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糉子作文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糉子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糉子作文合集7篇

端午糉子作文 篇1

我最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這不,又到了端午節,我打算“大顯身手”。

我坐在奶奶身邊,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真正也是門技術活兒,要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成一個錐狀,再在摺好的錐筒裏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糉繩。小意思,看我的!大家都知道,糉子要紮結實才不會散。我接過糉繩,先把糉子捆了一圈,還以爲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別土氣,就自作主張地把糉繩打了一個蝴蝶結,只要不碰繩子,糉子就不會散。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盆子裏,可是一不小心拉到了糉繩,“嘩啦”一下,糉葉散開了。

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糉子在奶奶的手中誕生,可我一個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個。

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開心極了。

端午糉子作文 篇2

晚上回到家後,奶奶說:“芸芸,快做作業了,做完了幫奶奶包糉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很快做完作業,書包也沒來得及整理,就火速奔向廚房。只見奶奶熟練的拿起糉葉先捲成錐形,在裏面放些大米,然後放上塊肉,再用大蓋肉,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我覺得不難,就像模象樣的學了起來,誰知我放米時卻從洞裏漏出來,我用糉葉堵住這個洞,米卻從好多洞漏出來,我用糉葉堵住他,我包的糉子怎麼這麼大?原來我放米時米卻從洞裏漏出來,我只能用糉葉抱住他,米線也用了一大把。晚飯時,爸爸挑了一個最大的糉子給了爺爺,爺爺扒了一層皮有扒了一層皮,一個小小的糉子呈現在手中。瞧,我鬧了一個大笑話

端午糉子作文 篇3

在今天的戶外課中,有許多活動,但最讓我深刻的還是包糉子的環節。

包糉子的材料有:雪白的糯米、像玉米粒似的綠豆、兩片像手掌似的葉子、還有鮮美的肥肉,好像糖果似的鹹鴨蛋黃。

我們先看阿姨們怎麼包糉子,不到兩分鐘,阿姨就把糉子包好了。我覺得非常簡單,就立刻動手包糉子,結果,我一個都沒有包成功。我再看看旁邊的同學,包了有十幾個,有的像沙漠裏的金字塔、有的像一座座高山、還有的像一個福袋一樣,帶給我們祝福……可我看看自己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就再給我做了一次示範,我看得非常認真,終於,我把三個糉子包完了,心裏非常的開心。

原來包糉子沒有那麼簡單啊!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個習俗,不要讓它像其他的習俗一樣,永遠失傳。

端午糉子作文 篇4

端午節習俗有包糉,掛艾葉,划龍舟。6月21日,我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參加小記者活動——包糉子比賽。但是很遺憾,因爲是第一次,不懂包糉子,所以失敗了。雖然沒有獲得獎,但是從這次比賽中,我學會了包糉子。於是,端午節那天在家裏決定再實踐一次包糉子。

媽媽提前準備好食材:醃製腩肉,鹹蛋,剝皮綠豆等,然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首先我拿了兩片糉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筒形,然後把糯米倒在圓筒形中,在中間添一塊腩肉和鹹蛋綠豆,然後再加上適量的糯米把食材蓋好,再添上一片大糉葉打折包裹,最後用繩子綁結實就可以了。

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包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漏米了,糉葉太疏,包不嚴實。或者是糯米或食材都放多了,糉葉包不過等等。萬事開頭難,有了上一次小記者比賽經驗,我順利地把困難克服了。慢慢地我學會了包糉子,而且包糉子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蒸煮20分鐘,開啟鍋後,一陣甜甜的糉子香飄滿整個房間。譁,真香!

我們一家子把糉子拿到大院去吃,因爲這樣子可以把糉子變得涼一點。拿出去以後,滿院子都香了,甚至連鄰居都聞到香味,我們在院子擺上圓桌子,拿6張椅子,在上面放些花,爲我們吃糉子平添了許多樂趣!再在圓桌子上擺個手機,一邊看賽龍舟,一邊吃糉子,其樂無窮!

我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口感粘粘的,中間的豬肉鹹蛋和綠豆好吃極了,吃着自己做的糉子,心裏高興極了。

端午糉子作文 篇5

端午節的'首要或主要問題,我想是兩個,一個是放假,一個是糉子。端午節怎麼過,就具體成了放假怎麼過,糉子怎麼吃的問題了。端午節一過,有關端午的問題好像沒有過。我這樣說,有點拽吧?

