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包糉子作文1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包糉子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包糉子作文14篇

包糉子作文1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動手包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決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學包糉子。端午節前一天,當我們回到老家時,爺爺早已準備好包糉子的原料:有糯米、箬葉、方塊肉、板栗……想着它們馬上就要變成噴香的糉子,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捏起兩片箬葉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可我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箬葉一角,右手將另一角往裏卷,下面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角筒。接着往角筒裏放入一些糯米,塞上豬肉和板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可是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倒掉多餘的糯米,然後按實,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喜歡吃糉子的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糉子五花大綁後,別出心裁的打上一個可愛的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線頭,只聽得“嘩啦”一聲,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從頭做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學會包糉子了。

煮糉子最需要耐心。我們把糉子放進大鍋煮開後用小火燜上一個晚上。端午節一大早,香噴噴的糉子才起鍋。我迫不及待地品嚐起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透過這次學包糉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插艾葉、吃鹹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這一天,我和媽媽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姥姥,我來了!我大聲地叫着。姥姥微笑着開了門,並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糉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姥姥和媽媽都在做糉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姥姥說“還是等你姨媽和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開啟一看,果然是姨媽和表姐。我拉着表姐走到餐廳,然後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個,把糉葉剝開一咬,哇!真好吃!軟軟的,甜滋滋的,裏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姥姥:“姥姥,爲什麼糉子裏有一顆紅棗呢?”姥姥笑着回答:“糉子裏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麼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個,覺得不飽,還想吃,姥姥說:“別急,別急嘛!”

這時,姥姥從廚房裏端來一碗鹹蛋,我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剝,姥姥叫住我,“說: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誰的結實,誰就更健康!”我和表姐馬上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開心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着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很多,如:賽龍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包糉子作文2

隨着夏季的到來,在不知不覺中,端午節的氣息漸漸的濃了。大街上、超市裏,隨處可見精美的糉子,花樣甚多。有桶狀的竹桶糉子,還有三角式的三角糉子,還有製作好的糉糕和糉飯。總之一條,就讓你垂涎三尺,百吃不厭。每年,我們總是吃奶奶爺爺包好的糉子,每次包糉子,他們都累得腰痠背痛。

本週,我們的家庭小課堂一致決定包糉子。

我就想,我一定要學會包糉子,好讓端午節的時候,爺爺奶奶休息一下,讓家人品嚐我自己做的糉子,和家人一起分享快樂。

週五下午放學後,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孔阿姨家。一進門就看見孔阿姨早就把材料準備好了。只見地板上有兩個盆,一個盆子裏用水泡着糯米、大棗、花生……等等糉子餡兒,真是多種多樣;另一個盆子裏裝着幾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和一大堆糉葉。那些糉葉和材料似乎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衝進洗手間洗完手,懷着期待的心情圍坐在盆子的周圍,聽孔阿姨講解,看孔阿姨包糉子。

只見孔阿姨左手拿起一片糉葉,用右手輕輕捏住糉葉尖,把糉葉捲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底部只留一點兒細縫爲止,先放一些糯米墊底,然後放上幾顆花生米,和一瓣大棗,再鋪上一層糯米,最後用水在上面澆一澆,等水漏完了,就把上面剩餘的糉葉蓋在糯米的上面,接着全部都纏繞着包在三角形的立體上,直到沒有縫隙爲止,這樣,一個糉子的雛形就出來了。然後,再用棉線把糉子捆上,防止糉葉散開,裏面的糉子餡兒漏出來。就這樣,一個精緻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觀察的很仔細,覺得超級簡單,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於是我就搶先拿起一片糉葉,學着孔阿姨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

我每次包糉子時,總是都快包好了,卻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個大縫隙,餡兒全都從縫隙裏逃走了。原來,包糉子並不是那麼簡單呀!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眼高手低。我包了好久都沒有包成一個,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把糉葉一扔,坐在凳子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氣,乾脆不包了。

