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合集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合集十篇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1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百花齊放。又是一個踏青的好季節。

在清明節放假的日子中的一天,天氣晴朗,我和媽媽一起去院子後面的田野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着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在牆腳下安家立業了。用它那嫩綠嫩綠的顏色,毫無保留地裝飾着美麗的春天。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裏,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翠綠,麥苗精神抖擻的站立着,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麥苗上滾來滾去……

再往前是一片碧綠的草地,我情不自禁的歡快的跑在上面,張開雙臂盡情地擁抱着大自然。後來,我有點累了,於是索性躺下來,這時,陽光如同媽媽溫暖的雙手溫柔地撫摸着我,藍天安詳極了,偶爾有幾隻從南方回來的燕子飛過。天空有幾縷薄薄的白雲,就好像姑娘那害羞的面紗。我輕輕地閉上眼睛,任憑和煦的清風從耳旁徐徐吹過。額頭上的一縷黑髮在輕輕飄動,十分愜意。到回家的時間了,我又和媽媽拔了一些野菜,就這樣帶着難得的好心情回家享用那既有營養又豐盛的午餐去了。

這次踏青使我又一次瞭解了大自然溫情和柔美的一面,收穫好大喔!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姥爺家。姥爺的家在農村。我們騎着電動車。一路上到處充滿了春的氣息,和煦的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際,風一吹好像在對我們點頭招手。金燦燦的油菜花隨風飄舞。

地裏的小草也從地底下探出了小腦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經來到了。我們到了姥爺家,附近鄰居家的菜園裏,種着綠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園裏還長着兩棵大桃樹,粉紅的桃花開滿了枝頭,看上去就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

勤勞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採蜜。田埂上開着一朵一朵的小黃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問好,多美的田園風光啊!我最喜歡去姥爺家村頭的小河邊玩。吃完午飯,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塊兒去河邊玩,河邊的樹木都換上了新裝,看那高大的楊樹嫩綠的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泛着綠光。榆樹上結滿了一串串的榆錢,令人垂涎欲滴。河邊的柳樹抽出了新枝,綠色的枝條隨風擺動,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小姑娘在水邊梳洗它的長髮。

小河裏有一羣小蝌蚪在歡快的游來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羣會游泳的“逗號”。河中的蘆葦也呈現出了嫩綠色。幾隻鴨子在河面上遊玩兒,還不時的潛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魚吃。我看着這美麗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學過的一首詩,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歡着生機勃勃的春天。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3

清明節到了,清明踏青是一個好時節,伴着徐徐的春分,感受着春天的氣息,在這和煦的陽光下,難免會想起清明節的一個重要習俗——踏青。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自駕去了馬蓮臺。從山腳望去,馬蓮臺猶如沒有山頂的巍峨大山,我們瞬間內心充滿了壓力。但爬到山頂才知道,它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高,向下望去,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車來車往。上山時,特地趕來踏青的人們多的不計其數,多半是中年人,他們好像是經常出來爬山的人,走的速度非常快,我們不一會兒就被落在了隊伍後面。我們拍個照留念的時間,他們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我與爸爸媽媽只好獨自向前方邁進,好不容易抵達目的`地——山頂,我興奮的不得了。接着,我便被一種很漂亮的小花吸引了,我以“火箭”的速度向它奔去,追被摘一朵送給美麗的媽媽。而這時,卻被一位老奶奶叫住了。老奶奶告訴我:那種花叫做“狼毒”,毒性大的很,不可以碰,碰了極有可能中毒。嚇得我不得了,急忙跑回媽媽的身邊,在老爸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嶙峋排列的石海;陡峭的山石……下山的途中,我猶如一輛剎車失靈的小汽車,不顧一切的向前衝,怎麼停都停不下來,但我依然不忘記兩邊的風景——兩邊到處都是小樹,小樹上有着剛剛冒出的嫩芽,小樹的那面是一座接一座的“山疙瘩”,“山疙瘩”上長滿了剛剛破土而出的小草,眨着眼睛隨風搖着……一眨眼,已經到了山下。向上望去,馬蓮臺依然猶如永遠沒有山頂的巍峨大山。

