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時節_700字

清明時節_700字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清明節的由來與風俗告訴吧!

清明時節_700字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傳說呢: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時節_700字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清明節由來與風俗告訴吧!

我國傳統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日子,漸漸,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食品。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傳說呢: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正在大家萬分焦急,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時節_700字3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是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傷,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歷史的風風雨雨儘管無情,卻無法吹走我們對故人的悼念;歲月的河流盡管匆匆,卻無法沖淡我們對故人的緬懷。他們曾經的歡顏,我們曾經熟悉的輪廓,他們的談笑風聲彷彿還回響在耳畔。他們的離開,誰又情願,這是百般無奈的。

今年清明,我獨自上山爲已故的爺爺掃墓。在這個季節,風猛猛的吹,刮傷了我的無奈,吹出一曲特別的旋律,似乎在爲這簡單又隆重的儀式配音。我默默地站在爺爺的墳前,欲哭無淚。似乎只有那濛濛細雨才能襯托出清明的哀傷,才能流盡那世人永遠也流不完的淚。可是,天空一片湛藍,萬里無雲,一如往日的風和日麗。望着這荒亂的墳墓,這淒涼的滿地落葉與殘枝,墳地就好像是被春姑娘遺忘的角落,無論別處怎樣花紅柳綠、草長鶯飛,這裏永遠都是春風不會眷顧的地方,永遠只有那四季常青的松柏爲已故者的亡靈帶來一絲慰藉。

爺爺在世時是村裏的書記,“一心爲民,從不給自己人好處,到頭來卻弄得裏外不是好人的清官,”媽媽如此形容與她只相處了兩年的爺爺,據說村子南面的那個小廠就是爺爺一手創建的。在我哇哇落地後僅48天,爺爺就去世了,雖然對爺爺完全沒有印象,但從村裏人的口中我得知爺爺是非常愛乾淨的人,爺爺生前的照片也是那麼慈祥、可親……真是天妒英才啊!讓爺爺五十歲就因爲腎衰竭而永遠離開了奶奶,離開了他只看了48天的孫女!我收回思緒,望着那沒有墓碑的墳包,深深地鞠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後點燃我用零花錢買的紙錢,看着紙灰受熱冉冉升向天空,又被一陣風吹向遠處,願它帶着我的思念飛往天堂,向爺爺問聲好,告訴他我們都過得很好,在叮囑他多穿些衣服,小心着涼……

清明時節_700字4

四月的夜,帶着春天真正的暖風和花香,氤氳着小城夜空那少有的清澈,滿天的星斗繁華着天上的街市,一輪新月彎彎地懸掛在其中,像父親笑彎的眉毛,像母親微笑時微微翹起的嘴角,今夜星星格外地明亮,像爸媽慈祥的眼睛,帶着關切,帶着欣慰,帶着不捨,帶着欲言又止的期盼,讓我不禁想起母親在世時,每當月初的新月升起時,母親總會帶着我們兄妹幾個虔誠地對着月亮說三遍:“新月出來拜三拜,不生瘡來不長賴”。那時候,就覺得那樣做和那樣說很好玩,很有意思,直到那年夏天過後,我才真正懂得了母親這番唸叨中飽含着期盼家人平平安安的那份心意。

記得那是六月的月初,我因爲上火,舌頭上起滿了米粒大小的水泡,疼的不能喝水不能吃飯 睡不着覺,母親就每晚都一直熬到很晚陪着我在院子里納涼、“賞月”,還記得,每晚母親忙完家務,就開始用白天父親採摘的新鮮的車前子葉給我熬下火茶,每當一輪新月高高掛在天上時,母親總是一邊用扇子給我冷涼車前子葉熬的下火茶,一邊對着月亮不停唸叨着:“新月出來拜三拜,不生瘡來不長賴”,每一晚都聽着母親的這番唸叨,在車前子水淡淡的青草味中沉沉地睡去。

