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吃糉子作文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吃糉子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吃糉子作文6篇

吃糉子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糉子。這都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糉子是用荷葉來包的。有甜、鹹,兩種的。甜的有:紅棗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蜜糖餡的。鹹的有豬肉餡的、火腿餡的,蝦肉餡的等等。

今天奶奶給我買了兩種口味的,有甜、有鹹的,我都愛吃。

吃糉子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糉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爲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麪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着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糉子。洗好的糉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糉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纔能有糉子吃。看着一片片糉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糉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糉子,解下來提在手裏沉甸甸的。就那樣提着棕葉的梗一併放進大大的鍋子裏,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糉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裏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裏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乾了,就成了藥。夏天村裏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幹艾葉放在鍋裏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裏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吃糉子作文 篇3

今天中午放學回到家,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棕香。原來是端午節快到了,正好媽媽今天休息,就在家裏包糉子。 放下書包洗了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吃糉子。滿滿的一大盤糉子放在眼前,我都不知道先吃哪個好。

媽媽包的糉子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看着綠綠的糉子,聞着棕香,我已經餓了,管它三角還是四角,拿起一 個剝開放在碗裏,撒了一些白糖,狠狠地咬了一口,真好吃!媽媽是用江米配了一些黑米、玉米、蜜棗包的。我不喜 歡吃豆子,所以媽媽沒有放豆類。媽媽說自己家人吃的,就放家裏人喜歡吃的配料就行。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撒糖不 撒糖都一樣好吃。聽說還有肉糉,我們這裏很多人吃不慣,我也不喜歡。總覺得媽媽包的糉子最好吃,爸爸說這是因 爲勞動的果實最香甜。

吃糉子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去爺爺家過節。剛進家門,從廚房飄出來一陣陣清香,原來是爺爺在煮糉子啊!

爺爺包了很多糉子,有棗餡的、肉餡的、紅豆餡的……我們開始吃起了香噴噴的糉子。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我問媽媽,媽媽說:“因爲從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的詩,也寫了很多罵壞蛋的詩,他給楚王提了很多治理國家的意見,可是楚王不聽,反而將他流放外地。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不願投降,就抱着石頭投江自殺了。漁民們知道了,就趕緊划着船去打撈,可是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見到屈原的屍體。於是,漁民們就往江裏投了很多米團,爲的是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初五定爲端午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包糉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我特別感動,屈原的愛國精神真讓我敬佩啊!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而且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真有趣!

吃糉子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不僅要吃鹹蛋、鱔魚、糉子、紅莧菜、喝雄黃酒,還要帶香囊、彩蛋和綵帶,門前要掛上艾草。這些寓意可大了,比如掛艾草和灑雄黃酒,不僅僅可以驅鬼辟邪,還可以驅蚊蟲,還有莧菜吃了可以讓人在夏天少出汗。而糉子呢,它還代表着美好的祝願:包糉(包中)!哈哈,我要祝我的姐姐早日考上一個好的中學。

今天端午節,媽媽買了三袋糉葉和兩斤糯米,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我總覺得差了點什麼。突然我恍然大悟地叫了一聲,我這個“肉食動物”,怎麼可能吃素呢!於是我慢慢的悄悄地放了幾大塊五花肉“埋”在糯米盆裏。啊,想想都美滋滋的。

開始包糉子了,我三下五除二的學了媽媽包糉子的技巧就開始自己包。結果可想而知,簡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包成肉糉,米還撒了一地,還被媽媽發現我“藏肉”了。不過媽媽只是輕輕一笑,說:“楊炯需不需要我的幫助呀?”我傲氣的說:“不需要。”我又包了幾個糉子,還是沒有成功。

看着我包的東倒西歪的糉子,它們好像在說:“楊炯,要是你想包好糉子,就要虛心地向媽媽學習,知道了嗎?”於是我悄悄的拍了一下媽媽說:“媽媽你教我吧。”媽媽把包糉子的過程,全部都慢慢的說了一遍,並且手把手的教了我一次。這次我信心滿滿的說:“我會了。”我快速的包了幾個糉子,雖然不算是很標準,但是比我之前包的好太多了。我回想了一遍媽媽包糉子的口訣,又包了幾個,已經跟媽媽的糉子差不多了。突然,我的心裏衝出來一首詩:

包糉子,(現)楊炯,

五月五日包糉子;

包的糉子不好看,

虛心向人來求教,

包得一手好糉子。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學會了要虛心向人請教學習。這個端午節對我來真是太有意義啦!

吃糉子作文 篇6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糉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爲了祖國,爲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糉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糉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纔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着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糉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出來的。我們各自說着想象中自家的糉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着滿腔喜悅回家了。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糉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糉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糉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糉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糉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糉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