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

星期天就是端午節了,所以星期五我們舉行了一場包糉子比賽。我們準備第一節課包糉子,第二節課寫糉子,第三節課嘗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大家都熟練地拿起一張糉子葉,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後開始填米。開始還一切順利,可到了蓋糉葉這一步我就怎麼也包不好了,不是個扁扁的三角形;就是蓋上後漏米。同學們都說我們這一組是“一點就通”,可沒人“點”,可我覺得我是“百點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還是一點不會。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終於包出了第一個糉子,這個糉子該尖的地方不尖,該圓的地方不圓,真不成樣子,不過我還是很重視它,把它放進了我的小盆裏。

開始寫糉子了。所謂寫糉子,就是包糉子的過程結合自己的感想寫一篇作文。我雖然包得不好,可寫起來是“下筆如有神”。我寫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師問:“怎麼這麼快?肯定沒好好寫。”我打趣地說:“我這是速成作文,保證質量!”

終於開始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嘗糉子了!老師把煮好的糉子發給我們,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雖然這些糉子不如家裏包的好吃,不過在我們心中,各種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個自己包的糉子,因爲那是我們全心全意包出來的!

透過這次活動,我對“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理解更深了,我還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糉子,這樣包不行,再換一種方法包。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2

今天是端午節,我還睡意朦朧,就被媽媽“殘忍”的叫醒,我一看,才三點鐘,我剛要辯論,一下子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應該很早的起牀去掛葫蘆、艾蒿,我的睡意全無,連忙離開我那心愛的被窩,迅速的穿好衣服,下樓插艾蒿。

但事非所願,媽媽沒有讓我插艾蒿,我心裏憤憤地,想:媽媽爲什麼不讓我插艾蒿?媽媽又對我說,那你就包糉子吧。“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我的包糉子之旅,現在就開始嘍!

我們先挑糉葉,我順手就拿一個有小有窄的葉子,葉子上不是還有蟲子在爬動,到處都是被蟲子蛀的窟窿,媽媽說:“這個不行,必須得是沒有蟲蛀,又得寬,還得打。我才恍然大悟,於是就細心地挑糉葉。

糉葉挑完之後,我就開始挑米,媽媽又說:“米不但要是純的糯米,裏面還不能帶有也不能帶有硬的梗米,我沒有怨言,精心的挑着米。過後,媽媽看我挑的米,微笑着點點頭。

下一步就是把之前泡的葉子拿出來,開始包。把糯米洗淨,再把帶喝的金絲棗和糯米抱在一起,葉子就好像保護他們弱小的身軀一樣,把他們緊緊地包在裏面,細繩也幫助葉子,他纏在葉子的末端,繫緊葉子,不讓糯米合金絲棗逃出來。就這樣,一個精美的糉子包好。

經過這件事,我終於知道那美味的糉子是怎樣包成的,更知道人們對屈原的敬佩之情!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爲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糉子。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浮現的,是香噴噴的糉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隻只喜氣洋洋的龍舟。

又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牀,捧起了一支艾葉,輕輕的放到了門前。據說,這樣可以辟邪。但我覺得,它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託付罷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棕葉,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比喻的香糯在嘴裏蔓延開來。吃到嘴裏,才發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棕葉的清香,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聞着艾葉的清香,讓糯米在嘴裏慢慢融化,這種情調,只有在端午才能體會到吧。

接着,上網,搜尋關於划龍舟的視頻,竟搜到了幾萬個,看着龍舟在水上競賽,我的心裏就充滿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這個情景,是否會感到十分欣慰呢?他會知道,因爲他的壯舉,在幾千年後,他的子孫會這樣懷念他嗎?不,不會的。人死如燈滅,百年之後,試問有哪個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滅呢?”答案是:沒有。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生老病死。想到這裏,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悲哀,百年時間,只是瞬間。百年之後,我也要步入墳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無限悲哀!

但不管怎樣,這是上天的安排,每個人都是這樣,在歲月中慢慢衰老。與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還不如坦然面對,在有生之年做出讓後輩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無憾了。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們都很開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至今,大家都還是能耳熟能詳。而我也因爲內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四日,我和媽媽一邊包糉子,一邊談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親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享受着天倫之樂。玩累了,大家就決定留下來住一晚。

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今天的行程,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終於有個結論了,中午先去看龍舟比賽、下午去溪邊玩水、晚上再去吃當地小吃。爸爸說:“既然已經決定好了,那就二話不說,快走吧!”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我們開了一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剛好中午十二點,我們就坐在湖邊看龍舟比賽,我聽到畫龍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賣力。我要感謝畫龍舟的人給我們看這麼精彩、好看的龍舟比賽。

接下來該去一探究竟溪邊的景物到底長的怎麼樣子?到了溪邊,果然是景觀優美、碧水縈迴。這裏讓我們身心放鬆,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頭打起“水漂兒”,有趣極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我們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嚕”“咕嚕”的叫着。當一桌豐盛好吃的菜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後,我們一起逛夜市、買東西,最後一起拍照,爲今天,今年的端午節留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6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外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向江河,是爲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糉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7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有的帶了一袋糉子,有的帶了一袋鵪鶉蛋,有的帶着電飯鍋。難道要去野餐嗎?不是,我們今天要過端午節了!