孔阿姨看見了,語重心長地說:“別泄氣,我之前也不會,我今天研究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包好了那麼幾個。”我一聽,連大人都費了這麼長時間才學會,我這纔剛開始,一定要努力加油,把糉子包得漂漂亮亮的!經過我反覆試驗,我終於知道了我的糉子爲什麼老是露餡了。原來,我每次包糉子,到快包好的時候,手就很酸了,總會不由自主的放鬆,糉子就會趁機張開大嘴,把肚子裏的餡兒吐出來了。我知道了這個原因以後,在手痠的時候,忍住痠痛不鬆手,這樣我的糉子就不會再露餡了。哈哈!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我包糉子越來越快,我數了數,我一共包成功了七個糉子呢!我觀察我的寶貝糉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用了兩片糉葉,有的用了一片糉葉,洋相百出,非常好笑。我發現有一個竟然用了四片糉葉,裏頭的餡兒不多,可是皮夠厚的,包得挺光溜,像一個大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直衝我的鼻孔,我貪婪地看着它們,真盼望着趕緊把這些糉子煮了,好讓我嚐到自己的成果。

本週的家庭小課堂非常成功。我們不僅體驗了包糉子的快樂,還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去親身體驗,才能知道它的辛苦,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努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包糉子作文3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糉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糉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爲在我的眼裏,包糉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糉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糉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視窗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包糉子作文4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的端午節了,這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每當這一天,人們都張羅着包糉子、縫香囊、戴荷包、系絲線。而且每年這個時候也總能看到電視裏播放着不同地方的人們舉行划龍舟比賽,熱鬧極了!

隨着城市的不斷髮展,超市也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糉子每到這個時候就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很多人都不再自己包糉子吃,而是選擇方便易煮的冰凍糉子帶回家吃。可是我記得每到端午節,奶奶卻總是自己包糉子吃。漸漸長大的我,越來越疑惑奶奶爲什麼每年都不辭辛苦的自己包呢?

一天,我在一旁正饒有興趣地看着奶奶做包糉子的準備工作,突然奶奶問我:“想不想和奶奶學着包糉子呢?”我興奮的點了點頭。

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然後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小漏斗的形狀。”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米夠了的時候,就可以多往裏面澆點水,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葡萄乾、金絲棗、紅豆,接下來用繩子把糉子綁緊紮好。”說話功夫,奶奶就包了一個漂亮的糉子。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了起來。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此。好容易包出一個卻感覺四不像,還露着潔白的糯米,彷彿嘲笑我,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看似簡單的糉子,卻這麼難包呀!奶奶邊包着邊看出了我的心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咱們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暗暗對自己說:不能放棄,一定要學會包糉子。這小小的糉葉可真是調皮,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它裹緊時,裏面總是有米漏出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試驗了不知多少個以後,我的第一個的糉子終於“問世”了!這時我已包的滿頭大汗,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不如奶奶包的好看,但我特別高興,我總算是學會了。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大小不一的糉子,而且後面包糉子的比前面包的看多了許多,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我包的個頭很小的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最後是煮糉子,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高壓鍋裏,倒進適量的水,大火煮四十分鐘,然後再悶一個多鐘頭,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別提多麼開心了。

這一次,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在實踐中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也從香甜的糉子中領悟到親自動手的樂趣並獲得了快樂的成果。明年這個時候我還要自己包糉子!

包糉子作文5

據說,古代著名詩人屈原5月5日投汨羅江,人們在江上打撈屍體,卻不見屈原屍體,人們爲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包糉子投江餵魚蝦。現在,糉子人們已經不投汨羅江,但包糉子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習俗。

今天我們在班級裏學包糉子。

我們先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把糉葉洗淨後放到水中泡,過了幾,王曉鑫拿了2片糉葉,一卷,將糉葉捲成一個“小喇叭”,舀上糯米,用糉葉把糯米包好,再用繩捆上,一個糉子就“ok”了!

我見了,手也不禁癢癢,於是,我學着老師樣子把糉葉捲起來,裝了些米,當我正慶幸“工程進展順利”時,卻發現底下正漏米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片糉葉把糉子包得嚴嚴實實,捆上繩子,總算包好了!啊?不是吧!瞧我那糉子,也太“帥”了吧!整個一立體梯形,找不到糉子影子,嘿嘿,我這糉子“時髦”了吧!

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糉子了,這次,我把米放少一點,然後就包了起來,用繩子捆好。哎,不對勁,還是不對勁,那糉子又扁又小,像天生“營養不足”。

看着自己接連製作了兩個“僞劣”產品,我像泄了氣皮球。這時我想起了現在流行了一句話“不拋棄,不放棄”,於是我又認真包了一個,就這樣,包了一個又一個,現在我包糉子雖然醜了點,不過還算個糉子。這也意味着我終於成功了!我開心地跳了起來!因爲我戰勝了困難!

