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是我喜歡的節日600字作文(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是我喜歡的節日600字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是我喜歡的節日600字作文(精選10篇)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1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糉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糉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糉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糉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爲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裏。爲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裏。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裏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乾淨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爲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糉子”。

煮熟的糉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糉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爲我喜歡吃糉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2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爲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爲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糉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糉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糉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糉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糉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糉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糉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糉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糉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3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爲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呢!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祖國被秦國侵佔,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糰、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百姓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糰,外纏綵帶的辦法,這就和我們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貴陽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愛,那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激凌。每當端午節來臨又正好趕上我們上學的日子,我的媽媽就會給我準備一小串用線連成的各種口味的棕子,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有大棗餡的、還有綠豆餡的等等,還要爲我精心挑選兩個最厲害的煮熟了的鴨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比賽,我們的規則是這樣的:誰的鴨蛋撞不破,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時的課堂歡聲笑語,那聲音簡直成了一片歡樂而又興奮的海洋,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一片狼籍的戰場……

至今都好懷念過端午時教室裏那片狼藉的戰場,因爲這戰場裏有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中有歡笑、有興奮,甚至還有我們的淚水……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4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媽媽說:“嘢!爸爸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5

小小的糉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着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爲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糉子後,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糉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糉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那麼,你知道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於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爲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後,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糉子扔進江裏讓魚吃。

後來,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糉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6

我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

五月初五

這一天了。今天不光是端午節,還是我奶奶57歲的生日。聽爸爸、媽媽說,難得今年放了三天假,要好好的給奶奶過個生日。

我要送給奶奶一份珍貴的禮物,我早就有所準備,我拿出一張16開的卡紙對摺,然後拿彩筆在上面循環寫着“祝奶奶57歲生日快樂!”裏面寫上了各種各樣的祝福語。在封面上畫了兩顆心,分別用剪刀挖空,形成兩扇開着的視窗。一張精美的賀卡做好了。

這時媽媽買來了一個大蛋糕,上面有一條用奶油雕塑的龍,那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

生日宴開始了,我首先給奶奶送上了賀卡,並鄭重其事的對奶奶說:“奶奶,謝謝您這9年來的養育之恩,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的祝福語引來了客人們的陣陣掌聲。媽媽獻上了大蛋糕,弟弟點燃了蠟燭。奶奶許願,大夥幫着一起熄滅了蠟燭。這時音樂響起,大家一起唱了《生日歌》,奶奶高興地合不攏嘴。

這時,媽媽端上了第一道美味——端午糉子,大家邊吃邊聊着端午的風俗習慣,緊接着一道道菜都上來了,大家在給奶奶慶祝生日的同時,又度過了一個歡快的端午節。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7

今天去奶奶家的時候,在樓道里聞到一陣清香,咦?什麼這麼香?原來是每家的門上掛了一束束青綠色的葉子,那是什麼呢?奶奶告訴我那是菖蒲和艾葉,我問奶奶: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葉呢?奶奶說:因爲艾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而菖蒲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所以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喜歡在門口掛這兩樣東西。然後奶奶又問我端午節的來歷,我搖搖頭,奶奶接着告訴我: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後來他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8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爲什麼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爲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爲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9

在端午節那天,我正在看書,突然我被捲到書裏去了,醒來時,我正站在汨羅江邊上。

當時除了我站在那,還有一位就是楚國大夫——屈原,於是我上前去問:“你在幹嘛呀?”他說:“我準備自投汨羅江,請問您是?”我說:“這個問題嗎,我先不說,說說你爲什麼要跳江吧!”“因爲這個世界已經不能容我了,都向我伸出骯髒的手,把我也變髒,我寧願死也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他說。“唉!你的命運竟然那麼慘,真替你感到傷心,”我一邊說着一邊伸出手想去拉住他,但爲時已晚,只聽見他說了聲“多謝”,就抱着石頭跳到汨羅江裏了,而我卻滑了一跤,跌在了水中,沒想到又進入了另一個時代。

那時,我看到了人們在江上划船,於是問道:“你們在幹什麼呀?”邊上的人說:“他們是在驅逐水裏的蛟龍,不讓它破壞屈原的身軀,然後再投糉子,餵給小魚小蝦們吃,讓它們不靠近屈原的身軀,這樣一來,屈原的軀體就可以保住了。”

這時,我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於是就去吃糉子了,可吃着吃着就回到了現代。

這次歷險讓我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真是令人回味呀!

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10

這個端午節整天都在下雨,害得我們家都沒法去看賽龍舟,只能去老家看電視了。

電視看着看着,我忽然覺得十分無聊,就在沙發上跳來跳去,跳這兒又跳那兒,玩的不亦樂乎。媽媽看見了,說:“給佳薇拍個專輯看看!”我跳得更帶勁了,而且還唱起了歌。

這時,叔叔打來電話,叫我們去“動感18KTV”裏唱歌。我聽了,急忙叫爸爸開車帶我們去。我在包廂裏唱了《High歌》、《三天三夜》這兩首搖滾歌,還有《征服》和幾首兒童歌曲。那些大人都很驚奇,說:“小屁孩都會唱這些歌,我真是落後了呀!”我哈哈大笑。

該吃晚飯了,我們一家跟隨着舅舅家去“東海號”船上吃飯。東海號的環境很優美,廁所也十分潔淨。我們點了許多美味的菜,讓我直流口水。我和舅舅吃完飯後便開始玩“左一拳,右一拳,看誰收回哪一拳”的遊戲。剛開始,舅舅還想耍賴,收回去一隻手,另一隻手就變了樣。好幾次,舅舅輸了,喝了一瓶酒;而我輸了,只要喝一杯飲料,真爽!

這真是一個快樂又特別的端午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