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精選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精選10篇)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1

清明時節人們的心中充滿着愁緒,愁緒是對那些已故亡靈的哀傷,我坐在窗邊,閉上眼睛,感受着清明的韻味,清明的文化,視線變得模糊了。

在清明節裏我感傷古人的忠義。千百年來,清明節一直是人們對已故親友的追憶,對已過的愛的緬懷。當大家在墓前拜祭祖先時,除了哀傷思念之外,我想大家更要着眼現在,孝敬大家的父母、長輩。“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精髓所在。長輩用愛與光陰呵護大家成長,他們無私付出,無怨無悔,而大家又何曾回報親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把這種遺憾留在清明節之季,要用大家的實際行動去慰籍父母、長輩們的操勞,要讓大孝之花開滿神州大地,讓傳統文化在炎黃子孫心底根植。

近幾年,頻繁的自然災害:如四川汶川地震、甘肅泥石流、日本海嘯地震……數以萬計的生命,頃刻間化爲無有。面對如此災難,大家悲痛,大家哀傷,大家祈祝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有些東西可以重來,而生命真的是不能重來。大家活着的人要更加熱愛自己的生命,善度此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是可貴的,它也是脆弱的,大家一定要善待生命。

清明時節,大家寄託哀思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這是清明祭拜重要的精神所在。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2

四月,東風徐拂,溫柔的、輕輕的撫摸大地,花兒甦醒了,大地露出美麗的臉龐;鳥兒飛上枝頭“吱吱喳喳”的鳴唱,歡迎着春天,燕子又回來屋檐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使我想起,四月五日——清明節。

每到清明節,祭祖掃墓的人潮總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到了目的地,只見雜草叢生,大人小孩們分工合作,拿着鋤頭鐮刀,把祖墳上的雜草除得一乾二淨。大家擺上祭祖用的牲禮,雞、鴨、魚、豆乾、水果……等祭品,家中的長輩發給每個人三柱清香,我屏氣凝神的祝禱,看着香菸嫋嫋緩緩升上雲霄,不知道在天之靈的祖先,您看見了嗎?您聽見了嗎?

爸爸媽媽告訴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父母在世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否則等父母百年了就後悔莫及了!而祭祀祖先使大家懂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以前祖先蓽路藍縷的開墾,使得現在的大家得以豐衣足食,大家做子孫的千萬不要數典忘祖,更不可以辜負先人對子孫的期望和訓示。

每年的掃墓,使大家謹記慎終追遠的重要性,也感念祖先的先勞,知道大家要好好的努力向上,光宗耀祖,不要讓祖先在天之靈還替大家操心,這樣纔是真正的好子孫。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雖然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但也道盡每個人的心情與感觸。

記得每到清明節時,媽媽就會開始準備祭祖的東西,大家也要準備回老家去,因爲大家的祖先都在那裏。爺爺是前幾年才過世的,每次到了爺爺的墳墓前,就會想起小時候,爺爺常常會用三輪車帶大家出去玩,而我也常常摸着爺爺的頭,爺爺總是眉飛色舞的,大家都說只有我敢這麼做,真是難以置信,或許是還小,但也是爺爺疼大家,才讓我與爺爺這麼親近,想到這哩,心裏還有點難過。

到了目的地,大人們總是忙着除草、清理墓園,而大家小孩也幫不上忙,只能在旁邊等待,等到清完後,準備祭祖,小孩最愛的剝蛋,每個人手拿一顆蛋,蛋殼都要丟在墳墓上,而大家也會把那顆蛋吃完,這是掃墓時最愛做的一件事。

清明節也是要大家不能忘本,要記住祖先的種種祭祖儀式,讓子孫永遠懷念!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4

今年清明節並未像往年那樣,淅瀝小雨纏綿不絕,而是微風習習,晴朗溫暖,充滿了春天的味道。

早上6:30從家裏出發,本以爲走的夠早,卻沒想到,仍是被安排進了堵車的隊伍裏,我百無聊賴的望向車外,一排排車彷彿是被按下了停止鍵,絲毫不見動彈,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我決定下車看看。

