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五月初五話端午作文(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月初五話端午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月初五話端午作文(2篇)

五月初五話端午作文1

今天是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國還把端午節定爲法定假日,以此來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端午節的來源於屈原的故事:因爲當時皇帝是昏君,愛國詩人屈原心繫百姓,出謀劃策卻沒有被君主採納,反而遭到排擠,流放。屈原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擔憂國家生死存亡,卻無力分擔,一氣之下就投身汨羅江。當地的人們爲了防止江裏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划着小船把米撒向江裏,演變到今天就有了端午節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說起包糉子,我媽媽的技術是一流的,今天我吵着鬧着叫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給我示範了一遍,我就手忙腳亂地把三片糉葉疊在一起,然後疊成漏斗狀,接着在“漏斗”裏裝入泡好的糯米,我還放了自己最喜歡吃的蜜棗,可是問題來了,裏面的糯米怎麼越來越少了呢?

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媽媽看見了我的慘狀,連忙說:“哎呀,你的漏斗下面有一個小洞。”我一看,還真是,就連忙把下面的尖角捏緊,最後媽媽一步一步的教我怎麼把糉子五花大綁。包好糉子後,接着就是放進蒸爐裏蒸了,看着冒着熱氣的蒸爐,我內心滿是期待。過了很久,我的"作品"終於出爐了。我連忙挑了一個開啟,卻不料被燙得哇哇大叫,在一旁的媽媽笑着說"你這叫心急吃不了熱糉子!"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這天不僅要吃糉子,還要包薄餅煮茶葉蛋,還要串小豆腐乾。一聽到吃的,我已經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決定喜新厭舊了。我吵着嚷着要媽媽教我包薄餅。媽媽說:"薄餅可比糉子好包多了,我示範一次,你看了準會。"只見媽媽,她攤一張是似圓非圓的薄餅,用筷子夾了一些豆芽和肉絲放進薄餅的中心,然後上下一折,在左右各向中間一疊,薄餅就製作完成了。我信誓旦旦地說:"我會了。"然後我按媽媽步驟包了好多薄餅,可是包完後發現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媽媽看了直搖頭……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知道了這個節日的由來,還親自包了糉子和薄餅,真開心啊!

五月初五話端午作文2

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戰國時期。端午節的由來源於中國的偉大的詩人屈源。屈源原先的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首都。屈源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杯沙》之後,抱石投祖羅江身死。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爲此紀念愛國的詩人屈源。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淡淡的糉子幽香中。

我家也不例外,我最喜歡吃媽媽包的糉子。五月初五一大早,媽媽就買回了包糉子用的葦葉、糯米、棗、和細線等材料。我們全家人都興高采烈地圍在一起包糉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也學着自己動手包糉子。我手裏拿着一張翠綠的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小小的“漏斗”,然後塞入一把白白的糯米.,再放兩個紅紅的大棗,並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糉子紮起來。由於用力過度,糉葉一下子被我給劃破了,糯米“嘩嘩”地灑了下來。我不耐煩地說:“這糉葉的質量怎麼這麼不好啊,稍微使一下力氣就給包壞了。”媽媽鼓勵我說:“孩子,別灰心,你看,糯米別放得太多,線不能扎得太用力。”媽媽邊說邊給我做示範。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終於包出了一個完美的糉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糉子煮熟了,我拿起糉子一看,碧綠的葦葉裏裹着雪白的飯糰和瑪瑙般的紅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糉子不僅顏色美麗,它的味道也好極了。輕咬一口,清清的,甜甜的,別有一番滋味。

故鄉的端午節給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