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唱起這首兒歌,便想起過端午節的情景。

每年農曆五月五就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是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族、壯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區。

端午節的時候有很多習俗,有的地方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 上,稱爲長命縷。南方的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厚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投泊洛江而死,賽龍舟就是爲了救屈原才這樣做的,我們還常常在端午節的時候往泊洛江投糉子,那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在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充滿着神祕,充滿着神奇!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2

衆所周知,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裏,我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端午節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屈原爲人正直,很受百姓愛戴,於是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糉子啊,蒸籠泡好的糯米,在一片片蒼翠欲滴的竹葉包好,加些調料信心,先得往那顆顆飽滿的糯米粒中添上一顆甜棗,那可真是錦上添花。而包糉子更是要仔細熟練,但這包裹的這層裝飾物常讓外國人摸不着頭腦,記得有一個笑話,一箇中國人的外國朋友來中國旅遊,恰逢端午節,就送了一罐新鮮的糉子給那位朋友。過後那人隨口問起糉子的味道如何?那外國人答道:糉子味道太好了,就是外面那層白菜煮的太硬了,好不容易纔嚥下去。包好之後,用紅細線捆好紮好袋,再丟進蒸籠的一蒸,霎時,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文香灼液的清香,迸濺到空氣中。

也有別的吃食在端午節裏,汪曾祺先生曾經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描述鹹鴨蛋,用筷子頭一紮只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我垂涎三尺。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啦,有掛艾香、吃五黃、包糉子、吃糉子、掛香包等。

這天,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糉子了。奶奶先把買來的糯米淘好,浸在水裏,然後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糉葉放在電飯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訴我,煮過的糉葉在彎折時不容易破。糉葉煮過後,水是紅色的,所以棕葉還要清洗幾遍才能用。噢,還差糉子裏需要的蜜棗,我和奶奶把蜜棗買了回來。

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糉子啦!奶奶把棕葉向下彎成錐形,先在裏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層糯米,把多出來的糉葉摺好。奶奶扎糉子可熟練了。只見她一手捏着糉子,一手抽出一段線,線一端用嘴咬着,三下兩下地在糉身上纏繞幾圈,然後兩手打個結紮好,一個大糉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來一個糉子,包糉子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哪!不一會兒,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棕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棕子五個五個地綁在一起,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翻動。煮好的糉子香噴噴的,好吃極了。

吃上幾個糉子,爸爸提議我們去看賽龍舟。到了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比賽開始了,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條條龍舟咬得緊緊的,時而這條快,時而那條快,龍舟過去了,但人們的加油聲還沒停。

這個端午節,我們掛了艾香、吃了五黃和糉子、看了龍舟賽,過得特別有意義。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還沒到,街邊的攤位幾乎都被賣糉子的佔據了。糉子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入了人們的心脾,讓大家也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被大家所感染,我們家也爲迎接節日的到來做起了準備。

媽媽起了個大早,我也早早被喧譁聲吵醒,爺爺去市場買包糉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臘肉等。爺爺一回來,大家便開始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捲成筒,用各種材料填充,用多餘的糉葉封口,用紅線纏上,放入鍋中煮,不到三個小時,我們便吃上糉子了。

大家開心地吃着糉子,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下,見多識廣的爺爺給我們講起了吃糉子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對,楚王就把他貶到現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滅掉了楚國。聽到這個消息,屈原萬分悲憤,誓與祖國共存亡,他抱着大石頭,投身汨羅江自盡了。當地老百姓十分感動,紛紛划着龍舟去救他,還向河中投食物,不讓魚蝦吃他。可幾天後,有人夢見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漁民說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魚蝦所食。大家便用糉葉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以爲是龍角而不敢食。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吃糉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裏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着爺爺的講述,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一個小糉子,竟讓我品味到了一個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啊!又是一個端午節到啦!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它們有方的,有三角的;有肉的,有豆沙的……

今天中午,爸爸把做好的肉糉、蛋黃糉放在桌上:“快點吃吧,不然就涼了!”爸爸剛說完,我就吃了起來,不時發出“太好吃了!”的聲音。我問爸爸:“爸爸!糉子咋做的?”“我來告訴你!”奶奶大步流星地走來,“首先拿幾張糉葉捲成錐形,然後在裏面放滿糯米,中間再加點餡,看你喜歡吃什麼口味,可以加肉、蛋黃、棗子……最後用綵線把它紮起來,放入水中煮熟,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哦,原來做糉子這麼難啊!”我驚訝道。“你知道我們蘇州人端午節紀念的是誰嗎?”媽媽問道。“是不是屈原?”“不是,應該是伍子胥。”說着媽媽翻出《蘇州歷代名人傳說》給我看,“伍子胥幫助吳王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後來吳國討伐越國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多次告誡吳王‘勾踐不死,吳國必亡’,可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伯嚭的話,接受勾踐求和,還賜伍子胥自殺。五月五日伍子胥的屍體被投入江中餵魚,那條江後來被人們稱爲胥江。屈原投江比伍子胥要晚兩百多年,所以我們蘇州人紀念的是伍子胥。”

