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包糉子作文通用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包糉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包糉子作文通用11篇

包糉子作文1

"五月五,過端午。"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一晚,包糉子是媽媽的頭等大事。看着媽媽包糉子,我也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着。媽媽說:"要不要教你包糉子?"我看了一眼糉子說:"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能難倒我?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聽我這樣說,媽媽笑了。

我拿起兩片糉葉就包了起來,我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裏面放糯米——呀,米從下面的小洞漏了出去。我悄悄地觀察媽媽包糉子的步驟,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操作前半部分挺順利,可是後來裝了糯米之後,米太多,鼓鼓的,捆不起來了,於是第一個糉子以失敗告終。第二個雖然勉強包好了,但在捆紮的時候用力過猛,線"嘭"的一聲斷了,又失敗了。媽媽在一旁大笑起來,學着我的口氣說:"喲,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這時爸爸走過來,得知詳情也大笑起來。真是氣死我了,我心想:你們等着,不就一個糉子嗎,老師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我又開始包起來,吸取剛纔失敗的教訓,我卷好糉葉,裝進適量的米,用適當的力度擱好了糉子——哇,成功了,終於成功了!我得意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現給爸爸媽媽看,換來了他們的陣陣掌聲,他們爲我豎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傑作",我得意地笑了。

端午節到了,主角上場了,我把煮好的糉子整齊地放在盤子裏,我們拿起糉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地吃着,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包糉子作文2

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很高興,因爲我又可以吃到媽媽包的香噴噴的糉子了,還可以和媽媽一起學包糉子。

星期六下午,媽媽把準備好的材料,全部搬到餐桌上,準備包糉子了,我趕緊把手洗乾淨。跟媽媽好好的學一招。

媽媽準備的材料有:一大包糉子葉、一碗五花肉一大鍋糯米和繩子。只見媽媽拿起兩張糉子葉,熟練的做成一個漏斗形,接着用勺子盛了一勺糯米倒進鬥形的糉葉裏,她又用筷子夾起一塊五花肉放進去,再用糯米把肉覆蓋到中間,她再結結實實地用糉葉包好,拿起一根繩子在糉子上繞了兩圈,然後打了一個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看了之後我覺得很簡單就學着媽媽的樣子包,可是這糉子葉像跟我作對似的,一點也不配合我,弄一下它就破了,我只好像媽媽求助。

媽媽不緊不慢地說:“要兩張糉葉,一張是不牢固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只好重新拿了兩張糉葉,讓媽媽教我怎樣把它弄成漏斗形。媽媽的兩隻手一上一下地放好,右手把糉葉的一部分一卷,就出現了一個漏斗形,我恍然大悟,按照媽媽的樣子很快就有了一個漏斗形,我把糯米和肉放進“小漏斗”裏哎呀,怎樣才能把糉葉包起來呢?我只好再次請教媽媽。

只見媽媽把多於的糉葉往下按,剛好蓋住了糉子的裏面,然後用繩子繫緊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又學着媽媽的樣子,終於完成了一個糉子,看着我包好的第一個糉子,媽媽不禁笑了起來,因爲這糉子十分地搞笑,又像方形又像三角形。

我們包了很多的糉子,看着這些糉子,我的口水彷彿都流下來了。不過,我覺得包糉子好有意思呀!

包糉子作文3

對於我們這種生在城市的小孩,難免有些活我們碰都沒碰過,是一無所知的。今天,我就接觸了我從來沒幹過的活——包糉子!

我來到奶奶家,只見屋子裏擠滿了人,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出來了:她們在幹嘛呀?連忙擠到中間一探,哦!原來在包糉子。包的人很多是街坊鄰居,她們可真熱心呀!看着她們包糉子那熟練的手法,我還真想自己動手試一試!說幹就幹,我拿起糉葉,然後學着大人的樣子,把糉葉捲成三角形,快速地把白米放入。因放的米太多,所以包起來時一擠壓,三角形的糉葉變成了一個漏斗,白米全部漏光了。第一次嘗試,失敗!