一下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忙開了,我們把鵪鶉蛋洗乾淨後放進電飯鍋,老師又放了許多調味品,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時,我們不時去看看電飯鍋,心思早就到鵪鶉蛋上了。一會兒,電飯鍋便熱氣騰騰了,整個教室瀰漫着香氣。這下更把我們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可活動要下午纔開始,我們只好咽咽口水,盼望時間過得快點。

午睡課時,我翻來覆去睡不着,感覺今天的午睡課特別滿長,好容易才捱到下課。我們立刻端端正正坐好,老師終於揭開鍋蓋,給我們分鵪鶉蛋了,同學們使勁吸着鼻子,想把香氣都吸進去。同學們的桌上擺滿了糉子和蛋。還沒等老師發話,同學們早已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開吃”了快樂的端午節400字作文作文。我也迫不及待地剝開蛋殼,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還不停地說:“鵪鶉蛋真香,真好吃!”環顧四周,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連平時最愛談天的同學也顧不上說話了。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糉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今天,我們既品嚐了美味,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8

我聽爸爸媽媽說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糉子,還有很多的活動,有賽龍舟、掛香包、泡雄黃酒,聽外婆說這個端午節泡好的雄黃酒到了夏天被蚊子、蟲子咬過地方塗一下可以用來消炎。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一起來包糉子,我還是第一次學包糉子呢,既好奇又興奮,我在旁邊觀察了一下,爸爸媽媽基本包的馬馬虎虎,有好多都是在外婆的幫助下才完成的,外婆包的最好,我讓外婆來做我的師傅,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先拿了一片糉葉,把糉葉折成小漏斗的樣子,把糯米放到摺好的漏斗裏,用糉葉把糯米包住,可是我怎麼包糯米都要出來,這時外婆看見我着急的樣子說:“帆帆你要把糯米按結實了,把多出來的糉葉包裹起來,包成一個三角形狀再用繩子綁住,這樣裏面的米就不會出來了。”經過外婆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包完糉子媽媽說:“帶我去賽龍舟。”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像瘋子一樣跑到房間,整理好要帶的東西,我們出發了。到了那裏我看見我的哥哥姐姐們,我開心極了,我把我包的糉子分給他們吃,他們都說好吃。吃完糉子我們開始賽龍舟了,我們把人員分成兩組,每艘船上11個人,10個人一邊5人是划船的,一個在船頭打鼓,人員分配好我們上了龍舟,大家都推薦讓我打鼓,我只會拉二胡還從沒打過鼓,我只好勉強試試,我憑着我在電視上看見過龍舟比賽時那些叔叔們打鼓的樣子我打起了鼓,一開始時我鼓打的很輕很輕,叔叔阿姨們說:“帆帆你鼓打輕了,龍舟就劃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使出吃奶得勁把鼓打的很重很重,我們的龍舟像火箭一樣在湖裏穿梭。

端午節就在我們一片歡聲笑語中過去了,我期待明年的端午節還要來賽龍舟。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9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早上,下一點小雨,空氣很清新。我們在山門前下車,看到旁邊有幾個賣糉子的。那青青的竹葉好像剛從竹子上摘下來一樣新鮮。

這時,一個老外先生悠閒地轉到山門前,他一頭黃髮,高高的個子,在人羣中十分顯眼。只見他,東瞧瞧,西望望,然後向一個賣糉子的攤點走去。

我是第一次見外國人,便好奇地注視着他。哦,原來他想買糉子。他用英語問,賣糉子的用漢語回答,實際上是誰也不懂對方的話,可是心裏又都明白:老外問價買糉子。老外掏出來一張10元的人民幣,伸出兩個手指,那意思是:買兩個糉子,10元錢夠不夠?賣糉子的給他裝兩個糉子,又找他錢,老外“OK!OK!”地笑着走。

我們幾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賞裏面的糉子吧?到底受不着糉子的吸引,他掏出一個糉子,又仔細看一陣子,這才輕輕地放到嘴裏——哎呀,他沒有剝去竹葉外皮,我忍不住笑起來。可能是咬不動吧,他用勁一擠,糉子肉從一個角里像牙膏一樣被擠出來,他就這樣,擠一點兒,津津有味地吃一點兒。周圍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這時,一個小夥子趕上來,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親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語和老外交流起來,還邊說便接過老外手裏的糉子,幫他把皮剝開。老外一個勁說“Thanks”。

