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糉子飄香作文範文

1糉子飄香

糉子飄香作文範文

俗話說,五月五是端午。在這個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包糉子、吃糉子、掛葫蘆,給小孩子扎五彩線、掛香袋、戴荷包。濃濃地節日氣氛將生活裝點得斑斕多彩。

前天,朋友驅車趕來,送我一大包糉子,一定要我收下,並驕傲地說是海南的糉子。盛情之下,謙讓不如從命了。提着沉甸甸的糉子,心裏着實很溫暖。海南的糉子,個頭兒很大,每個足有半斤重,大的可達1斤重。拆開絲繩,一股油香撲面而來,寬大的糉葉緊緊包裹着糯米糰,糉葉足有5條之多,結實滑嫩的糯米糉就像芙蓉出水的大美人,咬一口,滑膩,香滿口。再咬下去,吃到了精瘦肉,原來是一小塊排骨,頓時香氣逼人。再咬一口,又吃到了鹹鴨蛋黃,酥軟、綿厚的感覺,真是人生一大美味。原來,海南的糉子都是肉糉,包糉子時,先放些米,再放一塊八成熟的五花肉,條件好的人家還可以放一塊燉成五分熟的排骨,或外加一個鴨蛋黃,最後再放些米,壓實,包製成四棱型大肉糉。朋友對我說,這是“海南的糉子”,看來,海南的糉子是很有特點,像海南人一樣樸實、熱情、大方。

品嚐着美味的肉糉,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母親包糉子的情形。端午節的前兩天,糯米就要淘洗、浸泡了。母親早早買來10斤米,淘洗二遍,分泡在兩大盆裏。纖小、白白的糯米泡在清水盆裏,清爽而水靈。北方包糉子的葉子通常都用竹葉,有成捆的幹品,也有綠森森的鮮品(當然鮮品價格貴一些,但聽說,鮮品包制的糉子,味道不是很濃郁)。幹品的竹葉,母親要燒一大鍋開水,將葉子放在鍋裏煮,常常要煮三四個小時,這時就能聞到滿屋的竹葉清香味,沁人肺腑。這時,我們就彷彿吃到了鮮美的糉子一般,往往饞得直流口水。煮洗竹葉時,母親又開始洗紅棗了。紅棗是一種滋補佳品,但因黑龍江不產紅棗,買來的都是山東、河北一帶北運的幹棗。10斤糯米,2斤紅棗綽綽有餘。紅棗浸在水裏,母親做順時針方向旋轉,讓水流沖刷紅棗,然後撈出再洗,如此兩三遍,紅棗變得水靈靈,秀麗鮮亮了。這還沒有完,還要用清水泡棗子2小時左右。泡後的紅棗因吸足了水分都飽滿豐盈起來,個個可人。

一切準備就緒,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和哥哥圍着母親,幫忙包糉子。說是幫忙,實際上也是爲了討幾個鮮麗的紅棗吃。寬而長的較大的竹葉,一片就可以包一個糉子。通常是3湯匙米加1—2個棗子,因爲我喜歡吃棗子,有時一個糉子裏放3個棗子。白白的米、又紅又鮮亮的棗子、鮮潤的墨綠竹葉,看着,就讓人喜歡。慢慢的,包好的糉子裝滿了盆。於是開始燒火,煮糉子。母親逐個將糉子擺在鍋裏,碼好,加水(水要沒過糉子8釐米吧)。那時家裏用大鍋,電風輪吹火。不一會兒開鍋了,熱騰騰的水汽飄散開來,再過一會,滿室清香,大約半小時左右,又聞到竹葉清香和陣陣米香。而後,母親還要向鍋裏添加兩三次水。母親做這些時,我都跟在後面。但是這一晚是不允許吃糉子的,直到第二天早起,母親掀開鍋,撈出煮好的鼓脹脹的糉子,又逐個裝在盆裏,那糉子竟然還是熱乎乎的。接着母親開始揀雞蛋、洗雞蛋,而後一個一個放鍋裏,加水煮雞蛋了。雞蛋煮好後,我們也都起牀了。端午節的早餐就是美味的糉子和煮雞蛋。

北方包糉子,米泡得軟,葉子煮得時間長,糯米飽吸了竹葉的清香氣,因糯米里加了紅棗,所以清香裏有帶着一絲甜氣,吃時,再蘸些白糖,綿軟、甜潤、清香,那是兒時美好的回憶。

如今南來此地已近一年,未嘗不時時想起勤勞、善於持家的母親。端午又至,母親是否也開始包糉子了?那糉子也一如往年般清香甜潤?

