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清明作文800字(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8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作文800字(通用10篇)

清明作文1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清明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爲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爲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爲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爲新世紀的兒童們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爲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爲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爲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爲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作文3

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緬懷先烈祭奠已逝的親人。

那一天,天空陰沉的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滿山遍野的桃花開了,像一朵朵朝霞輝映下彩色的浮雲,在這陰沉的氣氛,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展現,別有一番雅緻,韻味。。雨,越下越大,由淅瀝的小雨變成傾盆大雨,彷彿蒼天也在悲痛的哭泣。

曲折蜿蜒的小道,路人面帶愁容,失魂落魄的站在親人墓前,久久不肯離去。這裏躺着他們最親的人,怎能不讓人留戀?可是他們再也醒不來了!

於是,擰開祭奠的酒,一半獻給先輩。一半,麻醉悲傷的自己。可是,又有什麼用?到頭來只不過是“舉杯澆愁愁更愁”罷了。

天空愈加陰沉,遠處,就像被輕紗籠罩起來。我和爺爺走在掃墓的路上,近了,更近了,哀思,悲痛的哀思,充滿了我的心。悲痛,沉重的悲痛,縈繞在我身邊。這裏躺着最親的人啊!卻永遠,醒不來了。

改革開放,可最親的人感受不到。我們吃上雪白的饅頭,用上明亮的燈,穿上溫暖的.衣服……可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那個貧窮的年代,先輩爲了我們,付出多少?

掃出一片空地,拿出祭祀的祭品。爺爺跪了下來,我也跪下。我強忍着閉住自己的眼睛,沒讓眼淚掉下。可是,那又有什麼用?——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早已掛滿我的臉。

紙燒成了灰,被微風吹散了,冥幣燒完了,被風帶走了。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真摯的祝福,到太爺爺那兒,寄託我們悲痛的哀思;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們的問候,到太爺爺那兒,最近身體還好嗎?

我默默地哀悼,想起太爺爺生前對我百般寵愛,一滴熱淚掉下。想起我被一羣孩子欺負,是太爺爺幫了我。想起……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面前,我,真的好害怕。

如今桃花成蔭,愛吃桃的太爺爺卻不在了,物是人非!物在人沒!

該走了,可我還不想離開。慢點兒走吧,讓我再看一看太爺爺。於是,我回頭望着,望着……

窗前的那棵柳樹,在大樹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可是,雨還在淅瀝淅瀝地下。我知道它會守護它一輩子,而它,也會思念它一輩子。

清明作文4

清明,煙雨。

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雲水閒”。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穀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採摘新茶。

“手提着籃兒將茶採,片片採來片片香……”祖母雖是個村婦,不懂音律,卻不想能將採茶的民謠唱得如此宛轉,像一隻黃鶯在枝頭歌吟;她身着藏青衣服,頭扎一塊藍印花布,看上去是那麼的淳樸自然;而我,像一隻蜜蜂尾隨着她。看她蘭花指輕翹,傾着上身,像一羽輕盈的蝴蝶在翠綠的茶園裏翩躚起舞。

春雨過後的茶葉瘋長。狹長的葉片根部掖着一小枚翡翠般碧綠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別尖,只要長度略滿一個小指甲就微微低頭,輕輕一掐,拳頭一握,待掌心裏茶葉鼓鼓囊囊,便可放進那隻粉紅色的布袋裏了。聽她說,這隻布袋還是用我兒時的小衣縫製而成的呢。我卻不以爲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隻茶袋麼,買個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裏繼續採摘着新茶,一刻也不願停歇,說是:“採茶,要趁早。好賣個高價,供娃唸書。”我不懂,鬧着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頭巾,在空中甩着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來,招手示意我過去;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從葉子間掐一粒芽尖,放進自己的嘴裏,抿一抿,嚼一嚼,眉頭漸漸皺成一個“川”字,又漸漸舒展開來,綻放成一朵菊花。我覺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頭,輕輕放在舌中央,一卷,嘴裏頓覺苦澀,鼻子陡然一酸,罵祖母壞。

