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祭竈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

習俗是一個漢語詞彙,是習慣風俗的意思。習字最早見於,字形作習,上部是鳥羽毛的象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祭竈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祭竈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

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竈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竈上使司命(竈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竈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竈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竈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竈君歌,跳送竈君舞,名爲"送竈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竈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爲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竈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竈日漫筆》一文中說:"竈君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着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裏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竈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鉅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竈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竈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竈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竈詞》對當時民間祭竈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竈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爲祝融,祀爲竈神。"《莊子.達生》記載:"竈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竈神,着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竈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竈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衆說不一。

二 傳說

民間流傳着一個頗爲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竈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爲"張竈王"。說來張竈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竈,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張竈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竈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竈王是一家之主,家裏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着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竈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竈壁上,飄動着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竈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爲'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竈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竈上,懇求竈王爺饒恕。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

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竈壁上的竈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竈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竈房都貼上了竈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竈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竈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竈的規矩,成爲固定的儀式了。

三 河南的祭竈傳說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竈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 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 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裏。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竈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竈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爲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竈。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 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 “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 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 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 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 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 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

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 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 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 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竈火燒,便會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 人就能平安無事。

四 福州祭竈小年習俗

【祭竈·儀式】一年兩次糊弄“竈王”

在福州人的傳統中,祭竈分成兩次。“祭竈就是各家各戶送竈王爺‘上天’彙報工作。要拿好東西招待,但是怕他上天的時候一身的酒氣惹玉皇大帝不高興,醉醺醺得胡亂彙報,因此在送他上天的時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給他吃,叫作‘祭素竈’,這是在農曆廿四,在農曆廿三,人們就會拿好酒好菜招待這個一家之主,叫作‘祭葷竈’。”因此福州的祭竈一般分兩次,這種習俗在全國都十分特別。祭竈的時候,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義在其中。祭竈完畢還要抓把糖塗在竈門口,意思是把竈王爺的嘴巴粘住,讓他少說話,以免言多必失。

過去,在祭竈的時候,孩子都會唱着一首童謠:“祭竈祭胡塗,竈前一個銅香爐,元寶是儂褙,金褲是儂糊,竈君上天講好話,竈媽落地保佑儂,保佑儂爹有錢賺,保佑儂奶有錢長,保佑儂哥討兄嫂,保佑儂讀書變聰明。”

【祭竈·細節】花臉殼和竈君花

在小年前幾天,老福州街頭巷尾都會響起“賣花臉殼(假面具)”、“賣竈君花”的叫賣聲。“所謂‘竈君花’就是紅彤彤的木刻印製的竈王爺畫像。祭竈完畢,舊的‘竈君花’要撕下來火化,貼上新的,以示送舊迎新。”徐老先生說,而最讓當時還是孩子的徐老先生高興的是,祭竈之前,外公外婆送給他的竈糖竈餅和一個“花臉殼”。根據福州的風俗,外公外婆要向外孫、外孫女送竈糖竈餅,有幾個就要送幾包。老人們的說法是,戴上“花臉殼”瘟神就看不到孩子的面目,能保佑平安,表達了他們對小輩的愛護。“有得吃,有得玩,祭竈已經讓孩子感受到過年的樂趣了。”

【祭竈·傳說】鄭堂劈棺材除死無大災

在福州,過去過小年,有兩個關於祭竈的傳說:

傳說之一

吉庇巷的由來:宋代,福州有個叫鄭性之的落魄書生。祭竈時他沒有可以祭供的.東西,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撿回去作爲供品。祭竈時,他寫了一首詩:“一隻烏騅一條鞭,送你竈王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就道文章不值錢。”後來此人當了高官,曾經欺負他的人在他衣錦還鄉時,急忙躲避,三坊七巷中的“吉庇(急避)巷”由此得名。

傳說之二

“阿凡提”劈棺材:明代,住在朱紫坊的鄭堂被稱爲“福州的阿凡提”,傳說在祭竈這天,曾被他戲弄的富人給他送了口棺材想讓他晦氣一下。沒想到鄭堂把棺材劈開,一塊塊地丟進火裏燒掉,邊燒邊唱:“鄭堂劈棺材,除死(意指一生)無大災。”這句話一直流傳到現在。

