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吃糉子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吃糉子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吃糉子作文(合集15篇)

吃糉子作文1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看着我的糉子發笑:“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溫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燙死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真好吃。

吃糉子作文2

今年的端午節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

吃糉子作文3

“五月端午賽龍舟。”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媽媽說這是一個紀念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爺爺的節日。

在這個節日裏,我最開心的就是可以吃糉子。

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所以她也喜歡做。奶奶一大早就準備了糉子葉、糯米、肉、綠豆等,包好後放在大鍋裏熬。奶奶辛苦了一天,糉子終於熟了。

糉子穿着兩層綠衣服,身上纏着十幾圈紅腰帶,嚴嚴實實的。每次吃糉子我總是挑最肥的吃,因爲奶奶悄悄告訴,肥的糉子肉和豆子最多。要想吃到它,首先要把它的紅腰帶解開,再開啟綠衣服,就會露出香噴噴的、長着紅豆的米團。不過,我最討厭幫糉子脫衣服,每次脫衣服我的手總是油油的、粘粘的,好難受。唉,沒辦法,誰叫我那麼饞呢!每次幫糉子脫完衣服,總是要用鼻子聞過它全身,美美的吸幾口香氣,才捨得吃,媽媽看見我這樣,總是笑我是個十足的小饞貓。假如你看到了肯定也會直流口水,我試過一天吃過三個糉子的,厲害吧!那你就快來品嚐吧!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想到了奶奶,我有種說不出的幸福。

吃糉子作文4

端午節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端午節是一個糉子飄香的日子,還是一個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大家一聽到這個節日就一定會想起美味可口的.糉子,但是端午節的由來大家知道嗎?還是我來告訴大家吧!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屈原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位鼎鼎有名的詩人,但因被一些小人陷害,最後跳江而死,老百姓爲了紀念屈原就在他死後往河中扔糉子。

端午節的糉子都是大人們辛辛苦苦包出來的,每次見媽媽包,我手也很癢癢,想包極了。終於有一次端午節我對媽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媽媽說:“行呀。”包糉子開始了,只見媽媽把泡在水中的糉葉放在手中,並說:“要多拿幾片才行。”我答應着拿了三四片後,就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七折折八折折,便開始放米。

放米時媽媽還特意告訴我:“米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多了包時包不住,少了不好吃。”我裝着似懂非懂的樣子點了點頭,便開始放米,放時還接二連三地問媽媽:“這樣行不行?”放好米後,我把糉子一捆,一個糉子便包好了。

後來我又按照這樣包了幾個後,媽媽便煮糉子了,煮好後,我嚐了一下自己的勞動果實,好好吃……我邊吃邊聽到媽媽的誇獎,心中像蜜一般甜。

吃糉子作文5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知道要幹什麼了吧,哈哈,就是吃糉子。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做糉子的材料,我在超市裏看見的人個個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大家都在挑選端午節的食材,商場到處都有蘆葉的香味,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我和媽媽精心挑選好了做糉子的食材,準備回家包糉子。

媽媽先把糯米給炒熟了,放在蘆葉裏,一個個包起來,然後放在鍋裏蒸,我聞到棕子的的香味,口水直流,幾乎把整個椅子都弄溼了,媽媽把糉子拿出來了,我看媽媽手裏的的糉子,迫不及待想盡快把糉子吃到肚子裏。還沒等到媽媽要把糉子給我的時侯,我就把它搶過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十幾秒,我就把糉子吃完了,糉子真是既香又好吃。

我問媽媽:“媽媽,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呀?”媽媽說:“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能實現自己的政府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身殉國。此後,人們爲了不使魚蝦吃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麪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爲後來端午節吃糉子的,炸糕的來源,並且這個風俗已經傳到國外。”聽了媽媽的話,我明白了,原來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啊!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節日。

吃糉子作文6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平易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經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年齡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期,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到今天,每一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卵黃等多種餡料,此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尚,千世紀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聽媽媽說:“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這一天要吃糉子的。”說完就去買糉子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買歸來一袋糉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糉子,我看到了糉子是三角學形的,表面是用綠顏色的竹葉包着,我逐層剝開,越往內裏葉色越黃,內裏就是1個白白的、胖胖的大糉子。這類滋味真噴鼻啊,真是噴鼻氣撲鼻呀!我還沒吃到糉子就被糉子迷倒了。終於可以吃糉子了,咬一口糉子,嘴裏感覺甜甜的、粘粘的、軟綿綿的,就像是吃了草棉糖一樣,舒暢極了!內裏還有兩個大棗,棗比蜜還甜!就如許我把糉子全都消滅了。

吃糉子作文7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糉。

我來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涼糉,我對外婆說:“外婆,我跟你學包涼糉吧。”外婆說:“好呀,你先看我怎麼包吧。”外婆把洗乾淨的糉葉捲成漏斗的形狀,右手用小碗舀起小半碗泡好的糯米,倒在糉葉漏斗裏,接着將糉葉餘下的一截圍着糯米包成三角體,再用棉線繞兩圈綁好,一隻漂亮的涼糉出現在外婆的手上。