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

又快到端午節了,該吃糉子了,這是我最喜歡吃東西,咬上一口黏黏軟軟,還散發出淡淡清香,每年看媽媽包糉子是我最快樂時候。

包糉子需要準備好三樣寶貝,首先要準備好糉葉,挑選糉葉可有講究了,要又長又寬,這種糉葉包緊實,糉子下鍋纔不會漏,用她說話,這樣糉葉新推鮮味道最正,剛拿回家糉葉,媽媽總是放在開水裏涮一下,這個環節火要控制好,涮時間短了,糉葉容易斷,涮時間長了,糉葉就太老了,失去了糉葉香,媽媽總是格外用心,再把涮好糉葉放在涼水中一涼,這時糉葉又青又軟,要洗乾淨糯米,還要準備一段一段線繩用來捆緊糉子。

開始包了,我在旁邊看着,也跟着媽媽樣子有模有樣包起來,媽媽摸出三張糉葉,把它理順了並排着半疊在一起,寬大糉葉立即形成了一張綠色手掌,媽媽嫺熟用兩個手指夾住一頭,順勢一卷,形成了一個倒圓錐體,媽媽用勺子舀米,往裏灌,灌滿了,在用大拇指壓一壓,接着再用糉葉尾部把圓錐體包裹起來,爲了保險,再加一張糉葉封住灌口,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小腳形糉子就包好了,媽媽心靈手巧,會包很多形狀,三角形,四角形,斧頭形都不在話下,可我只會包“豬爪子”。

糉子包好後,媽媽找來一大口鍋,把糉子放進去加上水,燒上大火煮起來,還沒等水開,鍋裏就漂出糉葉香,煮好了,媽媽把糉子拿出來了,分開放在盤子裏讓我們吃,咬一口,黏黏軟軟在蘸點白糖還甜甜,我們吃津津有味。

每年端午節,都有媽媽味道。

包糉子作文6

“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唐代詩人元稹所寫的是什麼美食,聰明的你猜對了嗎?對,這就是又香又糯的糉子。爲了吃上香甜美味的端午糉,每年端午節前夕媽媽都會張羅着包糉子。

一聽說要包糉子,可把我樂壞了。想着那如金子般黃燦燦的糯米,被一片深綠的糉葉包裹着,裏面還夾雜着各種各樣美味的`餡兒,再聞聞,糯米煮熟後散發的稻香,伴隨着餡兒特有的清香,咬一口就立刻涌進嘴裏的香甜軟糯。誰見了不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呢?

去廚房一看,媽媽和外婆正在包糉子哩!看着她們用嫺熟的手法包好了一個又一個的“綠胖小子”,我的手似乎也有些癢癢了,於是也加入了包糉子的隊伍。

“先將糉葉像這樣摺疊成個三角筒,”外婆邊說邊演示給我看,一旁的我也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再放進糯米、棗子、還有其他餡兒……”只見外婆嘴上說着,手裏也不停歇,說話間一個糉子已經成型,而我呢,正對捲成三角筒的這一步驟一頭霧水。“再栓上繩子……咦,你發呆幹啥呢?還不快試試?”外婆見正在發呆的我,疑惑不解。我呆呆地看着糉葉不知所措,“呃,是這樣嗎……這樣?不對……這樣?還是不對……”我憑着感覺胡亂鼓搗一通。可能是我運氣太好了吧,竟好巧不巧地捲成了個三角筒的形狀。這樣一來,我誤以爲自己掌握了包糉子的技巧,漸漸地放開膽子做起來,“加糯米,再放……放豆沙吧!我喜歡豆沙。”我又加了許多餡料,眼看三角筒裝得鼓鼓囊囊的,像個挺着肚皮的將軍一般,心想:“加太滿會不會炸開?”我腦中回想起上次包餃子的“事故”,那炸開肚皮的餃子和撒滿桌子的餡料,不由皺起眉頭。我可不能讓這種事再次發生,於是便將上面的糯米用勺子颳了下來。

最後一步啦!我將糉葉向另一頭折去,將空口遮住,再轉個方向,用繩子套上,再拉……不好,!繩子鬆開了!葉子一下子“打回原形”了,裏面的餡兒全跑出來了,零七八碎地跳落在桌子上,桌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小白胖子和餡團兒。

