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十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糉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糉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爲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800字作文《端午節隨想作文800字》。”而小孩子們便會擡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糉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糉子,是否能吃出糉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糉子,而糉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着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爲紀念這位爲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糉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爲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爲端午節。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在家裏吃着香甜可口的糉子。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在水裏賽龍舟。端午節到來時,我們在家裏包糉子。糉子是由竹葉或蘆葦葉把糯米密封起來。糉子裏有一些豆沙·肉·豆子。

我讓媽媽教我包糉子。先拿好竹葉,再裹成一個號是圓錐的形狀。接着就放進一些糯米,然後加佐料—肉·豆沙·豆子,最後密封起來。我把糉子做好了便就把我和媽媽一起包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煮熟了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加了3個來吃,在吃糉子時,媽媽問我端午節的由來,我直搖搖頭,表示我不知道。然後媽媽就給我說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理解性的點了點頭。我們來到江邊,看見有許多的龍舟在江邊停靠着,一共有四條龍舟,有兩條顏色一樣,兩條顏色不一樣。衝鋒號是棕色的,夢想號是藍色的,活力好熱血好都是紅的。船都一樣長,一樣大,有9米長,1.5米寬船上有十幾個人。一人擊鼓,一人掌舵,其餘的都是拿着船槳的。過了二十幾分鍾,比賽開始了。

口令一出,那個衝鋒號正如其名,處在領先位置,熱血號在第二,夢想在第三,活力號在最後,然後過了幾分鐘活力號與夢想號齊驅並進了,而熱血號早已超越了衝鋒號。又過了十幾分鍾夢想號又離活力號遠遠的像衝鋒號駛去,最後又過了十幾分鍾,比賽結束了。第一是熱血號,第二是衝鋒號,第三是夢想號,最後便是活力號了。端午節,帶給我的不只是糉子的甜美,似乎還有。精神上的洗禮。久久地思索,我的未來將怎樣回報給我的祖國。在這熱鬧的比賽中,我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個賽龍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還要觀看,下一年熱血號還會是冠軍嗎?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我一年裏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母親在門外忙着什麼。過去一看,原來母親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糉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祖父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祖父從櫃子裏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祖父:“這是什麼呀?”祖父笑着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着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衆都爲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着。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着。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着,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着,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援的龍舟加油。觀衆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援的龍舟奪冠。我吶喊着,爲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彷彿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划着。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爲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着裁判員的宣佈,全岸觀衆沸騰了。我也爲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沒錯!

端午節,這個隨着幽遠的歷史一起走來的傳統節日,現在已成爲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了,喏,從端午例行的三天國假,就能看出中國人對於端午節的青睞了。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端午之日漫步於街了,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與風兒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處必定熱鬧非凡。不同於家鄉閩浙一帶,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江淮人家的家門上多是懸掛着艾葉菖蒲,據說也有祛魔驅鬼之效。但這些並非我最在意的,說到我最在意什麼,那自然是激盪人心的賽龍舟了。

出了家門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鐘就是十七橋了,橋下的河流雖不著名,但每年的東圃鎮的賽龍舟都是從這兒訖始的。你看,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紅漆漆滿船身的龍舟,碧綠的水,透紅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綠的錦緞上鑲着盛開着紅牡丹。船裏的競賽者,以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居多,也有少數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個槳手,一個鼓手。黝黑的肌膚是他們共同的標誌,也是力量的象徵。

鑼聲響起來,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隆隆、隆隆、隆隆,冗雜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卻不乏力量。兩旁的紅槳像一條條金紅色的大鯉魚,跟着鼓聲整齊歡快地跳躍。超過了!超過了!一隻紅艇漸行漸速,如離弦的箭一般。觀衆們的心驀地緊張起來,與牛皮鼓面共同跳躍,呼喊聲、鼓聲匯成一片。另一隻船當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爭霸,鼓聲立即電閃雷鳴一般,兩岸的人更歡了,吶喊聲更大了。終點快到了,只見三隻船如疾馳的戰馬齊頭並進,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遲緩!冠軍出現了,喝彩聲,鼓掌聲響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盪!

過了一陣子,人們端來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糉子,但這不是給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裏,以祭祀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永遠懷念着他。是啊,那些對人民對國家對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遠也不該被忘卻的。今天,我們仍以屈原爲驕傲,我們會用我們的快樂永遠紀念着他!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五月初五,屈原滿憤跳江,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屈原,特將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一天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後,大家爭先恐後的來到了湖邊,恐怕晚來了,就會被吃掉似的,當我們來到湖邊,昔日,只有風兒才偶爾來玩耍的湖邊,霎時間,成了人的海洋,聲音的國度。這是怎麼回事?天上掉寶了嗎?大家都來搶寶吧!噢!原來不是天下掉寶,而是湖裏“出龍船”大家都來搶看賽龍舟呢!

咚--咚--鼓聲如雷貫耳,一場激烈的比賽開始了。

賽龍舟的指揮跟音樂會上的指揮可不一樣,賽龍舟是指揮鼓,而音樂會上的卻是指揮棒。在賽龍舟中取得勝利的方法就是團結一心,除了團結一心,還要有好的指揮人,然而這指揮人,不是練兩三個月就可以登臺演出,而是練幾年,甚至十幾年纔可以順利出師,真是應了這句俗話: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加--油,加--油,參賽人員跟着鼓的旋律,爲自己打氣,爲隊友們打氣,觀衆們也附和着聲音爲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鼓勁。

五月份的天真熱,觀衆們礦泉水一瓶喝了一瓶,紙巾一張擦過一張,扇子扇了有扇,但身上的暑氣卻絲毫不見退去,在大熱天裏,最可憐的莫過於隊員們,瞧,頭上的汗大過珍珠卻不能擦拭,口渴得冒煙卻不能解渴,只能一味地向前衝,沒別的想法,但隊員們卻沒喊熱、沒喊累努力向前衝,或許是因爲太開心、太興奮而忘記疼痛吧!