下了車,我才發現那油菜花遠比我想象的開得繁盛。一朵朵,一株株,開得那麼熱情,笑得那樣活潑。那金黃的花瓣是幸福,是希望,是春風吹過,是萬物的喜悅,是暖陽灑下後萬物的芬芳。我望着油菜花停下了腳步,發起了呆,卻被不遠處的嬉笑聲拉了回來。遠處兩個小女孩正互相推打,嬉笑着,旁邊是一個年輕的阿姨,舉着手機一副要拍照的樣子,想必兩個小姑娘是在爭奪照片的C位吧。我眼中看到的,本是專屬於孩子的純真無邪、活潑爛漫,她們眼裏散發着的,是澄澈的充滿幸福的光芒。

幾經週轉,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個親戚家。親戚家門前也有油菜花,一簇簇的熱烈鮮豔。表哥帶着弟弟妹妹們在放風箏,我在一邊看着,那真是生活最美的模樣。

下午天氣依舊晴朗,媽媽決定和全家人一起爬山。山下的廣場開滿了櫻花,粉紅色的'溫柔的浪,像極了春天柔和的模樣。廣場上有人們在放風箏,風箏乘着風飛上了天,帶着孩子的期盼的眼神,帶着人們美好的期盼,飛上天空。

外婆看到美麗的櫻花,激動的像個小姑娘,執意拉着外公的手拍照,看着他們幸福的模樣,我彷彿看到了外婆的青春歲月,她的羞澀,她的青春,她的被柴米油鹽埋沒了的曾經。

清明,清明。心之清,心之明。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三字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瞭解清明節的又有幾個呢?那麼我就帶領大家認識清明節吧。

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兒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介子推走到僻靜的地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下。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從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候他流下了眼淚……19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繼位後,普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可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打抱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普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經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合談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的介子推已經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普文公見狀痛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了紀念介子推,普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在清明節時我們可以出門踏青。不說了我準備好了!一起走吧。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6

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在海南,在清明節前的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祭拜外公的一位好朋友——曾爺爺。我懷着一顆對曾爺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曾爺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開啟櫃子,一張黑白照片映入眼簾。照片上的曾爺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着曾爺爺的相片說:“曾爺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曾爺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曾爺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曾爺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

清明節除了祭拜親人,我們還去給烈士掃墓。那天,我和學校的一些少先隊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乘着車來到了紅毛的烈士陵園。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墓碑前,向英勇犧牲的先烈們敬獻了花,並深深地鞠了三個躬。之後,一位老爺爺還給我們講了先烈們的戰鬥故事,聽着聽着,我的眼角滾動着淚花,望着高大的墓碑,我心裏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這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們。青山蒼翠,英雄永存!我們懷着敬仰的心情離別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7

今年清明節的天氣依舊是陰沉沉的,不過,在衆人提着祭品去掃墓的時候,天空倒是沒有飄來紛紛雨絲。

每年的清明節,我家裏都格外的重視。在清明節的這一天,家裏所有的人都得到場,並且家鄉里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要在這一天中午之前,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好墓。

隨着清明節的到來,在前一天裏,在外地的家人們全都回了家來。所以,清明節一早,家裏的人就陸續的起牀,然後準備着要去上山掃墓了。我們掃墓必須準備酒肉,還有新鮮煮好的米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掃墓的紙錢,香燭,還有清明插花。

準備好了這些東西之後,我一家人就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墓了。由於,家裏祖先的墓地離家裏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我們的腳程也都加快了些。家裏每個人的手上都會拿着一些祭品,然後全程都較爲嚴肅的往先人的墓地而去。

當我們到達了第一處墓地的時候,掃墓的一些儀式以及流程也就開始了。我們會將墓地裏的一些雜草,以及灰塵掃去,然後擺上食物,點上蠟燭,燒上紙錢,以及點燃線香。一切都做足了之後,我們就該朝着先人的墓地拜上三拜了。在拜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裏祈禱,也求先人保佑。等到拜完,我們會等上一會,然後放鞭炮。鞭炮噼裏啪啦的響着,鞭炮聲一結束,我們也就該離開,然後前往下一處墓地了。

家裏人格外重視這個節日,也因此每年的清明節一到,家裏的氛圍也都變了。那是我們對逝去先人的懷念,以及尊重。

當我們從山上下來,回了家後,清明節的掃墓儀式也算徹底結束。一年一年的清明節,讓我們祭奠逝去先人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珍惜我們身邊的人。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8

綿綿的雨浸潤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霧搖曳着我的思念,淚眼矇矓,依稀望見黛山上燈火闌珊,心靈有些顫動。

——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個“斷”字,就引發人的無限遐想。

一曲黯然、悽婉的古箏,奏出了人們對親人魂牽夢繞的懷念。幽幽的琴聲,傳送着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清明時節,你舉一把傘,望着濛濛的雨絲,似乎又回到了那曾經充滿歡樂的山坡。滿山的小草是那麼的嫩綠,還有五顏六色的野花也依然繽紛……物是人非,親人已不在,可那連接想念的線又怎會斷?