“爲什麼呢?明明餡都裝得很少了。”我邊收拾邊嘟囔道。“那是因爲你包的不夠緊,還有啊,我們包糉子的人都習慣性的把餡兒裝的滿滿的,恨不得裝的快要溢出來,這樣就不怕將空口封上時餡兒不夠多了!”媽媽解釋道。接着媽媽又演示了一遍給我看,這次貌似還特地放慢了速度。觀看媽媽手藝後的我,如劉備聽了諸葛亮的一席話後般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我又開始動手包糉子,但不再像第一次那樣毛毛躁躁,漫不經心了。細節決定成敗,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我也“精雕細琢”。終於處女棕在我的手中“誕生”了!原來,包糉子也沒有那麼難嘛!

包完糉子後,這些“綠胖子”便紛紛下鍋煮了。“哎呀!這個糉子是誰包的哩?阿妹,這是不是你包的?”外婆夾起一個半鬆開的糉子,一看就是繩子沒有綁緊。仔細一看,哎呀!還真是我包的。臉涮一下就紅了,但我還是一臉無辜地狡辯:“哎呀,這怪不得我!誰叫這‘綠胖子’那麼胖,把繩子都給撐破了!”這話,一下子把全家人都給逗樂了。

“看花容易繡花難”,這句俗語一點也不錯,嘿嘿,有沒有想吃糉子的?待我再造幾個“綠胖子”去!

包糉子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在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吞噬屈原,就紛紛包糉子投入汨羅江餵魚蝦。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包糉子來紀念屈原。今天就是端午節,我也來跟姥姥學包糉子。

一進姥姥家的大門,糉子的清香撲鼻而來,姥姥正在門口包糉子。我用手捧起一把糯米,啊,糯米的米香是多麼沁人心脾;我撿起一片糉葉,呀,糉葉的糉香令人神清氣爽!我迫不及待地請求姥姥:“姥姥,快教我包糉子吧!”姥姥笑呵呵地說:“好,不過包糉子很難,你能學會嗎?”“沒問題,我一定能學好的!”我信心十足地說。

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糉葉,對我說:“看好啦!”只見姥姥先將四片糉葉依次排列又稍有重疊地平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糉葉下面,捲成一個漏斗狀,讓糉葉的“尾巴”在後,“頭”在前,再用手撩起一小把糯米,裝到“漏斗”裏去,拿一個蜜棗放在中間,然後撩起一把米蓋住棗,最後將糉葉的“尾”從上面封住糉子的餡,並把剩下的糉葉繞着糉子纏完。姥姥嫺熟地用線包紮好糉子,一個可愛小巧的糉子就誕生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姥姥輕輕鬆鬆就包好了一個糉子,覺得姥姥包糉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兩繞都合着一種節奏,看久了就會入迷。姥姥包糉子的功夫真是了得!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達到姥姥這個水平,吃到自己包的糉子。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找來四片大小相等的糉葉,整整齊齊地排列好,然後雙手一合,做成了一個很小的漏斗,我用糯米把這個漏斗填充得滿滿的,可是我剛一用糉葉封住口,米就全從兩邊露出來了。哎,趕緊請教姥姥吧!“封口的時候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隻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鬆開,否則米就露出來了。”姥姥一邊說一邊又包好了一個糉子。

我不服氣,就重新拿起糉葉包了起來。“哈,總算沒漏出來!”這回可不會再錯了,我高興得想,可是,糉葉那麼長,怎麼捆紮呀?我剛一拿起剩餘的糉葉,糉子又散了,原來一疏忽,手又鬆了。“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姥姥微笑着鼓勵我。

我又恢復了剛開始的鬥志,毫不氣餒,再一次包了起來。可惜第三次也沒成功,米還是漏了出來。“封好口後,糉葉先往左擰一圈,再從上面轉過來,最後從底下掏過來。”姥姥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包了拆,拆了包,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不是很漂亮,但畢竟是我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糉子。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半個小時後,糉子熟了,我終於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糉子。

解開糉葉,幽香的味道迎面撲來。我用筷子夾了一點兒,放在嘴裏,啊,又黏又香又甜,真好吃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透過學習包糉子,我明白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再苦再難也會成功。

