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糉子作文合集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糉子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糉子作文合集8篇

糉子作文 篇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詩人屈原這首詩我非常喜歡,端午節更是由他而來,我十分敬佩他。在這一天我最喜歡的就是糉子了,因爲它們載滿了奶奶對我的愛。

端午節這一天有賽龍舟,食糉子,插艾草,帶五色繩等古老習俗。臨近端午,奶奶就張羅着做糉子,尋艾草揉五色線等等。忙得不亦樂乎。最吸引我的就是奶奶親手包的糉子,糉子拳頭大小,成四角狀。甜甜的糯米被一層層的綠葉包裹着。繩子拽得緊緊的鎖住米。黏糊糊的。那香甜的滋味像癢癢撓,將我的饞蟲勾起來,恨不得一把槍在手中,放入口中細細品味。

吃糉子的甜蜜回憶,彷彿過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總會經歷一番過程,一番鋪墊方纔品到幸福的滋味和內涵。每次都會經過一番細心的準備。首先要把糯米,糉葉浸泡,只見奶奶捏起兩片糉葉疊好後捲成圓錐形,灌入米和紅棗。熟練地把它包好用繩子紮好。我也好奇地嘗試過可每次包米都會漏的到處都是索性就在一旁耐心等待。奶奶心靈手巧1更是另我敬佩。過了一會熱騰騰的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中撈出一隻糉子。剝開葉子一塊兒白胖胖的,黏黏的糉子寶寶呈現在眼前,一口咬了下去儘管燙的嘴直呼呼也捨不得吐掉,硬堅持咀嚼品味它香甜的滋味,奶奶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別急,別急。

端午節早上我還睡得很香,奶奶輕輕走進我的屋子,在我的手腕兒,脖子,腳腕兒上,捆上了五色繩,我醒來時舉着手,左瞧右瞧,覺得很好看便問奶奶,爲什麼要帶這五色繩。奶奶和藹地說:這是途個吉利,除病消災,保平安。我就又問:那門上插艾草也是圖個吉利吧。奶奶笑着點了點頭。

中午時,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了看賽龍舟比賽,一條條龍舟停泊在江面上,各隊選手們穿着鮮豔統一的服裝,場面精彩壯觀,只聽一聲令下,一條條龍舟像安着馬達一樣一個比一個快,選手們的動作嫺熟有力,齊心協,岸上的人們擠了水泄不通,吶喊聲震耳欲聾,他們點點晶瑩的汗水中入江中,響亮的吶喊聲越盪漾在江面上。激動得我也不由自主在地下跳着舉着手大聲喊加油,加油。逗得家人笑個不停,我一扭頭看了看他們自己也笑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奶奶的白髮又多了,歲月在她臉上留下更深的印記,又想起那隻甜甜的糉子牽起了我無限的思念。奶奶的生活習慣,對我的愛更使我難以忘懷,無比思念。

糉子作文 篇2

端午要到了,人們都要包糉子吃,因爲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的。

我也想學包糉子,便讓母親教我。於是母親準備好洗乾淨的糉子葉,泡好的糯米、紅棗,我與母親開始包糉子。母親拿了兩片糉子葉疊在一起,捲了一個三角形的小桶,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填滿一半,放了一粒紅棗,再放滿糯米,把上面的糉子葉往下一蓋,用糉子葉纏一纏,拿繩子綁起來,糉子就包好了。

“哈!這麼容易,”我說。“NO、NO、NO”母親要着頭說:“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你還是自己試試吧!”“好的”我答道。於是我也拿了兩片糉子葉像母親那樣卷,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難,我的手不知往哪彎,母親看着直想笑,又給我做了幾次示範,我總於捲成了小桶,可小桶是圓筒形的,沒法裝米呀!一次、兩次、三次……總於卷好了,可葉子也快卷爛了,我放進去了糯米與紅棗,在母親的幫助下綁好了繩子。我仔細的看着我包的糉子,三角形、扁扁的,哎呀!還有一個角好像漏了,不過這也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呀。有了這次的經驗,我試着又包了幾個都成功了。

端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真美呀!

糉子作文 篇3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包糉子、吃糉子,但是你們知道怎樣包糉子嗎?

