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三代人的國慶節高中生作文範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代人的國慶節高中生作文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代人的國慶節高中生作文範文

爺爺出生於1936年,“國慶節”對爺爺來說是一個充滿激情、溢滿汗水的節日。爺爺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參加了工作,用當時的時髦話說就是“加入了革命隊伍”。爺爺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國慶節留給他的記憶除了大紅的標語,喧囂的鑼鼓聲,還有四個字——義務勞動。

國慶節義務勞動一般是由單位或者街道組織的,爺爺說國慶義務勞動是向國慶獻禮的一項重要活動,場面很是“壯觀”,街道上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全家出動做衛生,有提着水桶的,有扛着掃帚的,有拎着垃圾桶的,有握着鐵鍬的,不少人還都穿着工裝,婦女們扎着頭巾,男人們戴着工帽。人們在街道上幹得熱火朝天,孩子們興奮異常,一邊給大人打下手一邊嬉鬧。大家不僅把街道的路面打掃乾淨,而且把犄角旮旯全清理了一遍,義務勞動完畢,人們有說有笑地各自回家,這樣的國慶節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母親是1976年參加工作的,她在一家機械廠當車工。母親進廠後,她所在的工廠每年國慶節都會組織文體活動,活動結束後廠裏還會給職工發放點福利。國慶節職工還是照常上班,下了班後工會就會組織職工去廠裏的大禮堂參加活動。所謂文體活動不外乎是拔河比賽、歌詠比賽、猜謎語、趣味體育比賽等。母親在歌詠比賽中總會唱自己最喜歡的歌,比如《花兒爲什麼這樣紅》、《唱支山歌給黨聽》,往往會贏得臺下的.一片掌聲。母親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質並不豐富,職工最看重的是參加完活動後工廠發的勞動節福利。七十年代廠裏國慶節福利發得最多的是白砂糖、芝麻糕、豬油、臉盆,到了八十年代廠裏國慶節發過洗髮液、保溫杯、檯燈,有時還發代金券。有一年廠裏效益好,母親在國慶節集體活動後得了一部當時很時尚的隨身聽,惹得鄰里羨慕不已。母親在國企工作了一輩子,捧着“鐵飯碗”朝九晚五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母親記憶中的國慶節雖單調但有人情味,還夾雜着工廠機器的轟鳴聲。

我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前幾年才進入職場,國慶節公司多多少少也會發點福利。像我這樣的公司年輕人其實不太在乎公司發的國慶節福利,我們更看重的是十一可以放一個小長假。平時工作忙,壓力也大,我可以利用國慶節的小長假好好放鬆一下,休息一下身心。小長假我會跟朋友、同事一起去不太遠的地方旅遊,自駕遊或者跟團遊都體驗過,去旅遊景點散散心,帶點旅遊紀念品回來,這樣的國慶節非常愜意。國慶節小長假也成了我這個“吃貨”去品美食的好日子,老公也樂得陪我一起去,要是平常他總會勸我別在外面瞎吃了,減肥事大。現在的商家都有生意頭腦,國慶的促銷活動鋪天蓋地,我會忍不住拉着老公去逛街血拼,那樣的購買熱情,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商場,真是不把私家車的後備廂塞滿不回家,國慶節恍惚成了“購物節”。

爺爺、母親和我,我家三代人過的國慶節折射出了時代的變遷,也刻上了時代的印記,有時候我會“突發奇想”,當我的女兒慢慢長大,她那一代的國慶節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