包糉子作文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要包糉子。

首先我們買了糯米放在盆子裏浸泡,並加上鹽。泡了四天以後,就可以拿起來了。我們又拿來了糉葉,放在水裏洗乾淨。接着就要開始準備配料了。我們首先把三層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樣子,再把它洗乾淨。放在鍋裏,加上一小勺鹽、一小勺醬油、兩小勺白砂糖、半包五香粉、一勺味精、和一些水。然後燜上十五分鐘,把肉撈起來,放在盤子裏,悶紅燒肉這個項目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就開始要來炒香菇、鵪鶉蛋、蝦米、乾貝、和鮑魚了。我們先把每朵洗好的香菇都切成四小塊,再把蝦米、乾貝、鵪鶉蛋洗乾淨,然後把鮑魚都切對半。然後,把這些東西都放在鍋裏,加上一些油、兩勺鹽、三大勺滷肉汁。下去炒就可以了。

最後,就要來炒米了。我們把米放在鍋裏,加上四勺滷肉汁、半包五香粉、四勺鹽、和兩勺味精。精心地炒。把米炒熟以後,就可以了。

看,桌上擺着Q黏清香的糯米、彈牙汁甜的紅燒肉、滷香濃郁的香菇、又Q又香的鵪鶉蛋、香香脆脆的蝦米、新鮮的鮑魚、和營養的乾貝。

最後,就要開始包糉子了。我們先拿兩個糉葉,把兩個糉葉重疊在一起,做成一個像酒杯一樣的形狀。在裏面放一點點米,一塊肉、一個鵪鶉蛋、一隻蝦米、一個香菇、一塊鮑魚、一顆乾貝、再加上滿滿的糯米。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我們連續做了三十幾個糉子。做好了以後,就用繩子綁起來,綁成一串一串的,放在壓力鍋裏,水煮五十分鐘,就可以吃了。

吃的時候,覺得那糉子無比的好吃。因爲裏面包含着我的汗水。

篇三:包糉子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要包糉子。 首先我們買了糯米放在盆子裏浸泡,並加上鹽。泡了四天以後,就可以拿起來了。我們又拿來了糉葉,放在水裏洗乾淨。接着就要開始準備配料了。

我們首先把三層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樣子,再把它洗乾淨。放在鍋裏,加上一小勺鹽、一小勺醬油、兩小勺白砂糖、半包五香粉、一勺味精、和一些水。然後燜上十五分鐘,把肉撈起來,放在盤子裏,悶紅燒肉這個項目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就開始要來炒香菇、鵪鶉蛋、蝦米、乾貝、和鮑魚了。

我們先把每朵洗好的香菇都切成四小塊,再把蝦米、乾貝、鵪鶉蛋洗乾淨,然後把鮑魚都切對半。然後,把這些東西都放在鍋裏,加上一些油、兩勺鹽、三大勺滷肉汁。下去炒就可以了。 最後,就要來炒米了。我們把米放在鍋裏,加上四勺滷肉汁、半包五香粉、四勺鹽、和兩勺味精。精心地炒。把米炒熟以後,就可以了。 看,桌上擺着Q黏清香的糯米、彈牙汁甜的紅燒肉、滷香濃郁的香菇、又Q又香的鵪鶉蛋、香香脆脆的蝦米、新鮮的鮑魚、和營養的乾貝。 最後,就要開始包糉子了。

我們先拿兩個糉葉,把兩個糉葉重疊在一起,做成一個像酒杯一樣的形狀。在裏面放一點點米,一塊肉、一個鵪鶉蛋、一隻蝦米、一個香菇、一塊鮑魚、一顆乾貝、再加上滿滿的糯米。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我們連續做了三十幾個糉子。做好了以後,就用繩子綁起來,綁成一串一串的,放在壓力鍋裏,水煮五十分鐘,就可以吃了。 吃的時候,覺得那糉子無比的好吃。因爲裏面包含着我的汗水。

包糉子作文9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媽媽早早的起來了。她把紅棗和大米泡在了水裏,然後又拿來了竹葉。這時我醒了,我看見媽媽在包糉子,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糉子嗎?”媽媽說:“可以,不過你得把手洗乾淨。”聽了媽媽的話,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開始學包糉子。我學着媽媽把竹葉捲成了一個圓錐形,先把一顆紅棗放進去,然後再放點米,我讓媽媽幫我包好,我再用五絲線把糉子捆好,這樣連續做了很多,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在箅子上蒸,過了一段時間,香噴噴、熱騰騰的糉子熟了。