在這清明時節踏青裏,讓我感受到了馬蓮臺濃郁的春光,體驗到了踏青的樂趣,欣賞到了美妙的春色。我願年年都能踏上馬蓮臺的山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真實的大自然。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4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從我有記憶起,就覺得清明與其他節日的不同,至今還充滿迷惑。

記得去年的一個星期一的早上,正值清明節,媽媽又帶着來到太爺的墳前,開始,媽媽把火紙拿出來,點燃了放在太爺的墳前。然後,給我了兩三支香和一對蠟點燃了,我又像以前一樣,深深的鞠了三個弓,再跪着磕了兩個響頭,雙手合在胸前心裏默默的念着:太爺保佑我學習進步,全家幸福平安。做完這些,媽媽又叫我去拿來掃帚,我拿了兩把,媽媽便問我:“你拿兩把幹什麼呀?”我說:“今年我也要給太爺掃墓。”媽媽笑了,又說:“孩子長大了。”說完,我們便掃墓了,我輕輕的掃着掃着,掃去了黃樹葉和剛纔的火的灰。

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呢?爲什麼要燒紙化錢,這不是迷信嗎?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從他她的講解中,我才明白:這是爲了紀念於兩千多年前的既忠又孝的介子推,清明節發展到現在主要是透過這一儀式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以此傳承中華民族孝的美德。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花市何處有?的士直駛望海村。”星期五,我與爸爸到江北觀音橋的望海花市去開了一番眼界。

剛進花市,一股淡淡的花香味迎面撲來。接着聽見了鳥叫聲和人們販賣物品的吵鬧聲。我想:“花市人真多,可真是熱鬧啊!”我隨着爸爸走了進去,那鮮豔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雙眼,使我的眼睛迷濛了,這一叢,那一簇,讓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我和爸爸一邊挪着小小的步子,一邊觀賞一些奇花異草。有綠葉鑲嵌着像貓眯眼睛的斑紋,葉底是紫色的,叫“鑽石貓眼”;有像獅子頭的“三色堇”;還有能捕捉蟲子的“豬籠草”……我在花店裏看見了許多鮮花的種子,我很感興趣,併購買了既害羞又含蓄的含羞草和碧綠的寶葫蘆花種。

走過花店,我和爸爸又進入了觀賞魚市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畫卷。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兒輕巧地穿過顏色各異、形態不一的珊瑚,那珊瑚似乎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小魚跳起了“搖擺舞”,我在魚缸前看得津津有味。我還發現了一些不曾見過的小魚。有身體很長愛左右搖擺的龍魚;有尾巴像剪刀身體漆黑的象鼻魚;有全身血紅,猶如一簇火苗的血鸚鵡……

“嘰嘰喳喳”這叫聲連續不斷,原來是一家鳥店發出的聲音,我走進去瞧了瞧。有活潑的小麻雀;惹人喜愛的八哥;全身白如雪,猶如一團棉花的鸚鵡……

清明節逛花市的人可真多啊!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來購買美麗的鮮花,去祭奠先逝的親人,以對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掛念。我爲這文明、古樸的民風而感到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國人要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清明時節――家祭無忘思乃翁。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6

喜歡吹風,所以也喜歡天的那分高遠;喜歡望天,所以也喜歡雲的那分純潔;喜歡看雲,所以也喜歡心的寧靜,喜歡攜手沐着春風,望着藍藍的天和淺淺的雲,和着剛剛到來的幾分春意的遊蕩。

清明節學校放假,終於可以出去踏青,爲了夢想的踏青,我們總是忙碌着準備空出那隻忙碌的手,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越來越忙碌。不停地努力着……只爲攜手,攜着你的手。踏青,踏青,我們一直奔走在流年裏,追隨在夢想的途中。彼此互相祝福與安慰,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容,攜手,攜手去踏青。

曾幾何時,我們攜手走在踏青的路上。我們歡叫着,跳着,採着野花,戴着草帽,夢想要在那一片金黃的油菜花上飛翔……我們迎着柔軟的風,撫着隨風飄動的小草,觸摸着溫暖的小溪,親吻着風中剛剛灑落的花瓣,感受彼此互相溫暖的心。

