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

每到端午時,母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做糉子。母親做糉子的時候,年少的我總會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着,不僅是因爲想早點吃到那美味可口的糉子,更因爲,我始終認爲,看母親做糉子是一種樂趣。

母親開始並不會包糉子。外婆專程到我家幫着包了兩次後,母親便把手藝全部學到手了。

後來,每年的端午節前,母親就開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鄰居需要幫忙包糉子,母親有求必應,給這家包10斤,給那家包20斤,端午節前要忙活一個多星期。幫別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們家大約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說,裝鍋和煮糉子也是有“技術”的,因爲用竹葉包的糉子是四角形的,裝鍋的時候要密密實實地插好,一個壓一個,這樣糉子才煮不破。擺完糉子後上面還要放上些雞蛋,因爲糉子鍋裏煮出的雞蛋有特別的清香。

裝好後就開始煮糉子了。用大火燒開鍋後,改爲慢火慢慢地煮。這時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糉子煮破了,只能等着喝“稀飯”了。大約用慢火煮上兩三個小時後,再改用微火,讓鍋裏的水似開非開,一直持續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開鍋蓋,滿屋清香瀰漫,我和妹妹歡呼雀躍着,爭先恐後地解開糉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着,而幾乎是一夜未眠的母親,又忙着讓我們給沒有包糉子的鄰居這家送10個、那家送8個,分享端午的喜悅。

我喜歡過端午節,我喜歡吃母親做的糉子。母親做出來的糉子從外表上看個個都是飽滿有形,又香又軟。還記得我讀大學時母親給我送來糉子,吃慣母親做的糉子的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室友得知眼前的糉子是母親做的,先是吃驚,繼而連聲說好。

每年端午前夕,同學們都開玩笑地對我說:我們出車費給你回家取糉子去。幸好學校離我家只有8 塊錢的火車票,車票是不會要同學出的,但是每年我都要取一籃子糉子回校。後來發展到不是端午節也要吃糉子,只要提前能買到糉子葉,母親就包了一大堆糉子,等我星期天回家來取。有幾次吃得同學眼淚汪汪地想起家來。

現在回想起來,心裏甜甜的。又到端午節了,和母親一起包糉子。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2

“未食五月糉,寒衣不敢送”這句民諺告訴我們五月初五以後,天氣漸熱,纔可以放起厚衣服。這句諺語也讓我想起我們這個星期一,作文老師爲了讓我們更加深入瞭解端午節,舉行了社會綜合實踐了——“包糉子活動”。

陳老師跟我們講述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和習俗。比如:端午節的名稱有20多個: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女兒節、浴蘭節等。據說五月初五那天,愛國詩人屈原抱石跳汨羅江自殺,百姓們爲了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煮熟的米飯糰、雞蛋、鴨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現在我們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

還有古時候人們認爲在五月初五毒——蛇、蜈蚣、蠍子、蟾蜍和壁虎等有毒的動物出來咬人。於是家家喝雄黃酒,門口插艾草,菖蒲來驅趕妖魔,毒物等。人們還迷信地認爲那天是“惡日”,生出來的小孩不能養活。否則男孩長大害父親,女孩長大害母親。那天還不能蓋房子,否則家裏人都成禿子等。

陳老師繪聲繪色地講完這些傳說之後,就教我們包糉子。

只見老師把糉葉的圓頭往裏一卷,呈現出一個沙漏的模樣,把糯米放到裏面裝滿後,便用糉葉尖頭部分蓋住,最後用繩子繞緊打一個結,就這樣一個糉子很輕鬆地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糉葉,照老師的樣子,把米裝進去。可不料,糉葉竟被我給捏爛了,我只好把米倒掉,重新再做一個。我又拿起了一片糉葉,與之前相比我小心多了。我把米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正準備扎繩子,糉子竟散了。我不由一股怒氣涌上心頭,乾脆扔下糉葉,坐在椅子上看她們包。這時,我看到我旁邊的女孩也是不停地失敗,但卻沒有像我一樣不包了,她一直還在努力地包着。我開始問自己:“爲什麼你不能像她那樣,堅持不懈?爲什麼非要放棄?爲什麼……”我又拿起糉葉,雖然還是失敗,但我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着!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終於包好了一個,我心裏高興的比吃蜜還甜!