大約過了近半個月後,我嘴上和舌頭上的泡終於徹底好了,那天晚上我和母親又一次坐在院裏納涼時,我忽然發現母親的嘴角上起了一圈水泡,記得當時我還笑着對母親說:“媽,我看您這幾天拜的新月沒起作用呢,看你嘴角都生口瘡了”。母親當時聽後卻笑着說:“怎麼不起作用,你的舌頭和嘴角的水泡不是都好了嗎?只要你們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起作用了。”那一晚我依偎在母親身邊,心裏無限虔誠地對着那一輪新月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唸叨着:“新月出來拜三拜,不生瘡來不長賴”,期盼着母親嘴角的水泡也能早日康復,並暗下決心從明天起自己也要像母親那樣每天對着月亮不停地念叨……

往事如風,回憶浸染着思念,今晚一輪新月高高地掛在天上,滿天的星星閃亮如孩子乾淨的眼眸,我默默地在心中虔誠地念叨着:“新月出來拜三拜,不生瘡來不長賴”, 祈願天堂裏的父親、母親一切都好,幸福安康......

清明時節_700字5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給清晨增添了幾分朦朧和恬靜,清明的雨是特別的。

每逢四月,總是要去祭祖的,按照慣例,我們在這頗有幾分意境的細雨中出發了。

清明興許與雨是分不開的,也不知爲何,感受着冰涼的雨絲拂過我身上,我的心情莫名地沉重了幾分。

因爲是去祭祖,所以大家都顯得莊重,默默無言,唯有鬱鬱蔥蔥的樹木中偶爾傳來幾聲悅耳婉轉的鳥鳴,此等美景,也是令人賞心悅目。

到了,來到老太的墓前,我們恭敬地將手中的黑白相框和花籃擺放在臺前,側身站開,默哀片刻。

柔和的風吹過,泛起幾絲涼意,更調動起我們哀傷的心情,老太在世時那帶着深深慈愛的笑容又一次浮現在我腦海之中……

“趕緊掃墓吧。”

也不知誰率先開了腔,先前凝的氣氛瞬間輕鬆了幾分,每個人拿一把掃把,在事先分配指定好的區域埋頭工作起來。

一年沒人來過,這裏積聚的枯枝落葉自然少不到哪去,我分配到的是一個較爲偏僻的區域,看到如此之多垃圾,委實不知從何下手。

“這麼多垃圾,得掃到什麼時候啊?”嘴上雖抱怨着,可還是不情不願的掃了起來。

“省省吧,有力氣說話,還不如早點把事情幹完。”我擡頭望向爸爸那邊,只見他一邊說着,手上絲毫不慢,那掃帚好像就長在他身上一樣,如臂使指,只一會兒功夫,大半垃圾已是堆在了一起,捲起一片塵埃。

我看得目瞪口呆,趕緊學着他的樣子埋頭與垃圾作着搏鬥,倒是幾個大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聊開了。

當最後一筐垃圾被清理掉時,我已是滿身大汗,雨早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太陽出來了,金黃的陽光溫暖地灑在我的身上。

該離開了,我依依不捨的回頭望的老太的照片,相片中的他彷彿又展開了那慈愛的笑容……

明年還會再來嗎?

我想會的。

清明時節_700字6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嘆,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有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爲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開啟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時節_700字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到清明,我們總是會想起詩人杜牧的《清明》。年年如此。

清明時節雨紛紛

每年清明節,都伴隨着綿綿細雨,這雨似乎還來得正是時候,在這特殊的節日裏增添了一絲悲傷的情調。這也是個掃墓的時節,四月三日,村裏組織去掃墓,掃的是祖先的墓。那時還沒有下雨,天空還是多雲。祖先的墳墓不比現在,很是簡陋,墳上不僅雜草叢生,就連墓碑上的字也看不太清,而且還有去年留下的蠟燭和盤子。想想也是,我們也只是一年來一次。旁邊的幾個伯伯把雜草拔了,用手抹出了空地,每家人都拿出紙錢讓孩子燒,希望祖先在天有靈能保佑孩子讀好書,將來可以有所成。雖然這只是迷信,但每個人的心都是真的。爬了好幾座山,掃了好幾座墓。差不多到了中午十二點才各自回家。下午的天色突然變暗了許多,下起了暴雨。想着,今年的雨不是綿綿細雨,而是傾盆大雨了呀。

