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祭祀作文錦集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祭祀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祭祀作文錦集7篇

祭祀作文 篇1

清明節又到了,爸爸說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一起出去出遊踏青,早上吃過飯,我們就啓程了。

一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馬路兩旁是綠油油的田野,上面蓋滿了蔬菜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晃得我有點不敢睜眼。只見路邊的小草已冒出嫩嫩的芽,遠遠地看有點綠,然而走進了卻看不到綠,正像古詩中所描繪的“草色遙看近卻無”。

柳樹早已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一羣羣身着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春天的空氣暖暖的,風吹到身上有點涼,然而很舒服,沒有冬天的風那麼冷,天空藍藍的,我的心情好極了。我跟着媽媽來到一片麥地邊,尋找薺菜,我每看到一顆大大的薺菜我都會興奮地喊叫:“我又看到了一顆薺菜,媽媽快點!”

我在田野裏高興地跑着,跳着,歡呼着,今天我好開心。

祭祀作文 篇2

今天,我跟着爸爸、媽媽和舅舅一起去栗子山公墓掃墓。

到了栗子山公墓,遠遠就聞到嗆人的煙味,進入墓地則更是嗆人,空氣中到處飄着燒紙錢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買了六十多元的紙錢、花和金錢帶,到了我們要找的墓地,首先點燃金錢袋,這“金子”一點也沒有怕火的意思,全被火燃成了灰燼,這哪是“真金不怕火煉”啊!全都是一些連草稿紙、衛生紙都不如的紙!

我跟媽媽說:“爲什麼要燒紙?而且還把紙燒的焦焦的?”媽媽也不知從什麼地方知道的,總之把一些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講了一通,比如把錢燒了,在天堂的那些人才能收到之類的話。天哪!現在的人怎麼都流行燒紙這樣的做法?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我粗略的算了一下,中國有1300000000人,那麼每人至少在清明節這段日子裏燒出50克二氧化碳,那麼清明節人們至少要燒出5000噸二氧化碳,人們真瘋了嗎?那些環保行動,綠色行動,難道只有小學生才能做到嗎?大人們卻光說,但還在將污染源擴大,增加到連清明節人們都要污染空氣?就不能換一種思維方式嗎?哪怕搞一個哀悼會,都比在墓地裏抹一把眼淚,燒燒紙錢好!

古人說的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然已經知錯了,那麼就趕快“改之”!讓我們牽起手來,共創綠色家園!改進中華民族的不好習俗吧!

祭祀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爲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

古代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拜祭祖先日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爺爺奶奶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田地裏。背面是高高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鳥忽一下飛走又忽一下飛來,給寂靜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名字、出生及其逝世時間,我算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卻不幸得重病去世……看到眼前景象,我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淚水還是不爭氣流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爸爸點上紙錢,紅紅火焰映紅爸爸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祭祀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父親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太爺爺、太奶奶的墳前。父親把墳周圍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衆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着細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父親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父親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母親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爲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祭祀作文 篇5

祭祀是古老的傳統習俗,更是華夏民族的優良品德的具體表現,不能簡單地視爲封建迷信活動。祭天地,敬祖先,親君師,孝父母,和兄妹,合夫妻,愛兒女,友親朋,睦鄰里,實乃永遠的'主題。下面記述的是農村老家年關祭祀的一些習俗,對於我這個被城市的喧囂吵得似乎有些麻木的鄉下人,就算是心靈的一次洗禮吧。

祭竈——祭竈就是祭祀竈君。我的老家祭竈是在臘月二十四晚上,一般都是由主婦做禮。先把竈間打掃乾淨,家中有幾口人就取幾個碗和幾雙筷子,放在竈臺上,再擺上果品供碟,點上香燭,扯一把稻草(金條)一把麥瓤(銀條)燃了,將用秫秸插成的或者用紅紙絞成的馬駒子放在火上燒了,邊燒邊向火裏撒麥麩豆麪草料邊禱告道:“一把草一把料,喂得小馬歡歡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唱畢,一家老小依次過來磕頭。磕完頭就開始破供了,將各種供品分別取下一點放在竈臺下,全家人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竈間,祭竈就算完畢。

祭門神——祭祀門神是在臘月三十的早晨。把門神繡像貼在大門上,分別在大門兩旁燃上香燭兩柱,再扯一把稻草一把麥瓤在大門的兩旁燒了,主人就跪在門前邊燒邊禱告:“金條銀條盡你扛,來年財氣更興旺;出門保平安,進門保安康。”接着點燃爆竹,據說這時竈君就從玉皇大帝那兒回家來了。取一根長棍攔在門前,一年的福氣財氣運氣都攔在了家中。

祭天地——祭祀天地是在臘月三十的中午。貼好春聯,更了桃符,掛上紅燈籠,換上新衣服。在院子當中擺上供桌,把家中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擺在供桌上,燃起香燭,點響鞭炮,全家老小就依次前來磕頭。磕完頭就開始破供,將每一樣供品取下一些放在地上,祭祀就算結束了。