“快了,快到了,終點快到了!”主持人激動不已。過了一會兒,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一向受人寵愛的紅隊慘敗,但他們隊的感言,卻重振了大家的精神――比賽,並不是爭1、2,而是爲了開心,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享受這個過程。

喊了一個下午的人們,肚子不禁咕咕叫起,不得不回家吃飯。

一進家門,糉子的香味撲面而來,開啟竹葉,映入眼簾的便是珍珠似的白糯米飯,嘗一口,好甜,糯米飯旁邊是一顆香氣芬芳的蛋,咬一口,好吃,好有嚼勁,使人嘗一個,忍不住再吃一個。

五月初五,就這樣在歡喜中度過,在炎熱中扇過,希望今年的五月初五快點到來。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中國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小孩子手腳上還要扣五彩線。這些都是紀念屈原和驅邪的必要。早晨取龍鬚水——因爲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擡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裏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葉在門上——因爲艾葉能僻邪,這一天插艾葉在門上能保平安。上山採青草——因爲這一天是龍擡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採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採青草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後組織龍舟競賽。今天,外婆來我們家包糉子。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小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在塞上一個大蜜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一點也看不出來裏面還有一個大蜜棗。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了,心想:包糉子那麼簡單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氣的我臉紅的像一個西紅柿。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關鍵時刻外婆替我“解了圍”把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了。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放心的交給了外婆。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的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糉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將事先準備好的糉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於是便有了吃糉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糉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糉子。你知道糉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糉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接着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糉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糉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糉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糉肉,升騰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糉香,兩個糉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棒極了。

吃完糉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好像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爲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糉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糉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糉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爲糉葉。糉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糉餡爲糉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糉;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爲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糉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很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爲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糉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爲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糉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9

也許是那碧海蒼茫的蘆葦塘不知何時淡出了我的視野,也許是如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不斷頹廢着我的熱情,過節已經成了我忙裏偷閒的代名詞。回家的途中,不經意間被:“新鮮糉子,新鮮糉子”的吆喝聲,吸引駐足。端午節牽扯着曾經那些清香的回憶陡然縈繞心間。

第一次看到鄰家小孩,拿着葦葉包成的糉子,在我面前邊炫耀,邊輕輕地剝開時,糯米香混合着葦葉的清香,瞬間裹挾了我不能自抑的饞念,很想嚐嚐那糉到底啥味?回家後我不顧正在竈臺邊忙碌的母親,自顧嚷嚷起來:“媽,我也要吃糉子。”母親的背影,兀自停頓了片刻,轉身的瞬間,那眼裏有一抹晶亮順着汗漬的印跡,輕輕落入我的視野:“乖,下一次端午節,媽一定給你包。”母親的雙眼似乎蒙上了一層霧,聲音也變得艱澀起來,我的心忽然就有了種寒冷的感覺,有點懂了母親對我的許諾。

真正品嚐到母親親手包的糉子,我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個端午節了。只記得有一天清晨,母親喚我起牀,和她一起去採摘蘆葦葉。瞬間彷彿就可以吃到糉子,滿滿地支撐着我,興奮地隨着母親,躲入蘆葦塘中,尋那又寬又大,但不能太老的葦葉,仔細地不把它弄劈了,碼成一摞。看母親把葦葉泡在水盆裏。母親像變戲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洗的乾乾淨淨的紅棗擺出來。我們姐弟圍在母親身邊,唧唧喳喳地催母親趕緊包。

坐在小院中的母親,一雙巧手將兩片葦葉交錯一下,摟一把盆裏泡好的糯米,放在由葦葉圍成的小槽中,再將一枚紅紅的大棗,嵌入其中,只見葦葉翻飛兩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就包好了,我趕緊把母親準備好的細絲線遞給母親,看母親自豪地把那個小糉子捆綁的服服帖帖,然後小糉子又被泡進了水裏。一下午我忙碌的視線總在母親的雙手間穿越,把太多的美好織成我記憶裏最美的畫面,母親親手包着糉子,有着母親味道的香甜的糉子。

在成長已漸漸遠去的逝水年華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忙碌,讓心也變得懶散與慵怠起來,記憶更是在繁雜的歲月砥礪中漸漸淡去曾經的美好。但是每到端午節,我依然會尋回母親那裏,在尋找葦葉,挑選糯米,商量包糉的種類,以及慢火燉,還是使用高壓鍋更方便快捷中與姐妹鬥嘴,與母親笑鬧。嚐遍美味的我,已不再眷戀糉子的清香,但我卻希望曾經的美好能不斷喚醒我漸趨疲憊與麻木的心,讓那顆感恩的心永遠停留在母親每一次親手勞作的細節之中。

寫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0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風俗。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節日中,名稱最多: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糉子,是我們孩子們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怎麼可以讓給別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傳統文化,儘自己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節日》一書,爲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爲中華文化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