我懷着沮喪的心情,再次拿起糉葉,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包個糉子起來!我一絲不苟地看着奶奶的方法,一點一點,開始行動,放入白米。可這可惡的白米,不是放得太多,就是放得太少。哎,這可真難呀!我不禁暗暗感嘆道。

我抱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樣的心態繼續包着,一次,二次……再來一次,我拿起糉葉,捲成三角,放入白米,擺平,多餘的糉葉把缺口補上,摺好……噢,終於成功了!雖然它是那麼“瘦小、乾癟”,但它也是我的勞動成果,讓我真正感受到勞動的.艱辛與樂趣。

不管多累多苦,只要你去嘗試了,在你的心底,我相信你會感到無比快樂的!

包糉子作文4

小時候,只要一到端午節,我自己就多會求這姥姥給我做十幾個小糉子。可是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姥姥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糉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爲在我的眼裏,包糉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糉子了,姥姥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姥姥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姥姥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姥姥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姥姥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姥姥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姥姥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姥姥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糉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糉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姥姥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姥姥還把小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包糉子作文5

我盼望過端午節,因爲端午節能吃到奶奶包的糉子,特別香。去年端午節前一天,我還向奶奶學包糉子呢!

那天一大早,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場,買包糉子的食材。我們買了糉葉、糯米、肉、紅棗等。在回家的路上,我試着問奶奶:“我能學包糉子嗎?”沒想到奶奶一口答應了。

一回到家,奶奶又要煮糉葉,又要配餡料,忙得不亦樂乎。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首先拿出兩三片糉葉,把它們並排鋪開,一部分重疊在一起,糉葉立刻變得寬了許多。再捏住它們,沒入水中,出水,幾片糉葉立刻緊緊地粘在一起。奶奶用左手夾住糉葉的中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着糉葉的根部,一卷,捲成漏斗狀。奶奶告訴我,漏斗的尖端千萬不能留有口,要無縫隙。然後再把已經配好的餡料填充到“漏斗”裏。之後摁好裹緊,最後用線把糉子纏繞起來,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看來,包糉子也不難啊!我暗想。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兩三片糉葉鋪開,浸水,捲起,但是我的“漏斗”不是太小,就是尖端留着小口子,“修改”後,米放進去,封口時,“漏斗”鬆散開來,桌上、桶裏都是糯米。重來,我就不信包不起來?我爲自己鼓勁。奶奶一步一步地示範,我一步一步地學,沒想到第二個雖然包起來了,但是是個“四不像”!後來,在關鍵處,奶奶手把手地教,結果比之前包的要好多了。最後,奶奶還教我包了個小“豬頭”呢!

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哪!

包糉子作文6

“過端午,賽龍舟,糉香艾香滿堂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媽媽給我們買了幾個糉子,因爲買的太晚了,所以,只買到兩個糉子,也不太好,於是爸爸決定讓我來包糉子。爸爸從超市買來了幾十片糉葉,還買了幾斤糯米和紅棗。在包糉子前,我想到了端午節的由來,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最常見的習俗莫過於賽龍舟、吃糉子、掛荷包。

開始包糉子了,爸爸把事先清洗好的糉葉放在一個盆裏,然後給我演示了一遍如何包糉子,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我先把兩片糉葉洗乾淨疊在一起,然後一對摺,變成一個三角形,接下來往裏面放幾把米,再放一顆火紅火紅的大棗,之後再放幾把米,把上面的頂一蓋,拿繩子纏幾圈,打個結,糉子就包好了。學會自己包糉子之後,我一連包了二十幾個糉子,多數是紅棗餡的,其中有兩個是花生餡的。糉子包好後,接下來煮糉子,爸爸拿來了蒸鍋,放在電磁爐上,往鍋裏面添了一些水,放上糉子,大約煮一個小時,糉子煮好了。我掀開鍋蓋,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我想:“這鍋裏的糉子肯定是又香又甜!”我一口咬下去,啊!沒錯,糉子真是又香又甜的。吃完了美味的糉子,我覺得,今天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天!因爲我學會了自己包糉子。

包糉子作文7

“今天我們要包糉子啦!”

