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六篇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沒月有處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是開始將每月第一個五日稱爲端五。端午節也可以稱爲“浴蘭節”和“地臘節”。

從古至今,一般端午節人們多要包糉子,並摘許多的葛藤掛在門口的兩旁。今天,奶奶買了許多糉子回來,說今天的午餐就吃糉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條糉子,這糉子是三角體的,外面是用幾片葦葉包成的,外形十分精緻,還用幾條繩子綁了起來,爲了不讓葦葉掉下來。聞着看噴噴糯米味,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開啟糉子,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啊,味道還真不賴!

但是,在吃糉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公元278年前的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楚國在秦國在舉進攻中慘敗,秦國一舉攻進成都,大肆燒殺和搶奪,頃見大勢已去,便於五月五日抱着一塊石頭投入汩羅江。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從四面八方趕到汩羅江邊,紛紛駕舟尋救,但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詩人——屈原,人民爲了使讓他們尊敬的屈原的遺體不被惡吞食,人們就自發地做好糉子投入灑中供魚兒食用。

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正式地過端午節哩!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2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糉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糉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糉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糉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把包糉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糉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開啟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糉葉,糉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糉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糉葉,左手抓住糉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糉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裏的頂端一定要尖。”後來,老師在用手託者糉葉,在裏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釐米的時候,在拿糉針向糉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糉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糉子這麼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3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糉子。

首先外婆用開水燙蘆葉,然後把調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來外婆負責包糉子,我負責剪扎糉子用的線。一開始,我不知道線要剪多長,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長。外婆教我說:“扎糉子的線要能繞糉子三到四圈。”我試了試,果然剪出的線不長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糉子個個小巧玲瓏,像一隻只小香包,散發着蘆葉特有的清香,我還沒吃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外婆一邊包糉子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是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學會包這麼漂亮的糉子。我聽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4

端午節的時候我到小姨家做客。弟弟不在家,真掃興,又得當沒有“士兵”的“將軍”了。但我往桌子上一看,是糉葉呀!我高興極了,便纏着小姨教我,小姨無奈,只好答應教我。

終於開始了,小姨先教我把糉葉捲成圓圓的漏斗狀,顯得十分輕鬆,而我弄了半天也沒弄好。只好向小姨請教,原來,是我太心急了一點,總是卷不成形。於是,我只好冷靜下來,小心翼翼的捲了起來,哦!終於完成了第一步。我繼續,小姨用手把糯米一把一把地抓進了“漏斗”裏,我也學着她的樣子把米抓進了“漏斗”裏。終於到了最後一步——封頂了,只見小姨將剩餘的葉子蓋在露在外面的糯米上,就完成了我也這樣完成了第一個糉子。

當小姨把糉子拿出來後,不禁笑了起來,我過去一看,原來我包的糉子所有的角都在漏米,哈!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5

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叫屈原的人,他跳江了,人們就做了一些糉子往江裏扔,讓魚兒吃糉子,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要吃糉子,賽龍舟。它還有很多的名字:端陽節,女兒節……

今天我們舉行了包糉子活動,比賽開始了,我們先把糉葉弄成圓錐形,把米放進去,最後再把米用糉葉裹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糉子就完成了。包糉子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是糉葉太硬了,於是我們就把糉葉拼命往裏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賽結束後,我看見大家包的糉子各不相同。我們分5個組,我在第四組,我們一共包了8個糉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組,一共11個,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我今天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200字 篇6

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當然,糉子是我的最愛,但我只會吃,從來沒有包過,這次端午節,我決定大顯身手。

這天,媽媽和奶奶很早起來準備材料,我也跟着起來。我靜靜地在她們旁邊觀看,等看過一遍後,纔開始包。看着媽媽包糉子,好像很簡單,就開始動手了。

我拿了兩片糉葉,學媽媽折出一角,在摺好的角筒上放了很少的糯米,媽媽說,這麼少,怎麼夠吃呀!她在角筒上又放了很少的糯米,那些糯米必須是浸泡過的,接下來就放豬肉,我並不喜歡豬肉,我就切了一小塊豬肉放進去,然後放豆就行了。我洋洋得意的,開心極了。我把糯米蓋好了,就準備把糉葉蓋好,突然,豆和糯米接二連三地掉下來,還好,掉的不是很多,再加上一點就行了。

最後,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我讓媽媽扎給我看,我看了一遍,就開始紮了,很順利,我包出了一個好吃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我感覺到包糉子的樂趣了,你也來試試吧!體驗包糉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