“啊!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知識呢!我一定要好好地過這個端午節才行!”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6

今天,我在放學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老師佈置了實踐的作業,拍端午節吃糉子的照片。

我回到家,看到媽媽在煮糉子,我問媽媽:“媽媽今天又不是端午節,爲什麼老師讓我們吃糉子呢?媽媽說:“因爲明天就是端午節呀!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想:我又可以吃上可口的糉子了。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牀看到,餐桌上有兩個糉子,於是,我問了媽媽:“媽媽這兩個糉子都是什麼口味的呀?”媽媽說:“都是鹹蛋黃肉的。”然後,我看了看兩個糉子的外觀都差不多,我就隨便挑了一個,就在我剛要吃的時候,突然,我又想到了一個作業,老師說,在吃糉子時要看看外觀長得什麼樣子。於是,我就按照老師的要求仔細觀察糉子的外觀是三角形,而且是用糯米做的,在我吃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中間夾着黃黃的鹹鴨蛋,當我再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又看到美味的肉,我心裏想:這個糉子棒極了,讓人回味無窮啊!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除了能吃到那麼美味的糉子,還讓我懂得了要仔細觀察生活的細節!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7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糉子呢!你瞧。。。。。。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糉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

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糉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糉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糉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糉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8

今天是我期望已久的端午節,我早早就起牀等待着美味的糉子。

一進廚房,廚房裏飄散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糯米香,媽媽正和姥姥、姥爺包糉子呢,我奇怪的問老爺是什麼時候來的。“起牀了”老爺轉過頭。“嗯,老爺,您什麼時候來的?您也會包糉子啊!”老爺看出我的心思說:“想包吧,來,老爺教你!”。

“先把竹葉捲成錐狀,把卷好的糉葉卡在手虎口。”老爺也拿起竹葉給我做起示範,我也忍不住學起來。“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糉葉卷中,再舀上拌好的餡放在米上,然後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上,捏攏,最後用細繩繫牢。”老爺說完我也做完了。看着我第一次的成果也挺滿意,可再看看老爺包的糉子我傻眼了。老爺的一看就老手,包的如此精美我這新手哪能比的過,老爺卻表揚我說:“不錯嗎!比我第一次包的的像樣多了!聽了老爺的誇獎我欣喜若狂並要求一起包糉子。媽媽說:“一邊玩去吧,別在這搗亂。”“沒辦法,只能聽媽媽的和話一邊玩去了。

“糉子煮好了來嚐嚐!”媽媽喊道。我飛似的跑到廚房開啟剛煮好的鍋蓋,拿起筷子翻來翻去找來找去,終於打到我包的糉子啦!我立即挑出笨重的糉子剪下繩子,大口地吃着,嗯,好吃,沒有臘肉的鹹硬,取而代之的是香嫩可口中。我三口五口搞定了。我驕傲的想:原來自己包的糉子格外的香,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甜美的生活,同時也使我懂得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民間流傳着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

奶奶一大早就買來包糉子的糉葉,現在我們開始包糉子了!先挑兩片好糉葉,把糉葉疊在一起,捲成圓錐形,再用左手握着,右手挖一勺糯米,倒進圓錐裏,然後把老家運過來的臘肉塞進去,再挖一勺糯米,蓋在上面,用手壓緊,最後用糉葉把他們包起來,一點縫都不能有,用細繩把糉子捆緊,一個立體三角形一樣的糉子就做好了哦!一個個翠綠翠綠的糉子放在鍋裏一煮,滿屋子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忍不住想嘗一口,香噴噴的糉子甜而粘,讓人還想再吃一個。

中午的餐桌上,除了美味的糉子,還有必不可少的“五紅”,聽大人們講這五紅分別是莧菜、烤鴨、鴨蛋、黃鱔、龍蝦。據說吃了這五樣菜,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有的地方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划龍舟比賽,我多麼希望仙林湖也能舉辦一次划龍舟比賽!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又能吃到我最愛的糉子了。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糉子,拿起奶奶包的糉子,聞到了那濃濃的糉子香味,口水直冒,狠狠咬上一口,嚼在嘴裏甜甜的、香香的,心情特別愉快。除了這愛吃的糉子,我也從大人們的談話中知道了關於端午節的悠遠的文化和動人的傳說故事。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和古代一位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間流傳着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說屈原是楚國的大夫,他善於處理國家事務,也因此受到的別人的妒忌、陷害,而憂憤難過。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盡了。人們聽說了這事,用糉子投入水中,餵飽魚蝦,保護屈原的屍體,並划船打撈,但沒撈到。從此以後,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會包糉子吃,在水上舉行龍舟競賽。