踏青,現在,夢想一次踏青。也許,在攜手的那一剎那,我們能找回兒時留下的痕跡,但此時的我們,早已不再幻想黃金的南瓜馬車,不再期待美麗的水晶鞋能綻放絢麗的琉璃花朵。現在的你,一定會拉着我飛奔在我們曾經嬉鬧過的路上,和着溫柔的春風一起吟誦“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在踏青的路上,我們丟失了兒時的夢想,卻拾起了青春的理想。春風依舊在吹,我們卻早已失去了童稚的容顏。

我夢想一次踏青,一次完美的踏青。在踏青的路上,我們不會揹着沉重的作業,不會聽到急促的鈴聲……我們會像從前那樣歡呼雀躍着翻騰的青青的田梗上。

讓我們攜手去踏青吧……我們一直期待的踏青,記憶深處的踏青,永遠的踏青。

踏青,踏青,攜手去踏青……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7

清明節好不容易放假了,我可不想把三天時間都荒廢在家裏寫作業上,那樣放假還有什麼意義!清明節是登高望遠的好時期,藉此時機可以去多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當天意還有些朦朧;當微風輕佛竹葉;當大多數人都在熟睡時,我們出發了。當我還恍恍惚惚時,我們就到了。

“水長城”三個大字映入眼簾,是長城在水裏,還是長城裏有水?我滿臉疑惑,一進去才知道是水四周一圈都是長城。雖然寒風刺骨,但是景色宜人。

我們也不趕時間,走一走,累了就停一停,有好看的景就拍拍照,瞭解一下水長城的歷史。板栗園是明代守衛水長城的士兵種下的,有100多棵樹,有5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一棵慄樹王已經存活788年了。那棵慄樹王現在還活着呢,但被劈成兩半,它還堅強的活着,生命力真的很頑強啊!

我們走了盤山棧道,那棧道也不知道有多久沒修了,走的時候都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我提心吊膽的,每一步走得都小心翼翼的,也不敢往下看生怕掉下去。棧道底下都是懸崖,稍不留神掉下去就要粉身碎骨。棧橋上的木板也有些鬆動,站在上面都嚇人。

走過了驚悚的盤山棧道,我們來到了黑龍潭——泉水的發源地。那裏泉水清澈見底、非常乾淨,接泉水喝一喝有種沁人心脾的感覺。那泉水你怎麼也想不到,是從石頭縫裏冒出來的,真是萬千世界無奇不有啊!這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要一有時間就宅在家裏寫作業,本來一天就能完成的事非要拖三天才做完。多去感受大自然,它也能給你帶來無盡的快樂。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綿綿的細雨,有如一張網,限制了這座城市,更限制了每一個人。難怪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真是所言不假啊!

清晨,媽媽七早八早就把我叫醒,問我:“要不要去虎頭山踏青?”我一骨碌從被窩起來,一切就緒後,在爸爸的振臂高呼之下,一家人便浩浩蕩蕩的出門去了。一路上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魚貫前行,如長列火車一般勇敢的邁向前方。爸爸告訴我,由於墓園多位於郊區,且清明節正處於暮春之際,全家大小掃墓後,往往一同出遊,享受美麗的風景,共享天倫之樂,因此,“踏青”便成爲清明節的重要活動。

抵達虎頭山,正下着濛濛細雨,到處瀰漫着霧氣,空氣清晰,眺望遠方,山巒邊雲霧繚繞,自己彷彿置身神仙世界,世外桃源一般,身子也飄飄欲仙,非常舒適。一陣新雨後,葉子顯得更加翠綠,枝頭上、樹梢間,鳥兒也正在引吭高歌,悅耳動聽的鳥啼在耳畔迴蕩,它們在樹梢間顧盼自雄,有如高貴的國王,正在接受羣衆的歡呼!

