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熱門】冬至的作文600字十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6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冬至的作文600字十篇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當香味嫋嫋升起,竈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閱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xx。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纔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親愛的小語:

你好!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轉學已經半年多了,非常想念你們!福州是個氣候宜人、山水環繞的好地方,別名“榕城”,還有“溫泉城”、“江南勝地”之美譽,我在這裏生活得非常習慣。現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過的節日吧!

冬至,作爲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徵。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與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福州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於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依照北方的習俗,冬至要包餃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於是我纏着媽媽,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過一次冬至。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髒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着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嚥,好幾個進肚之後,我纔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與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與我談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爲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爲了躲債,揹着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幹,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後,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麼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後,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於一個樹洞中。爲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籤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着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於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着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裏盛着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語,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福州獨特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歡迎你暑假來福州玩。我會帶你參觀古蹟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瀲灩的西湖、層巒疊翠的鼓山,還會帶你品嚐特色小吃魚丸、肉燕……快來吧!

祝:

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你的好友:郭舒佼

20xx年3月29日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多雲,陽光很吝嗇,東北風冷冷的吹過最短的日子,最後的那些綠草地安靜的像睡熟了的嬰兒,太多單純的慾望佔據了夢中的空間。

一些餃子的香氣縈繞在空氣裏,溫暖了散散淡淡的夕陽,一片梅花的花瓣頂着嚴寒鮮豔的盛開,記憶中的墨色紋絲不亂。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柔韌的宣紙浸透了幾千年的文化,厚厚的詩書裏氤氳着散不盡的藥香。

幾樹綠葉還在寒風中搖曳,深切的期盼裏紛飛着潔白的雪花。尚未凍結實的土地裏留存着第一場雪的痕跡,一隻依然豔紅的石榴戀戀不捨赤條條的枝頭。

葭草的萌生是需要經過雨雪的浸潤的,鹹澀的情感裏旺盛着茂密的嫩芽,只待一聲婉轉的鶯啼,便會無可阻擋的破土而出了。

流水只在薄薄的冰層下面纔看得見了,那些魚兒的心情卻無從知道。有水就會有岸,就是一葉小的不能再小的扁舟,也有踏實的停泊地了。

讓思想飛翔並穿越寒冷應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蘆花的飄逸很美,隨遇而安的心境昇華爲蒹霞蒼蒼的感嘆時,不知道怎樣的文筆才能夠繪聲繪色,情景交融。

想念着南飛的雁和一支尋尋覓覓的硃筆,想念着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想念着貼餅子的香氣和一捧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燒。

對面的紅瓦上偶爾響起喜鵲的叫聲,深沉的嘴角牽起一抹淺淺的微笑。麻雀們很懶的躲在暖和的巢窠裏,不再成羣結隊的低飛,陽光溫暖的時候,纔會下地覓食。

所有的落葉堆積出重生的希望,覆蓋着綠色的黃色的以及分不出顏色的植物,間或有三兩片蝴蝶的翅膀,一些飽滿的種子。

冬天的筆觸雖然冷落了季節的熱望,而蕭瑟是掩不住往日的歡笑的,總有一些甜蜜的回憶掛滿水分充足的枝幹,和一朵堅強的月季花爲鄰。

不用說今晚的月亮會姍姍來遲,而我卻是沒有看見她的彎或者圓的。星星也是稀罕極了,不肯在窗外的天幕上耀一點光芒。

遙遠的一盞燈光,溫馨舒適的亮起來了。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是冬至節,我特別開心,爸爸、媽媽也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做湯圓,享受冬至節的快樂。

首先我們把該用到的材料都放到桌子上,大家都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開始興致勃勃地做湯圓了。媽媽嫺熟地和米粉了,只見媽媽把湯圓粉倒進盆子裏,放少許的水用筷子攪拌了幾下,又加了點水,再進行攪拌。媽媽告訴我要注意每次放的水不要太多,如果水少了可以再加,多了就不好辦了。等水夠了,媽媽用手來回的揉,直到把米粉揉成一個大團,不粘手了纔可以包了。

我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手心,雙掌合攏,然後夾着糯米糰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托住粉團,再把右手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裏,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裏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開始時,我放的麻沙餡比較少,湯圓做得比較容易。爸爸給我出了個難題,他說:“麻沙餡兒越多越好吃,你能多包點嗎?”我想,這有什麼難的,我努力想表現一下自己。可是,餡兒放多了,湯圓粉就不那麼聽話了,搓着、搓着,湯糰出現一條條小裂縫,黑黑的麻沙餡就暴漏出來。爲了讓麻沙餡藏在中間,我又追加了米粉團,使勁地搓啊搓,最後做出的湯圓可以和雞蛋比大小了,大家看看我做的湯圓,都開心地笑了。

這時,鍋裏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裏,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裏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嚐出來,卻把舌頭給燙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這次做湯圓既讓我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湯圓。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5

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太陽黃經達270度時,冬至節氣開始。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

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太陽黃經達270度時,冬至節氣開始。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日出到日沒有10小時左右。冬至以後,隨着地球在繞日軌道上執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冬至日雖然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爲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還有一些以冬至天氣看後期冷暖的諺語有:“冬至出日頭,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風向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南風百日陰”,“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以冬至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冷,春節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6

親愛的小語:

你好!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轉學已經半年多了,很想念你們!福州是個氣候宜人、山水環繞的好地方,別名“榕城”,還有“溫泉城”、“江南勝地”之美譽,我在這裏生活得很習慣。現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過的節日吧!