後來,陳老師又讓我們記住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她說,這些是我們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之根。

整個下午,我雖然只包了一個糉子,但我深切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中往往包涵了太多太多失敗的苦澀!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3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現在的糉子品種可是千奇百怪:有用竹葉裹白糯米糉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的竹葉糉、有把糯米淘淨,夾棗、慄、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的艾香糉、有用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來製作的甜茶糉,使其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有將用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糉,再煮的薄荷香糉、有豆沙、糖、脂油丁混合在一起煮的豆沙糉······雖然品種千奇百怪,但是每種糉子的味道都是毫不遜色於其他食品的!而且端午降至,糉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我也很想學包糉子,可一直沒機會。有一次,我見奶奶正在包糉子,就按捺不住一直想學包糉子的心,懇求奶奶:“我的好奶奶,叫我包糉子吧,求求你了!”“好吧,奶奶鬥不過你,不過你可不能搗亂哦。”我見奶奶答應,高興的一蹦三尺高。事不宜遲,我趕忙挽起袖子,把手洗乾淨,有擦乾,然後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挑了三片好的糉葉,把它們疊成方形,然後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糯米鋪滿底部,上面放上一塊奶奶自己醃好的肉,再用糯米把肉蓋住壓緊,最後用奶奶自己準備好的線,包緊包實。“你看,一個四角肉糉就這樣包好了。”奶奶對我說道。

於是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三片好的糉葉,疊成方形,然後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糯米鋪滿底部,可是當我把糯米放進去時,它們總是會漏完,我趕忙詢問奶奶:“奶奶,爲什麼我放的糯米會漏完?”“呵呵,你看你下面有一個洞。”“怪不得!”我連忙把洞給“補”了起來,再放入一些糯米,果然這次不漏了。我又放上一塊醃好的肉,再用糯米把肉蓋住壓緊,最後用奶奶自己準備好的線,包緊包實。“啊,我的四角肉糉做好了!”我高興極了,我想奔走相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

其實包糉子一點也不難,我希望只要我們大家能夠花費一點點的時間,就能讓“包糉子”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流傳於我們的子子孫孫。千萬不要讓“包糉子”這個傳統文化在我們現在生存着的這個大千世界裏永遠消失。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4

我的家鄉是一座位於長江口的小島,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隻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捨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糉子。=

在家鄉,端午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忙着採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羣結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採完蘆葉,便回家包糉子了。在我看來,包糉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先把採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後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糉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鹹精肉的“肉糉”,味道自然與衆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捨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糉”了,只是用過年時餘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糉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糉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糉”,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糉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糉、菱糉、子母糉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爲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糉”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糉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有送糉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着自家包的糉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包好的糉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裏,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爲什麼要紀念屈原?爲什麼要把好吃的糉子白白投進河裏?”母親笑笑:“因爲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當時我對母親的'話並不瞭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因爲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麼地無私,就如同糉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5

週五,我們班舉行了一場包糉子大賽。

下午,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學校。剛進校門,我纔想起來:哎呀!東西忘拿了!算了,現在拿已經晚了!我垂頭喪氣地進了教室。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整裝待發地進入“比賽現場”。我心裏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想:這下完了,如果老師發現了,那……我簡直不敢想象後面的慘狀。(早上帶的是自己在家裏包好的糉子)

開始包了,我心裏開始發虛:咋辦?咋辦?我也要進入“批評族”了!老師走過來,我嚇得趕快把頭縮進“殼”裏。還好!老師只讓我坐在最後,Oh,mygod,真是有驚無險呀!

