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糉子作文400字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糉子作文4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糉子作文400字三篇

糉子作文400字 篇1

今天中午,我們教室非常香,不是香包的香,也不是香水的香,而是糉葉和江米的清香。整個香味彷彿織成了一個巨大的天網,把我們的教室包圍住了,空氣中瀰漫的都是清香。原來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活動——包糉子。

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江米、糉葉和紅棗,到水池旁把帶來的糉葉衝了衝,接着飛快的奔回教室。同學們激動的都快要哭了,我的心裏也像揣着一個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老師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微笑着對我們說:“請同學們不要太激動,要平靜下來,我們要把這次活動做好,現在開始包吧!”只見我拿了兩片糉葉,右手拿着糉葉的頭,左手拿着糉葉的中間,接着右手把糉葉捲成圓錐形,用左手拿着,右手抓一小把江米放進小洞裏,再放顆蜜棗,再抓一大把江米放進小洞裏,接着把多出的糉葉蓋在糉子上,再拿出一根白繩用嘴咬着,接着再纏到糉子的外皮上,一道。二道,三道,最後繫個活釦,一個“四不像”小糉子就包出來了。

我看了看同學們包的糉子;有的像個綠色的寶塔,有的像個活潑而可愛的小兔子,還有的是四角形的……同學們包的糉子各種各樣,各有特色!老師又選出了五名同學,第一名冠軍——王詩雅,她包的糉子又大又整齊,可是隻用了一根小小的竹針,可真厲害呀!

這次活動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讓我的手變的更加靈巧,真是心靈手巧呀!

糉子作文400字 篇2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爲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爲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爲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嘆氣的說:“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嘆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爲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糉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纔有端午節這個節日,纔有端午節吃糉子的一種習慣。

糉子作文400字 篇3

在學習的旅途中,曾有過許多門檻,我一次次摔倒,也一次次被扶起。

還記得剛進小學,我學習時總心不在焉,摸摸這個,動動那個,在玩的時間去學習,好像一天到晚都扎入了書堆,又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玩一樣,效率非常低。母親默不做聲地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一年端午節,與母親一起包糉子。我卷好糉葉,舀起一勺糯米,倒入了糉葉中,再包緊,穩穩地紮上繩子,遞給母親。

母親接過它,用手捏捏,左右擺弄了一番,“你確定扎穩了嗎?”媽媽俯下身問我。“那當然!”我乾脆地回答。媽媽說:“你捏捏這,軟軟的,證明裏面是空的。”母親用剪刀把我包的糉子剪開繩子,攤開糉葉給我看,稀稀散散的糯米分佈在糉葉上。

我微微蹙起眉梢,咦,明明倒滿了呀!媽媽意味深長地笑笑,說:“其實你只是把表面給紮緊了,裏面這麼空,這樣的糉子一經水煮,便會散開。包糉子,必須要紮紮實實地把底部裝滿,就不至於做無用功。你學習不也是如此嗎?”

我羞愧難當地埋下了頭,腦海裏一遍遍咀嚼着母親的話,反省着我曾經那白白浪費的時光,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堅定的信念:我不能隨波逐流,一定要找好用功的方向,學習時就認認真真地學,玩樂時就開開心心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