從屈原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屈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十分愛國的人,我也爲他受人陷害的悲慘生活感到不平和同情。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駕駛着時空飛船,來到了楚國,在江邊找到了屈原,我跑過去勸他不要跳江,並請他吃我最喜歡的糉子……,在媽媽的呼喚聲中,我醒來了,我真希望這不是夢,是現實。於是我在心裏不斷默默地希望屈原能和我一樣過着開心的生活。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1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爲什麼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爲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爲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裏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檯,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說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裏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說:“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說着,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

終於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後,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後,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吃飯了,我看着滿桌的糉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糉子,不同口味的糉子,這是糉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糉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酒足飯飽後,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說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3

端午節,細細一想,習俗還是挺多的。

端午一到,家家戶戶都開始包起了糉子。一大早買來葉子、肉、蛋黃還有糯米,就開始包了。把幾片葉子包成一個三角形,用手緊緊地握住,把用水浸過的糯米放進去,把肉和蛋黃放完後,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起來用幾根繩子紮緊。同一類的綁在一條長繩上。把糉子放在鍋裏蒸上一會兒,就可以吃了。糉子就要趁熱吃,一開啟葉子,清香撲鼻而來,輕輕咬上一口,糯米十分地軟,咬上幾口便能看見裏面的肉和蛋黃了,蛋黃是提前醃製過的,單吃也不會特別鹹,糯糯的口感我十分喜歡。

果然,還是家裏的糉子料足、味美。

端午節,肯定少不了賽龍舟。

賽龍舟不分男女。偶爾,一些划龍舟的人之中,還會有幾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別看他們老,他們無論是體力還是氣勢都不比年輕人差。

站在河邊,河面上五顏六色,有紅的,有藍的,有綠的…即使太陽再大還是有人會來看,他們在岸上爲自己親人的隊伍加油。只要兩條龍舟一碰面,所有人都匯聚成一團,竊竊私語一番,討論是否要約戰。兩條比賽的龍舟定好起點,奮力地向終點劃去,每位隊員的動作幾乎都和別人一致,是那麼整齊,那麼有默契,贏的隊伍則是得意洋洋,彷彿還有點瞧不起輸的隊伍,輸的隊伍當然是十分失落,去找別的隊伍繼續比賽。

每個節日的習俗都是普普通通,儘管普通,它還是能讓人想起美好的回憶!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賽龍舟、吃糉子來過端午節。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過端午節的東西了:姜米、葦葉、大棗、白糖,這些材料都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

我覺得應當趕快把糉子包好,這樣端午節當天就不用那麼麻煩了。而媽媽的想法卻恰好和我一樣,我麼母女開始忙活起來。

我幫媽媽一齊包糉子,媽媽也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我,我學得很認真,並把步驟記錄了下來:第一步:拿水泡上姜米;第二歩:把葦葉洗乾淨;第三步:把大棗洗乾淨;第四步:把葦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圓錐形地下必須是尖尖的才能防止姜米漏下去;第四步:用手緊緊按住葦葉,把姜米放進去;第五步:在姜米上放上幾顆大棗;第六步:用線繩繞一圈繫上。就完成了。

吃糉子時先把線繩解開,然後蘸着白糖吃,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賽龍舟。往年每次電視裏有賽龍舟的節目,我都吵着要看。並且如果我晚上看的話,就會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吵得我的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了。

龍舟很漂亮,異常是那個龍頭,好有威風啊!我喜歡龍舟,真想親自上去坐一坐。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吃糉子,喜歡看賽龍舟。

端午節400字小學四年級優秀作文15

我家鄉在茅坪,在的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叫了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風俗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談談這些風俗吧。在端午節這天,吃糉子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門前插艾蒿驅趕魔鬼的,屈原跳河跳河自殺這天,人們划着龍舟去追掉屈原,在安康每年都有這樣比賽,它成爲一項體育活動。雄黃酒是用雄黃做成的酒。使得這些端午節的風俗都是世代遺傳下來的是爲了懷念古代詩人屈原而來的風俗,還有一個風俗就是每年這個節出嫁的女兒都要回來吃一頓飯,我表明自己對家鄉的懷念之情。這個端午節我過的非常孤單、寂寞,我是和媽媽、大姨一起過的,給我。今天端午節的時候,媽媽和大阿姨去上街買菜,只要有一我一個人在家做作業。

我等到了中午,這上班的一大早桌好吃的食物,我中子雄黃酒、雞湯、肉末炒菇等等,吃完飯後,我便去看中央一臺的的節目,我便想起來在宋佳的外婆和茅坪的爸爸、阿姨、弟弟拿起了手中的電話給他們說了一聲:端午節快樂!爸爸接着說:謝謝你,在外過節還想着我們,真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端午節不是過得着那麼快樂,因爲這個端午節是跟媽媽發發現家裏有情況時是在白河現過的第一個端午節,是多麼有回憶性的。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這也是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過得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