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熱門】臘八作文五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臘八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臘八作文五篇

臘八作文 篇1

每逢臘月初八,我都會想起姑姑家過臘八節時熱鬧的場景。

臘月初八定是在冬季,新疆這個時候一定是銀裝素裹的。厚實的雪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猶如西北人墩厚、豪爽的性格。

姑姑家每年臘八節,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莫過於一大清早睡醒時方可聽見的那餘音嫋嫋的唸佛聲及空氣中飄來燒香的味道。整個室內煙霧繚繞,誦佛之聲聲入耳。於是,我便頓悟,今年的臘八到了,年的腳步聲近了。

如果不賴牀,還會看見奶奶長跪在觀音菩薩像前,爲全家人祈福求平安的情景。有時,一旁的我也會被奶奶拉去拜觀音,許願。我也學着奶奶跪在菩薩前,很是一番認真,悄悄的說了很多心願。

當佛香燃盡後,煙霧散去後,便傳來陣陣粥的清香。那應該是姑姑在煮臘八粥了。如果說,之前我還不敢斷言今日定是臘八,那麼,聞到這粥的清香,那一定是臘八無疑了。

這回,伴奏的是我肚子咕咕叫的聲音。姑姑家的臘八粥又與別處的不同,別有一番風味。姑姑家的臘八粥,以稠、料足、種類多、量大見長,這也是姑姑向來引以爲豪的地方。

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黑色的,因爲放了足量黑米的緣故;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粘稠的,甚至讓人誤以爲那是乾飯;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細軟的,食料被泡了一整天,又煮了半天的時間,即使是平日裏“堅強”的綠豆、紅豆此時都軟綿綿、懶洋洋的“入口即化”地在那裏簇擁着等着你去品味;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食料豐富,五花八門的,而且一次還會做很多,往往能夠吃很多天,姑姑常笑稱,每年一過了臘八,往後幾天都省了她做飯的功夫;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一般都很平淡,吃時總要放很多白砂糖進去,這大概又是姑姑家吃臘八粥的一大特色了。總之,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獨特,吃法特別,食料豐富,老少皆宜,年味十足,更少不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快樂。

姑姑家的臘八節,除了一大清晨的禮佛祈福、做臘八粥外,當然還要準備許多菜,擺起宴席。於是廚房裏傳來的碎碎的切菜聲,油鍋裏的悉嗉聲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臘八節的時候,奶奶會回憶之前的往事,然後給我們唸叨幾句,讓我們常有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傳統年代的錯覺。彷彿我們也是那些個扎着長辮,手裏紡着布,包着小腳的閣中閨秀。臘八這天,奶奶也總是很是高興,一年之中,她能如此津津樂道的講起那些個陳年舊事,大家都認真傾聽的日子並不多。

姑姑家的臘八節,嘈雜中不失了寧靜,世俗中不失了古韻,平淡中不失了年味。如同臘八粥一般,豐富,粘稠,讓人記憶猶新。

臘八作文 篇2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鹹味粥。而我們家鄉的人卻喜歡吃鹹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矇矇亮,人們就趕快起牀熬粥。粥熬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婆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婆婆那裏討教。老婆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裏麪包含着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癒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臘八作文 篇3

臘八節喝粥是中國的傳統風俗。週末和父親透過MSN聊天聊到了臘八節,父親給我講了解放前天津的“舍粥”風俗。“舍粥”風俗就是如果家裏有人生病了,不管生活多麼困難,湊錢都要煮粥,免費分發給左鄰右舍,透過此善舉換來病人的早日康復。“舍粥”也不限於臘八節這天,一年到頭都可以。

當時爺爺家裏生活困難。父親只要聽說哪裏“舍粥”了,都要和小夥伴帶上缸子、飯碗去喝粥。“舍粥”不一定就是八寶粥,有時棒子麪粥也不錯了。解放後,這種風俗好像就沒有了。聽着這些事情,我彷彿看到了走街串巷的窮人家的孩子們,感覺到了傳統文化中的陣陣暖意。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珍惜。與大家分享,也送給自己。

臘八作文 篇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首歌謠每每到臘八時,奶奶都會唱起來,因爲過了臘八,就是快要到新年了,那時的他們對於過年的渴望是極其強烈的,可現在的我們卻對新年

