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臘八節作文400字錦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節作文4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臘八節作文400字錦集九篇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1

【寒冬裏的濃濃暖意】

一個寒冷的週末,外面天寒地凍,地上的冰雪還未完全融化,我們銅陵日報社校園小記者一行來到了位於開發區的安徽老家酒業,參加“穿越千年,體驗傳統,我們來過臘八節”活動。

一走進酒廠,我們遠遠就聞見濃濃的酒香。我們先後參觀了藏酒閣、釀酒坊,傾聽了民俗文化老師俞俊年爺爺的講座,我們還動手剪窗花、繪年畫。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俞爺爺的講座。

俞爺爺的講座從陽曆和陰曆開始講起,告訴了我們臘八節的由來,以及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俞爺爺說,農曆十二月,又被稱爲“臘月”。因“臘”與“獵”二字在古時通用,冬天又是一個打獵的大好時機,大家將打到的獵物先用來祭祖,“獵祭”逐漸地便寫成了“臘祭”。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制定曆法,將十二月稱爲“臘月”,十二月初八叫“臘日”。

俞爺爺還說,在臘八節喝臘八粥不僅能驅散寒冷,更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臘八節這一天,有許多志願者爲市民送去了臘八粥,還有許多單位爲市民提供免費的臘八粥。這讓我想起來今年冬天,媽媽住院的日子裏,我和爸爸每天都要給媽媽煮八寶粥吃。媽媽說,她最喜歡吃家裏煮的粥。我想,媽媽吃我們煮的粥時,心裏一定暖暖的。

在活動的最後,老家酒廠爲我們準備了熱騰騰的臘八粥。吃着臘八粥,我感覺非常甜,而且心裏暖洋洋的,一點也不感覺冷了。

活動結束,我們走出酒廠,太陽高照,一股暖意涌上我們的心頭。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們常州地區家喻戶曉的臘八節。

一大清早,天還矇矇亮的時候,我在被窩裏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還是……聞着香味,我趕緊起牀,看到媽媽正在忙前忙後,我只好自己去尋找香味的來源。

餐桌上,媽媽已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看上去就很誘人:綠色的粥,裏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圓、黃豆、綠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裏送,哇!好燙!不過味道又香又鮮!黑米和薏米很軟,黃豆很有嚼勁,排骨的香味最是濃烈。

媽媽看我吃得正香,就問我臘八粥的來歷。臘八也有來歷?我怎麼答不上來?沒辦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終於看到了一個有關臘八粥的來歷:原來,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生活極爲艱苦。一天,他到一戶人家偷東西吃,結果被抓住了,還被關在一間破屋子裏。朱元璋餓的前胸貼後背。他四下找東西吃。結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邊發現了玉米、大豆、綠豆等物。他用這些東西洗乾淨後煮成了一鍋粥。味道非常棒。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就把這粥賜名‘臘八粥’。從此以後,每年的臘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臘八粥’,也就把這一天稱爲‘臘八節’。

今年的臘八節我不僅享用了美味的臘八粥,還學到了知識,真好。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3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爲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爲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爲“嘉平”,商代爲“清祀”,周代爲“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爲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爲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爲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爲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4

1月3日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有關專家指出,臘八節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臘”在古代本是一種祭禮。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後來稱爲“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爲“臘月”,農曆十二月初八,稱爲“臘八”。直到南北朝時,纔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爲“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每到臘八節這一天,人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

專家介紹說,“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多種多樣,各地版本不同、說法不一。在佛家看來,“臘八粥”來自印度,是佛教的一種宗教節日食品。自從佛教傳入中國,臘月初八這一天廣爲施捨饑民的善舉,逐漸演變成熬煮臘八粥的習俗。隨着時代的發展,臘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爲色味俱佳的節令美食了。

專家指出,臘八,本身是個傳統節日,又是年節的前奏,可以說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直到南北朝時,纔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爲“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爲色味俱佳的節令美食。有關專家指出,臘八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5

爲大家整理的臘八傳統節日作文:臘八節的傳說“佛祖修行”的文章,供廣大家查閱!!更多最新資訊請點擊節日作文大全

臘八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火熱,但是臘八節的傳說卻在民間流傳的有不少,有關臘八節的傳說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來看看臘八節的傳說之一“佛祖修行”說。

臘八節的傳說之“佛祖修行”

這一傳說講,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傳說佛教的創始者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心性善良。

當他身邊的慢慢經歷着生病的痛苦,看着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又相當殘酷,悲憤之下釋迦牟尼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可是出家修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釋迦牟尼開始修道時並沒有任何收穫,面對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摺磨,他仍然堅持着。

