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糉子爲題目的作文五篇

1糉子

糉子爲題目的作文五篇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時候吃糉子嗎?對,就是端午節。那麼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糉子呢?如果沒有的話,聽了我下面的講訴你就會知道了。

糉子外皮的顏色生的時候是翠綠色的,煮熟了以後就會變成暗綠色了,並且材料是用蘆葦葉包的。

糉子的形狀有三個角的,也有四個角的和六個角的。中國人對糉子特別關注。人們包的糉子,大的有碗口那麼大,而小的卻只有核桃那麼大。每個人的愛好各不相同,我,就喜歡吃小糉子,因爲,它外觀精巧像一件被人制作的一件小工藝品,加上它穿着一身翠綠的小衣服,那簡直無法形容。

糉子的形狀好看,味道更是無與倫比棗味的糉子我最喜歡。餡有:白的。黑的。黃的三種顏色,搭配也各式各樣,可以把白色和黃色的搭配到一起,在我看來,這兩個配搭配起來最好吃了,再加點棗,那味道,哎,簡直就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相比了!

可是,你們只知道吃糉子,還不知道糉子是怎麼來的吧!那讓我來告訴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國戰敗了,屈原,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是楚國的一個文官,他由於國家的失敗,不願當亡國奴,便跳到淚羅江裏自盡了,於是,每當農曆五月五日時,人們便會往淚羅江裏丟糉子,來表達人們對屈原的思念之情

怎麼樣,聽我這麼仔細的介紹完後,您是否對糉子有了新的認識呢?

2端午的糉子

輕輕地咬這糉子,彷彿又看見了――

炎炎烈日下,家家戶戶傾巢而出,忙着採摘蘆葉。差不多村上的婦女孩子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河岸邊處處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

採摘完蘆葉,便可以回家包糉子了。在我眼中,包糉子彷彿是一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來後用涼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了,就可以開始動手包了。糉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香味很濃。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花生,蛋黃,蜜棗等等,味道都是與衆不同的。我的最愛莫過於是鹹肉糉子了,它的味道是很特殊的,鹹中帶點兒糯米的米香味兒。有一天,我跟着媽媽到外婆家包糉子,看着外婆嫺熟的技術讓我不禁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訕笑起來。可到頭來,我還是沒忍住,親自動手做了一個鹹肉糉子,雖然樣貌不咋地,但味道比起那些老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糉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我一天所見所嘗的就不下十個。最常見的就屬“寶塔糉”,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糉子中個頭最大的。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像菱糉、方糉,子母糉等。其中還有一種“鴛鴦糉”,就是二個相同大小的糉子用紅線連結在一起,就應了一句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個個美觀大方,清香醉人。

家鄉有送糉子的習俗。每年到了端午,家家戶戶走親訪友,免不了提着糉子互相饋贈。或許剛開始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記得有次端午節,家裏的桌子上堆着各種各樣的糉子,其中最多就是我最愛吃的糉子(呵呵。當時就我一個小孩。)。我狂吃猛吃,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拿着好幾個糉子,笑嘻嘻的。

我愛吃糉子,獨愛吃家鄉的糉子。

3端午節的糉子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糉子飄香的端午節!走在街上,看着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糉子,心裏卻更懷念小時候外婆包的糉子。