下面,就和我一起來跟奶奶學包糉子吧。包糉子的時候,首先,要把這幾樣東西準備好:花生米、棗、江米和糉葉。這幾樣東西準備好以後。首先,要把花生米和江米洗淨,然後,再把糉葉也洗淨 之後。就可以包糉子了。

包糉子的時候,先把糉葉握成漏斗的樣子,但不要有空隙;然後再在裏面放一些江米、棗和花生米。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把糉子包起來。爲什麼說是最難的一步呢?因爲我跟奶奶學了好 長時間也沒有學會,奶奶給我講了三四遍我還是沒有學會,我自己在那兒琢磨了半天,終於會包了。

透過包糉子這件事,我知道了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只要有耐心,遇到什麼難題都不用怕了。

糉子作文 篇4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而明天呢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母親在家裏包糉子,我說:我也想學學。母親說:好呀!

我們包的是肉餡的,母親先把糉葉洗好,放在邊上備用。母親在把米洗好,放在邊瀝乾,然後母親開始切肉,把肉切好後開始加調料有料酒、薑末、味精、醬油等攪拌。上述準備工作做好後,我們開始最重要的工作了——包糉子。

母親教我先取兩片糉葉,毛面相貼,在靠近3分之2的地方對摺成60度的三角形,先放一小半米,在放些肉餡,然後在繼續加米至加滿爲止。將糉葉的往下折,並幹緊用力壓住,包緊。然後用棉線把糉葉紮緊。一個糉葉終於大功告成了,把我忙的滿頭大汗。

午飯吃着自己包的糉葉,感覺味道美極了!同學有機會也可以自己試試哦!

糉子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一定要吃糉子,說起糉子,就是到了我奶奶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去年,奶奶已經泡好了糉葉,糉葉大約要兩天兩夜就泡好了,我感覺時間太長了,上午,爺爺帶我去集市上買來一些糯米和一些幹棗,泡上三四小時就可以了。但對我來說,時間太漫長了,因爲奶奶 說要叫我包糉子下午,奶奶在糯米中加上了紅小豆,又加了糖精。奶奶說:“茜茜,我告訴你,糉子要放東西是要適量地放。如果放多了紅小豆,就只能吃到紅小豆的味道,就吃不到糯米清香了。如 果放多了糖精,糉子就變苦了,不好吃了。”我不由得用佩服的眼神看了看奶奶。

奶奶在桌子上包起糉子來,糉子是三角形的。奶奶首先用蒲葉弄成一條一條的。然後把糯米裹進去,捲成個形狀。再用塑料繩子把三角形繫好,一個糉子就算是做好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一個糉子。第一次,放的糯米太多,全都撒了。第二次形狀沒包好,漏了出來。第三次,我小心翼翼地放東西,小心翼翼的包着,終於成功了。我把成功之作給奶奶看,奶奶 對我說:“茜茜,不賴呀,做的還有模有樣的`。”我聽過這句話後,就好像吃了蜜一樣。

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

糉子作文 篇6

離端午節還有兩天,學校提前包糉子來慶祝端午節。

我們班一共分五組,硃紅媽媽便成了我們組專門教包糉子的老師。

“首先,取三張糉葉。”

我把三張翠綠的大糉葉攤在手掌上,兩張糉葉的角在上,一張糉葉的角在下。她用目光飛快地掃視了我們的葉子,幫我們調整一下後,繼續說下去。

“一隻手捏在下面,另一隻手在上,然後……”

只見她左手正對着握在葉子下面,右手背對自己握着葉子,然後一隻手旋轉360度,像變戲法似的,一個糉子角就出來了,活像一頂尖帽子。

我照着她的動作慢慢轉動手指,結果好不容易出來一個尖角,我手一抖,變成了個漏斗,我又試圖用手握住葉子一邊轉個圈,糉葉竟全散了。難,真難!待我嘗試好幾次,終於裹成一個尖角時,高興地把半成品拿給她看。她卻搖搖頭,輕輕說着:“不像,不像。”

我又自個兒琢磨了好半天。這時,胖胖的劉沐辰看見還在糾結中的我,故意把他包好的糉子從我眼前繞一圈。咦?我們這組還在教卷葉子,他怎麼就完工了?他又在空中提了幾下糉子,笑着,臉上的肉擠在一堆,慢悠悠地說:“喲,還不會啊?我都包了好幾個了哩!瞧瞧,多好!”

不得不說,他包的糉子還蠻標準的。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樣子,一會兒到這組炫耀,一會兒到那組瞧瞧。自戀,真自戀!