祖母,彎下身子,用衣角輕輕擦拭我的淚水;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娃啊,生活就像這枚新芽,在沒炒熟前,是有點苦味的。你再仔細地回味下,這苦中是不是還帶點甘甜呢?”我默默點了點頭,似懂非懂。

沒想到,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後留給我的珍貴遺言。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又是一年清明至。祖母,我和爸媽說好了,等這個週末就回來看您。我還想沏一壺今年剛出鍋的碧螺春,灑在您荒涼而寂寞的青冢。

因爲,只有我知道,您最愛喝碧螺春。

清明作文5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自古以來清明節人們喜歡外出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清明節還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既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話充分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它是老百姓寄託哀思的傳統節目,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隨着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的來臨,掃墓人絡繹不絕。而文明祭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那是爲什麼呢?在那幾天,人們燒紙幣,獻祭品,鞭炮齊鳴,唸經佈道,超度亡靈,而致使到處有火災。而隨着時代的進步,在尊重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文明社會則要求人們革除清明祭祀的陳舊習俗、舊習慣,推廣新禮儀、新風尚,提倡文明的祭奠習俗。祭奠儀式不必只限於一種形式,更不必被陳規陋習所束縛。隨着人們文明祭奠亡者觀念的變化,最近幾年出現的許多文明祭祀方式,如植樹、朗誦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獻花、放一首歌曲等新型綠色、安全的環保方式,都值得借鑑。事實上,在祭奠亡靈的時候,花好多錢,來祭奠亡靈,倒不如投入財物和溫暖給還在的親人,這樣更多地體現了時代的社會風尚。提倡老人在世時多孝敬,辦喪事花很少的錢爲主,弘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親人過世後不起墳墓,不立墓碑,不留標誌,提倡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不焚燒祭品等。作爲一種由來已久的習俗,清明祭祀時的一些陳規陋習已經深深的植根在人們的心中,要得到徹底的改革,需要一定的過程,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是家人行孝的具體表現,但也希望大家能儘量無煙掃墓、文民祭祖。

清明作文6

又是一年清明節時,一大早,爸爸開着車,載着我和媽媽向公墓駛去,在那裏,安息着我的爺爺,我要去看他,把我深深的思念與愛傳遞給他……

窗外春光明媚,花紅柳綠,那朝陽下那葉尖上閃爍的露珠正代表着我灑落的眼淚啊。車內無人說話,空氣就像一潭靜止的水,沒有人朝水中投一粒石子,沒有一隻燕子掠過,也沒有風吹過後的圈圈漣漪……

車停了,公墓到了。一排排林立的墓碑彷彿陰陽相隔的界線。我推開車門,捧着鮮花,低着頭,含着淚,跟着爸爸媽媽向爺爺的安息地走去。

看到了,看到了!爺爺墓碑上的照片格外清晰。方正的臉龐上嵌着一雙慈祥的眼睛,上揚的嘴角掛着和藹的微笑,他正看着我,似乎只要我叫一聲爺爺,他就會像往常那樣抱抱我,爲我理一理垂到眼前的亂髮……“爺爺,我來看您了!”我動情地喊着,忍不住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跪下,恭敬地獻上鮮花,伸出雙手撫摸着爺爺神采奕奕的彩色照片,似乎感覺到了爺爺把我摟在溫暖的懷抱裏……

往昔的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我腦海中回放——爺爺啊,我小的時候,您經常把我頂在頭上、扛在肩上、馱在背上,逗得我“咯咯”笑;我生病了,身爲醫生的您爲我輸水,替我我把苦藥碾成碎末調進糖;當我遇到困難,是您給了我信心和勇氣……爺爺啊,是您的愛伴我成長!

可是,可是幸福爲什麼要在五年前突然定格!我怎麼也不敢相信上午還在爲別人醫治的您下午會與咱們永別,但這卻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從此,您拋下了您最疼愛的孫女,去了另一個世界。想到這兒,我的淚水又像斷了線的珍珠不斷滾滾落下來……

媽媽在爺爺墓碑前放好水果,爸爸敬上一杯酒,我燃起了香,可這幾支香、幾隻水果、一束花,怎能表達咱們對您的深深思念呢?爺爺啊,其實我知道,另一個世界的您不孤單,因爲咱們的思念會穿越生死送到您的身邊,而什麼也無法隔斷您對我的愛,您的愛依舊伴着我今後的每一天!

