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集合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集合10篇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今年的6月8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這一天,中國人有吃糉子的習俗,家家戶戶的廚房裏都會飄出陣陣糉葉的清香。

小的時候我不會包糉子,等到了8、9歲時,我開始跟着爺爺奶奶學包糉子了。瞧我的!先拿4片長長的糉葉,沾上點水,然後捲成漏斗形,在漏斗裏放上糯米和棗子等用糉葉裹好。我試着包了十幾個,糉子裹好後放進高壓鍋裏,開啟煤氣,煮上個半小時左右就ok了。糉子煮好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拿一個糉子,剝開皮,吃一口,又香又甜!吃了一個保你還想再吃。

糉子好吃,可是你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的來源嗎?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五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因爲端午節可以吃很多香噴噴的糉子。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戰國時期,有一位大臣叫屈原,他很聰明,幫懷王想出許多攻城妙計。後來楚國公子和貴族都忌妒屈原,說他的壞話並趕走了屈原,後來楚國混亂,屈原見了十分惜國,但也無法幫助楚國了,痛心疾首之下投江自盡。

人們划船去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去吃屈原的屍體,便把飯糰等投入江中餵魚,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以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用這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大臣。從此,每年端午節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現在我最喜歡吃姥姥和媽媽包得糉子了,有蜜棗的、葡萄乾的、紅糖的、白糖的可香了。

我看媽媽用兩片或三片的糉葉折成三角形,再放上棗、糯米、糖然後包成一個三角形用線纏緊繫好就包好了,一會兒就包了一大盆,這時姥姥就把糉子放鍋裏去煮了。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就聞到糉子的清香了,又過了半個時辰終於我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了,咬一口米很香,棗很甜,特別好吃。在這個美麗的端午節,我也會想起那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同學們,本週的星期四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你們是否知道我國傳統端午節是幹什麼的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與“棕子節”,爲什麼叫端午節呢?原來,“端”在這裏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與“午”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隊伍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是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許多節日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但我對家鄉傳統端午節的習俗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傳統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湘湖遊玩。正趕上下孫文華村在舉行傳統端午節活動——糉香情濃,我們也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雖然活動還沒開始,但場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場子中間放着一張大桌子,桌上擺着傳統五黃:黃魚、黃鱔、黃瓜、鹹蛋和雄黃酒。聽爸爸媽媽說吃五黃可以抑制黴運,增強自己的精力。場地兩邊擺着長長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糉葉、糯米、紅棗。

活動開始了!第一場是包糉子比賽,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拿起糉葉包了起來。雖然我不怎麼會包,但看着大家的樣子,也學着包了起來。在我們身旁有好幾個奶奶也在包糉子,她們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線把繩子扎牢。她們不但做法精確,而且動作敏捷,真是太厲害了!包完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香囊包,這個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糉子、吃糉子,更重要的項目就是賽龍舟。走出包糉子大廳,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條條龍舟飛馳而過,他們敲鑼打鼓,彷彿真的是一條條巨龍在向終點衝刺。岸上的人們也紛紛爲他們加油鼓勁。劃到一半的時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氣大增,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過了幾分鐘,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所有人都用最後一絲力氣在拼命向前劃。100米!50米!20米!5號船突然發力,一下子超過了其它船,獲得了第一名。

我喜歡傳統端午節,不僅因爲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還讓我感受到各種傳統風俗和豐富多彩的紀念屈原的活動。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是20xx月5月28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因爲今天不僅是端午節,還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日子。

一提起端午節,我便想起了美味的糉子。糉子的形狀與衆不同,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你知道它含有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三角嗎?我最喜歡綠豆糉子了,因爲它顏色鮮豔而美麗。碧綠的蘆葉裏,裹着雪白的米團和翡翠般的綠豆。我不僅是因爲它顏色美麗而喜歡它,更重要的是它十分美味。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所以,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滋補佳品。大人小孩都愛吃。

那又爲什麼說今天又是紀念偉大詩人屈的日子呢?因爲當時他提出許多愛國主張,國王不採納,後來國家淪喪,他悲憤到了極點,於是便抱了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這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初五。許多敬愛他的人聽說他投江,便搶着划船去搭救他。爲了不讓魚蝦咬食他的身體,人們爭着向江裏投食。後來演變成包糉子投入江中。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作爲對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許多老人曾說,吃糉子時,可不能忘了這位愛國英雄呀!