早在上週,李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包糉子了,就這樣,我一直期盼着今天的到來。

終於到了這一天了。我們走進了快樂作文班。“咦,李老師呢?”只見黑板前空無一人,只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我心想:“會不會是李老師在準備包糉子的材料,還沒有來呢?”於是,我懷着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活動室,“原來你們都在這裏呀!”我喊道。李老師和兩個同學都在活動室裏準備包糉子的材料呢。李老師看到我們來了,就讓我們也準備包糉子的材料,就這樣,包糉子四部曲開始了。

第一部曲:準備材料

男生組要去泡糉葉,女生組要去繞線。當我們泡完糉葉的時候,我們的手變得非常的涼,但是看到女生組沒有完成任務,我們也去幫了一下忙。

第二部曲:選糉葉

這個環節就是各幹各的了,李老師教我們包糉子的方法,然後我們自己選糉葉。我選了一箇中等的糉葉,然後就按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來包糉子,我前幾個包的全都“漏餡”了,最後一個纔沒讓它“漏餡”。

第三部曲:捆糉子,煮糉子

終於到捆糉子這一步驟了。我用繩子把糉子捆的緊緊的,結果,我看到了繩子像刀一樣“切”到糉葉裏。然後我連續包了幾個都是這個結果,最後,還是老師幫忙打結才成功的。這時,別人已經開始包第三個了。我突然覺得天要塌了,最後,我只包了六個,要知道最多的包了20個。

第四部曲:吃糉子

我們現在等着糉子煮熟……哎呀,糉子熟了,我要去吃糉子了,再見!

包糉子作文8

天上,太陽剛剛吐出了一絲紫絲,柳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沙沙沙”地跳着舞,小鳥嘰嘰喳喳地唱着歌,一邊飛着,公雞喔喔喔地叫着,像鬧鐘一樣叫醒人們起來工作,還有的人們忽忙地跑去上班,而我們大家走進作文室,做一個糉子香包。

老師給我們發縫針,老師分的針孔大小不一,分給一些同學比較大的針孔,有些的人的針洞卻跟螞蟻一樣大或是比螞蟻還小的。老師分給李子睿的針是比螞蟻還小的,因爲老師和我一樣想的一樣,想氣死李子睿的,果然是國民好隊民,同仇敵愾啊。大家都興奮極了,但是漸漸的,有的的同學開始抱怨了,因爲針眼再大,還是有穿不過去的,我的線也像頑皮的小孩子死活不肯穿進去了,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我終於把針給穿了進去。

針穿好了,我們大家開始縫了!我睜大眼睛,把針穿進了布料裏面,一拉,反過來再穿過來,經過了很久,終於完美的完成了縫合;現在開始縫別處了,開始縫左邊了,我再次拿起了針,扎進了布料裏,像魚兒繞水草一樣左拐右拐的穿了過去,縫好了,看着得意的作品我心裏像灌了蜜一樣甜。

最後一步開始塞繩子了。

我拿起繩子,塞了進去,可是總是會掉了下來,我丈二摸不着頭腦,所以不得不去請教五靈萌主了,果然是大師,一下就幫我做好了,就這樣我的香包做完了。

啊啊,我終於做完了,此刻的我腳下像踩着一朵幸福的雲一樣。

包糉子作文9

今天,當我看見外面賣糉子的,我就想起了端午節學包糉子的情景。

端午節的時候,我和媽媽到外婆家做客。聽外婆說,她從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包糉子所需要的'東西了。外婆準備了一大塊的肉,再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當然還有洗好的糉葉以及香菇、蝦仁、糯米、芋頭、鵪鶉蛋等等。

到了下午,外婆終於全部準備妥當,開始包糉子了。我站在旁邊看,只見外婆拿了兩片糉葉,把兩片糉葉疊在一起,然後用一根手指頭按住糉葉的中間,兩手同時把兩端的糉葉疊好,像一個三角形的袋子,然後往裏面加各種各樣的料。我看見外婆塞了特別多的料,有大片的肉、糯米飯、蝦仁、香菇、鵪鶉蛋、芋頭等等。

外婆接着用糉葉緊緊地把料包起來,再用糉繩繞兩圈後綁緊,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問外婆:“可以教我嗎?”,“當然可以了”,外婆答應了。我拿出兩片糉葉,按照外婆的辦法就疊起糉葉來,可糉葉怎麼都不聽使喚,怎麼都包不好。外婆笑着說:“我來教你吧!”“好,外婆,快點快點!”於是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卷糉葉。卷好了,我就往裏加料,我特地多塞了一塊瘦肉。接着把糉子包好,用糉繩綁好。“啊!我終於包好一個糉子了,太難包了!”