清明時節想念多

四月四日,爸爸也回家了,早上我們去掃爺爺奶奶的墓。空氣清新但卻帶有絲絲涼意。首先是去爺爺的墓地,簡單的掃墓,敬香,燒紙錢。再是放煙花。再是去奶奶的墓地,路上想了想,記得爺爺是在我八歲的時候去世的,那時候太小,到了九歲十歲時還以爲爺爺纔去世,而奶奶是在我出生前去世的,心中也有一絲遺憾,別人從小就有爺爺奶奶的陪伴,而我卻只能在照片中知道奶奶長什麼樣,在朦朧的記憶中搜尋爺爺的面容。到了奶奶的墓地,有點簡陋,而且也看不清墓碑上的字。一系列祭拜後,就回家了。這一整天都很想念爺爺奶奶。

清明沒有祭拜的

現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中我只有外婆一個了。外公兩年前去世了,那時候是上學期間,而且外公家在貴陽,離這很遠。只有爸爸媽媽去了,我沒去。不僅是我,爸爸媽媽也沒見到外公最後一面,心中倍感遺憾。我也沒能去掃掃外公的墓,心中有內疚。不過終有一天,我會去的。

清明走了,但我們思念已逝親人的心一直沒走。

清明時節_700字8

清明節離我們愈來愈近了,但往年綿綿的細雨和溼潤泥土的氣息卻在今年躲閃了。只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個星期零星的飄了幾滴。聽爺爺說,清明節那幾天是一定要下雨的,那時的我還不懂事,眨巴着大眼睛問爺爺爲什麼。爺爺說親人的靈魂在那天要回來看望家人,鬼魂是不能走幹路的,所以老天爺就好心在那幾天降下甘霖。

清明節,看着普照大地的豔陽想起了爺爺的話。今年雖然沒有下雨,但那灑滿大地的陽光不也代表了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是那麼明亮,那麼溫暖。走在陽光下,那麼愜意,舒服的彷彿兒時躺在爺爺懷中的感覺,就像是睡在了雲朵的牀上。耳邊又迴響起爺爺給我唱起的搖籃曲,就像是昨天響起的。爺爺總是在我睡覺時用他那扎忽忽的長滿鬍子的下顎碰我小小的臉蛋,總在這時我就會揮起小小的拳頭朝爺爺砸去,這時候,爺爺會微微笑的對我說:“小寶貝,好好睡覺,不要鬧了。”我還不依,撅起小嘴示*,爺爺揪揪我的小鼻子,“好啦,爺爺認輸了。”這時我才肯安靜入睡。“苗苗,快走啦,再不快點車上就沒有座位了!”遠方傳來了媽媽催促的聲音。這時我才發現我與家人已經相差好大一段距離了。我們走到車站,就上車了。

陽光突然變得很刺眼,我站在爺爺的墓前,看到爺爺微笑的樣子,和那時一樣親切,一樣溫暖。我輕輕撫摸墓碑,就像當初爺爺親暱的動動我的臉蛋。不知道爺爺在天堂是否一切安好,是否還常常想用他那硬硬的鬍鬚碰碰那個小寶貝的臉蛋。“爺爺,今年沒有下雨,我知道您不能回來看小寶貝了,但我會等的,等到雨後的清明,哪怕是明年,後年,等爺爺在爲我唱起那動聽的搖籃曲”。人散盡了,沒有香火,只有在那風中搖曳的鮮花。

遠方,雲朵中爺爺在給我微笑,就像是童年我在爺爺懷中的微笑,溫暖,永記心中!