“預備——開始!”隨着老師一聲令下,我們開始進入緊張的比賽。在徵得“位主”的同意下,我借了“位主”的書看。嘿,“位主”的書真是應有盡有,我這個“書蟲”也得好好“飽餐一頓了!

正當我看得入迷時,突然聽見”臨時同桌“的聲音,我便湊過去看。他除了糉葉,別的東西都帶了。沒有糉葉怎麼包呀?可他跟別人想的不一樣,想試圖包一個糉子,可是沒有糉葉的”映襯“,是包不好糉子的。可他是個”堅持不懈“的人,弄了一次又一次,什麼都沒包成,還讓桌子夾了他的手,落了個”兩敗俱傷“。

我再看看別的朋友,他們有的手忙腳亂,只包了個”鹹鴨蛋“,有的包的很小,像瓜子一樣,估計我們班的”胖子冠軍“要吃幾十個這樣的糉子才能飽;有的包的米漏了,包了一個繩子纏身的”罪犯“,有的是”新手實習“,包了一次,漏米,兩次,漏米,三次,還是漏米……最後什麼也沒包成;還有的包了一個難看的”醜小鴨“……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老師評選出了五位包得最好的人。糉子王——王詩雅,她竟然用一個小小竹籤就能代替糉線的”功勞“;糉子二王——劉宇菲,她特別有創意:平常的糉子都是四個角,而在她巧手的”幫助“下,竟然變出一對可愛的大耳朵,讓我想起《賽爾號》遊戲裏十二隻活潑的小神兔的可愛面孔,又想起我們家的兔子——兔宣美,它彷彿向我跑來,搖動着長長的耳朵,在草地上蹦蹦跳跳……

下一次,我一定要大顯身手,讓別人看看我糉子的“威力”。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6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的時候,人們是爲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把糉子投到汨羅江裏,但是糉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糉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把糉子葉帶過來,大家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糉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裏,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裏,又把水放在小碗裏。第二天,我就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糉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糉子葉說:“先把糉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糉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是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自己看着第一個糉子,心裏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糉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糉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着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裏,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糉子容易,包糉子難呀!”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7

生活就像五彩味瓶,由各種味道組成,我們就在一次次經歷和體驗中成長。

那是一個週末,暖暖的陽光在清新的空氣中發酵,醞釀着和煦的芳香。我的心情融在這幸福的金色裏,說不出的愉悅。聽奶奶說今天要包糉子,我更興奮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冒着熱氣香氣撲鼻的糉子了!奶奶淘淨了米,把肉和糉葉準備好,開始包糉子了。

我不會包糉子,從來也不敢自己親手去試試包個糉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煩,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邊看奶奶包糉子。別看奶奶年紀大了,包糉子可真厲害:拿過兩張糉葉,兩隻手往裏一折,捲成一個倒置錐形的漏斗,然後放上米,再在當中放一小塊肉,最後順手一推一轉,一個糉子就成型了。扯根線攔腰一紮,一個嚴嚴實實的糉子就擺在眼前。這簡直就是在表演魔術,哪是包糉子啊?看着看着,我不禁心裏癢癢兒的,躍躍欲試,很想學着奶奶的樣子也來上幾下。可這繡花般的活兒難度太大了,我恐怕無法勝任。動手呢,還是不動手?過了這村兒再也沒這個店兒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對我說:“要不,你也來試一試?正好這裏還有一些米。”聽了奶奶的話,我再也按捺不住這顆蠢蠢欲動的心,豁出去了,包吧!頭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的疤兒,糉子包壞了不是還有米在嗎?於是,我在奶奶的鼓勵下壯着膽子開始嘗試包糉子。