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不會忘記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着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爲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糉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糉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就有了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了。現在糉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糉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媽媽總是忙着打掃衛生,奶奶呢忙着包糉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裏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糉子。而我呢,就等着糉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糉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說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每逢端午節,爸爸媽媽就帶着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一天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裏,有的插在窗戶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彷彿是威嚴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那一天,整個小區都飄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蕩,十分美麗。因爲這青澀的帶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很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個澡的特殊在於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製成。因爲聽人說,洗了這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遊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天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徵着年年有餘,有雞鴨,象徵着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麼小,裏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令人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8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而到了端午節,我就非常的開心,因爲端午節可以吃糉子,還可以看賽龍舟的節目。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過端午節的東西了:姜米、葦葉、大棗、白糖,這些材料都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趕快把糉子包好,這樣端午節當天就不用那麼麻煩了。而媽媽的想法卻恰好和我一樣,我麼母女開始忙活起來。

我幫媽媽一起包糉子,媽媽也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我,我學得很認真,並把步驟記錄了下來:第一步:拿水泡上姜米;第二歩:把葦葉洗乾淨;第三步:把大棗洗乾淨;第四步:把葦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圓錐形地下必須是尖尖的才能防止姜米漏下去;第四步:用手緊緊按住葦葉,把姜米放進去;第五步:在姜米上放上幾顆大棗;第六步:用線繩繞一圈繫上。就完成了。

吃糉子時先把線繩解開,然後蘸着白糖吃,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賽龍舟。往年每次電視裏有賽龍舟的節目,我都吵着要看。而且如果我晚上看的話,就會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吵得我的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了。

龍舟很漂亮,特別是那個龍頭,好有威風啊!我喜歡龍舟,真想親自上去坐一坐。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賽龍舟,喜歡在端午節吃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9

陽光如同天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瀰漫着紅棗、豆沙、蛋黃和竹葉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

夏日的上海,充滿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邊兩岸星光點點,我們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母親建議去放河燈。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燈的最好時刻,大家都雙手贊成。

夜幕降臨,河畔人聲鼎沸。那天,這條小河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瞬間就被這裏的夜色迷住了。兩岸柔柔的燈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綢帶在水面上搖曳閃動,寬闊的河面在夜色下銀波盪漾,醉意綿綿。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許多河燈被放飛,那那星星點點的河燈,一閃一閃,真有種說不清的韻味。聽老人說,放河燈是一種民間很古老的傳遞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節放河燈則是爲了來紀念屈原。

我也拿出蓮花燈,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站在放飛河燈的臺階上。每一個臺階,都有一個手持河燈的人等待着屬於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們拿着河燈覺得新奇好玩,年輕人捧着河燈在默默許願,老年人提着河燈感慨歲月的變遷,那場面是多麼聖潔,我深深地被那放飛河燈的人羣所感動了。

看着蓮花燈已經接觸水面了,我的手有點捨不得離開了,蓮花燈已經有了我的溫度,它的花心中已經盛滿了我對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覺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不是全都裝在這一盞盞小小的河燈裏嗎?

看着這河裏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0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便忙着包糉子,吃糉子。包糉子時要準備糯米、糉葉、線繩,這樣一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

端午節賽龍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節的這一天,江河湖泊裏有經過精心裝飾的龍舟嚴陣以待,河岸上是身着節日盛裝、滿懷喜悅的男女老少。比賽令一聲響,水中是鑼鼓震天、浪花飛濺、龍騰虎躍;岸上是搖旗吶喊、歡呼雀躍,那場面是何等壯觀。端午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用五色絲線纏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線擰在一起纏的。羣衆稱作“花花繩”,古人叫做“長命縷”。據說,彩絲係臂可能是“紋身”的變相發展,五色線象徵五色龍,能降服鬼怪。

關於端午節還有這樣一段傳說呢: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張改革楚政治,聯合各國抵抗秦國。但是,屈原的主張遭到奸臣的反對,楚王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把他趕出了楚國的國都。屈原離開國都後,仍然關心祖國的命運。後來,他聽到楚國被秦國打敗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沒有力量拯救祖國,就跳進汩羅江自殺了。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扔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扔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慣。

我愛家鄉,我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標籤:精華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