此刻,明媚的陽光已經照幹了晶瑩的露珠。我的淚水化作了永遠的思念,更牽起了我和爺爺之間割不斷的愛……

清明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着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着一個習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大舅爺他們去掃墓,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並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後面是一個大湖,媽媽說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裏有一個採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媽媽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現舅母手裏提了個桶,桶裏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爲什麼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說:“等會兒放生。”我又疑惑的問:“放生幹嘛?還不如給我養着玩玩呢!”大舅爺笑着說:“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媽媽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着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麼有錢買這麼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着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後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這麼有錢,羨慕死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託她買和燒的,因爲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牆烤軟了,然後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了一堆紙,燒的着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並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說到:“你自由啦!快走,快遊吧!”然後許了個願,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

清明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我坐在電腦前,用寫網文達形式來表達我對父母的想念之情。昨天,是我們姐弟去給父母掃墓的日子,

遺憾的是,我卻不能去,因爲我感冒了,在發燒。真的很想念他們,不知道兩位老人在天堂過得幸福麼?我想一定的,因爲他們終於能夠在一起相依相伴一輩子了。

清明節是一個特別傷感的日子,每一個失去親人的家庭,都會在今天,格外的想念自己已逝的親人朋友,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每到這個時節,我的思緒就會隨着春風,飄到了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過去,他們都在我的身邊,父母那慈祥的笑臉,時時刻刻的在我眼前。

如今,一切都已經再也不復存在了,我再也看不到他們,至今我始終無法相信,她們已經離開我,離開我們每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記得媽媽下殯那天,我們進入弔唁廳

送媽媽的情景,我們哭着,當時真的好想再摸摸她的臉……好想再擁抱她一下,彷彿那是最後的訣別,進了那扇門,人就真正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灰塵…

周圍的一切我都聽不見,只聽見那家人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包括我…

今天卻沒有去看望你們,我躺在牀上徐徐的向窗外看,心中依舊是不平靜的,此時此刻,眼前又浮現了她們那張笑臉,還是那麼清晰,她們好像在對我說:“什麼時候再過來看看爸爸媽媽,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姐弟們好好相處呀。

爸爸媽媽,我不能去給你們掃墓了,希望你們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想去看你們的,可是我在發燒呀,媽媽,雖然是4月了,雖然是春天,可是天氣也還是涼,你一定要多穿點衣服…生前你們一生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樸素了一輩子,現在和父親在天堂,你們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不要讓兒女惦記…

爸爸我真的很想念你…真想吃你做的蝦米餅,你做的糖葫蘆,還有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疙瘩湯…可是你都不能再做給我吃了…

4月,春風吹拂,黃花遍地;天空陰鬱,春雨連綿,而我的想念,隨着那微微的風,早已飄到了有我最親最愛的親人的地方……

爸爸媽媽,天堂保重,我知道你們在天上會看着我……女兒在這裏哭拜二老了

清明作文9

從沒有想過,那四月清明漫天飄灑的雨滴,竟是如此冰凍徹骨,恰如眼眶中滑落的淚水,一滴一滴落入心海,傷惋的漣漪一層層漾起。

我手中拿着外婆早已爲我點好的香柱,走上前去,跪下身軀,那墓碑上篆刻的楷字已被風雨侵蝕,粗劣的痕印條條片片。黑白照片中的外公,笑容依舊,兩顆晶瑩的眸子深情地望着我,飽含了千言萬語,最終,卻只有無聲的微笑。他的雙眸宛若珍珠,緩緩地,跌入塵埃裏,再無光彩。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

