新出的芽,碧油油的,我不解,走上前去問問:“爺爺,你們這是在幹嘛呀?”老農回答道:“孩子啊,我們在擄柳葉,回家做柳餅。”雖不知柳餅是什麼,但眼前的景象和剛纔的,完全不同。沒有了悲傷,沒有了淚水,取而代之的是歡樂和汗水。在這個氣氛凝重的季節裏,原來來又活潑歡樂的一面,悲傷之後的她,也找到了自己放鬆的渠道,這時的清明節,格外的秀麗。

老農拿給我幾條柳枝,我近些看他,一臉的樸素,滿臉的汗珠沿着臉頰向下流,我的心盈潤了。在她的臉上,我看到清明節雨的蹤跡,原來那清明的雨啊,不知何時有化作辛勤的汗水,鐫刻在了老農的臉上。我道了聲謝謝,走回了家!

吃着柳餅,我倚在門上,看那陰沉沉的卻怎麼也無雨的天空,似一位欲哭無淚的少女,令人心痛!

原來清明並非無雨,只是那雨甚是微妙,藏在人世間;又十分多變,詮釋着喜怒哀樂。我坐到書桌前,聽着許嵩的《清明雨上》,用筆描繪出清明的一姿一態:

“翹首相望,又是清明無雨;

側耳輕聽,又是清明雨上!

清明作文 篇8

天空灰得像哭過似的,遠方開始出現陰霾,我靜靜的望着天空,試着尋找往日熟悉的身影,腦海中又浮現那曾經的一幕幕……

記憶中,你的身子骨十分硬朗,傍晚你總是喜歡騎着自行車,戴着我去尋找夕陽,你總是喜騎着騎着就放在雙手,你我一起尖叫,一起歡呼,那時的你就像小孩一樣天真。

記憶中,你總是喜歡坐在那個朝陽的房間,讓溫暖和煦的陽光灑在你的身上,這時,你總是喜歡拿起毛筆,沾上濃墨,然後在潔白無暇的紙上揮灑,書寫着你的豪邁。你曾經講過,等我長大後教我寫書法,可是,你都食言了,等我來到那個房間,已是人去樓空,只剩下往日熟悉墨香。

記憶中,你總是喜歡讓奶奶給我做好吃的,你總是喜歡說:“我可不能讓小丫頭餓着!”每次,父母教訓我時,你也總是寵弱着我,護着我,責怪父母的嚴厲。

記憶中,我似乎逐漸與你疏遠,六年紀的學業,也應該比較承重吧!我總是敷衍着你的電話,我要忙學習,但是你卻是每天依舊打電話過來,叫我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我也想抽空去看你,但是沒完沒了的補習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次都會在繁忙中忘記答應過你的話,但是你都不怪我,你總是安慰我:“沒關係,只要心裏惦記着我就行了!”我不知道,電話那頭的你已經逐漸衰老,頭髮也變得蒼白,腰也彎了,也騎不動自行車了,連走路也要人扶着,但我卻渾然不知。日子一天天過去,只到有一天,我聽你的噩耗,我驚呆了,我慌張的跑過去,可面對我的,只有你冰冷的身體,我在空曠的房間中呼喊着你,但聽到的只有我的迴音,我不願意面對現實。

父母安慰我,他們說爺爺只是醒着了,但我何嘗不知道,那是騙三歲小孩子的,我都這麼大了,我知道,我又少了一個疼愛我的人,我知道,爺爺永遠的離開我了!我的雙眼模糊了,過了這麼久,我還是忘不了爺爺,我依然愛着我親愛的爺爺。

今年又到清明節了,但是我不能回家去,我雙眼迷離的望着遠方,我真的好想對爺爺說一句:“爺爺,今年我不能看你,你會怪我嗎?”

清明作文 篇9

親愛的外婆:您在那邊過得好嗎?我想,您一定很寂寞吧?您還記得我嗎?我是您那個胖嘟嘟的外孫女啊!記得您在20xx年的時候離開了我,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死什麼是活,但我卻從那一刻起再也得不到你的愛撫了,再也見不到你那和藹的笑容了……每每在相冊中看到你抱着我,親着我的場面,我都會向媽媽問您的事。

親愛的外婆,看,今天是清明節,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氣氛顯得十分凝重,連上天都難受地落下了眼淚,我和爸爸媽媽又來看您了。

親愛的外婆,你聞到一股股清香了嗎。對了,這就是有着淡淡香味的青團。媽媽說您在世時每當過清明您都會做這個給我們吃,您還記得嗎?

外婆,您知道嗎?您給予了我許許多多的愛,我卻一點愛都沒給您,您的愛是世間最溫暖的。您走後,我的心好像變了,變得軟弱膽小怕事了。在玩捉人遊戲時,我總是第一個被捉住的那個人,其他孩子奚落嘲笑我,因爲這樣,我變得越來越沉默。外婆,我該怎麼辦?我該怎樣才能變得堅強?

親愛的外婆,我好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