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1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11篇)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1

“五月五,是端午”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且聽我來解答吧!

秦朝時期,一個楚國的臣子,名叫屈原,他是我國最早的愛國詩人。在秦國吞併六國的前夕,屈原被楚王流放,且忍受不了楚國即將滅亡的情況,悲憤交加,報石投淚羅江以身殉國。江邊百姓知道了屈原投河自盡的消息後,紛紛划船去打撈屈原的身體,這就演化成了賽龍舟的習俗。因打撈未果,爲了不讓那些小魚小蝦把屍體吃掉,人們把飯糰、五穀雜糧投進江裏,好讓它們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身體,這就演化成了現在的吃糉子的習俗。

說起吃糉子,我想起上次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和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包糉子的情形。

媽媽會報四角形的糉子,還向我炫耀,我也躍躍欲試。我先拿出糉葉,包成一個錐形,把花生、蜜棗、紅豆放進去,再放入米,把糉葉一合,繩子一綁,成了!一個奇醜無比的糉子映入眼簾。我想:雖然不好看,但也是我的“作品”,離成功就不遠了。

下午,媽媽又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一開始,頓時鑼鼓喧天,隊員們都奮力划着船,鼓手也都奮力地擊鼓,又快又響、震耳欲聾。隨着一條紅色的龍舟衝過終點,比賽也告一段落。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既能品嚐美味的糉子,觀賞有趣的龍舟賽;又能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體會和感慨屈大夫的滿腔豪情。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我們的端午節有很多別名,如:重五節、端陽節、龍日……

端午節還有許多傳說呢!有說紀念伍子胥的,有說紀念屈原的,有說紀念孝女曹娥,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人,楚王相信那些奸佞小人,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將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中,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佔領了,傷心極了,他抱着大石頭,投入江中。當地老百姓知道了,個個都痛哭流涕,漁民爲了尋找屈原的屍體,划着小船找。還有一些人將米團扔進江裏,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屍體。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由此而來。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南方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香囊。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3

“端午節”伴隨着驕陽似火的五月如期而至。端午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糉子,我最喜歡吃糉子了,那又甜又粘的 糯米,美味可口的陷料,讓人一想起來就流口水。

端午節還沒到,我就嚷嚷着讓媽媽給我買糉子吃,我專門挑我最喜歡的“叉燒”味糉子,一下子買了一大袋。到 了端午節那天,我家“召集”了超市裏的所有種類的糉子,什麼“薏米果仁”啦,“蜜棗山藥”啦,等等等等,應有 盡有。

媽媽先端上來了一盤“三全龍舟棕”,我哪裏顧得面子,只是搶。爸爸好像早有預謀,也沒有伸手拿糉子,清清 嗓子,慢條斯理地說:“今天我們別隻顧吃,來點新花樣,咱們來說一說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能說出來的,就可以吃糉子,說不出來的,就不可以吃糉子。”我心裏悶悶不樂:吃個糉子嘛,幹嘛搞那麼多的條件。唉,父命難違,爲了吃到美味的糉子,我只好講一段了。於是,我放下了剛搶到手的糉子,便眉飛色舞:“糉子源自於屈原。屈原是春 秋時期楚國人,在楚國當宰相,可是由於當時楚王昏庸無能,聽信奸臣的挑撥離間,把屈原放流到了江南一帶。屈原 在江南教人們讀書,給人們分發他那僅有的一點積蓄,當地人都是分愛戴他。當屈原得知楚國滅亡後,十分的悲痛,就懷抱一塊巨石跳江自殺。當人們知道後,連忙的駕船到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怎麼也撈不到,只好失望的回到了岸 邊,可人們又怕河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用蘆葦包了幾個飯糰投入江中,讓魚和蝦餓了就吃飯糰,千萬別吃屈原 的屍體。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吃糉子的原因。”

聽完我的演講,連爸爸都給豎起了大拇指,不過我纔不關心呢,我只是埋頭吃那令我朝思夜想的糉子,過了一會 兒,媽媽又端上來一盤糉子,我一看,不禁的大叫一聲:“我的媽呀,這也算是糉子?”原來這幾個糉子又長又粗,還 是圓筒形的,不論大小還是形狀都酷似我最愛吃的“天冰小神童”冰淇淋。我拿起一個嚐了嚐,味道還不錯呢!