我們開始吃糉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開始包糉子。首先,爸爸去菜場買了糯米、糉葉。爸爸一買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說:“快點開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負責包糉子,媽媽負責把包好的糉子用繩子綁起來。爸爸先準備好了一個盆,接着,就開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練,包的糉子像模像樣,我呢,有的像曲奇餅,還有的像只有一塊橡皮那麼大,那麼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媽媽就像傳送帶一樣,接一個捆一個,漸漸的盆裏的糉子越來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爾也會包一個好糉子。我又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又包了一個空糉子,還好媽媽沒察覺到。終於,糉子包完了,該煮了,我時不時地向媽媽問:“好了沒?好了嗎?”好不容易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糉子笑着說:“好了,小饞貓,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糉子撕開糉葉一看,是我包的顏色還有點發亮呢!我一嘗大叫:“嗯,好吃!”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爸爸媽媽都笑了。啊,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我早早就起牀了,因爲我今天有一個特別任務,那就是爲明天端午節包糉子,媽媽昨天就把糉葉、花生、蜜棗、糯米,都準備好了。今天,媽媽早早地吃過早飯,就包起了糉子,經過我的瞭解,我得知媽媽包的是“五角糉”,因爲上下左右有五個角,所以被人們稱爲“五角糉”。

開始學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左手拿糉葉,右手拿勺子,她先把糉葉捲成漩渦狀,又飛快地用勺子舀着各種餡料,有糯米,有蜜棗,有花生……看得我眼花繚亂。

但我還是硬着頭皮包起了糉子,先卷一個漩渦,然後放餡料……在我的精心努力下,一個“瘦子”閃亮登場!

和媽媽包的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接着,我和媽媽包的糉子出鍋了,媽媽包的個個挺着“將軍肚”,而我……哎!我就不說了。

雖然我包的糉子個個都“瘦小”,但是我嚐起來格外香甜。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早上,我非纏着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無奈,只好叫我這個“冒失鬼。”

我先看着媽媽包,只見糉葉、糉米在媽媽嫺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媽媽又叫我自己包一變。

我照着媽媽的樣子,先拿起糉葉,做成糉子的雛形,緊接着,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糉葉裏放,剛放進去,糉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顆顆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

我不敢怠慢,趕忙把地上的糉葉撿起來,洗了一遍(因爲我媽媽很節約糧食)。我有拿起糉葉包了起來,這次,糉葉在我手裏乖乖的,一點也不像是剛纔的那一片脾氣暴躁的糉葉。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包好了一個糉子。

接着,我幫着媽媽不一會兒就把所有的糉葉和糯米全部包完了,媽媽高興的自誇我好樣的。

包糉子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雖然端午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特色。

端午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

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爲,我是女孩子。

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爲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只吃糉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包糉子作文11

端午節快到了,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日子裏,我們家的院子裏打響了“包糉子大作戰”。

這一天,我起得很早,生怕起晚了就會錯過,一出房門,便聽見院子裏奶奶,嬸嬸和叔叔們的歡聲笑語,原來他們已經在準備材料了。他們有的在切豬肉,有的在拌糯米,有的在打鹹鴨蛋,等一切工作都準備就緒了,就要開始包糉子啦!

看着那一個個鹹鴨蛋的笑臉,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挨挨擠擠的糯米以及那一籮筐青澀的“小姑娘”,昨天和奶奶去砍糉子葉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時我和奶奶一手拎着鋤頭,一手挎着籃子,說說笑笑地來到小樹林邊,只見奶奶拿着鋤頭往上面一砍,“野菠蘿”的葉子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掉,等數量差不多的時候,那些“小刺蝟”跑到陰涼處,接下來要給小刺蝟刮刮刺了,對了,爲什麼叫它們小刺蝟呢?因爲它們被砍下來的時候,全身都長滿了小刺,看起來就像刺蝟一樣。刮完後,沒了刺的小刺蝟自己跳進了熱鍋裏暖了暖身子,變得柔柔的,當他們跳出水面時,糉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要知道,這可是海南糉子最特別的地方了,因爲這種糉葉獨一無二,香氣自溢。