我學着奶奶的動作,依葫蘆畫瓢,先把兩片糉葉交叉疊放,再把糉葉做成一個漏斗形狀,開始往裏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的米,再把肉放進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蓋在肉上面,然後用糉葉蓋起來。由於有些緊張,我試圖用手按住糉子兩邊,再捏緊綁上繩子,可是好幾次糉子散開了。我越是想把糉子包得嚴實一些,越是手忙腳亂,更不行了。糉子似乎在更我作對似的,裂開縫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緊張了,近乎沮喪。我硬着頭皮嘗試了好久,還是包不起來,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糉葉又咧嘴壞笑,米又掉出來了!看着我急得不行,奶奶輕輕地拿着我的手,教我怎麼完成最後的步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成功地包出了一個糉子!接着,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自己包,順利地包出了好幾個糉子。儘管有點像水貨,畢竟還是自己的產品。看着自己費盡辛苦包出的糉子,我心裏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樣甜。

時至今日,見過很多糉子,也吃過很多糉子。但有關糉子的經歷和體驗,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糉子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爲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透過努力獲得的成功,纔會讓你真正的快樂。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8

端午節快到了,我纏着奶奶,今年我也要學會包糉子。奶奶說,“好的,好的。”

一個星期六的清晨,奶奶從集市上買來三把標草(是一種很牢固的水生植物),用臉盆裝上五斤糯米,浸泡兩個小時,吃過早餐,我和奶奶就準備忙碌起來。原材料除了糯米外,爲了讓味道更加的鮮美,還可以添加香腸、花生、綠豆等餡。先把糯米用冷水淘三遍,把裏面的雜質去掉。把標草和糉葉清洗乾淨,用一個大大的腳盆把這兩樣東西浸泡起來。把泡好的糯米用漏水的器皿盛好。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和奶奶各自搬來一把小板凳,像模像樣地包起來。奶奶一邊包,一邊給我講包糉子的要領:

1、準備好包針、筷子;2、右手把糉葉捲成漏斗狀。然後放在左手上;3、用調羹放入泡好的糯米;4、把它捏成扁形,用筷子插入其中,目的是讓糯米挨挨擠擠;5、把上面的葉子蓋起來,把米蓋住;6、把葉子圍繞糉身繞一下,緊緊地包住;7、重新拿起一根葉子,貼在糉子的旁邊,圍着邊緣再繞一遍,防止米漏出。拿起針,在糉子的中間插下去,插到對邊,8、再把糉葉的尾部穿入針孔裏,然後帶到對面就可以了。就像穿針引線一樣。葉子的尾部要朝裏的方向利於穿過。

我着急地說:“你講得太快了,我記不住,還是你手把手地教我包吧!”奶奶笑着說,你不是說這很簡單嗎?想不到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在奶奶的手中自由地飛翔,而我臉漲得通紅,怎麼也不像那麼回事,不是漏米,就是把糉葉被弄壞了。我說今天我非學會不可,奶奶看我認真的樣子,鼓勵我說:“沒關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你一定會學好的。”我一邊包,一邊問奶奶:“爲什麼端午節非要吃糉子呢!”“這你都不知道,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吧!”聽奶奶講,屈原不滿當時政府的腐敗而投江自殺,老百姓到處找而沒有找到,又恐蛟龍吃他,就把糉子放在水中,讓蛟龍吃,讓他的身體保持完整。這樣,端午節吃糉子和賽龍船的習俗便沿襲下來。我一邊聽奶奶講故事,一邊學習,沒想到,經過半過小時的實踐之後,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這讓我懂得了:“沒有你學不到的,只有你不想學的”。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這天投江,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賽龍舟等風俗。