你在坡前的亭子裏靜靜地坐下,雨中的風帶着寒意,可身體的冰冷怎抵得過心中的寒意?親人已離去,唯有用淚水連接起美好的記憶。清淚點點,你的淚隨雨水滑下。淚可以斷,而心中的愛卻永恆。

清明掃墓,是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紀念先祖的習俗。一座座墳前,一束束鮮花,寄託着對親人的無限哀思。但我想,這哀思不僅僅在於用自己真誠的心去觸摸先祖們的墓碑,也不只在於去懷想前輩們的豐功偉績,而在於連接住那一根似乎逐漸斷裂的緬懷的線。

“嘩嘩譁……”,雨似乎越下越大,你疾步向前走。朦朧中眼前出現了一塊路牌,你定睛一看,路牌上赫然屹立着三個殘缺的大字:“杏花村”。仔細一想,好像在哪見過,是緬懷先祖的必經之路,還是那想念之線的斷裂處?頓時,你心中又是一陣迷茫。

雨停了,雨水順着傘沿滑落,那麼晶瑩。

突然,四周似乎聚集了形態各異的魂魄,一些在自誇,一些在嘆息,一些在沉默。

但我確切地知道他們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希望不要斷開那濃濃的相思線。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9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溫上升,中國南部霧氣少,北部風沙消失,空氣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天文時間: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踏着春天的節奏,4月5日中國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爲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在現實社會中有着巨大影響力的民俗節日,“清明節”的得名蘊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碼”。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源於“清明風”。春秋時《國語》中記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漢朝劉安所作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的記載。

古人將一年中的“八風”都起了名字: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閶閭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融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

“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是冬至後吹過45天條風和45天景風以後吹來的溫暖清新的風。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正是種植莊稼的大好時節,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所喜歡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清明時節正是冷暖空氣衝突激烈的時候,勢力減弱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溼空氣常常在長江一帶交鋒,致使江南地區常常“乍暖還寒晴復雨”。“清明雨”對植物生長尤爲重要,農諺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之說。

清明節隨想主題小學生優秀作文10

每年4月5日前後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也叫做踏青節,因爲那時是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人們常常出去踏青,有去爬山的,有去賞花的,他們看到了粉紅的桃花,白玉似的梨花和盛開的喇叭花……一到假期,人們都歡天喜地地到外面玩,呼吸新鮮的空氣。

清明節那天,人們大部分都去掃墓,紀念死去的親人,還有一些人折斷幾根柳條,插在門前,留辟邪,還有人去春遊,我看見了茁壯成長的小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不計其數,弄得那麼耀眼,真討人喜愛,互助友愛粉紅色的桃花,遠遠望去,似乎已經成了紅雲。雪白的梨花像白玉一樣晶瑩透亮。盛開的喇叭花,彷彿在“滴滴答,滴滴答”吹着歡快的樂曲一棵棵柳樹展開自己的“長髮”——柳條。微風一吹,“長髮”隨風擺,好像在說:“清明節來了!”松樹的枝幹彎彎曲曲的,像一個駝背的老爺爺,靜靜地站在那裏。白楊樹高大挺拔,一陣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沙,沙沙沙”的聲音,好像一位老爺爺在“咯咯咯”地笑。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在一個地方,一些人會做一種吃的,叫清明糰子,相傳是爲了紀念介子推這個人的。介子推曾幫助過晉文王繼承王位,晉文王想感謝他,誰知,他躲進了大山裏,晉文王怎麼找也找不到他的蹤影,只好放了火把想把他逼出來,可是,事與願違,這火燒了三天,可遲遲不見介子推的晉文王只好上山,他這才發現介子推已經被燒死了,晉文王十分傷心,十分後悔,他下了一道命令,在這天不能燒火,只能吃涼食。以後每年這天,晉文公都來看他,有首詩這樣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