外公去世得早,關於外公的記憶,在我的腦海裏只有淺淺的一道痕跡。然而這道痕跡卻深深地承載着我最美好的童年,最溫暖的畫面。

那是我五歲時的秋季,天氣很是糟糕,平日裏活蹦亂跳的我着涼了,急性腸胃炎讓我不得不住院。我永遠忘不了那個雨後的下午,一向身體不好的外公拄着柺杖來醫院看我,我忘不了他當時焦慮、擔憂的眼神,忘不了他那粗糙的大手一遍遍撫摸我的臉頰時的情景。睡到朦朧時,不知是否我的幻覺,我竟看見一向堅強的外公在悄悄抹眼淚,聽見他嘴裏低喃着:“這病最是難受,啥都不能吃,我一把年紀了,讓我來受這苦吧,幹嘛要讓孩子難受……”媽媽趕緊止住了外公的話。後來怎樣也就不記得了,只知道醒來後,我看見外公靠在我的牀邊睡着了,那是已是深夜,但外公卻一直守着我。

浮光掠影,外公的一生只爲了家人,從沒想過自己,不管生活有多苦,有多累,他都從不抱怨半句。現在我每每想起當時他心疼的眼神,終於讀懂了心疼裏的那份濃濃的親情……

外公,請原諒,在您與病魔抗爭的兩三年裏,孫女沒有好好照顧你,愛你,回報您,原諒孫女當時的年幼無知和懵懂,原諒孫女的不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直,我都覺得心有愧疚。

燒東西進寶時,那些煙嗆得我不斷咳嗽,又紅了眼睛,眼淚似乎快要落下。可我,卻不知道,這是被煙嗆的淚水,還是對外公愧疚的淚水……

雨還在靜靜地下着,我掏出懷裏的手絹,一點一點地將外公的遺容擦淨,把所有的思念、感恩、愧疚都化爲對外公的墓碑的深深一鞠躬……

清明作文10

“淅瀝瀝,淅瀝瀝……”

第一場春雨來了,點綴着華爾茲舞步跳來了。春天踩踏着淡淡的節奏,伴隨着潺潺綿綿的雨滴悄然降臨併爲我們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人們自然而然的會平添幾分憂傷,特別是在細雨霏霏的時節,我們更是難解憂。

可我們一家不捨得這麼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園,尋找春的足跡。

春天的公園顯得格外清爽。天湛藍湛藍的,像是一枚藍寶石,剛剛被水洗過一般。周邊的山是那樣青,水是那樣綠,如同步入“神話”的境界。小草也是剛剛甦醒過來的,總覺得剛剛渲染的綠似乎綠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兩朵,或濃或淡,或紅或粉,彷彿是春姑娘不久前才塗上去的。那樣的天籠罩着那樣的山,那樣的山圍繞着那樣的水,那樣的水映襯着那樣的花花草草。如詩如夢的境界,難道不像步入畫一樣的聖地嗎?這裏的一切都是那樣誘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愜意!

這天,公園裏似乎來了很多人,大概都因爲天氣好的原因吧,還不到中午,車位都過半了。

人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襖,奔向草地間,嗅着春地氣息,與春撞個滿懷。我們聽到的是春,看到的是春,聞到的是春,觸到的是春。一個個都神采奕奕,滿面紅光,嘴角邊也都洋溢着春的微笑。

我躺綠色的草地上,頭枕着美麗的紅帆,伴隨着舞動的絲絲春風,愜意無比!偶然仰望天空,幾隻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它們在與白雲嬉戲,與小鳥比賽,自在快樂得令人羨慕不已。我也按捺不住了,要爸爸買了一隻“鳳凰”風箏便在空地上玩了起來。

開始,我的動作還不太熟練,剛剛展翅起飛沒多久,便跌跌撞撞的“摔”下去了。經過幾次的魔鬼訓練,我終於會放風箏了!我用手持起線拐,把線放短些,有風時邊放邊跑,手中的線繩也不斷的拉動。那隻“鳳凰”便抖起雙翅,翩翩起舞。我仰望那縷縷白雲,注視着那隻在風中盤旋飛翔的“鳳凰”,在藍天之上自由飛翔。

哦,那是寫給天空的信!

春天,我們已到公園。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