端午節這天,老媽一大早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裏拽了起來,嚷嚷道:“快起來,學包糉子了”。我慵懶地坐起來整理着頭髮,慢吞吞地洗漱。等這一切都進行完,我默默地走到餐桌旁,看到桌子上昨天就泡上的江米,花生,紅豆,還有幾天前就買好的蜜棗問媽媽:“我幹啥呀?”媽媽說:“你拿上透明膠跟着爸爸先把艾葉插門上。”“好嘞!我爽快地答應着。”艾葉的味道非常香,我喜歡它的味道,而且它還防蚊蟲呢。接下來就是包糉子了,起初,我是一點也不會,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裏,傻傻地看着爸爸媽媽在包糉子,看了一會兒,感覺也沒那麼難,我也學着媽媽拿起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然後用手捏住糉葉的兩端,捲成漏斗形,可是糉葉不聽我使喚,卷出來的形狀奇奇怪怪的,媽媽看到後手把手的交我,還一直鼓勵我。好了,漏斗形弄好了,我抓了一小把江米,放上三個花生,一個蜜棗,當我蓋上糉子葉準備用繩子扎的時候,手抓不住糉子鬆開了,裏面的東西全撒了出來,我有點生氣,氣自己太笨了。媽媽再次鼓勵我:“你再試一次,可以用牙齒咬着繩子,一隻手抓糉子,一隻手纏糉子,這樣你手上就有勁了。”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前面的動作已經熟練掌握,到了後面,我怕還弄不好,我沒有放那麼多東西有點扁扁的,媽媽也一直提醒我慢點,不要急。我用了媽媽交給我的方法,拿着繩子,抓緊糉子,在糉子外面纏了好幾圈,最後紮緊打結,終於包好了一個。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直誇我,我心裏美滋滋的。

“呼”我們總算包完了全部,累死我了。想着以前都是媽媽自己一個人提前準備材料,一個人包。我感覺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的累。媽媽說“休息休息,等着吃糉子吧,自己包的吃着更香。”“出鍋嘍”隨着爸爸地喊聲,我們聞着糉香味走過去,一人拿了一個自己包的品嚐起來,好香呀!

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邊吃自己包的糉子,邊看電視,其樂融融。我一連吃了三個,嗯,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0

“端午佳節快來到,家家戶戶糉香飄。”

姥姥說,xx月xx日就是端午節了,趁着週日有空兒,特意買來糉葉、江米和紅棗,準備包糉子,還問我加不加入勞動隊伍。這還用說,這麼有意義的事情怎麼能少得了我呢?

我們把江米、糉葉、紅棗洗乾淨,用三個盆盛好放在客廳的茶几上,表弟負責裁剪用來纏糉子的白線繩,我和姥姥、媽媽負責包糉子,分工明確,開始投入“戰鬥”。

“鑫鑫,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細看着,跟着我一塊兒。”媽媽對我說,“第一步,先拿一片糉葉,大頭朝下平放在左手心,接着用右手捏住糉葉邊,向裏翻轉捲成冰激凌蛋筒的形狀;第二步,先放點江米壓底兒,再放進兩個棗,喜歡吃也可以多放點,再用江米將棗蓋住。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糉子好看與否都在這一步了。左手握糉子成槍狀,將糉子捏扁,你看,左手心裏有一個角,虎口處有一個角,大拇指尖和食指尖又捏出兩個角,一共四個角對吧?好,現在看要變戲法了,右手平握住糉葉的上緣,往下壓蓋住填滿的江米,多餘的糉葉窩在側面,你看,一個漂亮的四角糉子變出來了。最後用線繩纏上二三圈,系成活釦,大功告成。”媽媽邊說邊得意地舉起包好的糉子,而我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好最後一步,媽媽讓我自己在實踐中琢磨,接着就只管自己包,不管我了。

剛開始,我總包不成,心想:沒事,還有那麼多米和棗呢。慢慢來吧,總會成功的。可是,幸運女神卻不眷顧我,那糉葉就好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糉葉蓋不好,不是露餡了,就是用勁兒太大,將糉葉弄爛了。看着一個個漂亮的糉子從媽媽和姥姥靈巧的手裏飛出落在盆裏,我就恨自己的手指不中用、不配合,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米都快包完了,我還沒包好一個,這怎麼辦?我越看越急,越急越包不成,“金豆”啪嗒啪嗒往下掉。

媽媽看見了,就說:“別急,剩下的留給你慢慢包,第一次學包糉子,肯定會有難度的,急也沒用,關鍵是要找竅門。不讓露餡,在捲成筒時把葉子邊壓進去一點就可以了;蓋蓋時,關鍵要靈活使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經過媽媽再次示範和細心指導,我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包好了,儘管它扁扁的不那麼好看,但它畢竟是我一生中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啊!