我正呆呆地看着,外婆說:“你來學我的樣子包吧。”我從外婆手中接過糉葉,開始學包糉子,可是,葉子怎樣也不聽我的使喚,不是“漏斗”卷得太鬆,糯米從葉子洞中掉出來,就是包糉葉時手抓得不緊,糯米都撒了。直到外婆手把手地教我,才勉強包成了一個歪歪扭扭的涼糉。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看着外婆包好成堆的涼糉,我說:“外婆,明年我還來跟你學包涼糉,等我學會了,以後咱家的涼糉都歸我包。”

吃糉子作文8

五月五過端午,在這一天裏,每家每戶都要吃糉子。在端午節這一天的早上,奶奶把一大盆糉子倒入鍋中煮了起來。

糉子煮熟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糉子,我先下手挑了一個最大的糉子,心想這個糉子裏肯定是蛋黃陷的,千萬不要是肉餡的,因爲我最討厭吃肉餡的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一個綠色的糉葉給開啟,一層一層地剝開。一個潔白的糉子露了出來,我張開大嘴使勁地咬了下去,原來是我最愛吃的蛋黃陷的,我狼吞虎嚥地吃完了糉子,接着我拿起第二個糉子,我很快就把糉葉剝開,吃完了。

這時爸爸吃得更快,他已經連續吃了五六個了,不過爸爸很幸運,吃的都是他最愛吃的豬肉糉子。爸爸一邊吃還一邊說:“真香啊!”我懷疑爸爸是不是大肚羅漢或豬八戒轉世。媽媽卻吃得很斯文,半天才吃了一個。

吃飽喝足了我看着電視裏的龍舟大賽,心裏很高興。

吃糉子作文9

"桃兒紅、杏兒黃,糉子香,香五糧......"一大清早,媽媽就把我叫起來,對我說:"今天吃糉子。"

什麼情況?早上吃糉子?"端午節傳統就是吃糉子、做香包,綁五彩線,戴虎頭帽......""虎頭帽,我喜歡!" 我高興地說。媽媽把虎頭帽戴在我的頭上,我把最愛的香糉子吃完,和媽媽去商店買了一些香料、艾葉和菖蒲。

我們回來把艾葉、菖蒲綁在一起,掛在門上,然後媽媽在我的手腕和腳腕上綁上了五彩線。

忙完這些,我們開始包糉子嘍!媽媽遞給我一片糉葉,我把糉葉的一頭我成了漏斗的形狀,然後撒上米,放一顆 紅棗,把多餘的糉葉合上口。哎呀,底下怎麼漏了。我又拿起一片糉葉,裹了上去這下不漏了。我用一根繩子纏了好 幾圈,這下結實了。一個糉子包好了,我又包了好幾個,越包越熟練越好看,媽媽把糉子整齊的擺進鍋裏,開始上火 蒸煮。經過兩個小時的悶蒸,香香的糉子出鍋了,太香了,滿屋瀰漫着濃濃的棕香味兒!

吃糉子作文10

端午節即將來臨,我懷着好奇心對媽媽說:“媽媽您能給我買兩個糉子嗎?”媽媽說:“好。”媽媽把糉子給買回來了,我在吃糉子的時候發現糉子裏面有兩顆棗還有很多的米。並由3片葉子疊成三角形的。

味道非常的甜特別是那紅棗,吃一口讓你感覺在吃蛋糕一樣非常好吃,吃糉子是爲相傳端午節最初是爲了紀念伍員,端午節還有很多可以玩的東西,比如划龍舟,吃糉子,等等。我就是吃糉子。名師點評: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每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但一般都會有吃糉子的習俗。小作者在文中便生動地講述了自己吃糉子的經歷,簡單介紹了糉子的外形和味道,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有趣。文章能夠緊扣主題來寫,這點做得不錯。但文章敘事部分比較簡單,小作者若是能夠描述一家人一起吃糉子的情景那就更好了。

此外,小作者還可以運用一些好詞佳句和恰當的修辭手法給文章潤色,以使本文更加生動。“並由3片葉子疊成三角形的。味道非常的甜特別是那紅棗,吃一口讓你感覺在吃蛋糕一樣非常好吃”改爲“糉子是由3片糉葉疊成三角形再包起來的,味道非常的甜,特別是那紅棗,吃一口讓你感覺像是在吃蛋糕一樣,非常好吃”。

“吃糉子是爲相傳端午節最初是爲了紀念伍員”改爲“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相傳是爲了紀念屈原”。“比如划龍舟,吃糉子,等等”改爲“比如划龍舟、吃糉子等等”。“我就是吃糉子”改爲“我就是愛吃糉子”。

吃糉子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表妹家。吃糉子

一大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表妹家。進門第一句話就喊:“表妹,包好糉子了嗎?我拿了一大堆的零食跟你換!”因爲我知道,表妹最愛吃零食了,而我愛吃糉子。我本以爲表妹會狂奔出來搶我的零食吃。誰知道她會說:“哦,還差一點就包好了,你再等會,絕對好吃。”沒辦法,我只好坐在大廳裏邊看電視邊等。看累了,我揉了揉眼睛,看看鐘,怎麼回事?已經過了三個小時了,表妹怎麼還不包完呢?我等不及了,急忙跑去廚房。由於太匆忙,在路上跟表哥猛地一撞,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坐不起來了,過了一會,我好不容易爬起來,拍拍褲子上的泥沙,又飛奔向廚房。