清明時節_700字9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又是一年春來早,這密密斜織着的雨絲染綠了大江南北。

四月的天,陰雨綿綿。趁着天空放晴的一小會兒,祖孫三代提着供品,來到公墓,祭奠長眠在這裏的祖先。

來的人很多,拎着香燭,捧着鮮花,非常安靜。也許是怕打擾了先人吧!

一排排整齊的墓碑,屹立在高山之巔,一陣風吹過,樹搖草動,唯有那刻着考妣的墓碑,在風中,在雨中,巋然不動。

那一枝白玫瑰在風中顯得特別耀眼,我不知道那是誰家的冢,也不知道她在這兒待了多久,可那新鮮的玫瑰讓人感到安慰,還有人記得她。有人說最偉大的愛情是老去後還依然愛你,我以爲,死去後依然愛你更爲震撼。

有人在墓前哭訴着,我聽不清那些隻言片語,也聽不懂,因爲我不曾經歷那樣的生死離別,但聽過一句話:最悲苦的是被時間留下來的那個人,被留下來回憶兩個人的一切。也許這已是一種告慰天靈的方式吧!

“憔悴墳頭上,見之如故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傷情。”太公的墓在中間的一排,幕上沒有照片,我也未曾見過他,悼念的感覺也只是淡淡的。聽爺爺說,太公很早就去世了,只有四十歲,得的是胃癌,當時的醫療水平差,再加上家裏的積蓄也不多,沒託多久。人生幾何,如煙花般美麗而短暫。

燒了一些紙錢,放了些鞭炮,焚香跪拜之後,心意便也到了。“點點淚和紙錢比,水灑少去不見人。”一批人上來,一批人又下去。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輪迴,生老病死。在這陰冷的牧笛,不免感到幾絲悲涼,也許只有到物是人非之時,才萬事皆休。

“天公無情最無情,不憐人間孝子心。爲賺小可一掬淚,忍教清明雨紛紛。”剛準備下山,天又開始哭泣,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古人“折柳贈別”的習俗。我無柳可折,只能向故人道一句:一路走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留下那一個個花籃,那一盤盤供品,一柱柱香,一句句祈禱,還有那一枝在風中特別耀眼的白玫瑰。

清明時節_700字10

掬一捧清泉,洗淨長空,青天外,山還在霧裏,曲折的歸途漸漸扣緊故鄉遙遠的朦朧,原來,清明雨上,紛紛細雨不是時節獨有的靈氣,還是路上行人愈加清澈的精魂。驅長車,趕時光,迴歸的孩童一直在守望着的情愫,好似遇見那一個夢裏的杏花村……

梨花風起正清明,是春風,是春雨,是春天無與倫比的萬物情。假期暫歸故土,總也捨棄不了一直的習慣,喜歡看看這熟悉的世界,柴門花木爭早綠,遠山春景正改容。潑一盞濃墨,繪幾筆丹青,田埂上彎彎的小徑已畫成綠的長龍,溪流邊清澈的流水淡成透明的叮咚,蛙聲裏,畫筆落款的顏色,只是在夜裏,它是靜是動,已成我們安靜背後的笑容。田園風光,四季分明,不知不覺的改變,少了些許城市的喧鬧和匆忙,只可不斷的珍重,這微風細雨裏的畫風。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一改往日的生活,面對別樣的景色,人也不再從容。漸漸長大,求學工作,一直長時間客居他鄉,常常只能留下故土冬夏兩季的背影,多年不見,猛然在這個季節中回來,一種新奇而又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清明掃墓,祭奠前輩口口相傳見或未見的先人時,同樣也惦念逝去歲月走過的印記。翻山越嶺尋幽蘭,舊屋堂前覓籬牆,闊別已久的情節,那一次次的遇見,猶如今生往世的修行,終成因果。