冬至,作爲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徵。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福州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於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依照北方的習俗,冬至要包餃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於是我纏着媽媽,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過一次冬至。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髒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着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嚥,好幾個進肚之後,我纔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爲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爲了躲債,揹着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幹,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後,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麼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後,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於一個樹洞中。爲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籤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着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於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着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裏盛着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語,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福州獨特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歡迎你暑假來福州玩。我會帶你參觀古蹟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瀲灩的'西湖、層巒疊翠的鼓山,還會帶你品嚐特色小吃魚丸、肉燕……快來吧!

祝:

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你的好友:郭舒佼

  20xx年3月29日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7

“吃了這碗湯圓,你又長一歲了。”冬至的時候,奶奶總是摸摸我的頭慈祥地說。而我,總是似懂非懂的端着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圓含糊地應着:“真香,奶奶你也吃啊……”吃完湯圓,我就鑽到爺爺的懷裏,纏着他說說關於冬至的來歷。爺爺總是用滿是胡茬的下巴蹭蹭我的小腦袋,再娓娓道來。“冬至呀,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意味着天會更冷,白天也變長了,當然了,春節也就更近了。今天我們不光要吃湯圓,還有一項重要的事——祭拜爺爺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感謝他們的養育和庇護之恩……”

冬至祭祖在我們老家可算得上件大事。一大早我和弟弟就圍着奶奶,看她把糯米用水泡上三四個小時,磨成雪白的糯米漿,然後用布袋裝着壓到石磨下,慢慢把水排幹,生米粿團就做好了。米粿團分成兩塊,一塊做各種造型的米粿,另一塊就是用來做湯圓。接下來就是我和弟弟最喜歡的環節了——搓湯圓!全家人搬來小凳,圍座在竹簸箕邊,一邊聊天一邊搓湯圓。我和弟弟把米粿搓成各種奇形怪狀引來大家哈哈大笑,一大家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好不溫馨!

到祭拜的時辰了,爺爺摟着我和弟弟來到大廳,奶奶早已在大廳供桌上擺好了包括湯圓和米粿的好幾樣祭品。我和爺爺一起跪在先祖的遺像前,隱隱約約聽着爺爺絮絮叨叨說着家裏的事:孩子們都很孝順,雯馨今年六歲了,很懂事也很調皮,家裏一切都好……

祭祖儀式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結束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緬懷我們的先祖。爺爺說,他的爸爸媽媽一輩子吃苦耐勞,正直又善良,去世的時候親朋好友、村裏的人都來送,都在說祖父母是好人。“先祖一直教育我們持家要勤勞、做人要誠實、待人要和善,多念別人的好等等”,爺爺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先祖說的這些,我們做的不夠好,接下來就看你們了,可一定要把我們的好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呀!”說到這裏,我彷彿看到爺爺一閃而過傷感又自豪的神情。這一切只能留在記憶裏了,因爲三年前爺爺永遠離開我們了。

俗話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是由無數個我們這樣的小家組成的,我想,如果每個家庭都把好家風家訓發揚光大,那麼我們中華大家庭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8

暑去寒來,現在到了寒冷的冬天,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來啦。冬至是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說到冬至,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冬至的習俗——吃餃子,嘿嘿,我這個小吃貨當然不會放過這次的餃子大餐啦,下面讓我給你們說說從我家做餃子到吃餃子的過程吧!

冬至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籌備“貨物”了。天還沒亮,我就跟着媽媽向菜市場出發。

買菜。看着那麼多新鮮的蔬菜我也不知道買什麼啦,還是讓媽媽來買吧。前幾年我家吃的都是白菜蘿蔔肉餡的,現在爸爸想換換口味,吃蓮菜肉餡的,媽媽帶着我走到賣蓮菜的攤子前,經過一番精挑細選,選出了7、8個“最美蓮菜”。如果讓我選,我肯定是亂拿一番啦。然後,又去了賣肉的市場,買了幾斤土豬肉就回家啦。

調餡,包餃子。到了當天的晚上,媽媽給了我第二個任務,包餃子,媽媽把餡調好後,爸爸開始擀皮,我坐着包餃子,姑姑走來告訴我爲什麼要吃餃子,因爲過了冬至天氣就會逐漸變冷,餃子是熱的東西,可以禦寒,不讓耳朵凍爛,相傳以前有一位名醫,去當地看病,那裏的每個人耳朵都被凍爛了,所以那位名醫說冬至要吃餃子,餃子可以禦寒。當我包第一個的時候,可真是漏洞百出,包這頭,那頭漏了,把那頭補好了,上面又漏了,一個餃子用了三層皮才包好了啊,媽媽過來教我怎樣包餃子,不一會我就學會了,雖然包的形狀不是太好,但還是包了許多。爸爸媽媽看到我包的餃子不由得笑了起來,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嘗餃子。媽媽把我包的餃子下到了鍋裏,之後就是慢慢的等待啦,10幾分鐘後,餃子熟啦,當吃到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後,那叫一個香啊,這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用汗水付出和勞動得來的東西,那叫一個字——香。雖然包的不好看,卻讓我知道了一個大道理,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心裏啥滋味了,真快樂啊。餃子雖小,但意義是不同的。

這就是令我難忘的冬至——吃餃子,希望同學們以後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去付出,去收穫,那這樣的付出就是有意義的,收穫到的時候也會感到非常高興。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9

當香味嫋嫋升起,竈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溫暖冬至作文750字。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750字作文《溫暖冬至作文750字》。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閱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纔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0

當香味嫋嫋升起,竈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閱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纔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