每到除夕夜,爸爸媽媽還都要去工作,根本不能回來,但在臘八節在我們一家人卻能聚到一起,因爲都想再次憶起那臘八粥的味道。

奶奶的臘八粥在我眼裏那可是一絕,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圍在火爐旁,那火爐上就架着臘八粥,一人捧着一個小碗,喝上一口,頓時一股暖意會涌上心頭,那滋味可真是忘不了,喝完了就直接到鍋裏去盛,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訴說着這一年的許許,但那時好像所有的難事都被那臘八粥的味道吹散了,那味道一直一直飄到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並且還向遠方飄去。現在臘八,雖然沒有了火爐,沒有了曾經那種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味道,但人依舊沒有變,還是那八口人,還是那臘八粥。

我問奶奶:爲什麼您總讓家人們在臘八時必須回來喝上一碗臘八粥呢?奶奶笑了,問我:臘八粥中有幾樣東西啊?八樣!我熬粥時添了幾碗水?八碗!咱家有幾口人呀?八口!

我時常想學着做臘八粥,但不知怎麼,每次嘗試都沒有奶奶的味道,我看向奶奶那顫抖着的手,看爺爺臉上的皺紋,看着爸爸媽媽達達二媽那些許滄桑,我,或許明白了些什麼,或許就在那一刻我長大了,我也終於懂得爲什麼那臘八粥好像沒有了從前的味道

現在我和弟弟每每到臘八,就會大早上跑到奶奶家去幫她準備食材,幫他品嚐味道,爸爸媽媽達達二媽也會在中午過來,今年的臘八就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今年的臘八沒有聽到任何訴苦,抱怨的聲音,都成了笑聲,我們一家八口也圍坐在一個桌子周圍,桌子上就放着臘八粥,還是你一碗我一碗,一口喝下,還是那熟悉的暖意。哎!今年的臘八粥怎麼有之前的溫暖?而且好像也變得更加粘稠,那八樣食材好像緊緊地粘在一起,不可分開,不可割捨

臘八作文 篇5

小區馬路上的燈忽明忽暗,風攜着銀杏的葉子蕭蕭作響,詩意中又裹着一絲寒意。我情不自禁地把手縮起來,把衣服裹得嚴嚴實實,快步向家走去。

推開家門,一團溫暖就把我包圍了起來,空氣中陣陣撲鼻的香味。我不由得大喊:媽媽,你今天做了什麼呀,太香了吧!"個紅色的身影從廚房飛了出來,一手託着碗,一手伸出來,輕輕捏了捏我的鼻子,十分自豪地說:小饞貓,鼻子還真靈。

坐到桌前,拿起勺子,往碗裏看了看:哇!是一碗白白的餃子。我浩浩蕩蕩血掃蕩起這碗美味來。吃着吃着,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媽媽,這餛飩和以前吃的不一樣?媽媽得意的一甩頭:哈哈,是不是肉更多更香了?這可是我自己做的,麪皮、餡都是我自己做的呢"我低頭望向碗裏,真的,雖然形狀不怎麼好看,但是味道還真不錯,皮薄餡多,竟生出一種攝人心魄的美來。這樣迷人的風景,很動人。

一時間,就像浮雲停止了涌動,潮汐停止了復始,蟋蟀停止了演唱風颳開了鳥兒柔軟的羽毛,掉下一根,覆上了我的雙眼,眼前一片模糊。和麪粉,切肉末。做這樣多餃子,對於我這急性子的媽媽應該是一種煎熬吧!可是,她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來完成這艱難的事,她爲她還能替我做些事而感到開心。我常常忽略母親的愛,甚至在我不順心的時候拿她當出氣筒。可她卻依舊溫柔待我。這樣的母愛是多麼的卑微啊!不,不是的!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了我,給了我生命,扶持着我長大。她的愛從來不需要回報,這樣的母愛是多麼偉大總認爲長大就是離開父母,不需要他們的關愛,也只有在走過許多泥濘的、缺少溫情的日子後,在某個寂靜無風的夜晚徹悟:長大,是接受父母的愛;然後,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他們。

這碗裏溫馨細膩的小風景,平凡卻不平庸,口口肉餡裏,滴滴肉汁裏,都蘊含着母親細緻入微的愛。吃完了這一碗餃子後,我笑着對媽媽說:媽,香香的,真好吃,我幫你盛一碗吧!

然後,她幸福的笑着,臉上氤氤着幾分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