我們一蹦一跳的走在迂迴的山路,遠遠的,山中仍就傳來一陣陣笑聲,清明節──一個令人感傷的日子,卻也可以存着笑容與貼心。相傳劉邦凱旋歸國時,家鄉因長期爭戰,使墓碑東倒四歪,無法辨認雙親的墳墓,於是他便將手中的紙往空中拋,一看之下,紙張停在一座墳上,任憑強風也吹不動,劉邦很高興,果然是雙親的墳墓,於是便在每年的那天祭拜那座墳,這便是清明節的由來。

雖然我們家不用掃墓,但今天我也度過有意義的一天。清明節有如一位含羞帶怯的少女,心中卻懷着熱情與貼心,她的回眸一笑,總讓我深深着迷。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9

掬一泓清泉,清醒神經,融化心靈,準備旅行;摘一片雲彩,抹亮心靈,裝點心靈,開始旅行;撿一片紅葉,快樂心情,燃燒心靈,享受旅行。

一題記抹去冬季的滄桑,換來春季的開放。

像白色的天使,揮揮翅膀,抖落點點塵埃,這就是春天的足跡。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放眼望去,晴空萬里。

這無疑是一個踏青的最佳時間,就此,開始幻想準備的旅行。

叫上幾個‘死黨’收拾好東西,開始呼吸郊外新鮮的空氣,幻想着旅行,像旋轉木馬一樣美好。

終於我們向黃山湖出發了。

心裏迫不及待的心情此時無法再用文字來表達。

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色像仙境,擁有着磁鐵般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們。

沒有一個詞能夠來表達它的美。

黃山湖的湖水碧波盪漾,微風輕輕掠過湖面,泛起了圈圈漣漪。

岸邊的草地上,那一顆顆的小草都探出了稚嫩的腦袋,與微風歡快的跳着舞,扭動着婀娜的身軀。

這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誰有能比我們的笑聲更響亮?誰有我們的笑容更美麗?天空漸漸拉上了黑色的幕布,隨着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剛纔還是晴空萬里的早晨,轉眼間已成了絢麗的黃昏。

我們也隨着朝落的夕陽回到家中。

雖然今天的遊玩已告了一段落,但是,黃山湖中還殘留着我們的笑聲,還遺留着我們的笑容,還保留着一行深深的足跡。

享受着短暫的旅行,保留着踏青的足跡,沖淡時間的枷鎖,留下美好的心好的心情,時光搖盪在黃湖河畔,遊弋在清澈柔波的踏青足跡中,留下深深的足跡,保留在心中。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 篇10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連綿的細雨,有如一張網,約束了這座城市,更約束了每一個人。難怪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繁,路上行人慾斷魂”。真是所言不假啊!

清晨,媽媽七早八早就把我叫醒,問我:“要不要去虎頭山郊遊?”我一骨碌從被窩起來,全部安排妥當後,在爸爸的振臂高呼之下,一家人便聲勢赫赫的出門去了。一路上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魚貫前行,如長列火車一般英勇的邁向前方。爸爸告訴我,因爲墓園多坐落市郊,且清明節正處於暮春之際,全家鉅細上墳後,往往一起出遊,享用美麗的景色,同享天倫之樂,因而,“郊遊”便成爲清明節的重要活動。

抵達虎頭山,正下着濛濛細雨,處處瀰漫着霧氣,空氣明晰,瞭望遠方,山巒邊雲霧旋繞,自己彷彿置身神仙國際,世外桃源一般,身子也飄飄欲仙,十分舒適。一陣新雨後,葉子顯得愈加碧綠,枝頭上、樹梢間,鳥兒也正在引吭高歌,悅耳動聽的鳥啼在耳畔迴蕩,它們在樹梢間顧盼自雄,有如尊貴的國王,正在承受大衆的喝彩!

咱們一蹦一跳的走在迂迴的山路,遠遠的,山中仍就傳來一陣陣笑聲,清明節──一個令人感傷的日子,卻也能夠存着笑臉與交心。相傳劉邦凱旋歸國時,家園因長時間爭戰,使石碑東倒四歪,無法辨認雙親的墳墓,所以他便將手中的紙往空中拋,一看之下,紙張停在一座墳上,聽憑強風也吹不動,劉邦很快樂,果然是雙親的墳墓,所以便在每年的那天祭拜那座墳,這便是清明節的由來。

儘管咱們家不必上墳,但今日我也度過有意義的一天。清明節有如一位含羞帶怯的少女,心中卻懷着熱心與交心,她的回眸一笑,總讓我深深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