細細的雨,涼涼的風,自然的演進也造就了自然的人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清明祭,祭一份濃濃的真情。是誰,萬里征途千年輪迴,只爲重新踏上那一片土地拾撿曾經的往事;是誰,手捧黃土掛彩聯,只爲安頓一下逝去或未逝去的靈魂;是誰,日夜奔走戴星辰,只爲奉獻故土鑄美名。爲生活,都需要一次奔跑,時間和路程都由心定,但生命的目標一直不會變化,朝着幸福的方向,縱狂風暴雨,一直在追尋,然迴歸的時間終究有限,也總有不可避免的落寞和悲情。

假期還短,離別處,又是一個黎明,旅恨共風連夜起,唯一改變的,是車的方向和愈加厚重的故鄉情……

清明時節_700字11

清明,我初次接觸的時候,那是在很小的時候。那一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爲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爲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那一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時節_700字12

近幾日的天一直陰沉沉,傍晚的時候天空飄灑着細雨,綿綿的春雨隱喻着一份悽切的纏綿,若有若無,它滋潤了生者,滋生了懷念。 有人說:好人死了,老天爺總會下雨,奶奶無疑是個好人了。不堪忍受病痛的她,選擇在八月離開人世。正是盛夏時節八月,天卻下起了大雨。當我靜靜的守在奶奶的靈牀前,我無數次的感到奶奶在用手輕輕的撩開那潔白的牀單,要坐起來和她最疼愛的孫子說話,我一次次的猛然站起,怎麼也不願意相信奶奶就這樣走了,丟下愛她的親人…… 奶奶,斜斜的雨絲裏,我來到了您的靈堂前!今年,我只來此看一次。從前的日子,您在老家裏,我遠在泉州讀書,可現在,我究竟與您隔開了多遠?沒有答案。

而您,也永遠不可能告訴我……我們之間恍若隔世,陰差陽錯!如果那骨灰盒是您永恆的家,此刻我佇立在您的家門外,聽風聲呼呼地穿過耳膜,感受淚水嘩嘩地奔涌下來,淋溼了我的身體,也淋溼了這塊地。靈堂之上,您悄無聲息。以後,我只有盼望清明節在奶奶的靈堂和奶奶相見,訴說我那無盡的思念。

看着奶奶孤零零的在靈堂和骨灰盒爲伴,奶奶的身影就這樣從我的生活中遠去了,只有思念留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我看到細如牛毛的春雨,人們焚燒紙錢的嫋嫋的青煙;聽到悲悲切切的哭泣聲,嘈雜的人語聲,我的心很沉很沉……清明節是活着的人緬懷故去親人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重聚,回首往昔,懷着對奶奶的思念之情。

迎春花開的時候,奶奶,您微笑了麼!春天來臨的時候,靈堂的有敬獻着鮮花。以前每當我走近靈堂的骨灰的時候,總有些怕。今天當我再次走近您,我心想:奶奶您在那裏,我怕啥?(奶奶的骨灰盒在第十層二一七號)。以後再走過這裏,心裏會一片坦然,是啊,有奶奶在這兒,我怕什麼。我今天在您身邊陪您來了,您應該不寂寞吧! 奶奶,您還那麼早起麼?您還是那樣早起鍛鍊身體嗎?奶奶,我又看見您笑了……奶奶……

清明時節_700字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個清明,我們全家回到了老家,爲我的姥爺掃墓。在車上,氣氛十分的沉重,以爲我的外公在前幾天去世了。它讓我感受到生命是那樣的短,命運是那樣的捉弄人!過年時,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但幾個月後的今天,就去世了。

姥爺的墳在家不遠處。因爲今天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

我們找到了姥爺的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姥姥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着,就讓爸爸媽媽把紙錢綁起來。綁好了以後,姥姥讓爸爸拿出12支香給她,不一會姥姥便把香點燃了。姥姥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姥爺,今年我們來看你啦,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財源廣進,讓家裏面的孩子每個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高學的姐姐,讓她一次性就考上重點中學吧,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姥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之後,姥姥便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過了一會,媽媽也敬了酒。然後,我們就開始燒我們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姥姥便說道:“東西太多了,給你個袋子裝一下!”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袋丟進了火堆中。燒完後,我們在墳頭跪了下來,拜了幾拜,便起身走了。