祭祖——祭祀祖先是在祭祀天地之後,一般由男主人主持。取一個箢子,把做好的雞魚肉蛋果品菸酒香帛等物裝在箢子裏,挎到莊頭的十字路口,逐一破供祭了,此爲祭遠祖。然後來到祖墳前,依長次之分逐一祭祀,破供後燃放鞭炮,焚燒香帛,磕頭施禮。畢,祭祀主持回家後,全家人才能吃中午飯。

發天旨——發天旨是年關祭祀中的最後一次,時間是除夕夜的子時,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凌晨,即二十四點過後。女主人下好新年的第一鍋素餃子,盛在三個碗中,每個碗裏三個餃子,擺在天桌上,點上香燭,男主人破供後磕頭三個,既而點響新年的爆竹,掛起迎春的大紅燈籠。

紅燈高掛光照萬戶千家,爆竹連響聲震北國南疆。普天同慶,萬象更新。新的一年來到了!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現代人的祭祀方式、觀念與過去有何不同?我對周圍的市民進行了調查,瞭解到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祭祀方式和觀念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調查:

自古以來,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掃墓、緬懷英烈的日子。過去,人們通常用燒香、燒紙等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據統計我國每年清明節期間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清明節當天,全國“白色浪費”高達100 多億元。焚燒紙錢濃煙滾滾、紙灰漫天飛,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山林火災頻頻發生。

清明節人們集中到墓區掃墓,不僅造成嚴重的車輛擁堵,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隨着現代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人還沾染了講排場和攀比的陋習,出現了“手機”、“汽車”、“別墅”等“高檔”祭品,增加了紙張的浪費和安全隱患。

清明掃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低碳環保,文明祭祀,綠色清明隨之興起。

結論:

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文明祭祀、綠色清明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傳統祭奠方式正在悄然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在清明節選擇購買鮮花和水果,寄託哀思。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利用網絡給親人掃墓,這種方式更加環保低碳,漸成時尚。

清明期間,人們或者用植樹、種花、放音樂等方式來祭奠先人,或者用開家庭追悼會、社區公祭等文明、環保、安全的祭祀方式寄託哀思。

倡議: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祭祀,可採用鮮花祭祀、社區公祭、植樹祭祀、洗墓祭祀、音樂祭祀、簽名祭祀、黃絲帶祭祀、放飛思念等低碳、環保、文明的方式。家庭追思會、網絡祭奠、集體共祭、緬懷烈士等新的祭掃方式,既提升了民俗文化內涵,也爲傳統習俗注入了生命力。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人們除了祭祖掃墓,還應保留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豐富多樣的傳統民俗活動,增添生活樂趣。

清明節,我們不僅緬懷先人,還要保持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這纔是清明最有特色、最動人的文化韻味。

祭祀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祭祀是必不可少的。

祭祀包括了掃墓與祭祖。掃墓俗稱上墳,就是清掃逝者墳前的雜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們。

準備好各種祭祀品,如“墳飄”,鞭炮,香等等,便踏上祭祀之路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這天果然下起了濛濛小雨,林間飄起了薄薄的霧,地上溼漉漉的。時隔365天,儘管這條路已經走的很熟悉,但是再次踏上這條路,心中還是感慨萬千。一同前行的人邊走邊尋找着合適的木頭掛“墳飄”。找到了便折下它待着一同行走。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望着這滿山遍地的墳墓,心中一股莊嚴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們需要祭拜的墳墓,我先站着看了一會兒,然後開始清除雜草。這麼長的時間沒打掃,雜草已經長滿了墳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剷除一根一根雜草,墳墓漸漸有了該有的樣子,身體開始暖熱,額頭也已經冒出細細的汗珠。終於除完了。

這是便開始開始祭祖了,把“墳飄”掛在木頭上,插在墳前。“墳飄”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風中輕飄着。透着這純白色的“墳飄”,我彷彿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極樂世界望着我們,臉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

然後是燒錢紙。錢紙是黃色的,大概臉一樣大小,上面印有一個個半圓圈。燒錢紙可不是直接把它點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錢紙一張一張撕下來後再點燃。等它有了火苗後,把它放在墳前,再把剩餘的錢紙一張一張的放入火裏。接着點燃香,把它插在墳前。

接下來是祭拜祖先。雙手躺平合攏在一起,雙眼閉着,嘴裏輕輕的說着一些話,再鞠三次躬,這便算是祭拜完成。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還需要跪在地上祭拜。

最後一項便是放鞭炮,把長長的鞭炮平鋪在墳的兩旁,站在距離墳不遠處,留一個膽大的人點鞭炮。其他人就靜靜的注視着。鞭炮啪啦啪啦的響着,濃煙漸漸包圍住了墳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裏的人會不會嫌我們動靜太大,打擾到他睡覺了?可是不會,因爲她們睡得太熟了……他們正在做一個夢:他們夢見自己的子女們來看望他們了……

祭祀這便就結束了。我們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見許多其他人拎着大包小包,也是來祭祀的;能看見其他墳墓的祭祀品;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鞭炮聲……

清明節不但是一個節日,也是祭祀的一種活動。在中國人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與孝道綁定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

標籤:祭祀 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