開始包了,看見他們包得那麼熟練,糉子葉在他們的手裏巧妙地做出一個開口封底的不規則容器,他們一手拿糉子葉,一手往容器裏放各種各樣的食材,那麼完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大顯身手。看他們包的時候,我覺得很輕鬆,很簡單,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活真不容易!明明包的好好的,可是包着包着糉子的肚皮飽脹的就撐破了,裏面那些調皮的小傢伙一點一點的擠了出去。看着失敗了的糉子,我的心裏像打翻了五味雜瓶,不是滋味。我正想是否放棄時,爸爸看見了,走過來教我說,“不能半途而廢,像這樣,右手拿住糉子葉,左手往裏折,沿着最底層的邊緣開始卷,捲到手指一半高度的時候,放糯米,雞蛋和肉,右手繼續往上卷,再次放入糯米,雞蛋和肉,餡要壓緊一點,留下手掌那麼長的時候,就開始封口,左手壓住底部,右手一定要封緊口部,不然會露餡的,最後用麻繩綁好四個角......”我學着爸爸的動作,一邊念着:“右手拿糉子葉,左手往裏折......”,一邊跟着一步一步的做,可是,包了好半天,還是亂七八糟,“哈哈,你這個笨蛋,看看你,我猜你猴年馬月也包不好我!”糉子好像咧着嘴在嘲笑我。綁麻繩的時候,麻繩橫七豎八的,像頑皮的小孩,怎麼也不聽我的命令。“哼,等着瞧吧!”我心裏暗暗鼓勁。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終於,兩個漂亮的小糉子閃亮登場了。

開始煮糉子啦,自來水大哥在鍋裏翻騰着,糉子小弟們你追我敢的跑了進去,幾小時後,糉子的清香就傳到了家裏的每個角落,新鮮美味的糉子出爐啦!哇!真香真好吃呀!

“包糉子大作戰”到這裏雖然結束了,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也要像今天包糉子一樣,不怕失敗,勇於嘗試,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我喜歡吃糉子,也喜歡端午節包糉子!

包糉子作文12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糉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爲了祖國,爲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糉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已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糉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纔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着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糉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着想象中自家的糉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着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糉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糉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糉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糉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糉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糉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包糉子作文13

陰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還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有一個叫屈原的楚國人,因爲愛國的理想不可以實現,便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投江日——五月初五設爲端午節。賽龍舟、包糉子、掛艾草等是人們在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媽媽親切地問我:“寶貝,要不今年我們親自動手包糉子吧!”“好呀,好呀!”媽媽的話音剛落,我眼睛一亮,便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媽媽帶我到超市買了一些糉葉、糯米、紅棗和紅豆等材料,準備回家包糉子。

我和媽媽在網上查了半天的包糉子資料,終於知道了該怎麼包糉子纔好吃。於是,我們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

我們先將紅豆煮熟,搗成碎泥,將紅豆變成了紅豆沙。然後將糯米泡在水裏備用。

開始包糉子了,媽媽首先拿出兩片糉葉,接着將糉葉重疊在一起,捲成一個小三角形。再將糯米和搗碎的紅豆沙舀入這個小三角形裏面,然後再拿出一片糉葉,將沒有封口的那一面個封住,最後再找一根細細的繩子,將剛剛包的糉子給綁起來,再繫上一個疙瘩,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的糉子寶寶就做好啦!看着很簡單呀。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對媽媽說:“媽媽,要不我們比賽包糉子吧!”“好呀,正好,讓你練練包糉子。”“1個小時,看誰包得快。”“好!”

比賽開始了,媽媽按下計時器,我和媽媽快速地抱起糉子來。

過了30分鐘,媽媽已經報了4個糉子了,再看看我這邊,連一個糉子也沒有包好。我失望極了。我想:這糉葉怎麼這麼的不聽我的話呀,包糉子看着簡單,包起來太難了。我要是能像孫悟空一樣有“七十二變”,我變出10個糉子,這樣我就會贏過媽媽了

我默默地看着身旁的媽媽,只見媽媽不慌不忙,專心致志地包着糉子。我心想:爲什麼糉葉在媽媽的手裏就像乖巧的小女孩。可是,在我這邊卻像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呢?