2糉子飄香話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列如:賽龍舟。吃糉子。掛菖蒲。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裏,我學會了一樣東西——包糉子。

“包錯了,哎呀,又包錯了。”“你包了多少?讓我來數數。”“哈哈”一陣陣歡笑聲。埋怨聲。高興聲……不時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咿,是哪兒傳來的聲音?”哈哈!結果是五年級五班在包糉子呀。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親手動手過,知道今天,我纔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師旁邊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在老師示範的過程中,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臉老師都包了“好幾百個”才包好一個。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以前包糉子的樣兒這出一個圓柱形來,再在摺好的角里放上一點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塊臘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的完成一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追簡單的步驟——扎糉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我拿出一個繩子,將繩子圍繞了幾圈,好了,開始扎,我用嘴咬住繩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紮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只聽“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來包糉子真不是這麼好包。

最後,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透過這一次包糉子活動,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3糉子飄香遐思時……

滾滾汨羅東流水,江濤蕩盡屈平。得寵失意轉頭空,青山依舊在,萬載存英名。

激情人生跑道上,笑對和平人生。端午佳節來記誦,大夫多少事,長刻心頭中。

——《臨江仙》

鎮上的小橋在流水聲中醒來,就擁有鄉村才能凸現的畫面。橋面上,梔子花伴着輕風歡快地吐放着清香,潔白而淡雅。香脆可口的五月桃,帶着露水一框一框擺放着,季節漸漸與成熟靠近。一年無二季,賣桃的農婦站在橋頭告訴我,端陽桃好吃呢。一捆一捆新鮮的艾蒿、菖蒲也被鎮上的人們分解着抱回家懸掛在門前驅邪防病。那一張張嫩綠的糉葉,漫不經心地舒展出糉子飄香的日子,用它包出來的糉子棱角分明,飽滿地充溢着一種懷舊的情緒。

小鎮瀰漫在糉子和艾蒿的香味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說到就到。從今年開始國家爲傳統節日規定了休假,我們和家團聚,吃上香甜的棕子。我清晨即起,口袋裏插了根艾蒿,跨過小橋,山野踏青,河邊散步,用清澈的河水洗着臉兒,思緒無端。

又是一度端午時,記憶深處的不僅僅是糉子、鹹蛋、掛在門上的菖蒲,還有那白娘子喝雄黃酒、尊敬的屈原投江的故事。望着天上還沒隱去的一弘彎月,我想,月兒年復一年守望着汩羅江,屈原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英魂在滾滾激流的汩羅江裏能得到安息嗎?可以想像,痛心疾首、憂鬱難抑的愛國詩人,昂首抱着石頭縱身一跳的悲壯。世人懷離騷、惜屈原,2千餘年了,汩羅江流淌而去的只是時光,而覆滅不掉人們的記憶。

開合的'史書裏,還有蓋世英雄伍子胥,據說端午與他也有關連。他面臨國破家亡,憤而身死,姑蘇城上空飄蕩着他的聲聲嘆息!夫差爲何不聽忠告反信讒言,陷害鐵骨錚錚的治國軍人伍子胥呢?殘害則罷,夫差爲何還要將其拋屍江中,難道他真的懼怕子胥那雙明亮的眼睛能穿透未來看清史實?伍子胥眼看夫差必敗,卻死守其主,乃忠烈之士。遙想綿綿,江水不斷。如此治國良相、兩朝元勳,時思春秋霸業,豈奈輔佐非人,招致死無埋地、志無長抒。

屈原也好,子胥也罷,一年年輪迴裏,善良的人們懷念和崇尚的是胸中壯懷激烈、忠正無二的愛國主義精神。是這種信念和精神支撐着這個特殊的日子——農曆五月初五——走向今天,我們沒有理由不停止忙碌,懷想一段時光的悲壯與閃亮。

端午節裏藥香飄飛,人們在平和的時光裏,遵從了二千多年的舊習俗。端午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祈求平安。

是的,平安就好。太平世界裏不要再出現屈原和伍子胥的悲劇。屈原就慢慢寫他的長詩《離騷》,伍子胥繼續著他的兵書《伍子胥》吧。

如今,這各具千秋的風俗習慣,也讓商家有了大可開發的市場。今日大街小巷的商場店鋪裏到處是糉子、菜角、艾葉等各式各樣的身影。然而,每一個民族節日的背後,或者是隱藏着一份美好的情結,或者是一種支撐民族的精神,被一代代人溶進歷史文化的脈搏中。

如果我們把端午節僅僅簡單定義爲包糉子、掛艾葉、喝雄黃,而忘卻了端陽風雨夜裏“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憤,忘卻了“競渡深悲千載冤”的沉重,忘卻了“忠魂一去詎能還”的這段歷史;那麼,無論端午節如何歡慶,都是對端午節的一種褻瀆。失去了歷史內涵的傳統節日,充其量只不過是商場模特身上的流行衣裳,看起來美觀,卻沒有了內在生機,更不能成爲經典。

在濃郁卻陰沉的端午之晨,在穿越千年瓷都的昌江河畔,我思緒無端,呼吸着清新的空氣,信手寫下上面的文字,並以這樣的詩句結束全文:

糉香年年飄,今又逢端陽

我虔誠地用心熨平每一片糉葉

包裹起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意念

用彩色的絲線扎妥

蓋上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郵戳

寄往汨羅江……

標籤:糉子 飄香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