品着這獨具風味的糉子,我真爲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4

說到端午節沒有人不知道吧,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吧!兩千多年前,有七個國家分別統領中國,燕國,秦國,楚國等等。有一個叫屈原的詩人,生於楚國,一心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富強,便做出了一個利民利己的方案,可楚王這個昏君,偏偏聽信奸臣的話。

把他流放到一個偏僻的地方,之後,他每次都趕路去都城,把方案給楚王看。可楚王一次又一次的把屈原流放。有一天,秦國突然向楚國進攻,楚國不及防守就被打垮了,楚國的居民都叫苦連天,屈原看不下去了,便抱起一塊大石頭跳下汨羅江,楚國的百姓很傷心所以就排龍船去打撈他的屍體,把糉子丟進水裏,給魚蝦吃它們吃飽了。自然就不去吃屈原的屍體了。所以,人們就把那一天定爲端午節。

現在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了嗎?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爲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糉子,並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糉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糉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糉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糉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爲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6

今年的6月8日是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在端午節放假。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是在汨羅江投河的。在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的民俗。大家爲了保護屈原,不讓河裏的魚類去攻擊他,就把糉子扔到河裏給魚兒吃。在這一天,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呢!

我在端午節的早晨去打了羽毛球,然後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去濱江大道野餐,做遊戲,比賽騎自行車,還跳了橡皮筋呢!玩的高興極了!

媽媽還帶我去坐了擺渡船,擺渡船可大了,許多自行車、摩托車都透過擺渡船過黃浦江。我看了船長伯伯的駕駛室,裏面有許多按鈕,看的我眼花繚亂;還看到開船前和靠岸前,有一個伯伯用很粗的繩子綁在碼頭的樁子上,幫助輪船停靠在岸邊。這次坐擺渡船,我興奮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開心啊!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7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 ,我們就一塊兒吃甜甜的糉子。

每年端午節,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因爲“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 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的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是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 色的香囊。

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是賽龍舟、吃糉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色彩的節日。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8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端午節的由來是:在戰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被小人趕去飄遊,在飄遊時寫了許多詩,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後來,因爲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於是跳汨羅江自殺了。許多人划着船來來回回地打撈,屍體並沒有撈到。有一個漁夫往水裏面扔食物,說給龍蝦吃飽了,不再咬屈原的屍體了。一位醫生往裏面倒了很多雄黃酒,說是可以藥暈蛟龍。後來,人們在食物上包一種葉子,就成了現在的糉子。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戴香包、插艾葉、戴五彩繩。五彩繩的顏色有紅、黃、藍、黑、白五中顏色組成。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人們還要在兒童的頭上畫“王”字。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一起說一說吧!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9

同學們,你們聽過這樣的童謠嗎?“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寫的就是我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你們知道是爲了紀念哪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嗎?他就是屈原,他被別人陷害,被迫跳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所以就在這天把糉子扔進汨羅江,餵飽魚蝦們,不讓魚蝦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端午節這天,我們還要賽龍舟,是爲了撈起屈原的屍體,可是沒有撈起來。屈原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我們只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才一直這麼做的。

我們合肥過端午節,每家的長輩們都會準備很多的材料,包很多不同餡料的糉子,還要去菜市場買艾草,掛在自家的門窗上,艾草是可以驅蚊避邪的。

端午節每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飯,很有氣氛,而且讓我們這些小朋友們,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看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瞭解更多的文化知識。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10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傳說於古時,楚國杯秦國佔領,屈原跳河死去,人們就划船去找屈原,但一直沒找到屈原的屍體。爲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我們有了賽龍舟的活動。賽龍舟的人們都非常快樂,船頭有一個人在敲鼓,其他人跟着鼓聲的節奏划船,大家齊心協力劃得很快。

端午節不僅有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有包香袋的習俗。香袋外觀各種各樣,千奇百怪。我就有個小香囊,它也叫香包,香袋子。香包上有很多花紋,我香包上縫着每種花色,真可謂百花齊放。你看,這些花有的是鮮豔的紅色,有的是翡翠般的綠色,還有的是金燦燦的黃色,美麗極了。香包的布料以五色絲爲主,袋中一般採用艾草等中草藥,其作用是用來防蟲咬,也可以保佑人們幸福、健康。

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真多啊!

介紹端午節的作文11

清晨,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從廚房慢悠悠的飄了出來——端午節到了!

“真好吃。”吃着美味的肉糉,就像一瞬間穿越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先是顏色偏黃的糯米,鹹鹹的,咬開了那一層糯米之後就是風味十足的肉餡了,彷彿每一塊肉上面都包含這暖暖的親情。而棗糉乾脆把糯米的顏色、味道都給變了甜甜的,吃下一口更是甜蜜可口。 還有我最討厭的茶葉蛋,但是今天我就破天荒的吃了一口,我才意外的發現以前連碰都不碰一下茶葉蛋如此美味,然後就被我風捲殘雲般的吃光了。大拇指還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

我去河邊散步,卻意外的邂逅了龍舟大賽。每一棒都響徹雲霄,一句句使人熱血沸騰鼓號,龍舟爭先恐後的駛向終點。 端午節,一種人們值得歡慶的節日。

標籤:端午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