原以爲彈鋼琴挺難的,還羨慕姥姥不用上學、不用彈鋼琴,現在看來,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都得用心琢磨、反覆練習才能成功啊!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1

晚上媽媽突然問我:“小軒,你會包糉子嗎?”我說:“會呀。”媽媽高興地說:“太好了,過兩天就是端午節,我們可以吃自己包的糉子,明天我就去準備糉葉、糯米、肉。”

第二天放學回家,便看見媽媽在廚房忙碌地做準備,媽媽先把糯米用水浸泡,肉切好後用醬油、調料進行醃製,然後,媽媽開始煮糉葉。看着媽媽這樣忙碌,我便對媽媽說:“老媽,我來給你幫忙。”媽媽說:“你快去寫作業,晚上你來包糉子。我興奮地說:“作業早寫完了,咱們現在就開始吧。”媽媽說:“看把你急的,糯米還要再泡兩小時,你先去複習吧。”

吃過晚飯後,媽媽說:“現在可以包糉子了,你快教我吧。”我躍躍欲試地說:“先將糉葉捲成圓椎形,再放入米、肉,最後摺好,用線捆緊就好了。”媽媽說:“就這麼簡單,我來試試。”只見媽媽一手拿着糉葉,一手拿着舀米勺,好像打仗似的,糉葉在她手上一點也不聽話,怎樣折也包不好,媽媽開始變得煩躁起來,氣呼呼地說:“小軒,爲什麼包不好,你的方法不對,看,你自己也包不好!”我對媽媽說:“別急,我再想想辦法。”媽媽說:“還能有什麼辦法,我把糉葉送給別人,不包了。”我急忙說:“別送人,我已經想到辦法了,看我的,還是先將糉葉捲成圓椎形,再將一片糉葉放在圓椎形外邊,然後再放米和肉,最後將圓椎形外面的這片糉葉摺好,這樣糯米就不會漏出來了,再用線捆好。你看,這個糉子包得多好。媽媽高興地說:“是呀,包的真好,我也來試試,看見媽媽也學會了包糉子,我興奮地對媽媽說:“碰到問題一定不要發脾氣,多想想會有好辦法的。”媽媽誠懇地說:“對不起,小軒,是媽媽錯了。”今晚我和媽媽一直沉浸在包糉子的快樂中……啊!糉子包完了,開始煮糉子,不一會香味便飄了出來,這時已經很晚了,媽媽讓我去睡覺,我說:“不行,我一定要等着糉子煮好。”糉子煮好後,我急不可耐得開始品嚐,啊,真香!

我覺得我和媽媽包的糉子最好吃,因爲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明年的端午節我還會包糉子的,還要包更多的花樣。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2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爲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糉子投到汨羅江裏,但是糉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糉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將糉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將糉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裏,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裏,又把水放在小碗裏。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糉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糉子葉說:“先把糉子葉做成漏斗形,接着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接着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糉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個糉子,心裏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糉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糉子,包的根本就不好像,我又接着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好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裏,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好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好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好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糉子容易,包糉子難呀!”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3

今天就是一月份的最後一天,我和家裏的大人們一起來到酒樓包糉子,迎接新年。包糉子就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着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酒樓、奶奶家包糉子。

包糉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糉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酒樓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把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裏。那米可不就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就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糉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爲什麼呢?這就是因爲我們包在糉子裏的,就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臺裏,一到包糉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的葉子摘下來,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把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把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製成的小罐子裏,大人們拿着一個小棒子,把它搗碎成粉,搗碎後,再放到鍋裏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就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並不就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就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後還要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糉子了。

姑丈、爺爺、爸爸、媽媽負責綁糉子,姑媽、奶奶、姨婆則負責包糉子。我呢,在旁邊觀察,幫幫忙什麼的……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後把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把多餘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糉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糉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着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糉子尾,大概一個小糉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糉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大家的努力下,糉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糉子!

