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斷想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斷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斷想作文3篇

清明斷想作文1

巴西的狂歡節,美國的感恩節,日本的鬼節。他們都是自己國家的獨特文化產物。我們以前卻瘋狂地過這聖誕節,情人節。而傳統節日人們卻拋擲腦後。中國法定節日的改變是到了國民意識到了這一點。清明,這個讓無數人慾斷魂的日子,卻給了我們許多心靈的慰藉,它的意義悠遠而深刻。我們攜老帶幼,帶着那隨風而舞的清明吊,正如我們的思念,我們的哀傷。帶着孩子,不需太多的說教,燒燒紙,上上香,叩叩頭。讓他們感知生命的可貴,死而不能復生。讓他們學會尊重在世的老人。我們在悼念死者的同時也是安撫我們騷動的靈魂,洗去我們心靈的污垢。

清明正值陽春三月。黃黃的油菜花讓你沉醉;粉紅的桃花讓你春心蕩漾;雪白的梨花讓你更純潔無暇;就是那紫紅的豌豆花也可點亮你的眼睛。更不用說那寂寞的黃花苗,你會蹲下看看,彷彿在尋兒時的夢。也可聊發少年狂偷着摘一把豌豆角,放在嘴裏,是在品嚐童年嗎?厭倦了都市的喧囂及忙碌,來到鄉下。讓清新的空氣吹醒你沉睡,倦怠的心;

那斑斕的色彩刺激你我們迷茫的雙眼。大自然是任何畫家都無法媲美的。家鄉承載了我們的歡笑,眼淚,站在這塊土地上,你就覺得踏實,雖然物是人非。走時潺潺的小溪爲我送行;翩翩的楊柳爲我道別。清明,這一天會成爲我們洗滌靈魂的日子.

清明斷想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個“斷”字,就給人了無限幻想。

清明時節,舉起一把傘,遊走與淡煙疏雨之間,看山河在“嘩嘩”的雨聲中忽近忽遠,忽大忽小,伸手想捉住它,卻又不見了。這撲朔迷離的朦朧虛幻之美,不正是“斷”去一切雜念,置身與虛幻世界嗎?

斷何曾不是一縷鄉愁?清明掃墓,幾千年來中華子弟爲紀念先祖而舉行的懷舊活動。而這不僅僅在於用自己真誠的心去接觸先祖們的墓碑,也不在於去聆聽前輩們的豐功偉紀,在於的是,把持住那一根似乎逐漸斷裂的思想愁。不然,稍微一鬆手,“繩子”斷了,家鄉也在濃霧中越來越遠,終日裏“故鄉”這個詞眼在腦海裏徘徊。再仔細瞧瞧,它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遠在天邊,熟悉中帶有冷漠。

“嘩嘩譁”雨似乎越下越大,疾步向前走,朦朧中眼前出現了一塊路牌,定睛一看,路牌上頜然屹立着三個殘缺的大字:“杏花村”。仔細一想,好像在哪見過,是緬懷先祖是的必經之路,還是那“繩子”的斷裂之處。頓時,腦子裏又是一片模糊。

雨停了,雨水順着傘沿滑落而下,多麼晶瑩透徹。

突然,四周似乎聚集了形態各異的魂魄,一些在自誇,一些在嘆息,一些在沉默,但它們都想着一點:希望不要斷開那濃濃的鄉愁。

清明斷想作文3

今晨,路過一個小山旁時,看到路邊擺放着許多花籃,裏面有盛開着的花兒,很美。看樣子,是待售的。欣賞花兒的美麗的?同時,有些奇怪,這裏又不是花市,怎麼把花擺到了這兒來賣?這疑惑剛一出現,頭腦裏便馬上有了一個答案,然後,就是搖着頭笑自己的終日昏昏醉夢間,竟然連時節都忽略了馬上就是清明瞭。這山上,原是有一些墳的。