接着在外婆和媽媽的指導下,我又學包了幾個,越來越熟練起來。經過幾次的練習,我慢慢的學會了包糉子!我太開心了,雖然包得不是很漂亮。我跟外婆說:“外婆,到時候我要吃自己包的糉子!”

這次端午節,我收穫好大呀!不僅學會了包糉子,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以及熟能生巧的道理。

包糉子作文10

在準備中華詩詞大會的前一天,爲了同學們能取得自己心目中的好成績,我決定跟姥姥學包糉子,送給同學們。

糉子需要的材料有江米,荷葉、蜜棗、馬蓮,然後江米需要提前一天泡8小時,荷葉需要用熱水清洗一遍,最後就可以包糉子了。一開始我覺的包糉子很簡單,經過實際操作,發現包糉子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爲我有些着急,所以總是包不好,姥姥慢慢的,手把手的一步步教我。

只見姥姥熟練的把荷葉折成“V”字杯子狀,然後抓把江米放進糉葉的第一層,再放上一顆頑皮的蜜棗寶寶,再放上一些江米,把荷葉合上,用馬蓮捆起來並打結,最後一個精緻而漂亮的三角形糉子誕生了。

我要開始做了,我模仿姥姥的動作完成了第一步,可是第二步的時候淘氣的江米跑老跑去,害的我總是抓不到,姥姥看見我着急的樣子便說道:“包糉子要耐心,不要着急!”我聽後認真的包,終於我的大胖糉子誕生了,雖然我的糉子包好了,但是有點“露餡”所以我叫它“打仗回來的胖將軍”。

最後我將我們包的100個糉子放入鍋中,加水至糉面,煮至2小時。時間一點點過去,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把糉子端出來,真是清香四溢,綠色蒸騰。第二天我把糉子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看着同學們吃糉子的表情,我開心極了!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端午節了。

包糉子作文11

端午節,外婆說好了教我包糉子。

一大早,我踏進了外婆家的大門,就看見晾在水槽邊上的褐色的糉葉。我跑進房間放下書包,就去找外婆。

外婆已經開工了。先開始淘米,這米又細又長,洗乾淨後外婆還加了好多的鹼水。外婆一邊攪拌一邊告訴我說:“鹼水在糉子裏能發揮吸收水分的作用,產生良好的黏彈性。鹼水量要適中,不能太少,放少了糉子則會色淡而無味,形似散沙。當也不能太多,多了就會發澀。”接着就是洗紅棗、切肉。一切準備就緒,外婆開始包了。我站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着,外婆先挑了一片又寬又長的糉葉,減去根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轉了一圈,就捲成了一個喇叭形,再用小勺子舀了幾勺的米倒進“喇叭”裏,然後放上幾顆紅棗,繼而又添上一些米,把紅棗蓋住,然後把邊沿往裏卷的糉葉慢慢展開,再把喇叭口上一截糉葉往下“蓋”,用力一壓,多餘的糉葉順手一倒。就算基本包好了。最後一步了,就是綁繩子,這也是包糉子最關鍵的一步。外婆緊握糉子,牙齒咬着繩子的一頭,再用手纏繞,最後一綁,大功告成。一個漂亮的棱角分明的糉子就呈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將它拎起來在半空中晃來晃去,結結實實一點也不會散架。外婆熟練的動作讓我看得目瞪口呆,我外婆太棒了,我對她簡直佩服地五體投地。

我實在忍不住了,抓起糉葉,學着外婆有模有樣地做起來,細細回想着外婆的動作要領,卷小喇叭——裝米——蓋下去——綁繩子。哇……散架了,撒了一桌子米。第一個以失敗而告終。第二個、第三個…漸漸地我終於包了一個稍微像樣的糉子了。

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捲土重來。

標籤:糉子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