後來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終於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來佛教教徒們爲了紀念他,便將每年的.臘月初八訂爲“佛祖成道紀念日”,後人也沒有忘記他修行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於是就有了這一傳說,“佛祖成道紀念日”經過後人傳承,成爲今天的“臘八節”。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早上,我小鬧鐘響了,媽媽把小鬧鐘舉到我面前,說:“寶貝,快起牀,你看看媽媽今天留什麼言。”於是,我就睜開迷迷糊糊雙眼看了一下,上面寫着:“臘八節快樂,快起來喝臘八粥了。”然後,我就起牀了。

洗臉刷牙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看到了媽媽做“臘八粥”。你們猜猜我媽媽做“臘八粥”熬了幾個小時?告訴你們吧,是兩個小時。臘八粥中放有小米、黑米、黑小米、糯米、圓米、花生、玉米、紅薯,熬好後臘八粥看起來非常美味。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臘八節”由來吧。“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在古代,“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與神靈祭祀儀式,祈求豐收與吉祥。因爲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爲“臘月”,稱這一天爲“臘日”。後來“臘日”這一天固定在臘月初八,“臘八節”就這樣產生了。

在臘八節這天,有喝“臘八粥”傳統。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臘八粥熬好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吃剩臘八粥,儲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是好兆頭,象徵着“年年有餘”。

有地方還有臘八蒜、臘八豆腐、臘八面。在我們河南省,有地方稱臘八粥爲“大家飯”。到了現在,我們在臘八這天還是會喝臘八粥,但是沒有祭祀,沒有饋贈親友,只要一家人一起喝粥就可以了。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喝“臘八粥”了嗎?這下你們知道“臘八節”由來了吧,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7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嚐。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後開始煮了起來,等鍋裏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麼時候可以吃了,怎麼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說:“早着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我掃興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牀,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着碗裏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爲什麼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爲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爲了供奉祖先,而是爲了節約,你看,這粥裏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着對我說,“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

想不到臘八節那麼有講究,看來我要多瞭解瞭解臘八節的知識。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8

爲什麼要叫臘八節呢?爲什麼要把農曆十二月稱作“臘月”?帶着許多疑問,我從網上查找到了資料。原來,臘祭所拜之神據文獻資料所載有:一爲先嗇神,祭神農;二爲司嗇神,祭后稷;三爲農神,祭古時田官之神;四爲郵表畦神,祭始創田間廬舍、開道路、劃疆界的人;五爲貓虎神,祭其吃野鼠野獸,保護了禾苗;六爲坊神,祭堤防;七爲水庸神,祭水溝;八爲昆蟲神,祭以免蟲害。共有八種,因此又稱爲“臘八”;因爲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所以把十二月稱作爲臘月。

在臘八節裏,除了要喝臘八粥以外,還有哪些習俗呢?有祭祀的習俗,從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都要敬神供佛。直到現在,我們都在臘八節裏喝臘八粥,做臘八蒜、臘八豆、臘肉、臘腸等;還凍冰冰,這個最有意思了,有的地方家家都要在臘月初七夜,爲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裏,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裏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兆着來年小麥豐收,表達了勞動人民期望豐收的美好願望。然後將冰塊從碗裏倒出,五顏六色,晶瑩透亮,非常好看。孩子們人手一塊,邊玩邊吸吮。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就要採購年貨,年味是越來越足了,告訴我們快要過年了。原來,臘八節的習俗這麼多,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9

不知道是聽誰說的,臘八這天採來的映山紅花(就是野生的杜鵑花),放到瓶子裏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這天一定盛開。那個時候,也沒有賣鮮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裏有一瓶子盛開的鮮花也不錯!我和我的同學一起,在郊區的東山上,踩着沒膝的積,登山爬砬子去採那些乾枝的映山紅。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小丫頭,也是夠龍性的了,乾脆就沒想到,山上會出現什麼野牲口,會隨時有墜崖的危險。由於山上的太深,到了家以後,每個人都溼了半截褲腿子,被風打過,凍得硬梆梆的,當然也免不了被家裏人責怪。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伺弄得精心,到了臘月二十九,這一瓶子的花啊,開得那叫歡實呢?我也終於有了一些成就感,家裏人也爲這盛開的鮮花感到節日的喜慶。

還記得在同學家吃過一種綠色的大蒜,酸酸的,很爽口。尤其是吃油膩菜餚時,用它做輔餐,那是相當得味。同學的媽媽說:臘八這天,把剝好的大蒜瓣放到白醋裏浸泡,到了春節時,大蒜就變成了翠綠色,叫做“翡翠蒜”,也叫做臘八蒜。名字好聽,也很喜慶。從那以後,我們家的餐桌上就多了這道菜,當然也是我的傑作。

小時候經歷過的事物,永遠地留在記憶的深處。這歡樂的臘八,這的童年記憶,如今都遠遠的離去,只是在這樣特殊的日子裏,還讓我酸酸地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