祭竈節的來歷

我國自夏朝開始,就有了祭竈的習俗。傳說竈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他原來是一個富家子,娶得一個賢慧的女子爲妻,後來貪新厭舊,遂棄妻續娶。第二任的妻子名叫李海棠,雖然長得貌美如花,但是好吃懶做、揮霍無度。李氏嫁入張家之後,不久就把張家的財產揮霍一空。她眼看張單的家境敗落,不想跟着受苦,於是改嫁他人。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再遇頂頭風”,張家有一天不幸遭逢祝融光顧,只見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張家的大宅院頃刻之間燒成了灰燼。張單自此無家可歸,每天露宿街頭,傷心過度的他終日以淚洗面,以致雙目失明,淪爲乞丐。有一天,大約是午飯時分,他乞討到一戶人家,女主人佈施給他好飯好菜。他聽口音似曾相識,便開言詢問,原來施飯者正是多年前被他拋棄的前妻。張單頓覺一股血液朝頭上涌,自感羞愧難當、無地自容。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咚”的一聲悶響,張單傾刻兩眼翻白,撞死在爐竈面前。玉帝知悉了這件事,認爲張單尚有羞愧悔過之心,知他良心未泯,加上念他以前亦做過不少的功德,遂封他爲竈王,讓他往後飲食無憂。有關竈王的傳說,早期先是有炎帝、祝融的故事,後來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例如道教的《經說》一書,就把竈王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說她“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這便是祭竈節的來歷。

祭竈代表着什麼

祭竈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祭祀活動中,它的地位僅次於祭祖。是什麼原因使其如此“尊貴”呢?

一個古老而常談的話題又得重提了。

這個生長在黃土地上的民族。他們沒有遊牧民族的粗放,也沒有歐洲海盜們的野蠻。因爲他們的生活不需要浪跡天涯,更不需要漂泊四方。他們要做的,就是永遠深愛這塊土地。

土地,對於黃土地.黑麪板的華夏民族來說,這是他們的根,他們的本。是土地給了他們生存的源泉,給了他們發展的基礎,給了他們抵禦外族的動力,這就註定了他們的處事,造就了他們的思想,決定了他們的性格。

正是有了土地,才使他們特別需要風調雨順。需要年年豐收。如果遇上天災的歲月,那對他們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在這種日久天長的日子裏,使他們最大限度地追求完美。他們渴望家人平安,一生幸福。他們最怕的是天災,最俱的是人禍。他們知道完美的東西是需要也許不能實現,恐懼的災難拒絕也無法逃避的。所以,他們求,

求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去完成他們的心願,這樣,他們去祭神。而在這些神中,竈神是最符合他們的了。因爲竈神是一家的保護神,一家人的健康、平安都在竈神手中。而他們想得到的好處與想躲避的災難,也盡在竈王爺的那張嘴上,所以他們一定要送好竈神。希望竈神給他們帶來的是幸福的天使,而不是災難的魔掌。

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來源於對竈神的尊敬,祭祀的方式有很多種,代表的寓意都是一樣的,希望生活越來越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祭竈神在祭竈文化中揚起了一面長帆。

祭竈節習俗

1.吃餃子

祭竈節,也叫過小年,民間講究,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

2.吃竈糖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吃竈糖,竈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爲長條型的糖棍稱爲"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爲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稍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3.掃塵

掃塵主要是將家裏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牀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着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擡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着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4.貼對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爲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5.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爲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爲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祭竈節被視爲過年的開端,在我國古代地位很高,古時候離家在外的人,都需在祭竈日前趕回家中團圓、祭竈,“民以食爲天”,竈王爺被奉爲一家之主,祭竈節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這裏親農網也要提醒大家,祭竈節到了也意味着就到了春運的高峯期,大家返鄉途中要注意安全,讓全家人都能過個好年。

標籤:祭竈 來歷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