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1

“吃糉子,吃糉子嘍!”終於盼到奶奶這清脆甜美的聲音了。我告別了親愛的小夥伴,一個箭步跑回家,筆直地站在奶奶身邊喊道:“報告,我回來了。”媽媽在邊上點着我的鼻子說:“你這速度都快趕上火箭了。”笑聲在院子裏迴盪着。

我特別喜歡吃奶奶包的紅棗糉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極了。當一層一層的葦葉攤開來,江米的醇香也越來越濃的撲到鼻子,流進了我心田。看着手裏的糉子,白得透明,鮮得誘人。

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就只剩一個角了。“慢慢兒吃,細細兒嚼,聽爺爺給你講講端午節吧。”爺爺蒲扇一搖,故事就開始了:“你知道我們爲什麼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當年的五月五日,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就是因此得來。

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把船划進茫茫的洞庭湖進行撈救。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我使勁地點頭。是啊!端午節吃糉時不能忘了我們紀念的是一個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沒有國,哪有家。沒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哪有豐衣足食的百姓。屈原愛國就像愛自己的家,愛百姓就像愛自己的親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着手中香甜的糉子,聽着屈原愛國的感人故事,真是個幸福的時刻呀。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2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家過。

早上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說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將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戶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非常漂亮

到了正午十二點的時候,家裏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着“濃郁”的汗臭喂。因此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餘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的時候,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餘,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時,因爲父母要帶我們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叫都叫不出是什麼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可真令人難忘啊!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3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端午節見聞,我覺得此次端午節見聞是我有史以來最特別的,因爲我看到了傳統包糉子的過程。

當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地對父母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裏一定非常熱鬧!”爸爸母親說:“好啊!”

隨後我們去了朱家角,朱家角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古鎮那裏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裏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節夜晚的朱家角,真熱鬧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簡直連氣也喘不過來非常擁擠街上人流如潮、燈火通明。老祖母們坐在自己的商鋪邊包着美味的糉子糉子有好多種口味:有蛋黃糉有肉糉還有豆沙糉……

老祖母的左邊放着一疊綠油油的糉葉右邊放着一盆肉老祖母拿起一片大糉葉熟練的把糉葉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放進了用醬油半成的糯米然後放進了幾條肉最後迅速地包了起來繫上了繩索;我們買了三個糉子我一邊走一邊迫不及待地扯開了糉葉香氣直往我鼻子裏鑽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糉子那味道肥而不膩……真是太美味了!

我擡頭往天上一看還有花團錦簇的火苗紅的賽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還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閃爍着就像一雙雙小眼睛在一眨一眨還有那發着光的月亮猶如一張夜景畫……

端午節的夜晚真美啊!以上,便是我的端午節見聞。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4

端午節到了!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下面,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那天,我們學校舉行了“樂在端午”的活動,時間安排在午睡後。

活動開始了,我們拿出麥花皮,用剪刀在中間筆直地剪了五六刀。接着,按住其中一邊的頭,一翻,漂亮的麥花就成了。很快,麥花被食堂師傅炸好了,裝在一個大盆裏。大家爭先恐後地上去搶麥花。只見每個人手裏都拿着一隻托盤,手飛快地在盆裏挑選着,不一會兒,盆裏便裝滿了麥花。

酥脆的麥花彷彿成了我們的最愛,班裏只聽見一片咀嚼的聲音“咔吧,咔吧”。吃完了麥花,我拿出一個肉糉(其實,不瞞你說,糉子我也很愛吃),香氣誘人,一粒粒糯米都變成深咖啡色的了,最抵擋不住的還是糉子那誘人的香氣,咬一口,又糯又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活動很快結束了,這個端午節可謂是“舌尖上的美味”,好想再過一個端午節啊!

怎麼寫記端午節的一天400字作文5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大鼓,你包糉子,我跳舞。”唱着兒歌,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是一場全國人民的“宴會”了。

這一天,我一起牀,剛走到客廳,就聞到了濃郁的糉香味,原來奶奶正在煮糉子。廚房裏還不時地傳出了“叮叮噹噹”的炒菜聲,桌上已擺了不少的菜,有魚,有肉,還有糉子。豐盛的樣子可不比除夕夜差呀!門上,窗戶上都插着艾草。我驚訝地問奶奶:“爲什麼要掛這麼多的艾草呢?”奶奶笑着說:“這是端午的傳統習俗,祭祖、插艾驅邪、洗草藥澡,你一會兒就知道了。”

我們聊着天,一下就到了中午,洗完草藥澡,用完午餐,準備去看划龍舟比賽。以往冷清無比的江邊現在變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選手們摩拳擦掌,一反常態卯足勁。此時,比賽開始了,只聽船頭的鼓聲一響,選手們跟着鼓聲節奏,用盡全力划着手中的槳,一艘艘船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我們看到一艘紫色的龍舟劃在最前面。啊!一艘黃色的龍舟緊跟其後,馬上就要超過它了,場面非常激烈,未到終點都難分勝負。最後,在鑼鼓的響聲中,觀衆的吶喊聲中,紫色龍舟取得了本次大賽的冠軍。

聽爸爸媽媽說,其實賽龍舟和包糉子都是爲了紀念愛國人士屈原。相傳,當時秦國軍隊進入楚國,屈原不忍看到破碎的家園,就在寫完《懷沙》之後投江自盡了,後人爲了紀念他,就把這一天定爲了端午節。

啊!端午節真是意義非凡的節日啊!在這樣祥和的節日裏,能與家人團聚一起過節,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