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彙編6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國人特有的節日——端午節,相傳是爲紀念屈原而設。這天人們都要吃糉子,這個節日,全國各地的風俗亦同。

聽爺爺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他一生才華橫溢而投報無門,他痛恨朝廷貪腐無能,憤然投江自盡。人們懷念這位才子,懼怕他的屍體被魚蟲啄噬,遂投噴香的肉糉疏散魚羣的注意力。故事就是這樣,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爲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爲命,我們家並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爲有我這麼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可是隻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爲力了,還好爺爺的建議,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糉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說說,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爲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說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裏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說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着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說是可以防止和驅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說起,端午節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說得好,吃過端午糉,寒衣件件送,就是說,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糉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着爺爺的樣子,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糉子的外衣後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裏,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糉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糉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的話語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糉吃了起來。嘉興肉糉,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糉。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陰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說:“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端午佳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佳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佳節。

端午佳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佳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佳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佳節傳統的象徵。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佳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糉子和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傳統節日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第一幅

吃糉子,大家基本都會想到很多種口味,如豆沙,花生,菠蘿,紅棗……

而這個習俗,也跟據他而傳開: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農歷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而現在,我們吃的糉子多數是用艾葉包的,除了我們所吃過的竹筒糉子以外,而這個故事,就要追隨到漢代建武年間了: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爲什麼要用艾葉包的`原因了。

糉子我們都以爲只有甜的口味,但是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糉子也有鹹的味道。

第二幅

接下來就要說插艾草了,艾草大家都以爲只有驅邪的作用,其實艾草的作用不小哦!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艾草的秸稈枯了以後,一般都會扔掉,但是這時的艾草也有不小的作用,如: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傳統藥性理論認爲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

第三幅

現在的端午雖然一些地區沒有划龍舟項目,但是濟南在大明湖上舉行了划龍舟項目。在這炎炎夏日,既能享受清涼的湖水又能感受習俗的快樂。

相傳,從這年端陽節以後,每逢端陽,汨羅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 龍舟 競渡 ,再現當時搶救屈原的情景。從農曆四月中旬起,龍舟下水練習,“咚咚鏘,咚咚鏘!”的龍舟鑼鼓,“劃囉囉——加油!劃囉囉——加油!”的龍舟號子,就在汨羅江上此起彼伏。到了端陽節這天,數十條青、紅、黃、白等不同顏色的龍舟彙集江面上,一字兒排着。

划龍舟也不僅在我國有,迄今,已經流傳到了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可見,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悠久的歷史誰也不能改變。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包糉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藥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蒼朮、雄黃、樟腦等研成細末,裝入錦囊中,利用中藥的芬芳氣味來達到驅除病菌和增加體香的作用。是一種精緻美麗的工藝品,上面有繡出來的花鳥蟲魚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餅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過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節儉的常用話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餅子不可卷肉”。

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編成的小笸籮裏面先襯上艾葉,然後放一層用水泡軟了的糯米,再放一層紅棗,並灑上紅糖。如此反覆,滿了以後,把兩邊的艾葉拉到中間蓋住,然後用粗棉線象編制魚網一樣把筐包住,在上面壓塊乾淨的石塊,擱鍋裏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軟的時候。炸出薄軟的油餅,把粘糕卷至油餅當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那麼一夾,再咬一口,那個香啊,那個甜啊,真是讓你再別說這世上還有那種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戶戶還要把自己做的油餅子卷糕饋贈給親朋好友,相互品嚐。

在武威的風俗中,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門頭還要插上柳枝,以爲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在那日,也有人喜歡在中午用水煎了艾葉擦洗全身,據說中午艾水性陽,專克一切陰毒,洗了不會招蟲叮咬。而小孩子的口、鼻、耳邊,則被大人們塗抹上了雄黃酒,據說雄黃性溫,味苦辛,可治蟲蛇螫咬、癬疥瘡毒等症。相傳這樣可以躲避蛇、蠍、壁虎、蟾蜍、蜈蚣“五毒”。城鄉居民則成羣結伴,到雷臺湖、海藏寺、文廟等處遊覽,小孩子則到這些地方的攀樹折枝,用柳樹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涼州包糉子用的是葦葉、先將葦葉擱在開水鍋裏煮燙一下,並把糯米、紅棗清水泡透,然後將葦葉折成三角兜裝進糯米,放幾顆紅棗,裹嚴,包實,再放進芨芨笸籮裏隔水煮。兩個小時後,糉子就煮熟了。剝開來看,糉子白裏透青,又綴着幾顆紅棗,像是一塊羊脂玉上嵌着紅瑪瑙。

涼州人端午節還興遊大雲寺、海藏寺。大雲寺就是鐘鼓樓,有大雲鍾,遊人登鐘樓,繞鍾一週,從鐘下鑽過,據說可以祛災免祟。

標籤:彙編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