記得小時候,經濟條件不如現在好。所以每年的端午節,中秋節這類凡是和吃有關的節日,我都特別喜歡。

端午節前夕,外婆就會去家門旁邊的山坡上割棕葉。棕葉矮矮的,一叢一叢密密的長在山坡上。外婆會把大的無洞的割下來放在井邊,打上井水一片一片的清洗乾淨。帶回家後再把棕葉的頭一束一束的捆起來,倒掛着晾乾備用。接下來就是準備糉米。那時候只有兩種口味的糉子,一是甜的,一是鹹的。甜的就是洗淨的糯米,什麼作料也不要;鹹的就是在糯米里加上一些赤小豆和鹽,攪拌均勻即可。做完這些,就只欠東風了。這東風是什麼?就是我外婆的那雙巧手。只見她手拿一片糉葉,像變魔術一般,手指快速的一動,糉葉轉眼就變成了一個小漏斗形狀(漏斗下面是封口的),接着用勺子往這個小鬥裏裝糯米。裝的和漏斗口差不多一樣平的時候,再用筷子在糯米里面戳幾下。接着把剩餘部份的糉葉往漏斗口拉過來,給它蓋上蓋,再把鬥口兩邊多餘的糉葉往內一折,分別捏在左右兩邊。一個小巧玲瓏的四角糉子就誕生了。接着嘴裏咬住線頭的一邊,用拇指捏着線頭的另一邊,往糉身上那麼一繞,牢牢的就把衣服給糉子穿好了。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用無限崇拜的目光看着外婆。心裏更是躍躍欲試,恨不得那個可愛的糉子立馬能從我的手中變出來。可是無論我如何求學上進,這糉子還是包的搖搖欲墜,有的甚至還少了一個角。然而外婆是那麼的慈祥和溫暖,每當這個時候,她總會用溫暖的目光看看我,再看看我的糉子。讓我一下從挫折沮喪中蹦到快樂的天堂。糯米和糉葉就在這樣幸福的時光中變成了一個個小糉子,並被我前仆後繼的扔進了開水鍋裏接受它的洗禮。不一會兒,糉香滿屋。我愛吃甜的,每當此時,外婆會先剝一個白米糉,澆上她自己弄的釅釅的紅糖,一個香噴噴的甜糉子就端到了我的面前,咬上一口,又香又甜。那一刻的那一種滋味,已經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

多年以後,外婆已經不在了,街上的糉子種類也越來越多了。然而,我卻再也吃不到那種美好的味道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外婆,我又想念您的糉子了!

4端午節包糉子

我的家鄉是一座位於長江口的小島,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隻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捨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糉子。

在家鄉,端午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忙着採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採完蘆葉,便回家包糉子了。在我看來,包糉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後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糉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鹹精肉的“肉糉”,味道自然與衆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捨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糉”了,只是用過年時餘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糉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糉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糉”,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糉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糉、菱糉、子母糉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爲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糉”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糉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有送糉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着自家包的糉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包好的糉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裏,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爲什麼要紀念屈原?爲什麼要把好吃的糉子白白投進河裏?”母親笑笑:“因爲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當時我對母親的話並不瞭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因爲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麼地無私,就如同糉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5吃糉子的端午節

吃糉子的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鄉,思念那裏活鮮鮮的糉葉,思念那裏家家戶戶都在包着的糉子,就像回到了故鄉的田野,溝邊上似的……

端午前幾天要去採糉葉。有溝河的地方就有糉葉,只管採就是了。但包糉子的糉葉須得採寬一點,老一點的,要像是可以做糉子的糉葉,要嫩而小。滿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剛過門的媳婦去採,或是魚貫而行,或是隔溝相望。這樣的時候,大抵總有一個愛說笑話的領先說笑話,話自然是剛過門的媳婦,或是將要出嫁的姑娘。鄉下會說笑話的人不僅能言善辨,而且很富有想象力,充滿着生活的情趣。

自然,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另有樂趣,在溝的兩邊互相擲泥塊,或者乾脆揀溝面窄的地方,像青蛙一樣蹦過來。跳過去。

我們去採糉葉的時候,母親則在家裏淘米,剝花生,或者挑一些過的留下的大花棗;夾雜在糯米中間。更有講究的,是將一小塊,一小塊瘦肉也包進去,稱爲“肉糉”。

包糉子是一門很巧妙的手藝,在我們家鄉,新過門的媳婦淌若不會包糉子,那是要被一些老太婆背後取笑的:“哼,連糉子都不會包,真是越來越新式!”

糉子有各種形狀小學作文 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最常見的是寶塔糉――尖尖頂,三角形座,約有半木尺長短。心靈手巧的小媳婦還會包“連環糉”――兩個小糉子中間有一根線連豐。還有別出心裁的“月牙糉”“關門糉”等等。

家家戶戶都包糉子,但左鄰右舍串門時卻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記念屈原,我知道這個習俗一定會流傳百世。

標籤:五篇 題目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