表妹見我來了,手忙腳亂地從冰箱拿出五個包好的糉子,我捏了捏怎麼硬硬的,儘管糉子這樣硬,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開啟糉子,糉子開啟了,我傻了眼,裏面哪是什麼糉子呀,分明是橡皮,我又開啟後四個。裏面分別是玩具汽車、紙船、橡皮鴨子和廢瓶子。我見了,氣得怒目圓睜,大聲喊道:“你這不像話的東西,看我怎麼收拾你!”說完,我拿起掃把追表妹打。表妹一邊逃一邊回頭笑嘻嘻地說:“誰叫你那麼愛吃糉子,被我騙了吧!”

我的表妹可真狡猾呀,我以後可要提防着點。

吃糉子作文12

各位同學:

端午節就要到了,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吃糉子作文13

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糉子,那一個個糉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糉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糉子。

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糉子終於煮好了,開鍋。

糉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了一個糉子,剪開了線,又解開了糉葉,把糉葉裏的糯米糰放到碗裏,拿來了一雙筷吃了起來。我手裏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塊糉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糉子裏有糯米的飯香;糉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蜜甜。這些味道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着吃着,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裏放了五個糉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不一會兒,五個糉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可我卻樂不亦乎。

沒想到這小小的糉子竟那麼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糉子都代表着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爲長輩們包糉子。

吃糉子作文14

剝開熱氣騰騰的糉子,糯米的醇香混合着糉葉的氣息,撲鼻而來。--那是愛的滋味。小時候,我最喜歡吃奶奶裹的糉子,尤其是那又香又甜的蜜棗糉,就算是讓我天天吃,餐餐吃,也不會膩。說真的,我就是在那猶如糉子般香醇的濃濃愛意裏漸漸長大的。

今年過年,奶奶也像往常一樣,裹了很多很多我喜歡吃的糉子,整整掛了一根竹竿。但不知爲什麼,我分明感覺到,今年的糉子吃起來味道與往年不同了。哦,是了,一定是奶奶年紀大了,她裹的糉子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棱有角,嚴嚴實實,味道就淡了。

一天早上,我起得比較遲,媽媽早已上班去了。我正愁沒早飯吃呢?這時,奶奶遞過來一個熱氣騰騰的糉子,她的手微微顫抖着,嘴角揚得有些僵硬,也許是因爲疲憊吧。"我不要,一點都不好吃!"剛吐出這幾個字,我就後悔了。這幾個字,對於一個百般呵護我的老人來說是多麼大的傷害啊!奶奶慢慢轉過身,蹣跚地走了,她的兩肩一聳一聳的,顫抖得很厲害。第二天,我心裏始終懷着深深的歉意和愧疚,總想找個機會彌補一下。熬到晚飯前,我鼓起勇氣,紅着臉對奶奶說,我要吃糉子。奶奶聽了,非常高興。連忙煮了兩個糉子給我,並在一旁靜靜地看着我吃。我咬了一口--美味,依舊;香醇,依舊。原來,糉子的味道並沒有改變!

奶奶一個勁地眯着眼笑,笑得那麼舒心,那麼暢快,儘管她的眼神已經有些呆滯。我從來沒有想到,就這麼簡簡單單地吃幾個糉子,竟會給老人帶來那麼大的快樂。

吃糉子作文15

我們老家過端午都是炸東西吃,這次端午沒回老家,媽媽說:“不炸東西了,我們也學學城市過端午——吃糉子吧。”我和弟弟聽了一蹦三尺高。

我們一大早就開始了,我負責把江米放到一個大碗裏,用水泡一泡,媽媽去菜市場買糉葉——糉子外面的皮兒,還有蜜棗。在家的我把黃豆、花生、紅豆、綠豆等各種豆也泡到水裏邊了,因爲我想吃點新花樣,我翻遍了我家大大小小的櫃子可就是沒找到黑米,要知道那麼多品種的糉子,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黑米糉子了!

這可怎麼辦?找不着黑米。那我想做的黑米糉子不就泡湯了嗎?我記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我愣是沒找着黑米。

恰在這時,媽媽回來了,我彷彿看見了一線希望,急忙跑過去問媽媽還有沒有黑米了,媽媽說:“我們的黑米吃完了。”我聽了向泄了氣的皮球。

不過我還是該幹就幹,我們把泡好的米、都放到糉葉上,然後放進去一個蜜棗,最後把糉葉包成一個立體三角形,就這樣一直重複,大約包了七八個,我們的米就用完了。

我和媽媽把這些糉子放到鍋裏,然後填了足夠的水,開始煮了,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糉子的香味時不時冒出來,饞的弟弟直流口水。

終於出鍋了,看着一個一個又大又圓的糉子,我們開心的笑了,指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我們心裏甜滋滋的。

標籤: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