今天包糉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麼大忙,但就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糉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嘞紅了。但就是大家的心裏都就是甜蜜蜜的,因爲這就是我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4

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糉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今天下午,我們五(4)班組織了一回”端午糉飄香“的親子活動,我們一個個鬥志高昂,這並不難的包糉子活動怎得難倒我們?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糉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能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臺告訴我們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後,趙老師讓糉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媽媽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糉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裏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糉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糉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餘的糉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着糉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繫好方可。

馬曉東媽媽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複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糉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很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於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高興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到趙老師興奮地說:”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糉子,精美別緻。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於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麼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後,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乾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划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於包好了兩個糉子,兩個不像糉子的糉子……看到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糉子,小巧玲瓏,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結束了這次包糉子活動,雖然我的業績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超市裏輕輕鬆鬆買來的糉子,原來是如此的難包。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糉子活動……

包糉子-記事作文800字15

又是一年初夏到,又是糉子飄香時。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端午節。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糉子之時,而不忘老祖宗賦予,給炎黃子孫的傳統習俗!我和媽媽買來了糯米和糉葉,準備自己包糉子。

我好奇地問媽媽:爲什麼要包糉子呢?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江!人們怕他的軀體,被魚龍蝦蟹啃食,便用糯米包成糉子。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將糉子投進汨羅江,讓魚兒去吃這些糉子,不去吃屈原。後來,包糉子就逐漸成爲了一個民間習俗。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回到了家。回到家後,我認認真真地手清洗的一塵不染,便正式開工了!我覺得挺好玩,也參加了參加了包糉子行列!奶奶首先,帶着我去芳香四溢、清澈見底的荷塘,採摘了幾株綠油油的蘆葦!把鮮嫩的蘆葦洗淨後,用開水蒸煮15分鐘左右。

接着,奶奶講煮好的蘆葦葉和泡製好的糯米拿來!然後媽媽給我做了一個示範,終於製作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顆糉子!我覺得十分簡單,可是,一離開媽媽的指導,我自己嘗試包糉子時,手卻怎麼也不聽使喚,總也包不好!奶奶走過來說:讓奶奶教教你這個糊塗蛋!好......的!奶奶我聽着呢!我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取三到四張蘆葉從右往左排開,蘆葉之間不要排得太開,不然後期會露米。用蘆葉的頭向內捲成漏斗狀。填上適量的糯米和豆沙,將蘆葉蓋過糯米,順勢將蘆葉繞過漏斗狀的底。最後,給糉子蓋嚴實繫上繩子即可!奶奶仔細地陳述着。

我按照奶奶授予我的方法,我包出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豆沙味兒的甜糉子;有蛋黃味兒的鹹糉子;還有風情原味兒的白糉子和灰糉子......雖說,我包的糉子種類齊全各式各樣,但是我的糉子會有高的矮的,甚至是漏了餡料的!就算是這樣,我也享受的格外滿足。

我和奶奶下午,還把我們家的勞動成果。分享給住在幾公里外的太奶奶,還有附近的街坊鄰居們。傍晚,我和奶奶回到了家中,與全家人把剩餘的糉子全部消滅的乾乾淨淨!

從此,每年的端午我都能,吃到我自己包的糉子。也能將自己的勞動成果與他人一起分享!而我的糉子也常常受長輩們讚賞,我喜歡端午節也喜歡吃糉子。因爲,包糉子並吃掉它,能使我感到自豪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