但是,我並不灰心,我手忙腳亂,用上全身力氣,汗水都流到地上了。終於,我包出來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糉子。說它是糉子,又不像糉子的樣子。說它不是糉子,可是他就是一個糉子。

時間過得真快,1個小時過去了,我和媽媽開始數自己包了多少個糉子。“1,2,3……9,10,10個糉子!”媽媽大聲喊道。

我呢,在旁邊小聲地數着。其實,我根本就不用數,就知道自己包了幾個糉子。因爲,我只包了1小糉子。

當媽媽看着我的糉子,“噗”的一聲笑了。我纔不管媽媽呢!我雙手托起我包的糉子,驕傲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糉子!漂亮吧!”媽媽看到我一臉傲嬌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用說了,媽媽贏了,只見她嘴角微微往上揚,眼睛都快迷成一條縫了。我呢,興奮地抱着自己包的糉子,站在旁邊,心想:不知道我的糉子熟了後是什麼樣子呢?

轉眼間,端午節這一天過去了。但是,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第一次包糉子的情形。

包糉子作文14

最近幾天的的街上,似乎有些與往日不同:紅紅綠綠的香包掛在商家門口,綠綠的糉子葉也擺上了小販攤頭,哦,原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又能吃到我喜歡的糉子了,想到這,放學走在路上我都忍不住哼起歌來。

我大步流星,三步並作兩步趕回家,果然看見媽媽正在把白白的糯米淘乾淨,用水泡着,還準備了花生、紅棗、豆沙、臘肉,爲包糉子做準備呢!光看到這些,我就想流口水。想起那白白的、黏黏的、甜甜的、噴香的糉子,咬一口,啊,那滋味真是難忘啊!

晚飯後,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拿來幾把葦葉,將準備好的材料也都拿出來,又拿了一些棉線,擺好凳子、盆子,扎開架式,開始包糉子啦。我還像往年一樣,寫完作業就趴在旁邊看媽媽包糉子。只見媽媽把兩張葦葉疊在一起,挽成下尖上圓的圓錐形狀,然後飯店花生或者紅棗、豆沙等餡料,在放進主角----糯米,使勁壓實,然後很靈巧的繞幾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立體的糉子就出現在媽媽手裏了。媽媽緊緊捏着葦葉的邊,不讓它散開,快速的用棉線在成型的糉子上繞了幾下,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成功了。看媽媽好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我就自告奮勇的說:“媽媽,我也來試試包糉子!”媽媽欣然應允。

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把葦葉疊在一起,因爲一張太小了,我費了半天勁,才把葦葉弄整齊,然後,我學着媽媽 的樣子,把葦葉捲成圓錐狀,可是,不知道怎麼了,那麼聽媽媽話的葦葉,到來我手裏,就一點也不聽使喚了:不是卷的太細了,就是卷的太淺了,根本裝不進去多少餡料,要不乾脆就散開了,我恨不能手腳並用,急得滿頭大汗,好像有勁都使不上去。好不容易卷出一個有點像那麼回事的“圓錐形”,我趕緊塞了點糯米進去,手忙腳亂的把葦葉裹了起來,然後拿棉線綁緊,哇!

我的處女糉子包好啦!可我咋看咋不像糉子的形狀,沒什麼棱角不說,還有一處糯米都露在外面呢!媽媽表揚了我,說第一個能把糉子包起來就不錯了,熟能生巧嘛,多包幾個肯定會比這個有進步。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拿出糉葉,細心地包了起來,雖然還是不熟練,但我的心裏沒那麼慌亂了,下一個糉子形狀雖然還是不好看,但我的速度卻快了不少,這也是進步哦。我和媽媽埋頭苦幹 ,認認真真的包糉子,我把我包的糉子單獨放在一邊,好不容易我們把糉子全包完了,我驕傲的打量我的勞動成果,哈哈,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狀,有的接近細長的圓錐形狀,有的看不出是什麼形狀......但我最後包的那些糉子,基本有了糉子的模樣了,媽媽:“如果你明年再包糉子的話,一定會更熟煉,一定比今年有進步!”

媽媽準備煮糉子了,我告訴媽媽:“把我包的糉子放在一起煮,我要吃我自己包的糉子哦!”媽媽樂呵呵的答應了我。我相信,只要我願意動手去做,認真去學,像包糉子這樣的小事一定難不倒我的。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幫媽媽包糉子,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爲心靈手巧的人!

標籤: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