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死人,這應該說這是一種幸運。雖然說生的終點便是死,但是,對於死亡的恐懼和逃避,又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在死亡面前,弱者也可以變得強大起來。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時,有時真覺得自己便是那個與狼共舞的人了。

不是每個生命都會經歷那樣的困境,但是,生命有時卻真的就是一葉航行在茫茫水域上的孤舟,無依無靠。當這葉小舟有可能觸到那個已經凸顯的礁石時,爲了避開沉落的命運,便於無奈之中轉離了既定的航向。如果連羅盤也在混亂中丟失了,那麼,便迷失於茫茫水域間,失了方向。於是,漂泊,一路漂泊,期待能夠漂泊到那個可以停靠的岸。

可是,生命的重量,究竟有多重?一葉小舟,載得動嗎?到了一種困境中,這份重量裏,沒有能放下的東西嗎?

曾經接近過死亡,也曾經有一度在想象中以爲自己快死了,於是,在心中百轉千回地把生命中一個個片斷搜尋出來播放,又把本來深藏的夢想小心翼翼地翻出來,用淚水靜靜地撫摸,然後再用微笑來包裹那撕心般的疼痛。之後,悄悄總結和規劃着該做的和不該做的一切,驀然發現,生命的重量裏,有太多東西本不需要揹負,有太多東西真的應該放下。可是,當從死亡的噩夢中驚醒的時候,真正能扔掉的東西又有多少呢?放下?放不下?在這樣的迷惑中徘徊着,於是,我不得不依然如蝸牛一樣讓心揹負着那重重的殼一路踽行。這是人的悲哀嗎?

倘若真的這樣一路走到終點,最先隱遁的`,必是那顆被壓制後破碎的心。

一隻喜鵲不知何時飛落在面前的樹上,喳喳地叫着,還不時地把喙在樹幹上來回蹭幾下。被喚回的思維,忽然間就浸在了溫暖的陽光裏,有一種剎那間的恍惚。想對自己笑一下,可是,鼻子有些酸。輕輕搖了搖頭,默默告訴自己:這是個豔陽天。

是的,這是個豔陽天。

本來聽到春的訊息後就探出頭的小草和那悄悄蘊着花苞的迎春,卻在多日的寒風餘威下,無可奈何地斂眉閉目,彷彿進入了休眠狀態。但當明媚的陽光驅走了陰霾,柔和的風兒取代了肆虐的寒流時,那低首垂目的小草,分明笑了,那癟着嘴的花苞,也漸漸飽滿了芳脣,依稀要綻放美麗的笑靨了。細細密密的柳芽如珠兒一樣綴在枝上,漸漸豐滿起來,料想不幾日之後,就會織就出嫋娜的春衣吧。於是,看着它們時,便有一種欣喜綻放在心頭,依依脈脈。

春秋輪轉,日月更迭,這是自然界永恆的規律。清明時節,可以緬想一些逝去的東西:人,事,物,美好的記憶,痛苦的印痕……也可以把自己投放到暖暖的陽光下,看新綠的草,看初開的花,讓春天走進心裏。

那壓在心頭的生命的重量,其實也許只是寒冰,心暖了,冰,就化了。那麼,就把心永遠放在春的庭園裏吧!那裏,有暖暖的陽光!

一直無法卸載某些生命重量,就那麼一路讓心來負載着,以爲就那樣了,可是,春天來時,堅冰化了,才知道:原來是因爲一直徘徊在冬日裏,沒有走進春天。

人生百載,草木一生,雖說到頭來,皆是空,皆是夢,一抔黃土掩孤魂,終至成爲茫茫天宇中的一線輕塵,消於無形。可是,人生的過程,卻是晨昏日月的細細疊加,有什麼理由,不讓它飽滿而真實?

因爲珍惜生命,所以追尋陽光。因爲知道生命的脆弱,所以要讓自己變得堅強。

陰冷過後,就是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