硃紅媽媽看着一臉茫然無措的我,走過來手把手教我。我漸漸找到了感覺,終於裹出個像樣的糉子殼來。

“咱們進行下一步,放糯米……”

我照着她說的那樣,抓起一把米,把糯米填到離糉子殼邊緣3毫米的距離,蓋上糉葉,拎出一個角,再用線纏上,我人生中第一個自己包的糉子就完工了!爲了做個紀念,我還繫了一個蝴蝶結呢。

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包的越來越好,速度越來越快,感覺越來越棒。

我想,出爐的糉子一定香香的,甜甜的,嚼在口中軟軟糯糯,不僅混着糉葉的清香,還有一份份的喜悅。

糉子作文 篇7

下星期四就是端午節了,我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幹嗎不自己包糉子呢?以前總是買糉子,一點意義也沒有,而且早就吃膩了,搞得現在都不想過端午節了,這次我一定要吃上自己包的糉子。

一切準備就緒了,我們這次準備的材料有糯米,蜜棗,花生,豆沙還有幹糉葉,就開始吧!我首先拿起一張糉葉,折了一下,再折一下,把他折成一個圓錐形的袋子,然後往裏面放上一勺糯米,放 上一勺豆沙,再放上一個大大,甜甜的蜜棗,最後補上一勺糯米,把蜜棗蓋住,餡就放好了,接着把上面的葉子折下來,把兩邊的角壓緊,不讓餡漏出來,找一根繩子把糉子緊緊地捆起來,就包好了。 看着這個我親手包的大糉子,我喜不自禁,這麼大的糉子,一看就讓人有食慾,我恨不得現在就把這個漂亮的大糉子吃掉!我又包了三個大糉子,滿意的笑了笑,把糉子送進了蒸鍋。過了兩個小時,糉 子蒸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拆開繩子,揭開糉葉,一股濃香撲鼻而來:“好香啊!”我開心的大叫一聲,咬了一大口,哇,好甜,這可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下一次端午節,我一定還包糉子,保準比這次包的更好!

糉子作文 篇8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裏,人們不僅載歌載舞來歡慶節日,而且有吃糉子的習俗。吃着清香可口的糉子,觀看着精彩的節目時,人們肯定不禁會問:這美味、清香的糉子是怎樣包的呢?

端午節一來,外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外婆抹糉葉、洗糯米、醃豬肉、剝栗子、切魷魚絲、浸冬菇。

忙至子夜,桌上堆起了山一樣高的糉子。不是傳統的三角形的,便是厚實的橢圓形的,每個都足足有一斤重。

凌晨一時,她開始正式生起炭火,把糉子放入巨型大鍋裏煮,徹底地煮。她自己呢,也徹夜不眠,守在炭爐旁邊,不時地往火堆裏填炭,往大鍋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銀髮被汗溼透,火光一照,更是銀光閃閃的。

煮糉時,把糉子都放在這個巨型大鍋裏,但甜、鹹糉要分兩隻鍋煮。加入浸沒糉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燒開,再用文火加熱半小時。煮好後,千萬不能揭開鍋,要燜半天才行,這樣煮出來的糉子才香甜可口。

此刻,鍋裏的糉子在她眼裏不是食物,而是“藝術品”。她臉上那股專注而執着的神情,讓我想起了燒陶的藝人。

天泛魚肚白了,糉子還在鍋裏滾。

她把一夜不曾閤眼的疲乏一股腦兒地抹到溼溼的面斤上,又去守他的糉子。

煮糉鍋足足嘶叫了十個小時後,終於噴出了異香。她把糉子從鍋裏提出來,擺涼。然後,平均地分成幾份,擱進竹籃裏,讓她的幾個遠道而來的兒子攜帶回家,給媳婦,給兒子吃。

糉子裏各種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滲進了粒粒絕不黏口的糯米里。食畢,餘香猶存。

別人問她祕訣,她說:“我的糯米從不浸水,煮它十個小時,讓它自然熟自然香。”

別人學她,總學不成。原因是別人買不到她獨有的兩種“材料”————耐心與愛。

糉子吃起來清香可口,味道鮮美,殊不知,包糉子還有大學問呢!所以,我們在吃糉子時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糉子,珍惜這份特殊的愛。

標籤:糉子 糉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