在走之前,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清明時節_700字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個清明,我們全家回到了老家,爲我的爺爺掃墓。在車上,氣氛十分的沉重,以爲我的外公在前幾天去世了。它讓我感受到生命是那樣的短,命運是那樣的捉弄人!過年時,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但幾個月後的今天,就去世了。

爺爺的墳在家不遠處。因爲今天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

我們找到了爺爺的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着,就讓爸爸媽媽把紙錢綁起來。綁好了以後,奶奶讓爸爸拿出12支香給她,不一會奶奶便把香點燃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爺爺,今年我們來看你啦,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財源廣進,讓家裏面的孩子每個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高學的姐姐,讓她一次性就考上重點中學吧,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爺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之後,奶奶便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過了一會,媽媽也敬了酒。然後,我們就開始燒我們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奶奶便說道:“東西太多了,給你個袋子裝一下!”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袋丟進了火堆中。燒完後,我們在墳頭跪了下來,拜了幾拜,便起身走了。

在走之前,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清明時節_700字15

天空陰沉地下着小雨,似蒼天哭泣的淚水,肆無忌憚地散落在幽深的田地裏,淚光閃閃的樹葉在陰冷的微風中顫抖着;墳前,那一堆堆青草,一叢叢野花淚眼婆娑。有人會說人死後會上天堂或下地獄,我寧願相信只有天堂,而地獄一說純屬嚇唬人的吧。

忙活了一上午,吃完中飯,一家人向太爺太婆和爺爺的莊園走去,在路上,鄉里人都急急忙忙地奔向墓地,生怕老人等得太久,忙碌的人們或許只有今天才會想起自己的祖先,亦或者只有今天才會去墓地打打雜草,清理垃圾吧,而我卻是屬於後者,想想都有點心寒。從車上下來,看到莊園早已陳舊,雜草繁蕪,而太爺太婆還有爺爺不知不覺地又居住了一年,儘管知道你們不會怪罪於我們這些不孝的子孫,但不免心中還是會有點自責。二爺爺,姑爺爺,爸爸,哥哥,當然還有我,幾個大老爺們開始除草清理垃圾,終於在十幾分鍾後使莊園乾乾淨淨。然後就是擺好貢品和祭奠物,鞭炮響,父親用火機將紙錢點燃,嘴裏虔誠地念叨:“嗲嗲娭毑牙佬子,今天是20xx年4月4號清明節,我們全家來看你們了,你們又有錢用了,在底下不要捨不得發錢,沒錢了就拖個夢給我……。”後面又說了些望老人能夠保佑我們這些年輕人之類的話。太爺和爺爺都喜歡抽菸,我從袋裏拿出了一盒煙,每個墓前三根,自己也點上了一根(今天老爸是允許我抽那麼一根菸的,呵呵),算是陪陪他們吧,坐在墓前,望着遠方的河流,想起了原來的點滴。

太爺坐在我家門前抽菸談笑,中午的時候總是會買點肉叫我跟哥哥倆去他家吃飯,吃飯間總是會說他的十八兄弟;太婆則是整理家務的能手,井井有條,每次去都會找東西給我吃;爺爺吃齋唸佛,每次晚上到樓上,都是爺爺關燈開窗,一幕幕都呈現在眼前,是那麼熟悉又是那麼陌生。

煙盡人去心還在,火滅淚乾痕永留。每年祭祖之後我總是會獨自一人登高,迴歸於自然,享受那鳥語花香,盡情釋放生活中帶來的壓力,藉着汗水甩開心裏的壓抑,思緒瀟瀟灑灑的狂奔着,完全投入到我的個人世界,唯我在獨舞!很願意獨自一個人如此的肆無忌憚,脫下所有的僞裝,所有的不安,沒有了任何的牽掛,爲自己感到欣慰!

清明節即對老人的回顧,也是對自己心靈的洗禮。

標籤:清明 _700 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