正因爲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記下來。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0

端午節,離不開糉子,我家就因爲包糉子放生一件趣事。

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在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把煮好的糉子葉放在一個大盆子裏。把米端過來就要開工!首先拿兩片糉葉,把他圈起來,底下圈一個圈。我用勺子一勺一勺的瓦進去,可是怎麼糉葉裏的米越來越少呢?這時我感覺到我的腳上涼涼的,還有東西砸在我的腳上,我仔細一看,糟!米和水撒一地,全都是,難怪米裝不進去,原來底下的那個口太大。爸爸媽媽笑的都趴在沙發上起不來。我去拖拖地,洗腳之後,繼續戰鬥!可是後面又遇到困難,糉葉太小,裝完米之後蜜棗裝不進去!怎莫辦,沒有蜜棗的糉子不是好糉子!唉!只能用煮好的花生代替!煮的花生裏面有水,我把它掰成兩瓣時,花生裏邊的水噴我一臉!別人看都合不攏嘴!

更有趣的還在後面呢!

好不容易包一大堆糉子,分成兩次煮。第一波,下鍋!一個個的像胖胖的跳水運動員一樣,一個接一個被推下去。開開火。時間過得真快,糉子就煮好,我滿懷信心的向廚房走去,迫不及待的掀起鍋蓋。結果令我大吃一驚!好好地一鍋糉子轉眼間變成一鍋稀飯!一鍋大米稀飯!還有散開的糉葉。我無比氣憤,想:這煮糉子這麼難!不煮,就這樣吃吧!爸爸笑着說:“沒事,就是火太大,不是還有一點麼?”經過很長時間,糉子終於煮好。

每當想起今年的端午節,就會忍不住的笑起來!真是一個趣味十足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1

“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我們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來到了富蘭城堡歡慶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投身汨羅江的,當時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着船往河裏扔糉子,倒雄黃酒,據說是爲了不讓水裏的蛟龍、魚、蝦等傷害屈原的真身,後來這些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

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習俗,接下來就該製作和佩戴香囊了。

媽媽從成堆的香囊裏挑選一個綠色的香囊。綠色香囊象徵着學習、生活謹慎細緻,我想這綠色的香囊代表着媽媽對我的期望。媽媽精挑細選了艾葉、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香囊裏面。我看了媽媽一眼,只見她目不轉睛的盯着香囊,非常熟練地把香料裝進了香囊,她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後,媽媽鄭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並意味深長的望着我,眼裏滿是期望。

父母爲我們佩戴好香囊,接下來就是我們爲父母系上藍絲帶。藍絲帶代表着感恩、鼓勵、關愛。

我精心的挑選了一條藍絲帶,默默地走到媽媽的身邊,鄭重其事地把這條藍絲帶系在了媽媽的手腕上。“媽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懷。”我說。媽媽沒有說什麼,她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媽媽眼角里的熱淚。

繫上藍絲帶後,就到了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徐老師宣佈了一些規則,我們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寶地。因爲同學們衝得太猛了,一個個像脫了僵的野馬,我落在了後面,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仔細尋找每一個地方,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這次活動我沒有尋找到寶貝,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穆建軍有個約定——爬南山,我興奮得一晚沒睡着覺。

凌晨四點,我、穆建軍以及我們的家人一起向快樂出發。一路上,我活蹦亂跳地像只兔子,一點兒也不老實。

走到半山腰廣場,我們已經滿頭大汗。在休息的時候,我們聽到遊人說:“瓜子張”企業正在舉辦一個南山“尋寶”的活動,在南山生態園裏或者附近的草叢中藏有寫着“有獎獲得……”的小紙條,憑藉此紙條,可以到活動中心的領獎處領獎。聽到這個資訊,我們興奮不已,馬上起身趕奔生態園。我想:我和穆建軍‘眼觀六路’,可不能錯過這次機會,這回“瓜子張”可要虧大!

到南山生態園,我們便投入緊張的.“尋寶”活動中,我們東瞅瞅西瞧瞧,不一會兒,我和穆建軍手裏就有好多紙條。爸爸雖然沒有和我們在同一個“陣地”,可他手裏的紙條比我們倆個加起來的都要多。這時,我發現身邊的一位老奶奶也在找紙條,但她只找到三張。許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還在搜尋紙條的行蹤,可從他們沮喪的神情看-——一無所獲。我們尋找的時候,爸爸繼續向上進發,準備採些艾蒿回來。

五點半:兌獎的時間。當我們把那麼多紙條放到桌面的時候,好多工作人員都輕輕“啊”一聲,一位工作人員誇我們:“起得早啊,找得真不少!”天道酬勤!