在我來說,退休了,放假不放假無所謂。偏偏端午節上海連着三天下雨,於是哪裏也不去,只是讀書,是“在四大名著裏過端午節”,放假後要上班,在我家裏,只有小孫子有關,他要回幼兒園去。照此說來,第一個問題不成問題了。

糉子問題,節眼上,糉子的價格就跌下來了,我就乘機多買了一些,不爲省錢,也不是糉子好吃,只爲懶得煮飯,吃一隻糉子過一餐,三隻過一天。

小孫子在端午節連着吃了兩天糉子,最後一天,出於安全健康考慮,我對他說:“別吃糉子了。”小孫子不答應,問爲什麼?我就隨口說:“糉子是糯米裹的,糯米黏糊着呢!知道不,萬里長城城牆就是用糯米粘合石灰砌起來的,你看這城牆,粘得牢不?呵呵,這麼粘的東西到了肚子裏,就會把你小肚腸粘了。”小孫子不買賬,說:“那你不也在吃嗎?”我只好說:“你們小朋友,肚腸嫩,還沒長硬,粘上很容易,我們大人肚腸長好啦,像,像什麼呢,像破麻袋,像砌長城那種磚,所以大人吃糉子不要緊。”小孫子勉強停止攝食糉子。我頗爲得意。

節後,我照樣休息,小孫子卻要去他的幼稚園“上班”。中午剛過,幼稚園的老師打給我一個電話。原來,端午節後,幼稚園開學第一天,安排的是對小朋友進行節日傳統教育,中午的餐食安排是吃糉子。我家這位“上班族”就拒絕吃糉子,說了我說的那套話——“如果我們嫩肚腸被糯米粘上,就會變成硬磚”。這下好,這個“上班族”全體22個小朋友拒絕吃糉子,午餐絕食。老師電話那頭說完,我一看,時鐘指在正午12:00。於是,我只好回覆老師,老實交代了糊弄小孫子的話,答應去一次幼稚園,馬上去。

後端午問題,糉子後遺症,看來還是沒有解決。

端午糉子作文 篇6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今年的端午節與以往不同,我發現許久都沒有寫過發自內心的東西了,糉子隨時可以吃到,而感受媽親手包糉子的那種氛圍我卻有好久沒曾體會到了。

採糉葉,過端午,吃糉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到了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練的不熟練的,還是手拙手巧的,都會一齊動手包起糉子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神色。

母親包的糉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糉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糉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後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糉子,各地的糉子總有不同的風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赤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製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爲糉子的餡心。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糉子,是用糯米飯夾一着芭蕉,然後用芭蕉葉裹一着放在鍋裏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別有一番風味。

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喜歡吃鮮肉糉子,蛋黃糉子,每個端午,我們總會滿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給她包那些特色糉子的時候,總不會忘記給自己包一些白米糉子,更忘不了在糉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牀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後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糉子。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着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糉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後就開始烀糉葉,泡粘米……端午節頭一天下午,我放學後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糉子, 旁邊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於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包糉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糉葉瞬間就捲成漏斗型,然後用右手在盆裏撈起粘米放到糉葉 裏,再在裏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後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着我是怎麼也學不會了。我包好的糉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於是媽媽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麼也學不會,於是我索性不學了,坐在那裏看着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麼多糉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於包好了,就在大鍋裏煮,聞着糉香味,我 和弟弟心裏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纔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糉子要用涼水一多泡一會,吃着纔好呢!

第二天端午節,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牀,在家裏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俗習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 的糉子放到涼水裏,煮雞蛋、鴨蛋、鵝蛋,有鹹的也有淡的,糉子一盆蛋一盆,吃糉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後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後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看到麥兒黃了。

兒時的印象裏,看見一羣婦女、姑娘圍着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就要到了。村裏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裏跑着。

那時的端午節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壠早已呈現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的一羣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一搓一着,吹去麥 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自己的嘴裏,香甜的肉一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隊裏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男人)出現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鬨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糉子,是心情。

端午糉子作文 篇7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據說每到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包糉子吃。嘿嘿!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嘍!

清晨一大早,我媽媽就從集市上買來了竹葉、紅棗和糯米。

我媽媽先把糯米在鍋裏煮了一開,又把泡好的竹葉從盆裏撈出來。這是我到廚房一看,我媽媽正忙着包糉子,我立刻加入到包糉子的行列。只見我媽媽拿起竹葉折成三角形,先放上糯米,再放上兩顆大棗,然後把竹葉摺疊包好,最後用線把糉子紮結實,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我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不過都沒有我媽媽包的好,那糉子不是撅着屁股就是露了臉。我媽媽見狀,連忙教我竅門,我媽媽把糯米填緊壓實,用竹葉包嚴實,使勁用線繩扎牢。我照着我媽媽的樣子做,果然成功了!糉子終於包好了,煮熟後,我聞見陣陣香氣從廚房裏傳來。我急忙跑過去,拿起糉子咬了一口,覺得格外好吃,因爲裏面有我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