領完獎後,我們又看一會兒“瓜子張”工作人員的表演,等到爸爸下山後,我們興高采烈地提着獎品、帶着喜悅的心情,邁着輕快地腳步回到家。

好快樂的端午節!噢……耶……!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插艾葉,有的地方還賽龍舟。這天就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著名愛國大詩人屈原的一個節日。傳說屈原因爲報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悲憤跳江。人們知道後急忙坐上小舟,趕去屈原自盡的江面上打撈他;爲了不讓魚蝦咬食屈原,人們不斷地往江中撒糯米糰子;還不停地往江裏倒雄黃酒,好讓兇猛的蛟龍醉得頭昏眼花,不至於傷害屈原。自此以後,屈原跳江的這一天成了端午節,也有了人們包糉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剛好看見外婆在包糉子,只見外婆三下五除二,一個完美的四角糉子就包好了。我也躍躍欲試,學着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我先用糉葉做了一個三角包,放進一小把糯米,挖個小坑,再放一塊醬油醃製過的瘦肉,加幾顆板栗,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裹上糉葉,正當我用繩子捆綁糉子的時候,“譁”的一聲全散了。

外婆趕緊過來教我。我跟着外婆的步驟,總算“綁”了一個糉子。當我悄悄地把我的糉子和外婆的糉子放在一起的時候,我一看,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的糉子咋一個像樣的角也沒有呢?“不就是個光頭強嗎?”我自嘲道。

可我並不氣餒,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按照外婆教的,一步步地學,一步步地做,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經過自己的努力堅持,最後終於包出了一個比較不錯的四角糉,耶!我成功了!

包糉子雖然困難重重,可也其樂無窮啊!當我品嚐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時,心中美滋滋的。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和外婆一起包糉子。因爲我喜歡端午節,喜歡那種幸福的味道!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4

今天是端午節。

清早聽見了第一聲雞鳴,我便早早的起了牀。來到大街上只見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圍的水瀉不通,人們穿進穿出,忙的不亦悅乎:有的買糉子;有的賣糉子;有的趕着鴨子嘎嘎的叫着;有的賣着香氣撲鼻的艾葉;有的拿着驅蛇妖的雄黃。

我來到興華書屋看到一本關於端午節的書:屈原是故事的起因,他因爲把國家建設的好受到了楚王信任而被皇宮裏的貴人無中生有的讒言給無限被流放到了南方,但他依然愛國關注着老百姓的苦難,戰爭中楚王中了秦王的圈套被軟禁了起來,首都也被霸佔了,百姓們也招受苦難,在這一天屈原萬分悲憤投汨羅江自盡了。百姓們想泉水一樣涌到江邊想去撈屈大人的屍體,可他們怎麼撈也沒撈到,沒辦法他們只能灑雄黃,扔下食物,用敲鼓的聲音不讓水族傷害屈原大人的屍體,同時製作出了不會讓水族搶着吃的糉子。

從這裏我想到了梁啓超爺爺說過的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過雄於地球。還有周總理說的爲中華之崛起讀書。對!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要勤奮好學: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健健康康爲國家微笑,幫助我們的愛國屈大人完成夢想,建設好國家。

今年的端午節使我受益無窮,每一個進步,每一個付出都是爲了建設好新的祖國,爲國家而戰!爲中華之崛起讀書!爲國家而生!讓祖國的花朵盛開吧!

端午節趣事的作文500字15

童年,是一葉載滿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童年是一支能畫出彩色的筆,綠的、藍的;童年又是一支歡樂的歌曲。童年是多麼有趣,童年又有很多趣事。

我現在就是一個童年快樂的孩子。

去年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利索的包糉子,我看了心裏癢癢的,就對奶奶說:“奶奶,我來包包看。”奶奶原先不同意,但後來還是被我的花言巧語迷住了,便同意了。奶奶告訴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往裏面加入米,再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麻繩把糉子裹緊。我照奶奶的樣子,一會就學會了。我就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前面幾步我包得很好,媽媽在旁邊不停的誇獎我“璐璐包得真不錯,真能幹。”奶奶也在旁看着我包。見我包得那麼好,奶奶樂得笑開了牙。最後一步了,奶奶叫我用線把糉子捆起來紮緊,然後打個死結。說完後,奶奶和媽媽出去了。我把糉子捆好後想:打死結太醜了,我來打一個蝴蝶結吧。於是我把包好的糉子打成蝴蝶結,並把前面的糉子都打成蝴蝶結。做完後,我向外喊道:“奶奶,我包好了。”奶奶應聲走了進來,看我包的糉子,連連誇道:“璐璐包得真好看,味道一定不錯。”於是,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

到了時間,奶奶把鍋開啟一看,鍋裏成了一國粥。原來是我粗心,非要把死結改成蝴蝶結。這下好了,一鍋糉子變成了一鍋粥。那天晚上,本來要吃糉子的,可卻改成吃糉子粥了,真有趣。

每當想起去年端午節的這件事,我都樂得“哈哈”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